第12课《词四首-渔家傲秋思》课堂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词四首-渔家傲秋思》课堂实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4 21:15:1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渔家傲 秋思》课堂实录
师:上阙描写了一幅怎样的风光图?
生:词的上阕展现了一幅边塞风光图。 “塞下秋来风景异。”
师:这句诗中有一个字总体概括了作者所见边塞景物的特点,是哪个字
生:“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作用: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
师:身为南方人的诗人对边塞风光有着怎样的体验呢?这“异”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生:首句“塞下”点明环境,“秋来”点明时令,秋天到了,北方边塞的风光与江南风光迥然不同,别具特色。
生:衡阳雁去无留意。大雁南飞:边塞已自荒凉,秋来更加萧瑟,大雁向衡阳飞去,没有丝毫的留恋之意。实际写天气极寒冷,连鸟也不愿久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将士们条件艰苦。
师:有没有相关的诗句可以佐证呢 回忆我们学过的一首描写边塞雪景的诗歌。
生:“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生:这“异”还表现在“四面边声连角起”。边塞四周响起了特有的声音:西风呼啸,驼马嘶鸣,兵士吟唱,草木萧萧,衬上悲凉的军中号角声,使得边塞的秋天更显肃杀。
师:说的真好。“异”在“边声”
生:“异”还表现在“长烟落日孤城闭”,这是一座古城,而且城门早早的就关闭了。
师:城门关的早说明什么 是天黑的早吗
生:战事紧张,戒备森严。
师:大家说的真好,将这首短短数字的词,解读出这么丰富的内涵。从视觉上把整个塞上偏僻的情景生动形象地描画出来,使人如临其境,同时感受到边塞将士的慷慨悲壮的情怀。
师:词的上阙主要内容是写边塞的景。这景有何作用
生:交代秋天的季节时令,渲染荒凉凄清,萧瑟的气氛。
师:词人充分运用视觉、听觉、感觉,将所听、所见、所感等现象连接起来,描绘出一幅萧瑟、荒凉、紧张的边塞秋景图。
师:下阕有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呢
生:浊酒一杯家万里,词人借酒消愁。
师:这杯酒是“浊”的,“浊”与“清”相反,混乱浑浊的意思。可见词人心情紊乱,连所喝的酒都是浑浊的。在这里戌守边塞的都是平民百姓,远离家乡在外征战,所以喝“浊酒”来聊以慰籍思乡之情。一杯”与“家万里”形成对比。此句为诗人自抒情怀的句子,他身负重任,戍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萌发乡关之思,然而浊酒一杯,又怎能消去浓重的万里之愁?
师:既然思家,为何不回家呢?
生:因为“燕然未勒归无计”。边疆未清,功业未就,战争还没有结束,没办法回家。
师:这句运用典故:东汉大将窦宪在燕然刻石记功而还。诗人运用典故,表明自己戍边报国的一腔热情。但是在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时代,要想保家卫国,抗击侵略,谈何容易?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使他充满苦闷与悲愤。爱国之情和无奈之情油然而生。
师:下阙中最后一句是如何体现这种悲凉之意的呢?
生:羌管悠悠霜满地:在浓霜满地的夜晚,一片萧寒景象,听到悠怨的羌笛哀婉悲越,使人倍感凄凉。
生: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在这样的夜晚,勾起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愁,白发苍苍的将军,远离家乡的士卒泪水盈眶,久久难以入眠,都流下了忧国思家的泪水。
师:这样凄凉的夜晚,词人睡不着,心愁满绪,连白发都发白了,眼泪都流下来了。这里仅仅是将军头发发白了,征夫流泪了吗?
生:不是。
师:这里应该这样解释:将军和征夫都白了头、流了泪。这里是互文的写作手法,表现出戍边将士对家乡、对亲人的思恋,以及渴望建功立业、报国壮志的情怀。
师:如此凄清而又悲壮的意境怎能不让人动容!这首词在苍凉悲壮中透出一种激越奋发的基调,拳拳爱国之心,浓浓思乡之愁,表现了守边将士的悲壮情怀,慷慨而又惆怅的情绪。 整首词不失为一篇抵御外辱,报国立功的爱国诗篇。
请同学们最后在声情并茂的朗读这首诗。
作业设计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词的上阕写景,以一个“异 ”字统领,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解答】(1)异 (2)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老夫聊发少年狂”一句中的“狂”字用得好,请做简要赏析。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引用了西汉魏尚的典故,有何用意?
【解答】(1)“狂”字贯穿全篇,统摄全词,奠定了全词纵情、豪迈的感情基调。
(2)作者以魏尚自比,表达了希望得到朝廷重用,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思想感情。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对整首词理解、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雄健勇猛的军营生活场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是豪放壮美的,故将其称之为“壮词”十分妥帖

B.上片描写的都是作者曾经经历过而今天已失去的军旅生活情景,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这些表明,被迫退隐的作者仍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立功业
C.由下片描写的内容来看,作者的最高理想便是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这些显得非常功利庸俗,对此我们应持批判的态度
D.“可怜白发生”,表明自己年纪已大,恐怕没机会实现抗敌救国的理想了,体现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之情。“可怜”二字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

【解答】A.正确。B.正确。
C.不应批判。作者的最高理想是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是积极向上的,表达出强烈的爱国激情;“赢得生前身后名”有其思想认识方面的时代局限性,但这也是封建文人人生价值得以体现的一种形式。
D.正确
故选C。
满江红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住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峨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养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满江红”是这首词的题目,作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烈士秋瑾。
B.“四面歌残终破楚”中所写的是刘备的汉军兵败垓下一事。
C.“苦将依强派作蛾眉,殊未屑”中的“蛾眉”借指女子;“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依依不舍。
D.词人运用“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她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
(2)请对“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作简要赏析。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全诗,把握诗意,揣摩选项正误。
A.有误,“满江红”不是这首词的题目,是词牌名;
B.有误,“四面歌残终破楚”中所写的是刘邦的汉军在垓下打败项羽一事;
C.有误,“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
D.正确。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来赏析。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拭”是“擦”的意思,作者使用拟人的写作手法,写的秋天十分迷人,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答案:
(1)D
(2)作者使用拟人的写作手法,写的秋天十分迷人,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走出家庭的牢笼,不负韶华,争取新生活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