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数花生》名师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数花生》名师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23 21:3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花生》名师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多种数数活动,会数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100以内的数,感知100的意义。
2、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
过程与方法:
1、在多样化的数数活动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感受数数的乐趣。
2、会用不同的方法来数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数数培养数感,感受位值。
2、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在表达和交流中的作用,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感受数数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
1、会认100以内的数。
2、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数量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三、教学难点:
数数时,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数是多少。
四、 教具、学具准备:
一次性纸杯一个、花生、小棒各100。
五、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数20以内的数。
师:小朋友们,会数数吗?我们一起来数到20,好吗?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课件2)
谁能接着数下去?
今天我们学习的知识就与数数有关。
2、小朋友们,你家里有几口人?你一天吃几顿饭?每天上几节课?你知道咱们班有多少名同学?你今年几岁了?
师:看来生活中处处都有数,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认识生活中的数。大家认识它吗?(师出示实物花生)你知道老师这个纸杯里装多少花生吗?
生:不知道。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花生。(板书课题:数花生)
(二)探索新知
1、师:想一想,一把花生有多少个呢?请小朋友们先自己估一估,然后抓一把,数一数。
学生活动。
2、师:淘气和笑笑两个小朋友却为了数花生发生了争执,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3)
师:我们怎么帮他们呢?
引导学生说出数出多少后,再比较大小。
讲解二十九后面是三十,九十九后面是一百。(课件4)
淘气有一百颗花生,笑笑也有一百颗,他们俩是一样多的。
3、数一百。
师:你能数出一百颗花生吗?
学生活动数出一百颗花生。同桌相互检查是否是一百颗花生。师巡视其中,对于有困难的同学给予帮助。
活动后思考:可以怎样数花生?怎样数才能又快又对呢?
4、教学数一百的方法。
(1)一个一个地数
师:让我们一起跟淘气一个一个地数花生,看谁能数到一百?(课件5)
(2)两个两个地数
师:笑笑可不一样,她是两个两个地数的,让我们一起跟她两个两个地数到一百吧。(课件6)
(3)五个五个地数
思考:怎么才能数得更快些?(课件7)
思考后得到五个五个地数,然后师生一起跟随演示五个五个地数到一百。(课件8)
(4)十个十个地数
师:你还能数得更快些吗?(课件9)
生:十个十个地数。
师:你的反应真快!我们可以十个十个地数。
师生一起跟随演示十个十个地数到一百。(课件10)
5、再次数一百。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到一百。
(三)巩固练习
1、按要求数一数。(课件11)
(1)活动一:一个一个地数,数出三十六个花生。
学生自由数花生,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注意听整十数的数法。
(2)五个五个地数,数出八十个花生。
同桌互相数给对方听。
2、在下面各数的后面,连续数出五个数来。(课件12)
数出二十三、五十六、七十七、八十九和九十五后面的五个数。学生先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课件演示。
3、圈一圈,数一数。
出示图片,让学生先估一估大约有多少,再圈一圈,最后数一数。(课件13、14)
(四)拓展延伸:
出示情境图。(课件15)
两种形状各有多少个,先估一估,然后再想出如何数的办法。
学生活动,师行间巡视,对于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五)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课件16)
1. 在数较多数的时候,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两个两个地数,还可以五个五个地数或十个十个地数。
2. 我能数到100了。
六、板书设计:(课件17)
数花生
一个一个地数
两个两个地数
五个五个地数
十个十个地数
七、教学反思:
《数花生》这节课主要结合多种数数活动,教会学生数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100以内的数,感知数的意义。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已经有了10个一是1个十的经验,但由于认识的数只是限于20以内,因此还没有建立起以“十”为单位和按“群”计数的概念,所以在数数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遗漏和重复。所以这节课的教学,我通过让学生自己的亲手操作,使学生自己感知数的组成规律进而对100以内数的数数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其内在的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我尊重学生的思维差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理解的方法数数,如,有一个一个的数,有两个两个的数,有五个五个的数,有十个十个的数。教学过程是愉快的,在数花生的时候,每位学生都是积极的,高兴的。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