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小河与青草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三课小河与青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1-09 19:4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三课小河与青草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则寓言,讲的是小河与青草的一段对话,从中可以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身上的长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从中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从中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准备:
  课件、小河、青草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小河与青草》,今天,课文中的词语宝宝又来和大家见面了,看看谁能准确地叫出他们的名字。
  弯弯的 清清的 浑浊 碧绿碧绿 感谢 充足 干枯 河岸
  2、谁能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句和课文有关的话。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引读。
  2、小朋友,读了第一自然段,我们一起来种青草。
  (1)(第一棵小草谁来种?) 指名贴小草图。(说理由)(理解位置“小河边”)
  (2)这样就够了吗?为什么?(理解“长满”)指名贴小草图。
  3、齐读(注意:长满)
  (二)学习第2~3自然段
  1、仔细听!小河和小草正在说悄悄话呢?竖起耳朵,来看看你能听到什么?(放录音)
  2、谁来说,你听到了什么?(根据学生谈的顺序进行教学)
  A:“小草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1)齐读。想想从这里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自己的感受。(水清)是啊,这样清的水,一眼望下去,你看到了什么?看到这样清的水,你想干什么呢?
  (3)谁来做小草,夸一夸小河。(指导朗读)(读的好的奖“小草”头饰)
  (4)看着这清清的水,小草们再夸夸小河吧。
  B:“小河说:‘这要感谢你呀!是你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要不我早就变成浑浊的泥水了。’”
  (1)从这里你知道了什么?理解“紧紧抱住”,相机出示:图片(小草根系,黄河)
  (2)谁来替小河感谢一下小草?
  (3)是啊,如果没有青草把泥土紧紧抱住,这小河早已成为浑浊的泥水了,小河怎么能不感谢小草呢?让我们充满感激之情再来读一读小河的话。
  3、这是小河与小草的第一次对话,我们一起分角色来读一读。
  (三)学习4~5自然段
  1、接着,小河与小草又说了什么呢?(放录音)
  2、同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对话,交流一下自己读懂了什么?
  3、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确定教学顺序)
  A:“小河说:‘你长得碧绿碧绿的,真让人喜爱(1) 体会小草长得“绿”,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碧绿碧绿”)
  2) 这嫩嫩的小草天天陪伴着小河,小河怎么会不喜欢呢?谁想当小河来夸夸小草?
  ( 3)听了小河的夸奖,小草们,你想对小河说些什么呢?
  B:“小草说:‘这也要感谢你呀!是你给了我充足的水分!要不,我早就干枯了’”
  (1)小朋友,你们现在都是小河边生长得碧绿碧绿的小草,喝着甜美的水,咕噜咕噜,喝得饱饱的,你们长得更高了,更壮了,更绿了。可是有一天,小河里的水渐渐少了,少了,小草得不到河水的滋润,一天天干枯了。现在你是一棵干枯的小草,你最想说什么?
  (2)是啊,没有小河的帮助,小草早就干枯了,让我们真诚的感谢小河吧!
  4、分角色读一读。小河要主动、热情,读出赞美的语气;师生合作,男女生分角色读,配上合理的动作。
  (四)学习第6自然段
  1、多好的一对朋友,我们来演一演小河与青草(带头饰演)
  2、看了你们的表演,听了你们说的话,小河流得——,小草长得——,你想对青草,小河说什么?又想对自己说什么?
  3、小结:小草紧紧抱住了小河边的泥土,小河才会这么清,小河给了小草充足的水分,小草才会长得这么绿,他们互相帮助,互相依赖,谁也离不开谁,生活的多开心啊!让我们再一次走进他们的世界!
  三、巧妙引导,总结全文
  1、如果小草和小河都骄傲了,会发生什么情况呢?(生表演并回答)
  2、师小结并引出最后一段,老师读,学生齐读。
  3、现在,你们该明白小河为什么这么清?小草为什么这么绿了吧?(生总结)
  4、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5、表演。
  师总结:其实,自然界万物都像小河与青草一样相互依存,只有这样,一切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四、想象迁移,练习说话
  1、(播放音乐)小河淙淙地向前流,流过树林,流过田野,流过高山峻岭;小河与大树,小河与庄稼,小河与鲜花,小河与麦穗会说些什么呢?
  2、 两人小组任选两个角色进行说话练习。
  3、总结:同桌互相合作,都说得这么棒,只要善于发现,你会看到周围的人身上都有优点,希望大家都能学会与老师合作,与同学合作,与家长合作,与伙伴合作,好吗?
  五、拓展
  1、大自然中,像这样的好朋友可多啦!他们生活在一起相互帮助,相互依靠,谁也离不开谁,你们知道有哪些这样的好朋友吗?生说。
  2、在大森林里,一棵茂盛的大树上,住着一只啄木鸟,平时,他们也想小河和青草一样互相帮,你来想一想,啄木鸟会对大树说些什么呢?大树又会对啄木鸟说些什么呢?
  六、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好朋友或爸爸妈妈听。
  《小河与青草》教学反思: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引导者、促进者的身份,巧妙地运用贴画、带头饰表演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学生兴趣盎然,每读必有所获,避免了呆读、死读。
  2、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教学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象,有了自己思考的过程,思维的余地,真切的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
  3、让他们借助插图,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词义是轻轻松松的。所以我将生活经验运用于课堂,不仅降低了理解的难度,而且加深了学生的体验,碰撞了学生的心灵,课堂就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4、本堂课,由于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令我们班那些爱吵爱闹的孩子也安静了许多,让原本太闹的课堂多了一份安静。在学生倾听小河和小草的对话时,学生特别认真,看着那一双双聚精会神的眼睛,就知道小朋友走入了课文,走入了童话世界。当问到小草是如何“抱住泥土”时,小朋友一个个做起了小草,做起了“抱”的动作。特别是在带头饰表演时,从学生表演的过程中,我倾听到了感谢的声音,读到了学生心灵深处对人的真诚。
  5、不足:课外延伸可以直接从生活入手,就从孩子身边的小朋友谈起,让他们感受到其实帮助和被帮助就在身边。而我的设计中,让学生谈谈你知道的相互帮助的例子,学生很难说出来。相反,如果换成说说和好朋友之间互相帮助的事,学生就会有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