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抛体运动 随堂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抛体运动 随堂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5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23 22:3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抛体运动》随堂练习题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粤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
1.一个钢球在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在其经过的路径旁放一块磁铁,则钢球的运动路径就发生改变,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
A.当物体受到合外力作用时,其运动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B.当物体受到合外力作用时,其惯性就消失了
C.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不共线时,其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D.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垂直时,其运动方向才发生改变
2.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小球后,不计空气阻力,某时刻小球的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大小相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此时小球的竖直分速度大小仍等于水平分速度大小
B.此时小球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C.此时小球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角
D.从抛出到此时,小球运动的时间为
3.一质点在平面上作匀变速曲线运动,在时间t=1s,t=2s,t=3s时,分别经过A、B、C三点,已知A、B之间的直线距离为4m,B、C之间的直线距离为3m,且直线AB与直线BC垂直,求质点加速度的大小(  )
A.3m/s2 B.m/s2 C.5m/s2 D.6m/s2
4.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几个共点力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现突然将与速度反方向的10N的力水平旋转90°,则关于物体运动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做速度大小不变的曲线运动
B.物体做加速度为的匀变速曲线运动
C.物体做加速度为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D.物体做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5.如图所示,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速度匀速运动,某时刻在它的正上方有一小球也以初速度沿同一方向水平抛出,并落在水平面上的点,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球同时到达点 B.小球先到达点
C.小球先到达点 D.不能确定
6.河水的流速随离一侧河岸的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则( )
A.船渡河的最短时间是
B.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必须始终偏向河岸上游
C.船在河水中航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
D.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是
7.某同学对着篮板练习投篮,在同一高度的A、B两点先后将球斜向上投出,球均能垂直打在篮板上的同一点P点,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球投出后先后在空中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次球被抛出的速度大
B.第二次在空中运动的时间长
C.两次在最高点时速度相等
D.第二次投篮时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角度较大
8.一架飞机水平匀速飞行,搭载着多名高空跳伞运动员。每隔1s有一名跳伞运动员从飞机上相对于飞机静止自由落下,在降落伞没有打开的这段时间内(忽略空气阻力)。对于运动员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
A.每位运动员均做自由落体运动
B.在相同时刻每位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方向相同
C.当第四名运动员刚离开飞机时,相邻两运动员间的竖直方向的距离之比从上到下依次为1∶3∶5
D.以地面为参考系,某一时刻跳伞后的运动员们可以在同一水平面上形成直线造型
9.在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的实验中,将斜槽M的末端调节水平,再将一张白纸和复写纸固定在背板上。N是可上下调节的一个水平放置的挡板,挡板与背板之间成“V”夹角,钢球飞出后落到N上,就会挤压复写纸留下痕迹。上下调节挡板N,通过多次实验,在白纸上记录钢球所经过的多个位置,从而描绘出运动轨迹,关于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钢球可以从斜槽上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
B.白纸上的点迹位置水平间隔必须相等
C.斜槽和小球的摩擦会增加实验误差,所以必须保证斜槽光滑
D.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10.如图所示,从P点水平向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与水平地面发生一次碰撞后弹起,打在竖直墙壁上的Q点,P点离地面的高度为8.1m,离竖直墙壁的水平距离也为8.1m,小球与地面碰撞前后水平分速度相同,竖直分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Q点离地面的高度为4.05m,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则小球抛出的初速度大小可能为(  )
A. B. C. D.
11.如图所示,滑板爱好者先后两次从坡道A点滑出,均落至B点,第二次的滞空时间比第一次长,则(  )
A.两次滑出速度方向相同 B.两次腾空最大高度相同
C.第二次滑出速度一定大 D.第二次在最高点速度小
12.如图所示,一条小河河宽d=60 m,水速v1=3 m/s。甲、乙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均为v2=5 m/s。两船同时从A点出发,且同时到达对岸,其中甲船恰好到达正对岸的B点,乙船到达对岸的C点,则(  )
A.α=β B.两船过河时间为12 s
C.两船航行的合速度大小相同 D.BC的距离为72 m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汽车沿水平路面以恒定速度向左运动,将物体提升一段距离,则当拉绳与水平方向倾角的时,被吊起的物体的速度是______(sin=0.6,cos=0.8),被吊起物体所受的拉力______它的重力(填“大于”、“对于”或“小于”)。
14.研究平抛运动规律的一般方法是:将平抛运动分解到___________方向和___________方向.伽利略根据平抛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猜测物体在竖直方向可能做___________运动;根据平抛物体在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猜测物体在水平方向可能做___________运动.
15.曲线运动中运动的方向时刻________(改变、不变),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是沿________ , 并指向运动的一侧.曲线运动一定是________运动,一定具有________ .
16.如图,斜面倾角为30°,一小球从斜面底端点的正上方点水平抛出,初速度,小球正好垂直打在斜面上.则小球从抛出到打在斜面上的时间__________;间的高度__________.
17.如图,小九同学在一端封闭的光滑细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R为一个由蜡做成的小圆柱体。R从坐标原点匀速上浮,同时小九同学将玻璃管沿x轴正方向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小九同学将各个时刻R的x、y坐标值测出,并填入下图表格中。
t/s 0 2 4 6 8
y/cm 0 2.0 4.0 6.0 8.0
x/cm 0 4.0 16.0 36.0 64.0
(1)小圆柱体R的运动轨迹可能是图中的____________。
A. B. C.
(2)小圆柱体R的加速度的大小a=_________m/s2,红蜡块在第4s末速度的大小v4=_________(≈8.1,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实验题
18.某同学用如图甲实验装置研究平抛运动,实验过程中用频闪照相法来获取小球做平抛运动时不同时刻的位置。某次实验过程中获得小球连续三个时刻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若频闪照相机的频率为,用刻度尺测得照片上,照片上物体影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实际大小的比值为,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_______(用字母表示)=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19.某实验小组用图(a)所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装置中,竖直硬板上依次固定着白纸和复写纸。MN是一个水平放置、稍微向纸面内倾斜且可上下调节的挡板,小钢球从斜槽中某高度由静止释放,从斜槽末端Q飞出的钢球落到挡板上会挤压复写纸,在白纸上留下印记:上下调节挡板,通过多次实验,白纸上会留下钢球经过的多个位置,最终用平滑曲线将其连接.得到钢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选项序号字母);
A.安装斜槽时,应保证斜槽末端Q的切线水平
B.钢球与斜槽间的摩擦是造成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
C.钢球每次都应从斜槽中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D.移动挡板MN时,其高度必须等距变化
(2)图(b)所示为实验中得到的一张平抛运动轨迹图,在轨迹上取水平间距均为x=0.20m的a、b、c三点,测得竖直间距y1=0.30m,y2=0.40m,重力加速度g=10m/s2,则钢球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________s,钢球在斜槽末端Q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20.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从h=80m高处以水平初速度v=30m/s抛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
(2)小球落地位置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x。
21.某次军事演习中,在P、Q两处的炮兵向正前方同一目标O发射炮弹,要求同时击中目标。若忽略空气阻力,炮弹轨迹如图所示,你认为哪一处的炮兵先发射炮弹?请简述理由。
22.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的坐标系中,竖直向上,水平。设平面内存在沿x轴正方向的恒定风力。一小球从坐标原点沿方向竖直向上抛出,初速度为,不计空气阻力,到达最高点的位置如图中M点所示,(坐标格为正方形,g取)求:
(1)小球在M点的速度;
(2)到达x轴时的位置N坐标;
(3)小球到达N点的速度的大小。
23.如图所示,我国某种植基地采用无人机播撒种子,无人机以的速度水平匀速飞行,种子相对飞机以的速度大小向后播撒。飞行作业时无人机到水平地面的距离,若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
(1)求种子下落到地面的时间;
(2)求种子播撒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C
4.B
5.A
6.D
7.A
8.C
9.D
10.B
11.D
12.A
13. 0.8m/s 大于
14. 水平 竖直 自由落体 匀速
15. 改变; 曲线的切线方向 变速 加速度.
16. 25
17. B 2.0×10-2 8.1cm/s
18. 9.60
19. AC#CA 0.10 2.0
20.(1)4s;(2)120m
21.Q处的炮兵先发射炮弹
22.(1)6m/s;(2)(12,0);(3)
23.(1)0.8s;(2)4m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