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第十二单元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六大基本营养素:
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
1、功能:
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2、分布:
植物:
动物:
肌肉、皮肤、毛发、蹄、角以及蛋清等的主要成分
许多植物(如花生、大豆)的种子里含量丰富
蛋白质
富含蛋白质的食品:肉类、牛奶、蛋、大豆制品、鱼。
3、构成:
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
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百万。
4、组成:
主要含有C、H、O、N等元素。
5、摄入:
成人每天需摄取60-70g,生长发育期需要量更大。
摄入不足:使人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贫血等。
蛋白质
6、在人体内的代谢 :
蛋白质
人体
水解
氨基酸
人体所需各种蛋白质
(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放出约18kJ的能量)
摄入
胃肠道
合成
氧化
尿素+CO2+H2O,放出能量
蛋白质
7、重要的蛋白质
(1)血红蛋白:
由蛋白质和血红素(含Fe2+)构成,在吸入氧气
和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中起着载体的作用。
血红蛋白分子链
血红素
O2
7、重要的蛋白质
(1)血红蛋白:
由蛋白质和血红素(含Fe2+)构成,在吸入氧气
和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中起着载体的作用。
CO、尼古丁(烟碱)、含有致癌物的焦油等。
CO中毒机理:
血红蛋白与CO结合的能力大约是O2的200~300倍,
导致缺氧窒息死亡。
——煤气中毒的原因
香烟烟气中的有毒物质:
7、重要的蛋白质
(1)血红蛋白:
由蛋白质和血红素(含Fe2+)构成,在吸入氧气
和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中起着载体的作用。
CO、尼古丁(烟碱)、含有致癌物的焦油等。
CO中毒机理:
血红蛋白与CO结合的能力大约是O2的200~300倍,
导致缺氧窒息死亡。
——煤气中毒的原因
香烟烟气中的有毒物质:
(2)酶(多为蛋白质):
生物催化剂,专一、温和、高效。
麦芽糖
唾液淀粉酶
淀粉
水解
8、蛋白质的性质
甲醛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
(1)灼烧:
烧焦羽毛的气味。
(鉴别蛋白质)
(2)变性(不可逆):
结构被破坏、失去生理活性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高温、紫外线、超声波等。
强酸、强碱、重金属盐(Ba2+、Cu2+、Ag+等)、酒精、甲醛等。
误食重金属盐:
服用大量的富含蛋白质的物质,如牛奶、鸡蛋清等来补充蛋白质,从而达到解毒的目的。
保存动物标本:
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
浸泡动物标本,使其长期保存。
例:下列有关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在人体内水解成氨基酸,但并不提供能量
B.酶是生物催化剂,一种酶能催化多种反应
C.香烟的烟气中含有CO,血红蛋白结合CO后很难再与O2结合
D.蛋白质中只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
1、功能:
生物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人类食物所供给的总能量中,有60%—70%来自糖类。
2、组成:
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又被称为碳水化合物。
单质碳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糖
3、常见的糖:
(1)淀粉(没有甜味)
糖类不一定是甜的!
①存在:
主要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玉米、马铃薯等。
糖
3、常见的糖:
(1)淀粉(没有甜味)
糖类不一定是甜的!
①存在:
②特性:
主要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玉米、马铃薯等。
——检验淀粉
淀粉与单质碘作用会呈现蓝色。
糖
3、常见的糖:
(1)淀粉(没有甜味)
糖类不一定是甜的!
①存在:
②特性:
主要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玉米、马铃薯等。
③化学式:
——检验淀粉
淀粉与单质碘作用会呈现蓝色。
(C6H10O5)n,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十万。
唾液淀粉酶
淀粉
胰淀粉酶
麦芽糖酶
麦芽糖
水解
葡萄糖
水解
④水解:
淀粉
(C6H10O5)n+nH2O nC6H12O6
酶
葡萄糖
糖
3、常见的糖:
①存在:
(2)葡萄糖
葡萄和其他带甜味的水果里,蜂蜜里也含有葡萄糖。
②化学式:C6H12O6
③白色晶体,有甜味,能溶于水。
④葡萄糖是可直接被人体吸收的糖,正常人的血液里含质量分数约为0.1%的葡萄糖,
叫做血糖。
⑤人体内葡萄糖的氧化:
C6H12O6 + 6O2 6CO2 + 6H2O
酶
每克葡萄糖完全氧化放出约16kJ的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的需要。
⑥应用:
用于制镜业、糖果制造业,医疗上,体弱和血糖过低的患者可以利用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式来迅速补充营养。
3、常见的糖:
①存在:
(3)蔗糖
储藏在某些植物(如甘蔗、甜菜)中的糖。
②化学式:C12H22O11
③无色晶体,易溶于水。
④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白糖、冰糖和红糖的主要成分都是蔗糖,
它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
3、常见的糖:
(4)纤维素
①构成植物细胞的基础物质,
②可被牛、羊、马等动物消化吸收,不能被人体消化。
③在人体消化过程中起着促进肠道蠕动,利于粪便排出等特殊的作用。
④每天都摄入一定量的蔬菜、水果和粗粮等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
例:下列有关糖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淀粉没有甜味,不属于糖类
B.食物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作用,最终水解变为蔗糖
C.人体所需的能量都是由糖类提供的
D.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D
1、油脂
油:
2、组成:
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植物油脂,常温下呈液态,
动物油脂,常温下呈固态,
脂肪:
如花生油、豆油等。
如牛油、奶油等。
油脂
3、生理作用:
每克油脂完全氧化放出约39kJ的能量,是重要的供能物质。
人每日需摄入50—60g的油脂,它供给人体日需能量的20%—25%。
4、功能:
供能并储存能量、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保持体温恒定、保护内脏器官。
油脂
植物油、动物脂肪和含油脂较多的果实,
5、油脂与健康:
摄入不足:
易患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健康指标下降;
摄入过多:
易引发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
6、食物来源:
如花生、坚果、大豆等。
油脂
三大供能物质
蛋白质 糖类 油脂
元素组成
C、H、O、N等
C、H、O
C、H、O
功能
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
组织的主要原料
生命活动的
主要能源物质
供能并储存能量、帮助脂溶
性维生素的吸收、保持体温
恒定、保护内脏器官
典例
血红蛋白、酶
淀粉、葡萄糖、
蔗糖、纤维素
植物油:花生油、豆油动物
脂肪:牛油、奶油
每克完全氧化产
生的能量/kJ
约18
约16(葡萄糖)
约39
提供能量占人体总需要的百分数/%
少量供能
60—70
主要的供能物质
20—25
重要的供能物质(储存能量)
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的变性属于物理变化
B.在人类食物所提供的总能量中,有60﹣70%来自糖类
C.花生、大豆、肥肉等含有较多脂肪
D.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可大量摄入油脂
B
蔬菜、水果、种子食物、动物肝脏、蛋类、牛奶、鱼类、鱼肝油等。
1、种类:
维生素有20多种,它们多数在人体中不能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
2、主要来源:
维生素
维生素在人体内的需要量很小,但可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
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缺维生素A,
会引起夜盲症
缺维生素C,
会引起坏血病
缺维生素B,
易患脚气病
缺维生素D,
儿童会引起佝偻病 成人易患软骨病
食用凉拌蔬菜
获得更多的维生素C
5、合理补充维生素:
①多吃了个别维生素会影响健康,如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D会引发高血钙;
②有些维生素多吃虽不危害健康,但吸收后还会分解排泄出来,造成浪费。
3、功能:
4、缺乏维生素的症状:
维生素
六大基本营养素:
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矿物质)、水
维生素
例1:某饼干包装袋上的说明(部分)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精炼植物油、鲜鸡蛋中均富含蛋白质
B.饼干配料中只有白砂糖属于糖类
C.从营养均衡的角度看,饼干中缺乏维生素类营养素
D.饼干配料中不含无机盐
C
六大基本营养素:
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矿物质)、水
食物会给我们带来有害物质吗
黄曲霉毒素:
①产生:大米、花生、面粉、玉米、薯干和豆类等,在温度30~38℃,
相对湿度超过80%时,容易发生霉变。
绝对不能食用霉变食物!
②特点:耐热,只有加热到280℃以上才能破坏它。能损害人的肝脏,
诱发肝癌等疾病。
例2:“从农场到餐桌,食品安全,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
A.用甲醛浸泡保存海产品
B.用霉变的花生榨油
C.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作调味品
D.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
D
常见危害人体健康的做法:
用地沟油代替食用油
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酒
在猪饲料中加入瘦肉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