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实数练习题
一、单选题
1.(2021·安徽合肥·七年级期中)下列实数是无理数的是( )
A. B.3.14 C. D.
2.(2021·安徽·合肥38中七年级期中)在,,,,这几个数中,无理数有( )
A.个 B.个 C.个 D.个
3.(2021·安徽合肥·七年级期中)在﹣2,,,3.14,,,这6个数中,无理数共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4.(2021·安徽·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七年级期中)在实数:,,…(相邻两个之间依次多一个),,,,中,无理数有( )
A.个 B.个 C.个 D.个
5.(2021·安徽·合肥38中七年级期中)的绝对值是:( )
A. B. C. D.
6.(2021·安徽·安庆市第十四中学七年级期中)如图,数轴上的点分别表示数-1,1,2,3,则表示的点应在( )
A.线段上 B.线段上 C.线段上 D.线段上
7.(2021·安徽合肥·七年级期中)关于,,2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2< B.<<2 C.<<2 D.2<<
8.(2021·安徽合肥·七年级期中)与最接近的整数是( )
A.3 B.4 C.5 D.7
9.(2021·安徽·合肥38中七年级期中)估计65的立方根大小在( )
A.8与9之间 B.3与4之间 C.4与5之间 D.5与6之间
10.(2021·安徽合肥·七年级期中)估算的大小在下列哪个数之间( )
A.5与5.5 B.5.5与6 C.6与6.5 D.6.5与7
11.(2021·安徽·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七年级期中)若两个连续整数、满足,则的值是( )
A. B. C. D.
12.(2021·安徽芜湖·七年级期中)已知a是绝对值最小的数,b是最大的负整数,c与d互为相反数,e是,则式子﹣|﹣b﹣e|+|c+d|×2021的值为( )
A.1﹣ B.﹣1 C.﹣ D.2﹣
13.(2021·安徽·合肥38中七年级期中)有一个数值转换器,原理如下:当输入的x为64时,输出的y是( )
A. B. C. D.8
14.(2021·安徽安庆·七年级期中)已知 (取的末位数字), (取的末位数字), (取的末位数字),…, 则的值为( )
A.4036 B.4038 C.4042 D.4044
二、填空题
15.(2021·安徽·安庆市第十四中学七年级期中)1-的相反数是________.
16.(2021·安徽·铜陵市第十五中学七年级期中)若的小数部分为a,的小数部分为b,则a+b的平方根为______________.
17.(2021·安徽·合肥38中七年级期中)比较大小:_________(填“>”、“<”或“=”).
18.(2021·安徽·安庆市第四中学七年级期中)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2|a+b|+|b﹣a|=______.
19.(2021·安徽·安庆市第十四中学七年级期中)如图,、两点之间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的木条,当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时,则点落在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为______.
三、解答题
20.(2021·安徽合肥·七年级期中)计算:.
21.(2021·安徽·合肥38中七年级期中)计算:
22.(2021·安徽铜陵·七年级期中)(1)计算 ; (2)已知,求的值.
23.(2021·安徽·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七年级期中)计算或化简:
(1).
(2).
24.(2021·安徽合肥·七年级期中)对于有理数、定义一种新运算,规定
(1)的值;
(2)求的值.
25.(2021·安徽·合肥38中七年级期中)如图,一只蚂蚁从点沿数轴向右直爬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点表示,设点所表示的数为.
(1)写出的值;
(2)求的值.
26.(2021·安徽安庆·七年级期中)观察下列等式:
第1个等式:;
第2个等式:;
第3个等式:;
第4个等式:;
…
请解答下列问题:
(1)按以上规律列出第5个等式:a5= ;
(2)用含有n的代数式表示第n个等式:an= = (n为正整数);
(3)已知|ab-3|与|a-1|互为相反数,试利用上面的规律求下式的值.
27.(2021·安徽·马鞍山八中七年级期中)观察下列等式,,,以上三个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得:
(1)猜想并写出:_____;
(2)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计算结果:_____;
(3)探究并计算:.
28.(2021·安徽芜湖·七年级期中)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6,2021,﹣,,0.,,0,,1.303003003…(每相邻两个3之间的0的个数依次加1)
(1)整数: .
(2)分数: .
(3)无理数: .
29.(2021·安徽·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七年级期中)对任意一个三位数n,如果n满足各数位上的数字互不相同,且都不为零,那么称这个数为“梦幻数”,将一个“梦幻数”任意两个数位上的数字对调后可以得到三个不同的新三数,把这三个新三位数的和与111的商记为K(n),例如,对调百位与十位上的数字得到213,对调百位与个位上的数字得到321,对调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字得到132,这三个新三位数的和为,,所以.
(1)计算:和;
(2)若x是“梦幻数”,说明:等于x的各数位上的数字之和;
(3)若x,y都是“梦幻数”,且,猜想:________,并说明你猜想的正确性.
30.(2021·安徽·利辛县第四中学七年级期中)数学课堂上,张老师写出了下面四个等式,仔细观察下列等式,你会发现什么规律:,…
(1)请你按照这个规律再写出两个等式: ;
(2)请将你发现的规律用仅含字母 (为正整数)的等式表示出来:你发现的规律是 .
(3)请你利用所学习的知识说明这个等式的正确性:
31.(2021·安徽合肥·七年级期中)阅读材料:
图中是嘉淇同学的作业,老师看了后,问道:“嘉淇同学,你标在数轴上的两个点对应题中的两个无理数,是吗?”嘉淇点点头老师又说:“你这两个无理数对应的点找的非常准确,遗憾的是没有完成全部解答.”
请你帮嘉淇同学完成本次作业.
请把实数0,,,,1表示在数轴上,并比较它们的大小(用号连接). 解: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根据定义解答.
解:A.=2,不是无理数;
B. 不是无理数;
C.不也是无理数;
D.是无理数.
故答案为:D.
此题考查无理数的判断,熟记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B
【解析】
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
,,,,中无理数有:,,共计2个.
故选B.
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
3.B
【解析】
根据无理数的定义: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进行解答,找出无理数的个数即可.
-2,,3.14,这3个数是有理数,
,和是无理数,
即无理数的个数有3个,
故选:B.
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无理数的三种形式:(1)开方开不尽的数,(2)无限不循环小数,(3)含有的数.
4.C
【解析】
分别根据无理数、有理数的定义即可判定选择项.
解:=4,
∴无理数有:…(相邻两个之间依次多一个),,,共3个,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注意带根号的要开不尽方才是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为无理数.如π,,0.8080080008…(每两个8之间依次多1个0)等形式.
5.C
【解析】
利用绝对值的定义即可得出结果
解:
故选:C
本题考查绝对值的定义,熟知绝对值概念是关键
6.D
【解析】
根据5在平方数4与9之间,可得的取值范围,再根据不等式的性质估算出的值的取值范围即可确定P点的位置.
∵
∴ , 即
∴点P在线段AO上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解题关键是正确估算的值的取值范围.
7.A
【解析】
由实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求解即可.
解:∵,
∴,
∵,
∴,
∴,
故选:A.
此题考查了实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实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8.A
【解析】
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得出即可求出答案.
解:∵6.25<7<9,
∴<<,
∴2.5<<3,
∴四个选项中与最接近的整数为3,
故选:A.
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及实数的比较大小等知识点,关键是能否知道在2和3之间,题目比较典型.
9.C
【解析】
先确定介于、这两个立方数之间,从而可以得到,即可求得答案.
解:∵,
∴
∴.
故选:C
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夹逼法”是估算的一种常用方法,找到与临界的两个立方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0.B
【解析】
先找到所求的无理数在哪两个和它接近的有理数之间,然后判断出所求的无理数的范围.
解:∵25<31<36,
∴5<<6,排除C和D,
又∵5.52=30.25<31.
∴5.5< <6,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大小估算,现实生活中经常需要估算,估算应是我们具备的数学能力,“夹逼法”是估算的一般方法,也是常用方法.
11.C
【解析】
先利用“夹逼法”求的整数部分,再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可得在哪两个整数之间,进而求解.
解:∵4<5<9,
∴2<<3,
∴4<<5,
∵两个连续整数x、y满足x<<y,
∴x=4,y=5,
∴x+y=4+5=9.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解题关键是确定无理数的整数部分.“夹逼法”是估算的一般方法,也是常用方法.
12.A
【解析】
根据绝对值最小的数为0,最大的负整数为-1,互为相反数之和为0,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解:根据题意得:a=0,b=-1,c+d=0,e=,
则﹣|﹣b﹣e|+|c+d|×2021
;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实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3.A
【解析】
解:由题中所给的程序可知:把64取算术平方根,结果为8,∵8是有理数,∴结果为无理数,∴y==.故选A.
14.C
【解析】
先计算部分数的乘积,观察运算结果,发相规律,每运算5次后结果重复出现,求出++++和,再求2021次运算重复的次数,用除数5,商和余数表示2021=5×404+1,说明重复404次和的结果,(++++)×10+2计算结果即可.
解:, ,,,,,,,,,,
每5次运算一循环,
++++=2+6+2+0+0=10,
2021=5×404+1,
=10×404+2=4040+2=4042.
故选:C.
本题考查新定义运算,读懂题目的含义与要求,掌握运算的方法,观察部分运算结果,从中找出规律,用规律解决问题是解题关键.
15.##
【解析】
解:的相反数是:
故答案为.
16.±1
【解析】
首先确定的取值范围,然后可得2+和7 的取值范围,进而可得a和b,再计算a+b,然后可得a+b的平方根.
∵3<<4,
∴5<2+<6,3<7 <4,
∴a=2+ 5= 3,b=7 3=4 ,
∴a+b=1,
∴a+b的平方根为±1,
故答案为:±1.
此题主要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关键是掌握估算无理数大小要用夹逼法.
17.<
【解析】
分析:根据4=>,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4=>,
∴4>,
∴-4<-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正数都大于0;②负数都小于0;③正数大于一切负数;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
18.﹣3a﹣b##-b-3a
【解析】
根据绝对值都是非负数,可化简绝对值,根据整式的加减,可得答案.
解:从数轴可以看出,,且,
∴,,
∴原式=﹣2(a+b)+b﹣a=﹣2a﹣2b+b﹣a=﹣3a﹣b,
故答案为:﹣3a﹣b.
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利用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是解题关键.
19.或
【解析】
分点B在A的左侧和点B在A的右侧两种情况求解.
解:当点B在A的左侧时,B表示的数为;
当点B在A的右侧时,B表示的数为.
故答案为:或.
此题主要考查了数轴的应用,运用数形结合的观点分析问题是解题的关键,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关系.
20.
【解析】
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及平方根、立方根的性质化简,再计算结果.
解:原式
.
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绝对值等知识,是重要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21.
【解析】
原式利用平方根、立方根定义,以及绝对值的代数意义计算即可求出值.
解:原式=3﹣2+2﹣=3﹣.
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2.(1)5;(2)
【解析】
(1)根据立方根,算术平分根和绝对值的意义求值;
(2)系数化为1后,用平方根的意义解方程.
(1)
=3-3+10-5
=5;
(2)
系数化为1得,,
两边同时开平方得,.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a≥0),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23.(1);(2)
【解析】
(1)分别化简各项,再作加减法;
(2)利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计算,再合并.
解:(1)
=
=;
(2)
=
=
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以及整式的混合运算,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24.(1)10;(2)-2
【解析】
(1)根据☆的含义,以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求出2☆的值是多少即可;
(2)根据☆的含义,以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逐一求出的值是多少即可.
解:(1)∵,
;
(2),
此题主要考查了新定义下有理数的运算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悉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5.(1);(2).
【解析】
(1)根据正负数的意义计算;
(2)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和实数的混合运算法则计算.
解:(1)由题意A点和B点的距离为2,A点表示的数为,因此点B所表示的数;
(2)把m的值代入得:
.
本题考查了数轴、绝对值和实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数轴的意义和实数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6.(1);(2),;(3)
【解析】
(1)根据规律进行解答即可得;
(2)根据规律,可得;
(3)由题意得|ab-3|+|a-1|= 0,解得a = 1,b=3,将a,b代入式子中,再根据所得规律进行解答即可得.
(1),
故答案为:;
(2),
故答案为:,;
(3)∵|ab-3|与|a-1|互为相反数,
∴|ab-3|+|a-1|= 0,
则ab-3= 0 ,a-1=0,
解得a = 1,b=3,
=
=
=
=
本题考查了式子的规律,相反数,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所给的等式找出规律.
27.(1)
(2)
(3)
【解析】
(1)根据条件等式可得出规律:分母是两个连续自然数的乘积,分子是1,可以拆成分子是1,分母是两个自然数的分数之差;
(2)按照规律公式裂项,中间项抵消后可得答案;
(3)仿照规律公式将裂项为,以此类推,裂项抵消可得答案.
(1)
解:由题意得:,
故答案为:;
(2)
解:由题意得:原式
,
故答案为:;
(3)
解:∵,,,
∴可以推出
∴
.
本题主要考查了与实数运算相关的规律,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根据题意找到规律进行求解.
28.见解析
【解析】
根据整数、分数、无理数的定义判断即可.
解:,
(1)整数:2021,0,.
(2)分数:1.6,,0..
(3)无理数:,,1.303003003…(每相邻两个3之间的0的个数依次加1).
本题考查的是实数,掌握实数的分类是解题的关键.
29.(1);(2)见解析;(3)
【解析】
(1)根据的定义,可以直接计算得出;
(2)设,得到新的三个数分别是:,这三个新三位数的和为,可以得到:;
(3)根据(2)中的结论,猜想:.
解:(1)已知,所以新的三个数分别是:,
这三个新三位数的和为,
;
同样,所以新的三个数分别是:,
这三个新三位数的和为,
.
(2)设,得到新的三个数分别是:,
这三个新三位数的和为,
可得到:,即等于x的各数位上的数字之和.
(3)设,由(2)的结论可以得到:
,
,
,
根据三位数的特点,可知必然有:
,
,
故答案是:.
此题考查了多位数的数字特征,每个数字是10以内的自然数且不为0,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新定义,可以计算出问题的解,注意把握每个数字都会出现一次的特点,区别数字与多为数的不同.
30.(1);(2);(3)证明见解析
【解析】
(1)两个相差为2的自然数相乘加1,等于这两个自然数平均数的平方,由此规律可解决问题;
(2)根据已知等式可得出规律;
(3)利用整式的计算方法计算验证正确性即可.
(1),
故答案为:,
(2)通过前6个等式可得:
故答案为:
(3)∵左边=,右边=
∴左边=右边,
∴等式成立,.
此题考查数字的变化规律,找出数字之间的运算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31.,画图见解析.
【解析】
先在数轴上找到和,再利用找到的和确定原点,即可标出各点.最后根据数轴上的点左边小于右边排序即可.
根据题意,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各数如下:
∴.
本题考查实数的大小比较,数轴上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小于右边的点表示的数.首先正确标出两个无理数的位置来确定原点位置是解答本题关键.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