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4.1 数量的变化(1)
编写:聂仁高 审阅:陈国高
【学习目标】
1.经历操作、观察事物变化的过程,能用表格或图形以及数学式子记录、描述变化的数量;
2.能从记录数量变化的表格或图形以及数学式子中获取有关信息,探索数量的变化规律;
【导学提纲】
1.阅读课本P114-115尝试完成下列问题.
(1)各表格或图形中的数量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2)这些数量是怎样变化的?有什么规律吗?
2.操作:
某报报道,贺奶奶从1958年起,连续46年记录了家里每天的花费,每年年终还对收支情况进行结算.以下是她家某些年份的收支情况:
年份
1958
1979
1989
1996
2000
2004
收支总额/元
971.20
1568.30
4560.44
15039.31
30595.12
42549.36
支出总额/元
798.26
1003.91
1927.98
7800.12
13700.18
26533.78
支出与收入之比
结余额/元
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说明贺奶奶家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议一议:
“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说一说你从下表中获得的信息.
年份
1989年
1996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89422
95933
102398
116694
136515
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1%
9.6%
8%
7.3%
8%
9.1%
9.5%
GDP逐年 ;GDP增长速度 ;……….
思考:对照比较贺奶奶家的收支和国家GDP增长率变化间的关系.
【展示交流】
我国从1949年到1999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如下(精确到0.01亿):
时间/年
1949
1959
1969
1979
1989
1999
……
人口/亿
5.42
6.72
8.07
9.75
11.07
12.59
……
(1)如果用x表示时间,y表示我国人口总数,那么随着x的变化,y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2)从1949年起,时间每向后推移10年,我国人口是怎样变化的?
【课堂反馈】
课本P115 练习
【盘点收获】
【迁移创新】
研究表明,当氮肥的施用量一定时,土豆的产量与氮肥的施用量有如下关系:
氮肥施用量/(千克/公顷)
0
34
67
101
135
202
259
336
404
471
土豆产量/(吨/公顷)
15.18
21.36
25.72
32.29
34.03
39.45
43.15
43.46
40.83
30.75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当氮肥的施用量是101千克/公顷时,土豆的产量是多少?如果不施氮肥呢?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氮肥的施用量是多少时比较适宜?说说你的理由.
(4)粗略说一说氮肥的施用量对土豆产量的影响.
【课堂作业】
课本P117习题4.1第1题
课题:数量的变化(2)
编写:聂仁高 审阅:陈国高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图象上的点所表示的意义.
2.能从图象中获取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3.培养自己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的广泛性和准确性.
【导学提纲】
请你根据图象,与同伴讨论某地某天温度变化情况.
(1)上午9时的温度是多少?12时呢?
(2)这一天的最高温度是多少?是几时到达的?最低温度呢?
(3)这一天的温差是多少?从最低温度到最高温度经过了多长时间?
(4)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温度在上升?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温度在下降?
(5)图中的A点表示的是什么?B点呢?
(6)你能预测次日凌晨1时的温度吗?说说你的理由.
我们用一条光滑的曲线按时间顺序把它们连起来,就表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它就是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因此我们又得到了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又一种方法——图象法.
用这种方法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有何优点?
【展示交流】
阅读课本P115,回答下列问题:
1.(1)看到这幅图片后,你获得的第一印象是什么?首先想要说的是什么?
(2)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日本、印度、马来西亚的城市人口比重有何变化?
(3)日本和其他3个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4)你能就城市化进程这个话题谈谈你的看法吗?
2.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表示人体一次呼吸的最大限度.身高、体重、胸围和体格强弱等因素与肺活量有一定关系,测量时身体所取姿势也可影响肺活量数值.
根据图4-2所示的某学校9~18岁学生平均肺活量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个年龄段学生的肺活量变化较小?哪个年龄段学生肺活量变化较大?
(2)同一年龄男、女生的肺活量有差异吗?哪个年龄段差异较小?哪个年龄段差异较大?
(3)你能说出13岁、16岁,男、女生的平均肺活量分别是多少吗?
(4)从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课堂反馈】
课本P116-117 练习1、2
【盘点收获】
【迁移创新】
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下面是骆驼的体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我们根据它来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
(1)一天中,骆驼体温变化范围是什么?它的体温从最低上升到最高需要多少时间?
(2)从16时到24时,骆驼的体温下降了多少?
(3)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上升?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下降?
(4)你能看出第二天8时骆驼的体温与第一天8时有什么关系吗?其他时刻呢?
(5)A点表示的是什么?还有几时的温度与A点所表示的温度相同?
(6)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骆驼的趣事?与同伴交流.
【课堂作业】
课本P117习题4.1第2题
课题:4.2位置的变化
编写:聂仁高 审阅:陈国高
【学习目标】
1. 会描述事物运动的路径;
2. 会用变化的数量描绘事物位置的变化.
【导学提纲】
观察与操作:
1. 2002年5月15日,我国海军舰队编队自青岛基地起锚首航全球:穿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过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越印度洋、大西洋,经太平洋回国,历时132天,航程33000多海里。(见P120图)
(1)请在图上用笔描出我海军舰队编队航行的路线;(注意方向和路径)
(2)想一想:航行在茫茫大海上,我海军舰队编队是怎样随时向基地报告舰艇的准确位置的?由此,你有什么想法?
2. 2004年18号台风“艾利”正面袭击福建,并先后4次登陆福建沿海,气象部门的准确预报,为抗风减灾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下表是“艾利”中心在不同时间所处的位置。
时间
东经/°
北纬/°
时间
东经/°
北纬/°
时间
东经/°
北纬/°
8.22
02:00
130.7
19.6
8.24
02:00
124.5
24.6
8.26
02:00
117.9
24.3
14:00
128.9
20.9
14:00
123.5
25.3
14:00
116.6
23.8
8.23
02:00
127.1
22.2
8.25
02:00
122.1
25.5
8.27
02:00
114.4
23.4
14:00
125.5
23.5
14:00
120.4
25.5
14:00
试根据表格中提供的数据,在地图上描出“艾利”中心位置的移动路径及在何时登陆福建的。
比较刚才的两个实例,你发现怎样才能准确确定“我国海军编队”和“艾利”中心的位置?
说明:用经纬度可以准确表示事物变化的位置。
【展示交流】
如图,围棋棋盘由纵、横各19条平行线相交成361个交叉点组成。对局时,双方在棋盘的交叉点上轮流下子,每次下一子,下定后不准再移动位置。为了说明棋盘上各交叉点的位置,可以把横线上自上而下用汉字依次编为一到十九路,纵线从左到右用阿拉伯数字依次编为1—19路,按先竖后横的次序记录棋子的位置,例如,图中点A记为:5,十路;点B记为:10,十一路。
(1)分别说出棋盘上点C、D、E、F的位置;
(2)在图中画出下列各的位置,标上相应字母:
点M:7,六路; 点N:13,十六路。
(3)表示“19,一路”的点在哪儿?
说明:用其他的准确的数量也可以描述事
物变化的准确路径。
讨论:你认为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准确描述
事物变化或移动的路径?
【盘点收获】
【课堂反馈】
1.某班级的座位排列如图:
(1)张芳坐在第 行,第 列;
(2)已知下列同学的位置,请你在图中相应的地方写上他们的名字。
李明:第3行,第3列;
王东:第6行,第6列。
【迁移创新】
已知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相同的正方形,∠AOB画在方格纸上,请在格点上标出点P,使点P落在∠AOB的平分线上。如点A表示为 (6,1),则点P如何表示?这样的点P有几个?
课题:4.3平面直角坐标系(1)
编写:聂仁高 审阅:陈国高
【学习目标】
1.领会实际模型中确定位置的方法,会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2.会在直角坐标系中,根据点的坐标描出点的位置,会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
【导学提纲】
阅读课本P123,思考下列问题:
1.如图,平面上有__________且互相_____的2条_______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方向的数轴称为_____或_____,竖直方向的数轴称为_____或_____,它们统称为__________,公共原点称为__________.
2.点A、B、C可以分别用有序实数对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描述.
像这样,一个点的位置可以用一对有序实数(m,n)来表示,这里的(m,n)就叫做点的坐标.
3.请在上图中找出点D(-2,3)的位置.
【展示交流】
1.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的位置:
A(4,1),B(-1,4),C(-4,-2),D(3,-2),E( 0, 1 ),F( -4, 0 ) .
2.写出图4-6中A、B、C 各点的坐标.
问题:(1)如图4-6中两条坐标轴将平面分成4个区域称为_____,按逆时针顺序分别记作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2)你能说明图4-6中点A、B、C分别在第几象限吗?
讨论:(1)第一象限的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其他象限的点呢?
(2)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盘点收获】
【课堂反馈】
1.见P125练习1,2
2.已知P点坐标为(2a+1,a-3)
①点P在x轴上,则a= ;
②点P在y轴上,则a= ;
3.①已知点A(a+1, a2-4 )在X轴的正半轴上,求A的坐标.
②若点P(x,y)在第四象限,|x|=5,|y|=4,则P点的坐标为 .
4.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OAB的一个顶点为A(2,0),求其余2个顶点的坐标.
【迁移创新】
已知点A在第四象限,它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积为-6,点A的位置确定吗?若确定,请写出点A的坐标;若不确定,请写出两个符合上述条件的点的坐标.
课题:4.3平面直角坐标系(2)
编写:聂仁高 审阅:陈国高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对称点的坐标关系.
2.进一步理解点的坐标的数值变化与点的位置变化的关系.
【导学提纲】
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各象限点的符号特征:
象限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符号
(+,+)
x轴上的点,__坐标为0
y轴上的点,__坐标为0
2.点的坐标特征:
(1)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的点: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不同的两个点的__坐标相同,__坐标不同;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不同的两个点的__坐标相同,__坐标不同.
(2)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___,可表示为(x,x);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___,可表示为( ).
(3)对称的点P(a,b)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
3.图形变换后点的坐标特征:
图形左右平移,对应点的__坐标变化,__坐标不变;图形上下平移,对应点的__坐标变化,__坐标不变.
【展示交流】
1.完成课本125页实验室
2.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A(x,1)、B(一5,y)
(1)若点A、B关于x轴对称,则x=____,y=____;
(2)若点A、B关于y轴对称,则x=____,y=_____;
(3)若点A、B关于原点对称,则x=____,y=_____.
【课堂反馈】
1.点(-3,4)在第__象限,它到x轴的距离为__,到y轴的距离为__.
2.点A在第四象限,它到x轴的距离为2,到y轴的距离为1,则A的坐标为___.
3.点B在x轴上方,它到x轴的距离为2,到y轴的距离为1,则点B的坐标为____.
4.点M(4,0)到点(-1,0)的距离是__.
5.点P(-5,12)到原点的距离是___.
6.点P(m,-2m)在第二象限,则点m的取值范围是___.
7.已知A、B、C 3点的坐标分别是(0,0),(5,0),(5,3),且这3点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顶点,写出第四点D的坐标_____.
8.点A(-2,-1)关于x轴的对称点坐标是______,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___,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___.
9. 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4,-2),则点B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___.
10.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是(0,0),(3,0),(3,-3),
则这个三角形是_____三角形,它的面积等于___.
12.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并将各点用线段依次连结起来:(-2,-1)、
(4,-1)、(2,3)、(0,3)
(1)观察所得图形是什么图形?
(2)求出图形的面积.
【迁移创新】
已知点P(2m一5,m一1),当m为何值时:
(1)点P在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
(2)点P在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
课题:4.3平面直角坐标系(3)
编写:聂仁高 审阅:陈国高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巩固画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轴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2、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导学提纲】
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任意两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是( )
A、横坐标相等 B、纵坐标相等
C、横坐标和纵坐标都相等 D、以上都不对
2.矩形ABCD中,三点的坐标分别是(0,0);(5,0);(5,3).则第四点的坐标是 ( )
A.(0,3) B.(3,0) C.(0,5) D.(5,0)
【展示交流】
(1)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分别写出各顶点的坐标。(图课本第128页)
还能建立不同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正方形各顶点的坐标吗?
(2)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2),在x轴上确定点B,使△AOB为等腰三角形,写出点B的坐标.
【课堂反馈】
1、如果直线AB平行于y轴,则点A、B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是( )
A横坐标相等 B纵坐标相等 C横坐标绝对值相等 D纵坐标绝对值相等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顺次连结(2,3),(-2,3),(-4,-2),(4,-2)所成的四边形是( )A.平行四形 B.矩形 C.菱形 D.等腰梯形
3、已知等边△ABC的两个顶点坐标为A(-4,0)、B(2,0),则点C的坐标为______,△ABC的面积为______.
4、已知点A(a,-2)与点B(3,-2)关于y轴对称,则a=_______,点C的坐标为(4,-3),若将点C向上平移3个单位,则平移后的点C坐标为________.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写出△ABC的顶点坐标,并求出△ABC的面积.
【盘点收获】
【迁移创新】
某地为了城市发展,在现有的四个城市A、B、C、D附近新建机场E、试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写出点A、B、C、D、E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