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化学肥料综合训练-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2.3化学肥料综合训练-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24 17:2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3 化学肥料
一、选择题(共16题)
1.小强看到自家的小麦叶色淡黄,并有倒伏现象,则小麦应施用的肥料是
A. B. C. D.
2.化肥对农业的高产丰收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物质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K2SO4 B.Ca(H2PO4)2 C.CO(NH2)2 D.KNO3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氧化铁
B.从海洋中获取淡水是解决淡水危机的重要途径
C.烧碱长时间露置于空气中,其成分不会发生变化
D.铵态氮肥可以与草木灰共同施用增加肥效
4.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NH4)2HPO4 B.K2SO4 C.Ca(H2PO4)2 D.NH4HCO3
5.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B.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嗅到刺激性气味
C.硝酸钾(KNO3)和磷酸氢二铵[(NH4)2HPO4]都属于复合肥料
D.为增强肥效,可将铵态氮肥和草木灰(含有K2CO3)混合施用
6.在社会实践中,有同学进行市场调查时发现农资公司出售的化肥有:CO(NH)2、Ca3 (PO4)2、KNO3、K2SO4等多种类型,其中属于氮肥的是
A.CO(NH)2 B.Ca3(PO4)2 C.K2 SO4 D.KNO3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打开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塞,瓶口出现白雾
B.稀硫酸、稀盐酸都可以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C.盐中可能含有氢元素
D.把碳酸氢铵和草木灰混合施用,会降低肥效
8.“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A.KNO3 B.NH4HCO3
C. D.K2SO4
9.可用作复合肥料的是
A.不锈钢 B.淀粉 C.醋酸 D.硝酸钾
10.归纳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各项归纳分类正确的是
A.纯净物:高锰酸钾、铜、二氧化锰
B.可在酒精灯上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量筒
C.复合肥:硫酸钾、硝酸钾、磷酸铵
D.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PM2.5
11.小红在上学路上看见苗圃工人在给植株矮小的樟树施加一种灰白色的难溶解于水的肥料。初步判断这种肥料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A.NH4Cl B.Ca3(PO4)2 C.K2CO3 D.KNO3
12.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A.KCl B.CO(NH2)2 C.(NH4)2HPO4 D.K2SO4
13.下列化肥属于钾肥的是
A.K2SO4
B.KH2PO4
C.CO(NH2)2
D.Ca(H2PO4)2
14.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硝酸钾 B.氯化钾 C.氨水(NH3.H20) D.碳酸氢铵
15.实验室里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个实验设计方案都合理的是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硝酸铵与氢氧化钠 观察颜色 取样,分别加水溶解,观察现象
B 碳酸钾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 取样,分别滴加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取样,分别测定溶液的pH
C 酒精和白醋 取样,分别加入纯碱粉末,观察是否有气泡 取样,分别点燃,看是否能燃烧
D 尿素和磷矿粉 加氧氧化钙研磨,观察现象 取样,加适量水溶解,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16.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铵盐与碱反应放出氨气,则与碱反应放出氨气的盐一定是铵盐
C.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二、综合题(共6题)
17.含氮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氨气是由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氨气溶于水显碱性,是因为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了碱,请写出这种碱的化学式_____。
(3)NH4NO3 是一种重要的氮肥,请标出 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已知NH4NO3和KCl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则混合物中KCl的质量分数 为_____。
(4)请完成鉴别氯化铵和硝酸铵两种溶液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 ______ ______
18.硫酸铵[(NH4)2SO4]简称硫铵,俗称肥田粉,是我国使用和生产最早的一个氮肥品种.
(1)硫酸铵中铵根(NH4+)的化合价为_____,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硫酸铵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m(N):m(H):m(S):m(O)=_____(互质比).
(3)100g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是_____(精确到0.1).
(4)_____g硫酸铵中的氮元素与100g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5)若某化肥主要含硫酸铵,测得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1.0%(杂质不含氮),则该化肥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为_____(精确到0.1%).
(6)尿素[CO(NH2)2]和碳酸氢铵(NH4HCO3,简称碳铵)是苏州地区常用的氮肥,某月市场报价为:尿素2200元/吨,碳铵700元/吨,若你用500元前去购买氮肥,为了使所购的化肥得到的氮最多,你选择这两种氮肥中的_____(写名称).
19.尿素[CO(NH2)2]是一种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氮肥,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易保存,使用方便。
(1)尿素是一种含氮量很高的氮肥,它能使作物_____________;
(2)溶质质量分数32.5%的尿素溶液可用作柴油汽车尾气处理液,用尿素溶液处理柴油汽车尾气(含NO)时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反应条件略去):。现用含20Kg上述尿素溶液处理汽车尾气,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制上述尿素溶液,所需尿素的质量是___________kg,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__L(水的密度1g/mL);
②计算用上述尿素溶液可除去的NO的质量是________?
③上述反应中,若尿素中氮元素为aKg,则生成的氮气中氮元素的质量是否为akg?_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0.【问题情景】在课外活动中,小斌按照课本实验(见图1)探究分子的运动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于是,小斌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不再有刺激性的氨味,并且快速出现实验现象,得到了和课本实验同样的结论。
【资料在线】①Na2CO3+H2SO4= Na2SO4+H2O+CO2 ②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热
【实验探究与结论】小斌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
(1)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发生的变化是 _____ 。从分子运动的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 _______ ;
(2)和课本实验比较,小帅同学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小媚受小斌实验的启发,将图2装置进一步改装成图3装置,用于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①打开活塞K滴入稀硫酸后,两条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试纸线变红色的是 _______ ,小媚这一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_______ 。
②氨气可以由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产生,请写出反应的化学表达式是 _____________ 。
某同学用含碳酸氢铵的化肥制取收集氨气,
若将装置A、C、D依次连接,加入25g化肥样品,加热至A中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她称量装置D的质量如表:
实验前D装置的质量 150g
实验后D装置的质量 153.4g
③由此分析得知:反应中产生氨气的质量 _________ g。
④通过反应的表达式可以知道:氨气中氮元素全部来自于碳酸氢铵(假设杂质中不含氮元素),请计算此化肥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_______ 。
⑤请计算此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__ 。
21.普通干电池在生活中的用途很广。
(1)普通干电池照明时化学能转化为____。
(2)目前,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许多有识之士正在研究废旧电池的有效回收再利用技术。如图为普通电池(锌锰电池)示意图,请你根据图示分析:将回收的废旧电池进行分离,可以得到的金属单质有(用化学式表示,下同)____,氧化物有___,盐有____,有机物有__(写名称)。
(3)小明同学想得到⑤中纯净干燥的二氧化锰和氯化铵溶液,并检验氯化铵中的铵根离子。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帮他完成。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①剥开干电池,取出碳棒周围的黑色粉末
②溶解、___(填操作名称)、洗涤 得到黑色粉末和无色澄清液体 黑色粉末的成分为__。
③对黑色粉末进行__ 得到纯净的MnO2固体
④检验第②步中得到的无色澄清液体中是否含铵根离子的方法是:_____ _____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对分离回收的铜帽净化处理,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一段时间以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反应。
22.(一)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近年来,我省多地纷纷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垃圾分类回收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某市街道垃圾桶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标识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②使用铝合金做内筒的优点是______(写出一点即可)。某品牌饮料的空易拉罐应收入______(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筒中。
(2)《淮南万毕术》记载有“曾青(指硫酸铜溶液)得铁化为铜”,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该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______(填“强”或“弱”)。
(3)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到Al(NO3)3、Cu(NO3)2、AgNO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
B.若滤渣中含有银、铜、铁,则滤液中一定含有Al3+、Fe3+、
C.若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渣中一定含银、铜、铝
D.若滤渣中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有Al3+、Fe2+、Cu2+,可能有Ag+
(二)2019 年 5 月湖南省第七届矿博会在郴州市隆重举行,展厅上展出了各种矿物,其中有一 枚黑色的陨石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查阅资料获知,陨石的主要成分是铁和铁的化合物。
(1)通常情况下碳粉和铁粉都是黑色,检验碳粉中是否含有铁粉既可用物理方法又可 用化学方法:
①物理方法是______;
②化学方法是______。
(2)常见铁的氧化物有 FeO、Fe2O3、______。(填化学式)
(3)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______等发生化 学反应的过程,请举出一例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______。
实验员小明取一小块陨石进行了研究,研究过程如图所示:
(4)图中操作 2的名称是______。
(5)溶液2中的溶质是______。(写化学式)
(6)陨石中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小麦叶色淡黄,并有倒伏现象,说明土壤中缺乏钾元素和氮元素;A、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正确;B、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C、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错误;D、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错误。故选A。
2.D
【详解】
A、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A错误
B、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B错误。
C、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C错误
D、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D正确。故选D。
3.B
【详解】
A、铁丝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A错误;
B、海洋中含有大量的水,从海洋中获取淡水是解决淡水危机的重要途径,故B正确;
C、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而变质,故C错误;
D、铵态氮肥与草木灰共同施用会放出氨气,降低肥效,故D错误。故选B。
4.A
【详解】
A、(NH4)2HPO4含有氮、磷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
B、K2SO4含有一种钾元素营养元素,属于钾肥;
C、Ca(H2PO4)2含有一种磷元素营养元素,属于磷肥;
D、NH4HCO3含有一种氮元素营养元素,属于氮肥;
答案:A。
5.D
【详解】
A、化肥能提供农作物需求量较大的营养元素,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故正确;
B、铵态氮肥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氨气,所以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嗅到刺激性气味,故正确;
C、硝酸钾含有钾、氮元素、磷酸氢二铵含有氮、磷元素,均是复合肥料,故正确;
D、铵态氮肥和草木灰混合施用生成氨气降低肥效,故错误。
故选D。
6.A
【详解】
A、尿素CO(NH)2 只含有氮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故A正确;
B、Ca3(PO4)2 只含有磷一种营养元素,属于磷肥,故B错误;
C、K2SO4只含有钾一种营养元素,属于钾肥,故C错误;
D、KNO3含有钾和氮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故D错误。故选A。
7.A
【详解】
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打开浓硫酸的试剂瓶盖,瓶口上方无明显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和稀盐酸、稀硫酸都能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故选项说法正确;
C、盐中可能含有氢元素,例如碳酸氢钠,故选项说法正确;
D、碳酸氢铵和碱性物质草木灰混用会生成氨气和水,降低肥效,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8.A
【详解】
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A.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A正确;
B.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B错误;
C.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C错误;
D.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D错误。
故选:A。
9.D
【详解】
A、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不可作肥料,不符合题意;
B、淀粉不可作肥料,不符合题意;
C、醋酸不可作肥料,不符合题意;
D、硝酸钾含K、N两种营养元素,可作复合肥,符合题意。
故选D。
10.A
【详解】
A、高锰酸钾、铜和二氧化锰分别由一种物质组成,都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B、量筒是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不能用于加热或作反应容器,不符合题意;
C、硝酸钾中含有氮和钾两种植物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磷酸铵中含有磷和氮两种植物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硫酸钾中含有钾一种营养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D、空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 、PM2.5等,不包括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B
【详解】
NH4Cl、K2CO3、KNO3三种化肥都是白色易溶于水的, Ca3(PO4)2是灰白色难溶于水的。
故选:B。
12.C
【详解】
(NH4)2HPO4中同时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C.
13.A
【详解】
A、K2SO4中含K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正确;
B、KH2PO4含K、P两种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错误;
C、CO(NH2)2含N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D、Ca(H2PO4)2含P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4.A
【详解】
复合肥指的是含氮、磷、钾三种元素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肥,所以硝酸钾是复合肥,里面含氮和钾;氯化钾是钾肥,碳酸氢铵是氮肥,氨水是氮肥。故选A
15.C
【详解】
A、硝酸铵和氢氧化钠都是白色晶体,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A错误;
B、碳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色,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B错误;
C、取样品,加纯碱粉末,有气泡产生的是食醋,没有明显现象的是酒精,现象不同,可以鉴别;取样品,点燃,可以燃烧的是酒精,不能燃烧的是白醋,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
D、尿素和磷矿粉加熟石灰研磨都不会生成气体,没有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故D错误。
故选C。
16.B
【详解】
A、单质是指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有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说法错误;
B、铵盐与碱反应放出氨气,则与碱反应放出氨气的盐一定是铵盐,说法正确;
C、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属于无机物,说法错误;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但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说法错误。
故选:B。
17. 分子 NH3 H2O 20% 取两种溶液少量置于两只试管中,再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无明显变化 是氯化铵溶液;是硝酸铵溶液
【详解】
解:(1)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故填:分子;
(2)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了氨水﹣﹣NH3 H2O;故填:NH3 H2O;
(3)在铵根中,氮元素显﹣3价,在硝酸根中,氮元素显+5价,化合价标注在化学式中对应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设混合物的质量为100g,则其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100g×28%=28g,则硝酸铵的质量为:28g÷=80g,含氯化钾的质量为:100g﹣80g=20g,则混合物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100%=20%;故填:;20%;
(4)氯化铵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而硝酸铵与硝酸银溶液不能反应,所以鉴别时可设计如下实验:取两种溶液少量置于两只试管中,再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则是氯化铵溶液,无明显变化的则是硝酸铵溶液;故填: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两种溶液少量置于两只试管中,再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无明显变化 是氯化铵溶液; 是硝酸铵溶液
18. +1价 ﹣3价 7:2:8:16 21.2g 165.1g 99.1% 碳酸氢铵
【详解】
硫酸铵中铵根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根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根的化合价可知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2)因硫酸铵的化学式为(NH4)2SO4,则N、H、S、O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8):(32×1):(16×4)=7:2:8:16;
(3)100g硫酸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100g××100%≈21.2g;
(4)设需要硫酸铵的质量为x,
则x×=100g×,解得x≈165.1g.
(5)(NH4)2SO4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00%=21.2%
所以样品中(NH4)2SO4的质量分数=21.0%÷21.2%=99.1%;
(6)碳铵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17.7%,
尿素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6.7%,
碳铵(NH4HCO3)700元/吨,尿素[CO(NH2)2]2200元/吨,则
500元钱购买氮肥中氮的质量分别为:
碳铵中为 ×17.7%═0.184吨
尿素中为×46.7%═0.097吨
因此,碳铵中N元素的质量大,应买碳铵.
故答案为(1)+1价;﹣3价; (2)7:2:8:16;(3)21.2g;(4)165.1g;(5)99.1%;(6)碳酸氢铵.
19. 枝叶繁茂、叶色浓绿、提高产量 6.5 13.5 6.5kg 否 根据质量守恒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生成的氮气中的氮元素来自于尿素和一氧化氮两种物质,所以氮气中氮元素的质量大于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
【详解】
(1)尿素是一种含氮量很高的氮肥,它能使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提高产量;
(2)①配制上述尿素溶液,所需尿素的质量=20kg×32.5%=6.5kg,水的质量为20kg-6.5kg=13.5kg,需要水的体积=;
②设:尿素溶液可除去的NO的质量是x。
x=6.5kg,即可除去的NO的质量是6.5kg;
③上述反应中,若尿素中氮元素为akg,则生成的氮气中氮元素的质量不是akg;原因是:根据质量守恒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生成的氮气中的氮元素来自于尿素和一氧化氮两种物质,所以氮气中氮元素的质量大于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
20. 变成红色 微粒在不停的运动 无气体泄漏,有利于保护环境(合理即可) 下面的石蕊先变红 密度比空气大 NH4HCO3NH3 +H2O+CO2 3.4克 11.2% 63.2%
【详解】
实验探究与结论:
(1)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氢氧化钠溶于水中放热,使氨气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当运动到湿润的湿润的酚酞滤纸条时,和水反应生成氨水,从而使滤纸条变红色,此现象可同时说明微粒在不停的运动;
(2)课本实验需要较多的酚酞溶液和浓氨水,且装置不完全密封,和课本实验比较,小斌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无气体泄漏,节约药品,不污染环境。
思维拓展:
①打开活塞κ滴入稀硫酸后,两条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试纸发生的相同变化是湿润的石蕊试纸都变红色,不同变化是下面的石蕊试纸先变红色,上面的石蕊试纸后变红色,以上两个变化验证的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物理性质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②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产生氨气、水、二氧化碳,故可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表达式
NH4HCO3NH3 +H2O+CO2;
③碱石灰能够吸收水和二氧化碳,但是不吸收氨气,浓硫酸能吸收氨气,所以反应中产生氨气的质量为。
④氮气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氨气中氮元素全部来自于碳酸氢铵, 化肥含氮量为,因此此化肥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2%。
⑤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含量,所以此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
,则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为。
21. 电能 Cu、Zn MnO2 NH4Cl、ZnCl2 淀粉 过滤 二氧化锰和炭粉 灼烧(或暴露在空气中加强热)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产生强烈刺激性气味气体,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NH4Cl+NaOHNaCl+H2O+NH3↑ 铜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Cu+2AgNO3=2Ag+Cu(NO3)2 置换
【详解】
(1)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填:电能;
(2)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如:电池中的铜、锌属于金属单质;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如电池中的二氧化锰;
盐是由金属离子(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如电池中的氯化铵、氯化锌;
其中淀粉属于有机物。故填:Cu、Zn;MnO2;NH4Cl、ZnCl2;淀粉;
(3)②碳棒周围的黑色粉末主要有二氧化锰、碳粉和氯化铵,因为氯化铵溶于水,所以可先溶解,再过滤,滤液为氯化铵溶液,滤渣是二氧化锰和碳粉;
③根据实验目的是要达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锰,所以对滤渣进行灼烧,可以将碳粉变为二氧化碳除去,表面残留的氯化铵受热分解也除去了;
④根据氯化铵溶液与碱反应可以生成氨气,NH4Cl+NaOHNaCl+H2O+NH3↑,氨气呈碱性且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所以可以设计实验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然后检验生成的气体即可;
故答案为:②过滤;二氧化锰和炭粉;③灼烧(或暴露在空气中加强热);
④取样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产生强烈刺激性气味气体,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NH4Cl+NaOHNaCl+H2O+NH3↑。
(3)分离回收铜帽,经净化处理后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铜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AgNO3=2Ag+Cu(NO3)2,反应现象是铜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该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填:铜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Cu+2AgNO3=2Ag+Cu(NO3)2;置换。
22. 铁质外筒或是铝合金内筒 抗腐蚀性强 可回收 强 A 用磁铁吸引 取样加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Fe3O4 水 刷漆 过滤 Na2SO4、NaOH
【详解】
(一)(1)属于金属材料的是铁质外筒或是铝合金内筒,故填:铁质外筒或是铝合金内筒。
②铝制品抗腐蚀性强,故使用铝合金做内筒的优点是抗腐蚀性强;空易拉罐应收入可回收筒中。
(2)《淮南万毕术》记载有“曾青(指硫酸铜溶液)得铁化为铜”,是因为铁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3)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到Al(NO3)3、Cu(NO3)2、AgNO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则铁先与硝酸银反应,后与硝酸铜反应,不与硝酸铝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A、若滤液为蓝色,则含有铜离子,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正确;
B、若滤渣中含有银、铜、铁,说明硝酸铜已经参与反应,硝酸银已经完全反应,则滤液中一定含有Al3+和Fe2+、NO3﹣,错误;
C、若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渣中一定含银,不一定含有铜,不会含有铝,错误;
D、若滤渣中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铁不足,则滤液中一定有Al3+、Fe2+,可能有Ag+和Cu2+,错误;
故填:A。
(二)(1)①铁能被磁铁吸引而碳粉不能,故物理方法是用磁铁吸引的方法;
②铁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而碳粉不能,故化学方法是取样加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2)常见铁的氧化物有 FeO、Fe2O3、和Fe3O4。
(3)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发生化 学反应的过程,要防止铁制品锈蚀,可以采用刷漆的方法。
(4)图中操作 2得到的是固体和溶液,故是过滤操作。
(5)陨石粉中的铁以及铁的化合物与硫酸完全反应,得到的溶液1中含有剩余的硫酸和铁的盐,然后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氢氧化钠和硫酸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硫酸钠,氢氧化钠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和硫酸钠,氢氧化钠过量,故溶质是Na2SO4、NaOH。
(6)陨石中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