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6.1平均数(1)
编写:聂仁高 审阅:陈国高
【学习目标】
1.理解算术平均数的意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2.能根据平均数的意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据统计的意义与作用.
【导学提纲】
阅读课本P170-171,完成下列问题:
1.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通常用 来表示.
2.对于个数,,…,,我们把 叫做这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 ,记为 ,读作“ ”.
3.某班10位同学在汶川大地震的献爱心活动中,将平时积攒的零花钱捐献.
捐款金额如下(单位:元): 18,20,22,18,22,18,20,22,18,22这10位同学平均捐款多少元?
4.小红记录了连续5天最低气温,并整理如下表由于不小心被墨迹污染了一个数据,请你算一算这个数据是( )
日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平均气温
最低气温(℃)
16
18
19
18
18.2
A.21 B.18.2 C.19 D.20
【展示交流】
1.数名射击运动员第一轮比赛成绩如下表所示;
环数
7
8
9
10
人数
4
2
3
1
则他们本轮比赛的平均成绩是多少环?
2.小明和小丽所在的A,B两个小组同学身高如下:
A组(10人)/cm
B组(12人)/cm
159,164,160,152,154,169,170,155,168,160
160,160,170,158,170,168,158,
170,158,160,160,168
你怎样计算A组和B组的平均身高呢?与同学交流你的做法.
【课堂反馈】
1.一组数据为10,8,9,12,13,10,8,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_________.
2.已知的平均数为6,则___________.
3.某住宅小区六月份1日至5日每天用水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那么这5天平均每天的用水量是( )
A.30吨 B.31吨 C.32吨 D.33吨
4.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某市举行了聂耳艺术周活动,某单位的合唱成绩如下表:
若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后,则余下数据的平均分是( )
A.9.51分 B.9.5分 C.9.6分 D.9.625分
5.李大伯有一片果林,共80棵果树.某日,李大伯开始采摘今年第一批成熟的果子,他随机选取2棵果树共摘得果子,质量分别为(单位:kg):0.28,0.26,0.24,0.23,0.25,0.24,0.26,0.26,0.25,0.23,以此计算,李大伯收获的这批果子的单个质量和总质量分别约为( )
A.0.25kg,200kg B.2.5kg,100kg C.0.25kg,100kg D.2.5kg,200kg
6.某中学足球队20名队员的身高如下(单位:cm)
170,167,171,168,160,172,168,162,172,169,164,174,169,165,175,170,165,167,170,172.请计算这20名队员的平均身高.
【迁移创新】
小文家稻子喜获丰收,准备向国家交粮,把同样的口袋都装满了,小文帮助爸爸抽称了几袋粮并记录之后,他就告诉爸爸大概能卖多少钱了. 记录如下(kg):105、103、101、100、114、108、110、106、98、96.(粮价1.8元/kg)
(1)抽称的10袋平均每袋的重量是多少?能卖多少钱?
(2)小明家共收了50袋,请你猜猜小文说的是多少元呢?他是怎样计算的呢?
【课堂作业】
课本P173 习题6.1第1、2题
课题:6.1平均数(2)
编写:聂仁高 审阅:陈国高
【学习目标】
1.会求加权平均数,并体会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2.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提纲】
阅读课本P171-173,完成下列问题:
1.学校举办了一次英语竞赛,该竞赛由阅读、作文、听力和口语四部分构成,小明、小亮和小丽参加了这次竞赛,成绩如下:
阅读
作文
听力
口语
小明
90分
80分
80分
70分
小亮
80分
90分
70分
80分
小丽
70分
80分
90分
80分
(1)计算3个人4项比赛成绩的算术平均数,谁的竞赛成绩最高?
(2)根据这4项比赛成绩的“重要程度”,将阅读、作文、听力和口语分别按30%、30%、20%和20%的比例计算他们3人的竞赛成绩,谁的竞赛成绩最高?
在这个问题中,“30%、30%、20%和20%”称为阅读、作文、听力和口语成绩的“ ”,它表示了阅读、作文、听力和口语成绩的重要程度.
2.某商场用加权平均数来确定什锦糖的单价,由单价为15元/千克的甲种糖果10千克,单价为12元/千克的乙种糖果20千克,单价为10元/千克的丙种糖果30千克混合成的什锦糖果的单价应定为 ( )
A.11元/千克 B.11.5元/千克 C.12元/千克 D.12.5元/千克
【展示交流】
学校广播站要招聘1名记者,小明、小亮、小丽报名参加了3项素质测试,成绩如下:
采访写作
计算机
创意设计
小明
70
70
86
小亮
90
75
51
小丽
60
84
78
把采访写作、计算机和创意设计按成绩按5 :2 :3的比例计算3个人的素质测试平均成绩,那么谁将被录取?
【课堂反馈】
1.某学校规定学生的数学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期末考试成绩占70%,期中考试成绩占20%,平时作业成绩占10%,某人上述三项成绩分别为85分,90分,80分,则他的数学成绩是 ( )
A.85分 B.85.5分 C.90分 D.80分
2.某学校举行理科(含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科)综合能力比赛,四科的满分都为100分.甲、乙、丙三人四科的测试成绩如下表:综合成绩按照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科测试成绩的1.2:1:1:0.8的比例计分,则综合成绩的第一名是 ( )
学科
数学
物理
化学
生物
甲
95
85
85
60
乙
80
80
90
80
丙
70
90
80
95
A.甲 B.乙 C.丙 D.不确定
3.小明同学在初二年级第一学期的数学成绩如下表格, 请按图示的平时、期中、期末的权重, 计算小明同学的学期总评成绩.
考试
平时1
平时2
平时3
期中
期末
成绩
89
78
85
90
87
【盘点收获】
【迁移创新】
某校七年级(1)班为了在王强和李军同学中选班长,进行了一次“演讲”与“民主测评”活动,A,B,C,D,E五位老师为评委对王强,李军的“演讲”打分;该班50名同学分别对王强和李军按“好”,“较好“,“一般“三个等级进行民主测评.统计结果如下图,表.计分规则:
①“演讲”得分按“去掉一个最高分喝一个最低分后计算平均分”;
②“民主测评”分=“好”票数×2分+“较好”票数×1分+“一般”票数×0分;
③综合分=“演讲”得分×40%+“民主测评”得分×60%.
解答下列问题:
(1)演讲得分,王强得 分;李军得 分;
(2)民主测评,王强得 分;李军得 分;
(3)以综合得分高的当选班长,王强和李军谁能当班长?为什么?
【课堂作业】
课本P173 习题6.1第3、5题
课题:中位数和众数(1)
编写:聂仁高 审阅:陈国高
【学习目标】
1.能说出中位数与众数的概念,会根据所给的信息求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2.能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区别和联系;
3.能从统计的角度对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与现象作出判断.
【导学提纲】
阅读课本P174-176,完成下列问题:
1.一般地,将n个数据 ,如果数据的个数是 ,位置处于 的一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 ,最中间的数有 ,这
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一般地,一组数据中 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练习1.(1)小明所在小组5人的考试成绩:70分,90分,95分,75分, 10分.这5个数的中位数是 ;(2)若小亮也加入了他们这个学习小组,他的考试成绩是88分,则这6个数的中位数是 .
2.(1)在某次测验中,小方的四门功课得分为: 80,75,80,95,那么在这次测验中,小方得分的众数是 ;
(2)一组数据50,40,80,40,90,30,50,50,40,20的众数是 .
发现:
【展示交流】
1.我校八年级(1)班每位同学都向“希望工程”捐献图书,捐书情况如下表:
册数
4
5
6
7
8
9
10
12
人数
2
7
12
12
8
5
3
1
(1)这个班级每位同学平均捐多少册书?
(2)求捐书册数的中位数和众数.
2. 中央电视台在某次青年歌手大奖赛中,设置了基本知识问答题,答对一题得5分,答错或不答得0分,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1)选手得分的中位数是多少?
(2)选手得分的众数是多少?
(3)平均分约为多少?
【课堂反馈】
1.求18、19、20、21、21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2.(1)某班七个同学体育课三步上篮的投篮数如下:5、5、6、x、7、7、8.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6,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 7 B. 6 C. 5.5 D. 5
(2)一组数据:x,8,10,10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求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一次外语口语考试中,某题(满分为4分)的得分情况如下表:
得分/分
0
1
2
3
4
百分率
15﹪
10﹪
25﹪
40﹪
10﹪
求该题得分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盘点收获】
【个案补充】
【迁移创新】
某校开展了“孝敬父母,从家务事做起” 的活动, 活动结束后,调查了八年级某班50名学生一周做家务所用的时间,得到一组数据,并绘制成下表,请根据下表完成各题:
每周做家务的时间(小时)
0
1
1.5
2
2.5
3
3.5
4
合计
人数
2
2
6
12
13
4
3
50
(1)填写表中未完成的部分;
(2)该班学生每周做家务的平均时间是______;
(3)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_,众数是____ ____;
(4)请你根据(2)、(3)的结果,用一句话谈谈自己的感受.
【课堂作业】
课本P178 习题6.2第1、3题
课题:6.2中位数和众数(2)
编写:聂仁高 审阅:陈国高
【学习目标】
1.能结合具体的情景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区别和联系,并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
2.能对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与现象做出恰当的判断.
【导学提纲】
阅读课本P176-177,完成下列问题:
某公司员工的月工资如下:
员工
经理
副经理
职员A
职员B
职员C
职员D
职员E
职员F
杂工
月工资(元)
6000
4000
1700
1300
1200
1100
1100
1100
500
求该公司员工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你认为用哪个数据表示该公司员工收入的工资水平比较合适?
【展示交流】
1.小明和小颖5次数学单元测试成绩如下(单位:分):
小明:89,67,89,92,96;小颖:86,62,89,92,92.
他们都认为自己的成绩比另一位同学好.
(1)请你分析他们各自的理由;(2)你认为谁的成绩更好一些?说明你的理由.
2.某中学开展英语演讲比赛活动,初二(1)、初二(2)班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参
加复赛,两个班各选出的5名选手的复赛成绩(满分为100分)如下图所示.
(1)根据左图填写表格.
(2)结合两班复赛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析哪个班级的复赛成绩较好?
(3)如果在每班参加复赛的选手中分别选出2人参加决赛,你认为哪个班的实力更强一些,说明理由.
平均分
(分)
中位数
(分)
众 数
(分)
初二(1)班
85
85
初二(2)班
85
80
【课堂反馈】
1.下表是一文具店6~12月份某种铅笔销售情况统计表:
月 份
6
7
8
9
10
11
12
铅笔/支
300
200
400
500
300
200
200
观察表中数据可知,众数是_____,中位数是______.
2.有15位同学参加智力竞赛,已知他们的得分互不相同,取8位同学进入决赛,云云同学知道了自己的分数后,想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决赛,还需知道这15位同学的分数的( )
A.平均数 B.众数 C.最高分数 D.中位数
3.某商店4、5月份销售同一品牌各种规格的空调的台数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规格
月份
1匹
1.2匹
1.5匹
2匹
4月
12台
20台
8台
4台
5月
16台
30台
14台
8台
(1)商店平均每月销售空调 台.
(2)三月份销售量最多规格为 匹,四月份销售量最多规格为 匹.
(3)商店经理通过对三、四月份销售情况的分析,决定 匹的空调要多进, 匹的空调要少进.
【盘点收获】
【迁移创新】
三个生产同一产品的厂家在广告里声称,他们的产品在正常情况下的平均寿命是10年.工商部门为了检查其宣传的真实性,对三个产家出售的产品使用寿命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甲厂:5,6,7,7,7,9,11,14,15,17;
乙厂:5,5,6,7,7,8,10,10,10,12,13;
丙厂:5,5,6,6,6,10,11,12,13,14,1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求出以上3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这三家的推销广告分别利用了哪一种表示集中趋势的特征数?
(3)如果你是顾客,会选购哪家工厂的产品?为什么?
【课堂作业】
课本P178 习题6.2第2题
课题:第六章 小结与思考
编写:聂仁高 审阅:陈国高
【学习目标】
1.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2.在加权平均数中,知道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并能用加权平均数解释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现象;
3.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差别,初步体会它们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4.能利和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能说出中位数与众数的概念,会根据所给的信息求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导学提纲】
复习回顾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有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对于个数,,…,,我们把 叫做这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 ,记为 ,读作“ ”.
2.说说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
.
3.一般地,将个数据 ,如果数据的个数是 ,位置处于 的一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 ,最中间的数有 ,这 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4.一般地,一组数据中 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5.有5个数据,各数都减去200,所得的差分别是8,6,-2,3,0,则原来这5 个数的平均数是 .
6.某校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早锻炼及课外活动表现占成绩的20%,体育理论测试占30%,体育技能测试占50%,小颖的上述成绩依次是92分、80分、84分,则小颖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 .
7.在一次英语考试中,11名同学得分如下:80 ,70 ,100,60 ,80 ,70 ,90 ,50 ,80 ,70 ,90 请指出这次英语考试中,11名同学得分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 .
【展示交流】
1.某商场进了一批苹果,每箱苹果质量约5千克,进仓库前,从中随机抽出10箱检查,称得10箱苹果的质量如下(单位:千克)
4.8,5.0,5.1,4.8,4.9,4.8,5.1,4.9,4.7,4.7
请指出这10箱苹果质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某公司销售部有营销人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月销售定额,统计了这15人某月的销售量如下表:
(1)求这15位营销人员该月销售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每人销售件数
1800
510
250
210
150
120
人 数
1
1
3
5
3
2
(2)假设销售部负责人把每位营销员的月销售额定为平均数,你认为是否合理,为什么?如不合理,请你制定一个较合理的销售定额,并说明理由.
【课堂反馈】
1.教材183页复习题1,2,3,4,5,6.
2.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3、14、19、、23、27、28、31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22,则为= .
3.数据—3,—2,1,3,6,的中位数是1,那么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4.某瓜农采用大棚栽培技术种植了一亩地的良种西瓜,这亩地产西瓜600个,在西瓜上市前该瓜农随机摘下了10个成熟的西瓜,称重如下:
西瓜质量(单位:千克)
5.4
5.3
5.0
4.8
4.4
4.0
西瓜数量(单位:个)
1
2
3
2
1
1
(1)这10个西瓜质量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和 ;
(2)计算这10个西瓜的平均质量,并根据计算结果估计这亩地共可收获西瓜约多少千克?
【盘点收获】
【迁移创新】
某班的教室里,三位同学正在为谁的数学成绩最好而争论,他们的五次数学成绩分别是小玲:62、94、95、98、98、小明:62、62、98、99、100 小丽:40、62、85、99、99,他们都认为自己的成绩比另两位同学好,请你帮助评判.
【课堂作业】
课本P185 复习题第8,9,1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