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常用的金属和盐练习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常用的金属和盐练习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24 19:3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练习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废旧金属回收的意义,说法错误的是(  )
A.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得不偿失
B.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途径
C.可以减少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
D.可以节约宝贵的金属资源
2.实验室用图装置模拟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 B.应先加热Fe2O3再通入CO
C.红棕色的逐渐变黑 D.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后可直接排放
3.下列物质的名称或俗名,属同一种物质的是
A.生石灰 熟石灰 消石灰 B.冰 干冰 可燃冰
C.烧碱 苛性钠 火碱 D.石灰石 熟石灰 大理石
4.金属腐蚀的快慢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下列条件下,铁钉的腐蚀速度最快的是( )
A. B. C. D.
5.港珠澳大桥的桥、岛、隧以及“雪龙2号”的船身等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下列金属防护措施不正确的是
A.在金属制品表面镀保护层
B.改变金属结构制成合金使用
C.在金属制品表面涂油漆
D.用稀盐酸定期清洗金属制品
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H2+O2=2H2O
B.2NaOH+H2SO4=Na2SO4+H2O
C.2Fe+6HCl=2FeCl3+3H2↑
D.2KMnO4K2MnO4+MnO2+O2↑
7.下列试剂中,能把稀硫酸、KOH溶液、CaCl2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
A.KCl溶液 B.K2CO3溶液
C.稀盐酸 D.NaNO3溶液
8.为了验证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只需进行其中三个就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不必进行的是
A.将镁片放入稀盐酸中
B.将铜片放入稀盐酸中
C.将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9.图1中甲、乙、丙、丁表示相邻两物质相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其中可能符合图2所示变化关系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二、简答题
10.下表是部分纯金属和合金的性质及用途。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
纯金属 合金
铅 镉 铋 锡 焊锡 (铅锡合金) 武德合金(铅、铋、锡和镉合金)
熔点/℃ 327 321 271 183 232 70
主要用途 焊接金属 制电路保险丝、自动灭火和防爆安全装置等
你能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生活中,王明家里的保险丝坏了,家里没有保险丝了,他找来铅丝代替保险丝。这种做法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1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学好化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校园内铁制车棚易生锈的原因是___;写出防止其生锈的方法___.
(2)某小型木材加工车间不慎着火,工人立即用水灭火,其原理___.
(3)“低碳城市”的建设减少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能减缓___的程度;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___.
三、推断题
12.如图几种物质的转化关系中,已知A、B、E是三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其中E是一种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气体,C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D、F、H都是含有钙元素的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的化学式是______;
稀盐酸与C反应生成A的实验现象是______,生成物除A外,另一种生成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的反应是______填“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
13.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为金属单质,E为非金属单质,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E的化学式是______,产生无色气体E的原因是______。
(4)金属C在______的条件下容易生锈;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是______(只写一条)。
四、实验题
14.如图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实验。
(1)A中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
(2)一段时间后,B中铁钉没有锈蚀,而C中铁钉锈蚀,通过B、C对比说明铁钉锈蚀的条件之一是_____。
15.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加热一段时间后,蜡烛熔化、掉落,之后火柴燃烧。
(1)能说明铜具有导热性的现象是 ______ 。
(2)能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现象是 ___________ (填序号)。
A 酒精燃烧 B 蜡烛熔化 C 火柴燃烧
16.不锈钢材料中含有的金属铬(Cr)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为了解金属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小娟与小涛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猜想和假设】根据所学知识,猜想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
猜想一:Cr Al Cu 猜想二:Al Cr Cu 猜想三:___________
【实验和探究】
(1)小娟的实验:
取大小相同的铝、铬、铜三种金属片(用砂纸打磨光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分别取三支试管,向其中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然后将铝、铬、铜三种金属分别插入三支试管中.铝片表面产生的气泡较快;铬片表面产生气泡较缓慢,溶液变蓝色;铜片无明显现象.猜想______成立.铬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涛的实验:
小涛只选用了三种药品进行实验,也得出了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则他选用的三种药品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与归纳】由上述实验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17.如图所示,托盘天平两盘各放一只质量相等的烧杯,烧杯内均盛有100g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天平平衡。现向左盘烧杯中加入6.5g锌粒,恰好完全反应,向右盘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求:(1)右盘烧杯中加入氧化铜的质量;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8.小慧称取20g某氯化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50g水使氯化铜完全溶解,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钾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提示①,氯化铜样品中所含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
试计算:
(1)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g;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19.“追梦”学习小组为测定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装置中盛放锌粒的网兜不与稀硫酸反应)。请根据他们的实验过程和测定的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电子秤示数单位为克)
(1)实验中设计干燥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
(2)锌完全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g。
(3)计算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写出计算步骤)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C
4.A
5.D
6.D
7.B
8.C
9.D
10. 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金属低 不正确
11. 铁与水和氧气同时存在 刷漆 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温室效应 光合作用
12. 生成气体,无色溶液变为浅绿色 放热反应
13. 化合反应 H2 铁与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或反应②中稀硫酸过量) 潮湿的空气中(或与空气和水同时接触) 防止金属腐蚀(或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
14. 隔绝空气 与水接触
15. 蜡烛熔化,掉落(或火柴燃烧) AC
16. Al Cu Cr 二 Cr+H2SO4=CrSO4+H2↑ Al、CrSO4溶液、Cu 通过金属与酸反应比较 通过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比较
17.解:(1)设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得x=0.2g,y=9.8g;
由于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且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无气体生成,则天平左盘增加的质量等于天平右盘增加的质量,故右盘烧杯中加入氧化铜的质量为;
答:右盘烧杯中加入氧化铜的质量为6.3g。
(2)由于6.5g锌粒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故由(1)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9.8g,则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
18.(1)9.8g
(2)14.9%
解:设当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氯化钾的质量是x,参与反应的氯化铜质量为y
x=14.9g
y=13.5g
溶液质量为13.5g+50g+46.3g-9.8g=100g
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4.9%。
19.(1)防止装置中水被带出导致实验误差
(2)0.8
(3)解:设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
答: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