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综合训练---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综合训练---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24 17:2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综合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和化学式均正确的是(  )
A.碳酸钠 纯碱 NaCO3 B.碳酸氢钠 小苏打 NaHCO3
C.水 干冰 H2O D.氢氧化钙 烧碱 Ca(OH)2
2.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下:
物质 柠檬汁 西红柿 纯水 鸡蛋清 漂白液
pH 2~3 4~5 7 7~8 13~14
上述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  )A.柠檬汁 B.西红柿 C.鸡蛋清 D.漂白液
3.下列药品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解释错误的是(  )
A.浓盐酸—— 防止挥发 B.氢氧化钠溶液 ——防止与二氧化碳反应
C.浓硫酸 ——防止吸水 D.生石灰 —— 防止与氧气反应
4.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由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了变化
5.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B.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C.酸溶液可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是酸溶液
D.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含碳量不同
6.观察下列图像,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图1: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
B.图2: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C.图3:将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灼热的铜网充分反应,可知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
D.图4:将CO2通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先变浑浊,后生成Ca(HCO3)2而变澄清
7.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密切相关。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工业上用稀盐酸除铁锈
B.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碳酸钠用于玻璃、 造纸、 洗涤剂的生产
D.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用水清洗
8.盐酸先生闯迷宫(见图),请你帮他选择行进路线(不发生化学反应)。( )
A.A B.B C.C D.D
9.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甲+乙→丙+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不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B.丙为Cu(NO3)2,则甲可能为单质或氧化物或碱
C.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丙、丁质量比
D.若甲、乙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为复分解反应
10.向盛有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入Ba(OH)2溶液,烧杯中溶质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小
B.b→c段有水生成
C.b点溶液溶质为硫酸铜
D.d点沉淀质量与b点沉淀质量相等
二、简答题
11.在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的中和反应时,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验证该反应确实发生了,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再向其中逐滴滴加稀硫酸,边滴加边振荡,测得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稀硫酸的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写出b点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什么现象时,可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________
12.浓HCl和浓H2SO4在空气中敞口放置都会变稀,它们变稀的原因一样吗_____?请分析并说明原因_____。
三、推断题
13.有A,B,C,D四种化合物,A是硝酸盐,B是酸,C是碱,D是含+3价元素的氯化物,发生以下反应:
(1)A,B的溶液混合后,出现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2)B,C的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氯化钠溶液。
(3)C,D的溶液混合后,出现红褐色沉淀。试推断A,B,C,D的化学式。
A._____;B._____;C._____;D._____。
14.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B为红棕色粉末,G为紫红色金属单质,F为黑色粉末,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
(2)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5.A~E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B是人体呼吸过程中的一种气体;CaO与A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D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A能与B发生化合反应生成E。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D___________。
(2)C的溶液常用于检验B,写出该反应的化学表达式___________。
(3)A与B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反应从而维持自然界中氧循环,该反应被称为:___________。
16.有一包固体混合物粉末,可能含有Na2CO3、Na2SO4、BaSO4、NaCl、CuO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其成分,现按图所示进行实验。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回答问题:
(1)常温下,气体A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蓝色沉淀D为________(填化学式)。
(2)根据上述实验,溶液E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有_________(填化学式)。
(3)根据上述实验,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四、实验题
17.某初级中学学生为了探究化学实验室的一种黑色粉末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可能是什么物质,大胆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发现问题】当把黑色粉末与无色溶液混合时即产生气泡.
【查阅资料】初中化学实验室常见的黑色粉末: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铁粉、炭粉.
【提出假设】黑色粉末是______________,无色溶液是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向盛有少许黑色粉末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无色溶液,用___________法收集一试管气体;检验该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此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假设成立.
18.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并回收产物。
(1)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收集气体时,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______(填操作),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上。
(3)将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溶解、过滤、洗涤、蒸发,以上操作都用到的仪器名称是______。蒸发时需铁架台和______(填序号),当______时停止加热。
(4)产物KCl可作化肥,对植物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填序号)。
a促进叶色浓绿 b增强抗寒抗旱能力 c增强抗倒伏能力
19.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仪器b的用途: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所需的装置为______(填字母),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用______检验该气体。
(3)B、C装置均可作为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与B相比,选用C装置的优点是______。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CO2,还需要使用装置E,则E中盛放的物质为______(填物质名称)
(4)若用装置E收集H2,气体从______(填①或②)端进入。
20.氧化钙俗名生石灰,某同学针对氧化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分离B中难溶物的操作Ⅰ叫____________。
(2)如果要用实验证明C中不是水而是一种溶液,可以选择__________(填序号)进行实验。
①稀盐酸 ②酚酞溶液 ③CO2 ④NaCl溶液
(3)操作Ⅱ是加入NaOH固体后无色澄清液出现白色固体(NaOH固体全部溶解),则白色固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1.在含杂质的纯碱20g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7.3%稀盐酸,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100g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_____g。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2.在实验室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Ca(OH)2粉末状试剂。他们对该试剂进行了定量实验分析:称取23.7g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振荡,再向锥形瓶滴加盐酸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加入盐酸的总质量/g 20 40 60 80 100 120
产生气体的总质量/g 0 2.2 4.4 6.6 m 8.8
(1)加入120g盐酸后,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
(3)在如图画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关系图。
(4)所加盐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3.欲测定某瓶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20g该样品于烧杯中,将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烧杯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N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计算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2页,共2页
参考答案:
1.B
2.A
3.D
4.C
5.C
6.A
7.D
8.B
9.B
10.C
11. Na2SO4、H2SO4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12. 不一样 浓盐酸有挥发性,长时间敞口放置,挥发出大量的HCl气体,使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减少,浓度变稀;浓硫酸有吸水性,长时间敞口放置,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溶液中的溶剂(H2O)的质量增大,浓度变稀。
13. AgNO3 HCl NaOH FeCl3
14. Fe2O3 CO2+C2CO Fe+CuSO4=FeSO4+Cu
15. H2O CaCO3 Ca(OH)2 + CO2→CaCO3 + H2O 光合作用
16. CO2 Cu(OH)2 NaCl、NaOH Na2CO3、CuO BaSO4
17. MnO2 H2O2 排水集气法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O2
18.2KClO32KCl+3O2↑ 在水下用玻璃片磨砂一面盖住瓶口 玻璃棒 AHG
出现较多固体 c
19. 试管 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AD 带火星的木条 可以通过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液体药品的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浓硫酸 ②
20. 过滤 ②③ Ca(OH)2
21.(1)7.3;(2)53%
22.(1)CaCl2、HCl;
(2)解: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x=20g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0%≈84.4%。
答: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84.4%。
(3);
(4)解:设20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z
z=3.65g
所加盐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8.25%
答:所加盐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8.25%。
23.(1)Na2SO4、NaOH
(2)当pH值为7时,此时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8g,则消耗NaOH溶液中的NaOH质量为8g×10%=0.8g,
设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x=4.9%
答: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9%。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