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
【知识要点】
1.轴对称的基本性质
(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 ;
(2)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 ;
(3)对应线段或对应线段的延长线若相交,则交点必在 上.
如图:
①△ ≌△ ;
②垂直平分 、 、 .
③BA与B’A’必交于对称轴上 点;
BC与B’C’必交于对称轴上 点;
AC与A’C’必交于对称轴上 点.
◆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
.
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
;
(2)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
;
◆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这点到三角形的
距离相等.
3.角平分线
(1)角平分线上的点到
;
(2)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
;
◆三角形三个角的平分线交于一点,这点到三角形的
距离相等.
4.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________ __;
(2)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_____,底边上的 ,顶角的__ _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
(1)三边都 ;三角都等于 °;
(2)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则:
高h= , 面积S= .
5.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有 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有 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1)三个角都 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有一角是 °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6.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 .
7.等腰梯形的性质
(1)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 ;
(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 .
8.等腰梯形的判定
(1)两腰 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2)在同一底上的 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梯形中常作的辅助线:
【基础训练】
1.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用数学的眼光欣赏这个蝴蝶图案,它的一种数学美体现在蝴蝶图案的
A .轴对称性 B.用字母表示数
C .随机性 D.数形结合
3.如图,正六边形ABCDEF关于直线l的轴对称图形是六边形A’B’C’D’E’F’.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AB= A’B’
B. BC// B’C’
C.直线l⊥BB’
D.DE与D’E’的
交点在直线l上
4.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为3和7,则它的周长是
A.10 B.13 C.17 D.13或17
5.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4,其一边长为4,那么,
它的底边为 .
6.△ABC中,若∠A=80o,∠B=50o,AC=5,则AB= .
7.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40°,则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_____________.
8.如图,等腰△ABC中,AB=AC,AD是底边上的高,若AB=5,BC=6,则AD= .
9.在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AC=6,BC=8,则CD= .
10.如图,在△ABC中,AB=AC,AD⊥BC,垂
足为D,E是AC的中点.若DE=5,则AB
的长为 .
11.边长为6cm的等边三角形中,其一边上高的长度为________.
12.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B、C、D、E在同一直线上,且CG=CD,DF=DE,则∠E= 度.
13. A、B、C分别表示三个村庄,AB=1000米,BC=600米,AC=800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为了丰富群众生活,拟建一个文化活动中心,要求这三个村庄到活动中心的距离相等,则活动中心P 的位置应在
A.AB中点 B.BC中点
C.AC中点 D.∠C的平分线与AB的交点
14.如图,AC=AD,BC=BD,则有
A.AB垂直平分CD
B.CD垂直平分AB
C.AB与CD互相垂直平分
D.CD平分∠ACB
15.在△ABC中,C=90, 点D在AC上,,将△BCD沿着直线BD翻折,使点C落在斜边AB上的点E处,DC=5cm,则点D到斜边AB的距离是 cm.
16.将两个形状相同的三角板放置在一张矩形纸片上,按图示画线得到四边形ABCD,则四边形ABCD的形状是 .
17.如图,梯形ABCD中,AD∥BC,AB=CD,AD=2,BC=6,∠B=60°,则梯形ABCD周长是
A.12 B.14 C.16 D.18
18.如图所示,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AD=BC,AC⊥BC,∠B=60°,BC=2cm,则上底DC的长是_______cm.
19.若等腰梯形两底长分别是2和8,且对角线互相垂直.则梯形的面积是 .
20.如图 AB=AC,CD⊥AB于D,BE⊥AC于E,BE与CD相交于点O.
(1)求证AD=AE;
(2)连接OA,BC,试判断直线OA,BC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1.如图,△ABC中,AB=AC,∠A=36°,A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E,D为垂足,连结EC.
(1)求∠ECD的度数;
(2)若CE=5,求BC长.
22.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AD∥BC,点E,F在BC上,且BE=CF,连接DE,AF.
求证:DE=AF.
23.如图,梯形ABCD中,AD∥BC,点M是BC的中点,且MA=MD.
求证: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能力提高】
24.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已知A、B是两格点,如果C也是图中的格点,且使得△ABC为等腰三角形,则点C的个数是
A.6 B.7 C.8 D.9
25.如图所示,在△ABC中,∠B=90°,AB=3,AC=5,
将△ABC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折痕为DE,
则△ABE的周长为 .
26.如图,将长8cm,宽4cm的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A与C重合,则折痕EF的长为_____cm.
27.如图,已知等腰Rt△ABC的直角边长为1,以Rt△ABC的斜边AC为直角边,画第二个等腰Rt△ACD,再以Rt△ACD的斜边AD为直角边,画第三个等腰Rt△ADE,…,依此类推直到第五个等腰Rt△AFG,则由这五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所构成的图形的面积为______.
28.如图,在梯形ABCD中,AB∥DC,AD=DC=CB,若∠ABD=25°,则∠BAD的大小是
?A.40° B.45° ?C.50° D.60°
29.如图,上面各图都是用全等的等边三角形拼成的一组图形,则在第10个这样的图形中,共有
个等腰梯形.
30.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C=90°,D为AC边上中点,过D点作DE⊥DF,交AB于E,交BC于F,若AE=4,FC=3,求EF长.
【思维拓展】
31.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在黑板上画直线平行于射线AN,让同学们在直线l和射线AN上各找一点B和C,使得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最多能画 个.
32.如图,AD是△ABC的边BC上的高,由下列条件中的某一个就能推出△ABC是等腰三角形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把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都填写在横线上)
①∠BAD=∠ACD
②∠BAD=∠CAD
③AB+BD=AC+CD
④AB-BD=AC-CD
33.数学课上,李老师出示了如下框中的题目.
小敏与同桌小聪讨论后,进行了如下解答:
(1)特殊情况,探索结论
当点为的中点时,如图1,确定线段AE与DB的大小关系,请你直接写出结论:
AE DB(填“>”,“<”或“=”).
(2)特例启发,解答题目
解:AE与DB的大小关系是:AE DB
(填“>”,“<”或“=”).
理由如下:如图2,过点E作EF∥BC,交AC于点F.(请你完成以下解答过程)
(3)拓展结论,设计新题
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E在直线AB上,点D在直线BC上,且ED=EC.若△ABC的边长为10,AE=2,求CD的长(请你直接写出结果).
第二章 勾股定理与平方根
【知识要点】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是、,斜边是.
则: .
◆若=1,=2. 则 ;
若=1,2. 则= .
◆常见的勾股弦数:
3、4、5 / 5、12、13 / 6、8、10 / 7、24、25 / 8、15、17 / 9、12、15…
◆如图,Rt△ABC,∠C=90°,CD⊥AB.
则有:(常用)
2.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三角形三边长为、、,若满足: ,
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
(1)如果,那么叫做的平方根.记作:
= .
(2)如果,那么叫做的立方根.记作:
= .
◆正数有 个平方根,这两个平方根 ;0的平方根是 ;
负数 .
◆正数、0、负数都只有 个立方根,
正数的立方根是 ;
0的立方根是 ;
负数的立方根是 .
◆3的平方根表示为: ;
3的算术平方根表示为: ;
3的立方根表示为: .
◆几个重要公式:
();
();
;
;
.
4.实数的分类
◆数轴上的点和 一一对应.
◆常见的几种无理数:
①根号型:如等开方开不尽的数.
②圆周率π型:如2π,π-1等.
③构造型:如1.121121112…等无限不循环小数.
◆记住常用的:
, , .
5.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有效数字:对于一个近似数,从它左边第一个非零数字起,到后面所有保留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1)0.0105㎏
精确到0.001㎏ : ;
保留2位有效数字: .
(2)2006748 m2
精确到100m2 : ;
保留3位有效数字: .
6.勾股定理的应用:略
【基础训练】
1.4 的平方根是
A . 2 B . 16 C. ±2 D .±16
2.计算的结果是
A.3 B. C. D.9
3.的值等于
A.3 B.-3 C.±3 D.
4.计算的结果是
A.±3 B. 3 C. ±3 D. 3
5.16的算术平方根是 .
6.= ; - .
7. ; ; .
8.如果,那么________.
9.化简: .
10.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D.
12.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3与 B.与
C. 与 D. -3与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的平方根是±2 B.是无理数
C.是有理数 D.是分数
14.如图,下列各数中,数轴点A表示的可能是
A.4的算术平方根 B.4的立方根
C.8的算术平方根 D.8的立方根
15.已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和
,则的值是 .
16.与数轴上所有点建立一一对应关系的是
A.整数 B.有理数 C.无理数 D.实数
17. 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18.请写出一个大于1且小于2的无理数: .
19.设a=-1,a在两个相邻整数之间,则这两个整数是
A.1和2 B.2和3 C.3和4 D.4和5
20.某市2008年第一季度财政收入为41.76亿元,用科学记数法(结果保留两个有效数字)表示为
A.元 B.元
C.元 D.元
21.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8.8×10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精确到十分位,有2个有效数字
B.精确到个位,有2个有效数字
C.精确到百位,有2个有效数字
D.精确到千位,有4个有效数字
22.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的路程约为13.7万公里.近似数13.7万是精确到
A.十分位 B.十万位 C.万位 D.千位
23.已知m是的整数部分,n是的小数部分,则= .
24.求下列各式中的值.
(1)
(2)
(3)
25.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 = 90°,BC = 12,
AC = 9,则AB= .
26.下列每一组数据中的三个数值分别为三角形的三边长,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3、4、5 B.6、8、10
C.、2、 D.5、12、13
27.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C的三边a,b,c的大小关系是:
A.a28.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ABC,若小方格边长为1,则△ABC是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9.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分别是3、5、2、3,则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是
A.13 B.26 C.47 D.94
【能力提高】
30.如图,大正方形网格是由25个边长为1的小正
方形组成,把图中阴影部分剪下来,用剪下来的
阴影部分拼成一个正方形,那么新正方形的边长
是 .
31.如图,在数轴上表示1、的对应点分别为A、B,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C,则C点所表示的数是
A.-1 B.1- C.2- D.-2
32.有一个数值转换器如图,原来如下:当输入的x为64时,输出的y是
A.8 B. C. D.
33.如图,△ABC中,∠C=90°,AC=3,∠B=30°,
点P是BC边上的动点,则AP长不可能是
A.3.5 B.4.2 C.5.8 D.7
34.已知,在△ABC中,∠A= 45°,AC= ,AB=
+1,则边BC的长为 .
35.如图,在Rt△ABC中,∠C=90°,BC=6cm,AC=8cm,按图中所示方法将△BCD沿BD折叠,使点C落在AB边的C′点,那么△ADC′的面积是 .
36.如图是油路管道的一部分,延伸外围的支路恰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6m和8m.按照输油中心O到三条支路的距离相等来连接管道,则O到三条支路的管道总长(计算时视管道为线,中心O为点)是
A.2m B.3m C.6m D.9m
37.如图,一架长2.5米的梯子,斜靠在竖直的墙上,这时梯子顶端离地面2.4米,为了安装壁灯,梯子顶端离地面降至2米,请你计算一下,此时梯子底端应再向远离墙的方向移动
A.0.4米 B.0.8米 C.1.2米 D.不能确定
38.[问题情境]勾股定理是一条古老的数学定理,它有很多种证明方法,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根据弦图,利用面积法进行证明,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提出把“数形关系”(勾股定理)带到其他星球,作为地球人与其他星球“人”进行第一次“谈话”的语言.
[定理表述]请你根据图1中的直角三角形叙述勾股定理(用文字及符号语言叙述);
[尝试证明]以图1中的直角三角形为基础,可以构造出以a、b为底,以为高的直角梯形(如图2),请你利用图2,验证勾股定理;
[知识拓展]利用图2中的直角梯形,我们可以证明其证明步骤如下:
= .
又∵在直角梯形ABCD中有BC AD(填大小关系),
即 ,
【思维拓展】
39.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幅“弦图”,后人称其为“赵爽弦图”(如图1).图2由弦图变化得到,它是用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记图中正方形ABCD,正方形EFGH,正方形MNKT的面积分别为S1,S2,S3.若S1+S2+S3=10,则S2的值是 .
40.一个正方体物体沿斜坡向下滑动,其截面如图所示.正方形DEFH的边长为2米,坡角∠A=30°,∠B=90°,BC=6米. 当正方形DEFH运动到什么位置,即当AE= 米时,有DC=AE+BC.
41.实践与探索:
㈠小明在玩积木游戏时,把三个正方形积木摆成一定的形状,正视图如图①,
问题(1):若此中的三角形△DEF为直角三角形,P的面积为9,Q的面积为15,则M的面积为_______.
问题(2):若P的面积为36cm2,Q的面积为64 cm2,同时M的面积为100 cm2,则△DEF为
三角形.
㈡图形变化:Ⅰ.如图②,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直径向三角形外作三个半圆,你能找出这三个半圆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请说明理由.
Ⅱ.如图③,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3和4,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直径作半圆,你能利用上面中的结论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吗?
第三章 中心对称图形(一)
【知识要点】
1.旋转的基本性质
(1)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 ;
(2)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 ;
(3)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夹角彼此
.
如图:
①△ ≌△ ;
②OA= ; OB= ;
OC= ;
③∠AOA’=∠ =∠ ;
2.中心对称
对于一个图形,把它绕着某个一点旋转 °,
如果旋转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我们称这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基本性质:
(1)中心对称是一种特殊的旋转,因此它具有旋转的一切性质;
(2)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称点连线都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 .
如图:
①△ ≌△ ;
②OA= ; OB= ;OC= ;
◆常见的中心对称图形有:
.
◆常见的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
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边:平行四边形的对边 ;
(2)角:平行四边形的对角 ;
(3)对角线: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
4.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1)两组对边分别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两组对边分别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一组对边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两条对角线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分线”
是过其对角线交点的 一条直线.
◆三角形的“面积等分线” —是其一条“ ”.
【基础训练】
1.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2.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3.在你认识的图形中,写出一个是轴对称但不是中心对称的图形名称: .
4.如图,在6×4方格纸中,格点三角形甲经过旋转后得到格点三角形乙,则其旋转中心是
A.点M
B.格点N
C.格点P
D.格点Q
5.如图,△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80°到△OCD的位置,已知∠AOB=45°,则∠AOD等于 .
6.如图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A为对称中心,若∠C=90°,∠B=30°,BC=1,则BB’的长为 .
7.如图,点A、B、C、D、O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若△COD是由△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得,则旋转的角度为
A.30° B.45° C.90° D.135°
8.已知□ABCD的周长为32,AB=4,则BC=
A.4 B.12 C.24 D.28
9.平行四边形ABCD,∠B=60°,那么下列各式中,不能成立的是
A.∠D=60° B.∠A=120°
C.∠B+∠D=120° D.∠C+∠A=120°
10.如图,在周长为20cm的□ABCD中,AB≠AD,AC、BD相交于点O,OE⊥BD交AD于E,则△ABE的周长为
A.4cm B.6cm C.8cm D.10cm
11.如图,□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且AB≠AD,则下列式子不正确的是
A.AC⊥BD B.AB=CD
C. BO=OD D.∠BAD=∠BCD
1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AD∥BC,AC、BD相交于点O.若AC=6,则线段AO的长度等于___________.
13.如图,在□ABCD中,AB=5,AD=8,DE平分∠ADC,则BE=________.
14.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18 cm,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AOD与△AOB的周长差是5 cm,则边AB的长是________ cm.
15.将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片折一次,使得折痕平分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则这样的折纸方法共有
A.1种 B.2种 C.4种 D.无数种
16.一个四边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依次如下选项,其中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88°,108°,88° B.88°,104°,108°
C.88°,92°,92° D.88°,92°,88°
17.下列条件中不能确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AB=CD,AD∥BC B.AB=CD,AB∥CD
C.AB∥CD,AD∥BC D.AB=CD,AD=BC
18.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给出下列四组条件:①AB∥CD,AD∥BC;②AB=CD,AD=BC;③AO=CO,BO=DO;④AB∥CD,AD=BC.其中一定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有
A.1组 B.2组 C.3组 D.4组
19.金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金华,风光秀丽,花木葱茏.某广场上一个形状是平行四边形的花坛(如图),分别种有红、黄、蓝、绿、橙、紫6种颜色的花.如果有AB∥EF∥DC,AB∥EF∥DC,那么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红花、绿花种植面积一定相等
B.紫花、橙花种植面积一定相等
C.红花、蓝花种植面积一定相等
D.蓝花、黄花种植面积一定相等
20.已知:如图,把△ABC绕边BC的中点O旋转180°得到△DCB.
求证:四边形ABDC是平行四边形.
21.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格点).画出△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A′B′C′.
22.如图,E、F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的点,CE=AF,请你猜想:线段BE与线段DF有怎样的关系?并对你的猜想加以证明.
【能力提高】
23.有四张扑克牌,分别为“黑桃9,梅花9,方块9
红桃9”一字摆在桌上,小明把其中一张旋转180O
后,发现与开始摆放是完全一样的,那么小明所
旋转的是
A.黑桃9 B.梅花9 C.方块9 D.红桃9
24.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顶点重合于点O,并能绕点O自由旋转,若∠DOB=65°,则∠AOC+∠DOB= °.
25.点A、B、C是平面内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点D是平面内任意一点,若A、B、C、D四点恰能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则在平面内符合这样条件的点D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6.如图,□ABCD中,E是BA延长线上一点,AB=AE,连结CE交AD于点F,若CF平分∠BCD,AB=3,则BC的长为 .
27.如图,在□ABCD中,AB=3,AD=4,∠ABC=60°,过BC的中点E作EF⊥AB,垂足为点F,与D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H,则△DEF的面积是 .
28.Rt△ABC中,已知∠C=90°,∠B=50°,点D在边BC上,BD=2CD.把△ABC绕着点D逆时针旋转m(0<m<180)度后,如果点B恰好落在初始Rt△ABC的边上,那么m=________.
29.下面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的平行四边形按一定的规律组成,其中,第①个图形一共有1个平行四边形,第②个图形一共有5个平行四边形,第③个图形一共有11个平行四边形,……,则第⑥个图形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
A.55 B.42 C.41 D.29
30.将两块大小相同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BAC=∠B′A′C=30°)按图①方式放置,固定三角板A′B′C,然后将三角板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角小于90°)至图②所示的位置,AB与A′C交于点E,AC与A′B′交于点F,AB与A′B′相交于点O.
(1)求证:△BCE≌△B′CF;
(2)当旋转角等于30°时,AB与A′B′垂直吗?请说明理由.
31.我们学习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着某一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旋转,这个定点叫旋转中心.
(1)如图①,△ABC≌△DEF,△DEF能否由△ABC通过一次旋转得到?若能,请用直尺和圆规画出旋转中心,若不能,试简要说明理由.图①
(2)如图②,△ABC≌△MNK,△MNK能否由△ABC通过一次旋转得到?若能,请用直尺和圆规画出旋转中心,若不能,试简要说明理由.
(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图① 图②
【思维拓展】
32.将正方体骰子(相对面上的点数分别为1和6、2和5、3和4)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1).在图2中,将骰子向右翻滚90°,然后在桌面上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则完成一次变换.若骰子的初始位置为图1所示的状态,那么按上述规则连续完成10次变换后,骰子朝上一面的点数是
A.6 B.5 C.3 D.2
33.如图,在△ABC中,AB=BC,将△ABC绕点B 顺时针旋转度,得到△A1BC1,A1B交AC于点E,A1C1分别交AC、BC于点D、F,下列结论:①∠CDF=,②A1E=CF,③DF=FC,④AD=CE,⑤A1F=CE.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
(写出正确结论的序号).
34.小明遇到一个问题:5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片排列形式如图1所示,将它们分割后拼接成一个新的正方形.他的做法是:按图2所示的方法分割后,将三角形纸片①绕AB的中点O旋转至三角形纸片②处,依此方法继续操作,即可拼接成一个新的正方形DEFG.请你参考小明的做法解决下列问题:
(1)现有5个形状、大小相同的矩形纸片,排列形式如图3所示.请将其分割后拼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要求:在图3中画出并指明拼接成的平行四边形(画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平行四边形);
(2)如图4,在面积为2的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G、H分别是边AB、BC、CD、DA的中点,分别连结AF、BG、CH、DE得到一个新的平行四边形MNPQ.请在图4中探究平行四边形MNPQ面积的大小(画图并直接写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