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巩固训练-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巩固训练-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24 20:3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巩固训练-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一、单选题
1.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绿水青山。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A.应将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无色无味的工业废水可以随意排放
C.任意施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D.增加烟囱的高度减少工业废气排放
2.下列常见物质显碱性的是
A.食醋
B.食盐水
C.肥皂水
D.柠檬水
3.可以把盐酸、氯化钙、氯化钠三种无色溶液一次区别开的试剂是 ( )
A.Na2CO3溶液 B.NaOH溶液 C.蒸馏水 D.硫酸溶液
4.民族英雄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请你找出符合诗句中物质变化顺序的选项
A.CaCO3→Ca(OH)2→CaO→CaCO3 B.CaCO3→CaO→Ca(OH)2→CaCO3
C.CaO→Ca(OH)2→CaCl2→CaCO3 D.Ca(OH)2→CaCO3→CaO→Ca(OH)2
5.下列做法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石油分馏制得汽油、柴油等 B.用柠檬酸和小苏打、白糖配置汽水
C.用钢丝球擦除灶具上的污渍 D.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
6.硝石是主要含KNO3的天然矿物,历史上《本草经集注》中对硝石有记载:“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下列有关KNO3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化合物 B.可用作复合肥料
C.可能发生分解反应 D.其溶解度一定大于NaCl的溶解度
7.欲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速度
B.蒸发时,将蒸发皿中晶体全部析出后才停止加热
C.配制溶液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
D.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
8.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一步就能实现的是
A.CaCO3→Na2CO3 B. C.CO2→O2 D.H2O2→H2
9.“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NaHCO3是纯碱
B.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只有NH4Cl
C.配制饱和食盐水时,可通过搅拌来提高食盐的溶解度
D.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
10.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有H+、Na+、Ba2+、Cl-、SO、CO六种离子。两厂废水中各含三种离子,其中甲厂的废水明显呈酸性,甲厂废水中的离子是( )
A.H+、Na+、Ba2+
B.H+、Ba2+、Cl-
C.Na+、SO、CO
D.H+、SO、CO
11. 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减少的是
A.浓硫酸 B.氯化钠 C.浓盐酸 D.烧碱
12.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期待着人们的开发和利用。下列物质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是
A.纯碱 B.单质镁 C.烧碱 D.粗盐
二、简答题
13.请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铵态氮肥为什么不能和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2)电解水实验时,为什么要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
14.(1)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 实验中集气瓶内预先装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B 实验中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③C 实验中该操作将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_____________(填“ 偏大”、“偏 小”或“不 变”)。
(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 质,所选试剂及操作都正确( )(多选)
序号 物质 杂质 试 剂 操作
A Fe Fe2O3 盐 酸 结晶
B NaCl NH4HCO3 ---- 加热
C Cu(NO3)2 溶液 BaCl2 AgNO3溶液 过滤
D O2 水蒸气 浓硫酸 洗气
15.我们食用的精盐是粗盐经过提纯得到的,粗盐中除含有泥沙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某同学现将固体溶解,然后向其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再加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请回答:
(1)加入的Na2CO3溶液要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简述判断盐酸“适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16.A、B、C、D、E是九年级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已知C是人体胃液中可以帮助消化的物质,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示相连的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1)C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E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B与E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______;
(3)C与D的反应现象为______;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17.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一”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这些物质中只有A、B由两种元素组成,在空气中E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因此E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F为紫红色固体。请分析后回答:
(1)E在空气中生成的氧化膜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D→F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反应。
(3)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8.某小组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下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并用提纯的NaC1做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示意图(其中的某些操作因实验需要,可以重复)。
请回答:
(1)操作⑥的错误是_______。
(2)在①-⑥正确的前提下,粗盐提纯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填操作序号)、计算产率。
(3)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步骤为计算、______(填操作序号)、装瓶贴签。
(4)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小于5%,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填序号)。
①砝码生锈 ②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④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19.进行溶液的配制和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
(1)配制1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计算: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____g;水的体积为_____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②称量: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后,将_____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其质量。然后再右盘添加_____。最后添加氢氧化钠固体,直至天平平衡。
③溶解: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里,用玻璃棒_____,使其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④装瓶并贴标签: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塞好橡皮塞并_____,放到指定的地方。
(2)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
称取5.0g粗盐,用药匙逐步加入10mL水中,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步骤的顺序为:称量剩余粗盐、_____(填编号)
A 过滤 B 计算产率 C 蒸发 D 称量精盐
20.学完酸碱盐知识后,小美对妈妈焙制糕点用的小苏打很感兴趣,她把小苏打带到实验室与小刚一起进行探究.
(1)小美取少量小苏打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说明小苏打的水溶液显___性;
(2)小刚在烧杯内放入少量小苏打,向其中滴加稀盐酸,立即有____产生,说明小苏打能与酸反应.在医疗上可以用小苏打治疗_______;
(3)小美想:糕点非常松软,是不是小苏打受热分解产生了CO2气体呢?于是她如图装置对小苏打进行加热,一段时间后,导管口的确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试管口有水珠生成.当导管口不再有气泡产生时,试管内仍有白色固体,她猜测剩余固体可能是:①NaOH;②Na2CO3;③NaCl.小刚认为猜想_____一定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小刚从试管内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水,滴加酚酞,溶液变红,他判断该固体为NaOH,小美认为他的实验设计不合理,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美和小刚继续探究固体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向其中滴加____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试管内剩余的固体为Na2CO3
通过实验证明小苏打受热会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本次探究学习,小美对小苏打的性质有了全面的认识,她给妈妈提出保存小苏打的建议有:____(答出一点即可).
五、计算题
21.纯碱(主要成分为碳酸钠)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某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称取了某品牌纯碱样品12g进行了以下实验:将样品置于烧杯中,取50g此稀盐酸分五次加入其中,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稀盐酸质量/ 10 10 10 10 1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 20.9 29.8 47.6 57.6
试计算:
(1)表中a的值为______。
(2)实验中产生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______。
(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2.作物的无土栽培可以显著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某茄子的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7.08%的KNO3。
(1)KNO3属于________(选填“复合肥料”、“氮肥”、“钾肥” 或“磷肥”)。其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2)要配制150kg该营养液,需要KNO3的质量________kg。
23.小明用某纯碱样品(含少量氯化钠)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总重量为_____g。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4.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在实际生产的产品碳酸钠中会混有少量的氯化钠,现有纯碱样品,为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称取样品6 g,放入20 g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稀盐酸26. 2 g,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全部逸出,得到不饱和氯化钠溶液,溶液的总质量为50 g。试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g。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A
4.B
5.B
6.D
7.D
8.C
9.D
10.B
11.C
12.D
13.(1)铵态氮肥和碱性物质混合能生成氨气,从而降低肥效(2)增强水的导电性
14. 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将集气瓶炸裂 红磷的量不足(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偏大 BD
15. 除去粗盐中的氯化钙并除去过量的氯化钡 加盐酸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16. HCl 作食品干燥剂 化合反应 固体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
17. Al2O3 置换
18. 未用玻璃棒引流 ①⑤②③⑥④ ⑤②③ ②④
19. 15 135 烧杯 砝码 搅拌 贴上标签 ACDB
20. 碱 气体 胃酸过多症 ③ 小苏打中不含氯元素 碳酸钠溶液也可以使酚酞变红 氯化钙 NaHCO3Na2CO3+H2O+CO2↑ 密封保存
21.(1)38.7;(2)4.4g
(3)根据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可求出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设参加反应的HCl的总质量为x。
x=7.3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其他解法合理即可)
答: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2.(1)复合肥;7:24;(2)10.62kg
23.(1)4.4(2)7.3%
24.(1)2.2(2)5.3g(3)13.1%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