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十六年前的回忆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十六年前的回忆 导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4 09:4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11.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型 新授课
科目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主备人 时间
执教人 学校
教学目标 自主学习字词,会写“稚、避”等15个生字并组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生掌握按时间顺序表达的写法。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3、学生细读文本,抓住描写李大钊的语言、动作和外貌的句子,从言行体会他对亲人的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贞。 4、感受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情感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2.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老师:课件PPT、备课学生:预习生字,搜集李大钊同志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 2个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人调整
谈话导入人物、背景介绍 1、同学们,你们有那些难忘的回忆?2、出示李大钊同志图片,介绍李大钊同志。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对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起过重要作用。写作背景介绍。本课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烈士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写的,这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16周年──李大钊烈士牺牲于1927年,所以文章题目叫《十六年前的回忆》。板书课题。 分享难忘的回忆。观看图片,认识李大钊同志,发表自已的感想。了解本篇课文人物、写作背景。齐读课题两遍。快速浏览课文,画出自已不理解或写得好的地方。
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标出自然段序号。2、出示生字卡片,抽生读并口头组词。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3、重点指导易读错生字,和文中难理解的词语。4、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读课文的情况。自主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听其他同学读课文,勾画不理解句子或李大钊同志的人物描写。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学生交流、讨论。学生汇报。
初步感受,划分部分 指导浏览课文,提问:想想作者回忆的是一件什么事情?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了李大钊的哪些事?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2、引导学生发现第1自然段与回忆部分的内容联系,学习作者运用的叙述方法。3、引导学生品读课文语言的特点,初步感受课文,说说本篇课文重点的句子或者写得好的句子,并说说好在哪里?4、引导学生读文,给2~32自然段分部分,并概况大意。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小组通过交流讨论,理清写作顺序和课文结构,分段后朗读感悟。2、自主思考问题,讨论后回答问题。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倒叙的方法来写16年前发生的事。3、初步交流自学成果,互相补充,如仍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作上记号,待集体合作探究时解决。4、给课文分部分,并概况大意。⑴第1~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前的一些事情(被捕前)⑵第8~1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的经过(被捕时)⑶第18~29自然段:写我们和父亲最后一次见面的情景(法庭上)⑷第30~33自然段:写父亲被害后,一家人非常悲痛(被害后)。
课课练布置作业 完成课课练习,改写句子。2.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 改写句子练习和完成作业。
第2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人调整
资料分享 请同学们分享自已收集关于李大钊同志的资料。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说说李大钊同志是一个怎样的人? 分享资料。2、结合自身资料,简要说说你认为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说自身体会和感受。
分部分教学深刻感悟人物形象和品质 一、学习“被捕前”部分1、引导探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体会重点词句意思:(1)“那年春天”指的是哪一年春天?这句话在这里有什么作用?(2)李大钊被捕之前局势越来越严重表现在哪些方面?2、探究李大钊同志的精神品质?二、学习“被捕时”部分1、引导读文: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哪些词语写出了李大钊同志被捕时的紧张气氛?哪些词语写出了“我”的恐慌?哪些词语写出了敌人的凶残?2、体会文中词句,感悟人物形象。三、学习“法庭上”部分1、指导朗读第19—20自然段,从句子描写李大钊外貌、神态、言行中,感受李大钊的精神品质。2、设疑导读:指导学生思考讨论,体会李大钊人物细节描写:(1)“我”在法庭上见到父亲时,父亲是什么样子?(2)说说“安定”“沉着”这两个词在课文中的意思、、、、3、引导学生品读语言的特点,从句子中体会李大钊同志高尚的品格,并完成练习:(1)“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这句话抓住了人物_________的描写,说明了_________。(2)“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这是抓住了人物的_________描写,这可以看出_________。四、学习“被害后”部分1、默读第30—33自然段,引导学生画出文中写李大钊同志被害后,全家无比悲痛的句子。并体会其中思想感情。2、指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应用及写作手法,理解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与开头的关系。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自由读第1—7自然段。学习“被捕前”部分。同桌讨论问题,解决问题。2、分析被捕前和被捕时的句子,把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勾画出来,把你的体会标注在旁边。3、学生总结回答问题:(1)1927年的春天。过渡作用,承接第1自然段,引起下文的回忆、、、、、、4、说说李大钊同志有哪些精神品质?5、学习“被捕时”部分,学生自由研读这部分内容,思考问题,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然后小组合作交流。6、全班汇报。7、学习“法庭上”部分19—20自然段,用“_____”画出描写李大钊同志外貌的句子;用“﹎﹎”画出描写李大钊同志神态的句子。标记语言描写的句子。8、快速读自然段,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和完成练习,体会李大钊的精神品质。9、学习“被害后”部分,学生自主读课文,思考问题并画出相关句子。10、思考句子中所表达的情感:结合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不会忘记敌人欠下的血债,发扬革命精神、、、11、学习课文前后对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手法。弄清什么叫“前后照应”。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1、启发思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到了什么?除了李大钊,你还了解哪位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呢?2、课课练:展开想象,假如你是李大钊同志的家属,写一写你此时此刻的心情或者想对“爸爸”说的话。3、教师小结:4、布置作业1.收集其它李大钊的故事或者他写的文章。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说说本节课的收获,(学习后你深刻认识李大钊同志是一个怎样的革命烈士?)和分享其它英雄革命事迹。2、完成课课练,写一写自已的感想。3、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11.十六年前的回忆 被捕前——局势严重坚决留下(忠于革命)前后呼应 被捕时——严峻态度处变不惊(坚贞不屈) 法庭上——安定沉着视死如归(充满信心) 被害后——无比悲痛化作力量(激励家人) (倒叙写法、按时间的顺序回忆)
教学反思 《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是一篇回忆录,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于1943年写的,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时我做到:一、长文短教 由于课文篇幅较长,内容较多,学生在理解上肯定会有一定的难度。备课前我也去查阅了有关长篇课文的教学方法,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方面,从整体上理清文章的脉络,概括出李大钊是怎样的人,并以此为线索,抓重点词句探究;第二方面,抓住文章表现的情感,以朗读为主,在读中体会李大钊的品质,从而感受语言文字的生动,优美。二、抓情感路线 当我读完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我想如何让学生也能够体会到李大钊同志的这些精神呢?这成为了我备课时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我想只有通过对文章中重点字词的体会,作者的细节描写等,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走进李大钊的内心世界,引领学生体会李大钊的高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