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24 10:1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22·上海·模拟预测)如图,质量相等的两颗地球卫星A、B,沿不同的轨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轨道半径,则它们运动的周期与和动能与大小关系分别为(  )
A. ; B. ;
C. ; D. ;
2.(2022·河北邢台·高三期末)2021年11月23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遥三十七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三号”02星。该卫星的成功发射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卫星海陆观测能力,服务海洋强国建设和支撑“一带一路”倡议。已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线速度大小为v,引力常量为G,则地球的质量为(  )
A. B. C. D.
3.(2022·上海崇明·一模)2021年12月9日15点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这是时隔8年之后,中国航天员再次在太空授课。若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在距地面高度为h的空间站内有一质量为m水球,其引力加速度大小为(  )
A.0 B. C. D.
4.(2021·江西·模拟预测)甲、乙两星球质量之比为P,分别在其表面发射卫星,最小发射速度之比为Q。若甲、乙两星球相距较远,且可视为球体,其他天体的影响不计。甲、乙两星球的卫星(以最小速度发射的)的运动半径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之比为(  )
A. B. C. D.
5.(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2021年11月8日,“天问一号”环绕器成功实施近火制动,准确进入遥感使命轨道。制动前环绕器在轨道I上运动,在P点制动后进入轨道Ⅱ运动。如图所示,环绕器沿轨道I、Ⅱ运动到P点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I、vⅡ;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I、aⅡ。则(  )
A.vI>vⅡ aI=aⅡ B.vIaⅡ
6.(2021·河南·高三阶段练习)2022年左右,我国将建成载人空间站。若该空间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行周期为T,轨道半径为地球同步轨道半径的,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忽略地球上物体自转的影响,则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  )
A. B. C. D.
7.(2021·四川·绵阳中学高三阶段练习)北京时间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开讲,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空间站绕地心做近似圆周运动,轨道距离地面高度约3.9102km,地球半径约6.4103km,质量约为6.01024kg,万有引力常量6.6710-11Nm2/kg2,则在“天宫课堂”授课的约60min时间内,空间站在轨道上通过的弧长约(  )
A.7.7103km B.7.7104km
C.2.8103km D.2.8104km
8.(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在浩瀚的天空,有成千上万颗的人造天体一直在运行。为研究某未知天体,人类发射了一颗探测器围绕该天体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若测得该天体相对探测器的张角为θ,探测器绕该天体运动的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则该天体的密度为(  )
A. B.
C. D.
二、多选题
9.(2022·山东·聊城二中高三开学考试)2021年2月10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被火星捕获,进入环火轨道,探测器被火星捕获后经过多次变轨才能在火星表面着陆。已知火星直径为地球直径的Р倍,火星质量为地球质量的k倍,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若探测器在半径为r的轨道1上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动能为,变轨到火星附近的轨道2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后,动能增加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轨道2的半径为
B.轨道2的半径为
C.“天问一号”在轨道2时的速率约为
D.“天问一号”在轨道2时的速率为
10.(2022·黑龙江·虎林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三期末)如图,若两颗人造卫星和均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到地心的距离分别为、,周期分别为、,线速度大小分别为、,加速度大小分别为、,角速度大小分别为、。则(  )
A. B. C. D.
11.(2022·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三期末)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运送两名宇航员前往在2016年9月15日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宇航员计划在“天宫二号”驻留30天进行科学实验。“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的对接变轨过程如图所示,AC是椭圆轨道Ⅱ的长轴。“神舟十一号”从圆轨道Ⅰ先变轨到椭圆轨道Ⅱ,再变轨到圆轨道Ⅲ,与在圆轨道Ⅲ运行的“天宫二号”实施对接。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神舟十一号”从圆轨道Ⅰ变轨到椭圆轨道Ⅱ,再变轨到圆轨道Ⅲ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神舟十一号”在椭圆轨道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天宫二号”运行周期
C.“神舟十一号”在椭圆轨道Ⅱ上经过A点的速率比“天宫二号”在C点的速率大
D.可让“神舟十一号”先进入圆轨道Ⅲ,然后加速追赶“天宫二号”实现对接
三、填空题
12.(2021·福建福州·高三期中)如图是一次卫星发射过程,先将卫星发射进入绕地球的较低圆形轨道Ⅰ,然后在a点使卫星进入椭圆形的转移轨道Ⅱ,再在椭圆轨道的远地点b使卫星进入同步轨道Ⅲ,已知Oa距离为r、Ob距离为2r,则卫星在轨道Ⅰ的速率_______卫星在轨道Ⅲ的速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卫星在轨道Ⅰ的周期与卫星在轨道Ⅲ的周期之比为_________。
13.(2022·上海·模拟预测)天文学家发现冥王星的小卫星,其中卫星1绕冥王星运行轨道半径r1 = 19600 km,周期T1 = 6.34天。卫星2绕冥王星运行轨道半径r2 = 48000 km,则其周期T2约为______天,其线速度______卫星1的线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4.(2021·广东·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高一期末)我国于2020年11月24日发射的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半径为、第一宇宙速度为;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半径为、月球探测器近月环绕速度为,则与之比为__________。
四、解答题
15.(2022·全国·高一专题练习)宇航员站在某质量分布均匀的星球表面一斜坡上P点,沿水平方向以初速度抛出一个小球,测得小球经时间t落到斜坡另一点Q上,斜坡的倾角为α,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球的体积公式是。求:
(1)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2)该星球的密度;
(3)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16.(2021·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高三阶段练习)假如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到达某类地行星,在该行星“北极”距地面h处由静止释放一个小球(引力视为恒力,阻力可忽略),经过时间t落到地面。已知该行星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求:
(1)该行星赤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赤 ;
(2)该行星的平均密度ρ。
17.(2021·福建·厦门一中高三期中)宇宙空间有两颗相距较远、中心距离为的星球A和星球B。在星球A上将一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物体P轻放在弹簧上端,如图(a)所示,P由静止向下运动,其加速度与弹簧的压缩量间的关系如图(b)中实线所示。在星球B上用完全相同的弹簧和物体P完成同样的过程,其关系如图(b)中虚线所示(图中未知)。已知两星球密度相等。星球A的质量为,引力常量为G。假设两星球均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
(1)求星球A和星球B的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比值;
(2)求星球B的质量M;
(3)若将星球A和星球B看成是远离其他星球的双星模型,求两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B
4.A
5.A
6.B
7.D
8.A
9.BD
10.BD
11.BC
12. 大于
13. 24.3 小于
14.
15.(1);(2);(3)
16.(1) ;(2)
17.(1);(2);(3)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