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1、“斯大林模式”的特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2、模式的弊端?复习(课本第10面)苏联的改革与解体第10课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开始改革。“秘密报告” :全盘否定斯大林报告很大胆,后果很严重。 1956年,苏共二十大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在揭露和批判个人崇拜上有重大意义,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引起思想混乱,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一、赫鲁晓夫改革内容政治上经济上结果失败,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如何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讨论积极: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消极: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导致失败。1964年
赫鲁晓夫被迫下台黑白相间的墓碑 毁誉参半的一生勃列日涅夫改革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
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经济改革重点:重工业。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有所提高。1985年
戈尔巴乔夫上台
二、苏联的解体1、戈尔巴乔夫改革背景
苏联食品短缺,人民排长队购买食品
经济面临崩溃、
政治危机、
民族关系、
对外关系危机二、苏联的解体1、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景 经济面临崩溃、政治危机、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危机
内容
经济
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未取得预期成果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放弃民主集中制,在政治体制方面,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
引起思想混乱,民族矛盾加剧,经济状况恶化,社会秩序动荡,政局失控.内外交困影响
叶利钦VS 戈尔巴乔夫权力高端的博弈,
谁是最后的赢家?----苏联解体的催化剂2、“八一九事件”3、苏联的解体1991年底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总统职务。…苏联走向解体动脑筋: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会存在下去?因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僵化(根本原因)
2、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不安,社会矛盾、
民族矛盾的激化
3、戈尔巴乔夫改革引起思想混乱,政局失控
(直接原因)
4、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八一九事件”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成了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也会解体。思想混乱
政局失控八一九事件1991年底社会主义运动遭遇严重挫折 活动与探究: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然而,中国、苏联的改革却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并说出你的感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改革,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激化了苏联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垮台。
因为中国的改革做到了以下几点: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2、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
3、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4、对西方的“和平演变”采取了正确的对策。1、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必须从实际出发,走符合国情的道路;
2、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3、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改革来完善。改革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感想:?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