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科学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学案
学习目标:
1.描绘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并分析其特点。
2.根据平抛运动的轨迹求平抛初速度。
基础知识:
一、实验原理和方法
1.利用追踪法逐点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
2.建立坐标系,如果轨迹上各点的y坐标与x坐标间的关系具有y=ax2的形式(a是一个常量),则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3.测出轨迹上某点的坐标x、y,根据x=v0t,y=gt2得初速度v0=x.
二、实验器材
斜槽、小球、方木板、铁架台、坐标纸、图钉、铅垂线、三角板、铅笔、刻度尺.
三、实验步骤
1.按图甲所示安装实验装置,使斜槽末端水平.
2.以水平槽末端端口上小球球心位置为坐标原点O,过O点画出竖直的y轴和水平的x轴.
3.使小球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把笔尖放在小球可能经过的位置上,如果小球运动中碰到笔尖,就用铅笔在该位置画上一点.用同样方法,在小球运动路线上描下若干点.
4.将白纸从木板上取下,从O点开始连接画出的若干点描出一条平滑的曲线,如图乙所示.
四、数据处理
1.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不是抛物线
(1)原理:若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则当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后,轨迹上各点的坐标具有y=ax2的关系,且同一轨迹上a是一个特定的值.
(2)验证方法
方法一:代入法
用刻度尺测量几个点的x、y坐标,分别代入y=ax2中求出常数a,看计算得到的a值在误差范围内是否为一常数.
方法二:图像法
建立y x2坐标系,根据所测量的各个点的x、y坐标值分别计算出对应y值的x2值,在y x2坐标系中描点,连接各点看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并求出该直线的斜率即为a值.
五、误差分析
1.仪器安装时,未检查斜槽末端是否水平会造成系统误差.
2.描点不准确,测量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不准确会造成偶然误差.
六、注意事项
1.实验中必须调整斜槽末端的切线水平(将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水平部分,若小球静止,则斜槽末端水平).
2.方木板必须处于竖直平面内,固定时要用铅垂线检查坐标纸竖线是否竖直.
3.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滚下.
4.坐标原点不是槽口的端点,应是小球出槽口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投影点.
5.小球开始滚下的位置高度要适中,以使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由坐标纸的左上角一直到达右下角为宜.
6.在轨迹上选取离坐标原点O点较远的一些点来计算初速度.
典例1、(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实验时,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的有________。
A.游标卡尺 B.秒表 C.坐标纸 D.天平 E.弹簧测力计 F.重垂线
(2)(多选)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滚下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D.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
(3)(多选)引起实验结果偏差较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A.安装斜槽时,斜槽末端切线方向不水平
B.确定Oy轴时,没有用重垂线
C.斜槽不是绝对光滑的,有一定摩擦
D.空气阻力对小球运动有较大影响
解析 (1)实验中需要在坐标纸上记录小球的位置,描绘小球的运动轨迹,需要利用重垂线确定坐标轴的y轴。故C、F是需要的。
(2)使小球从斜槽上同一位置滚下,才能保证每次的轨迹相同,A正确;斜槽没必要必须光滑,只要能使小球飞出的初速度相同即可,B错误;实验中记录的点越多,轨迹越精确,C正确;斜槽末端必须水平,才能保证小球离开斜槽后做平抛运动,D错误。
(3)小球从斜槽末端飞出时,斜槽切线不水平,y轴方向不沿竖直方向,空气阻力对小球运动有较大影响,都会影响小球的运动轨迹或计数点的坐标值,从而引起较大的实验误差,而斜槽不绝对光滑只会影响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不会影响实验结果偏差大小,故A、B、D正确。
答案 (1)C、F (2)AC (3)ABD
典例2、如图甲是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装置图,如图乙是实验后在白纸上作的图和所测数据。
(1)在图甲上标出O点及Ox、Oy轴,并说明这两条坐标轴是如何作出的?
(2)说明判定槽口切线是否水平的方法;
(3)实验过程中需经过多次释放小球才能描绘出小球运动的轨迹,进行这一实验步骤时应注意什么?
(4)根据图乙给出的数据,计算此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
解析(1)利用拴在槽口处的重垂线作出Oy轴,Ox轴与Oy轴垂直,O点在槽口上方r(r为小球半径)处。
(2)将小球放在槽口的水平部分,小球既不向里滚也不向外滚,说明槽口末端是水平的。
(3)应注意每次小球都从轨道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4)利用B点进行计算y=gt2/2 ,得 t==[(2×0.441)/9.8]1/2s=0.30 s
v0=x/t=0.48/0.30m/s=1.6 m/s
答案:平抛的初速度是1.6 m/s
巩固练习:
1.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在安装实验装置的过程中,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保证小球飞出时,速度既不太大,也不太小
B.保证小球飞出时,初速度水平
C.保证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每次都相等
D.保证小球运动的轨道是一条抛物线
2.用描迹法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时,应选用下列各组器材中的哪一组( )
A.铁架台,方木板,斜槽和小球,秒表,米尺和三角尺,重锤和细线,白纸和图钉,带孔卡片
B.铁架台,方木板,斜槽和小球,天平和秒表,米尺和三角尺,重锤和细线,白纸和图钉,带孔卡片
C.铁架台,方木板,斜槽和小球,千分尺和秒表,米尺和三角尺,重锤和细线,白纸和图钉,带孔卡片
D.铁架台,方木板,斜槽和小球,米尺和三角尺,重锤和细线,白纸和图钉,带孔卡片
3.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_____。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4.试根据平抛运动原理设计“测量弹射器弹丸出射初速度”的实验方案,提供的实验器材为弹射器(含弹丸,见图)、铁架台(带有夹具)、米尺。
(1) 画出实验示意图;
(2) 在安装弹射器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中需要测量的量(并在示意图中用字母标出)为_________________;
(4) 由于弹射器每次射出的弹丸初速度不可能完全相等,在实验中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D 3.ACE
4.(1)实验示意图如图所示 (2) 弹射器必须保持水平
(
()
)(3) 弹丸下降高度y和水平射程x (4) 在不改变高度y的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测量水平射程x,得出平均水平射程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