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篇 岳阳楼记 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篇 岳阳楼记 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4 11:5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一阶 课内文言文分册梳理训练
★第7篇 岳阳楼记
北宋·范仲淹
一、重点字词
1. 通假字
(1)百废具兴
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
(2)属予作文以记之
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
2. 古今异义
(1)越明年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2)增其旧制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制度
(3)气象【F】万千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天气情况
(4)去国怀乡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国家
(5)至若春和景明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风景
(6)沙鸥翔集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聚集
(7)微斯人,吾谁与归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微小
3.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忧谗畏讥
原意为:谗言,坏话,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
(2)名词作状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原意为:时间上在前面,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
原意为:时间上在后面,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
(3)形容词作名词
①百废【F】具兴
原意为:无用的,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
②刻唐贤【F】今人诗赋于其上
原意为:贤明的,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
4. 一词多义
(1)通
(2)和
(3)观
(4)极
(5)空
(6)一
(7)或
5. 重点实词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谪守:______________
(2)越明年 越:________________
(3)百废具兴【F】 兴:________________
(4)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________________
(5)前人之述备矣 备:________________
(6)朝晖夕阴 晖:________________
(7)南极潇湘 极:________________
(8)迁客骚人 迁:________________
(9)若夫淫雨霏霏 霏霏:______________
(10)连月不开 开:________________
(11)浊浪排空 排空:______________
(12)日星隐曜 曜:________________
(13)樯倾楫摧 倾:________________
摧:________________
(14)薄暮冥冥 薄:________________
(15)则有去国怀乡 去:________________
(16)沙鸥翔集 翔集:______________
(17)郁郁青青 郁郁:______________
(18)此乐何极 何极:______________
(19)心旷神怡【F】 怡:________________
(20)宠辱偕忘 偕:_______________
(21)把酒临风 把:_______________
临:______________
(2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______________
(23)或异二者之为 为:______________
(24)微斯人,吾谁与归 归:______________
6. 重点虚词
(1)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________________
(2)乃重修岳阳楼 ________________
(3)之
(4)以
二、断句
1. 越 明 年 政 通 人 和 百 废 具 兴 乃 重 修 岳 阳 楼(限三处)
2. 宠 辱 偕 忘 把 酒 临 风 其 喜 洋 洋 者 矣(限两处)
3. 是 进 亦 忧 退 亦 忧 然 则 何 时 而 乐 耶(限两处)
三、句子翻译
1.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判断句】
2.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4.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5.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倒装句】
7.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倒装句】
8. 微斯人,吾谁与归?
四、文意理解
1. 文中3、4两段文字表现了迁客骚人的不同心境,用自己的话分别说一说“悲”和“喜”的原因。
2. 朗读课文第3、4段,结合具体语句谈一谈它们各自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心境。(统编课后习题)
3. “古仁人”与“迁客骚人”有什么不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情怀?(统编课后习题)
 
1. 有人认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伟人的事,与我们普通人无关,对此,你怎么看?
2. 本文哪一句最能体现作者的伟大政治抱负?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了实现民族复兴,请联系本文,谈谈我们应该怎么做?
3.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强烈的忧患意识,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范仲淹的“忧”与欧阳修的“乐”在本质上有什么联系?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7篇 岳阳楼记
知识梳理
一、1.(1)具 俱 全、皆 (2)属 嘱 嘱托
2. (1)第二年 (2)规模 (3)景象 (4)国都 (5)日光 (6)停息(7)如果没有
3. (1)被说坏话 (2)在……之前 在……之后 (3)①荒废了的事业 ②贤明的人
4. (1)顺利;通向;通过;相通;通晓;贯通;总,全 (2)和乐;和煦 (3)看;景象;观赏;阅览,阅读 (4)到极点;尽头;很,非常 (5)天空;消散;使……贫困 (6)一片;全 (7)有时;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
5. (1)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 (2)到 (3)兴办 (4)美好
(5)详尽 (6)日光 (7)至、到达 (8)贬谪、降职 (9)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 (10)指天气放晴 (11)冲向天空 (12)光芒 (13)倒下;折断 (14)迫近 (15)离开 (16)时而飞翔,时而停歇 (17)形容草木茂盛 (18)哪有尽头 (19)愉快,爽快 (20)一起 (21)持、执;迎着 (22)探求 (23)表现 (24)一道
6. (1)介词,在 (2)副词,于是,就 (3)代词,代指这件事;结构助词,的 (4)连词,来;介词,因为
二、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2. 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三、1.这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2. 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3. 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4. 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
5. 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6. 在朝廷做官则为平民百姓忧虑,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则替君主担忧。
7.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8.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四、1.作者登上岳阳楼,产生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的情绪,再加上天气恶劣才会“感极而悲”。天气好的时候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才会“心旷神怡”。
2. 第3段写的是阴雨天气,描绘了萧条阴冷的景象,创作了一幅“洞庭风雨图”,表现出远谪的悲苦、郁闷之情。第4段写的是晴朗天气,描绘了春光明媚的景象,创作了一幅“洞庭春晴图”,表现出心旷神怡、遗忘得失宠辱的乐观情怀。
3. “迁客骚人”的观物之情是阴风苦雨则悲,风和日丽则喜。“古仁人”则不然,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忧民忧君之心不改,具有“先忧后乐”的伟大襟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作者假托“古仁人”的政治理念,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政治理想:以治国安邦为己任,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
素养提升设问
1. 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为人民流血流汗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示例:我们应该有范仲淹那样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积极向上的思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德。为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努力学习,不懈拼搏。
3. “忧”与“乐”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范仲淹无论位居高官或是退居民间,都挂念国家、百姓;欧阳修虽然遭到贬谪而失意,仍积极施政,与百姓同乐。他们都心忧天下、以天下苍生为念,始终关心百姓疾苦,关注百姓悲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