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一阶 课内文言文分册梳理训练
第14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一、重点字词
1. 重点实词
(1)庄子与惠子游【F】于濠梁之上 游:________________
(2)安【F】知鱼之乐 安:________________
(3)固【F】不知子矣 固:________________
(4)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全:________________
(5)请循其本 循:________________
本:________________
2. 重点虚词
之
二、句子翻译
1.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2018资阳)
2. 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三、文意理解
1. 庄子与惠子的论辩十分巧妙,试说说巧妙在哪里。(统编课后习题)
2. 庄子为什么说他知道“鱼之乐”?谈谈你的理解。(统编课后习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14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知识梳理
一、1. (1)游玩 (2)怎么 (3)固然 (4)完全,完备 (5)追溯;本原
2. 结构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二、1. 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2. 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了!
三、1. ①以退为进,侧面发问:惠子质问“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是很难正面回答的,庄子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这样的反问摆脱被动,暂时化解“危机”。惠子又以退为进,承认“我非子,固不知子矣”,进而又强调“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②偷换概念:惠子的本意是问庄子如何知道“鱼之乐”,却被庄子故意理解为“在哪里知道”,于是庄子答以“我知之濠上也”,论辩至此戛然而止。
2. 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认为鱼“乐”,其实也就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庄子还推崇“自然”,反对“人为”,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游,这是符合庄子的理想的,由此,他断定鱼儿“乐”是理所当然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