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一阶 课内文言文分册梳理训练
第16篇 大道之行也
一、重点字词
1. 通假字
选贤与能
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
2. 古今异义
(1)女有归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返回;归还,属于
(2)盗窃乱贼而不作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偷东西的人
3.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
原意为:亲人,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
②不独子其子
原意为:子女,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
4. 重点实词
(1)大道之行【F】也 大道:______________
行:________________
(2)选贤与能 贤:________________
能:________________
(3)讲信修睦 修:________________
(4)故人不独亲其亲 亲:________________
(5)不独子其子 子:________________
(6)皆有所养【F】 养:________________
(7)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孤:________________
独:________________
(8)男有分,女有归 分:________________
(9)货恶其弃于地也 恶:________________
(10)不必藏于己 藏:________________
(11)是故谋闭而不兴 谋:________________
兴:________________
(12)盗窃乱贼而不作 乱:________________
作:________________
5. 重点虚词
(1)于
(2)为
二、断句
1. 使 老 有 所 终 壮 有 所 用 幼 有 所 长(限两处)
2. 是 故 谋 闭 而 不 兴 盗 窃 乱 贼 而 不 作 故 外 户 而 不 闭(限两处)
三、句子翻译
1.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3.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4.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四、文意理解
1. 结合本文内容,归纳一下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包括哪些方面。(统编课后习题改编)
2. 本文描述大同社会的人才选拔制度与福利保障体系是怎样的?(可用原文回答)
“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16篇 大道之行也
知识梳理
一、1. 与 举 推举
2. (1)女子出嫁 (2)指害人
3. ①以……为亲 ②以……为子
4. (1)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施行 (2)指品德高尚;指才干出众 (3)培养 (4)指父母 (5)指子女 (6)供养
(7) 幼而无父;老而无子 (8)职分,职守 (9)厌恶 (10)私藏 (11)图谋之心;兴起 (12)作乱;兴起
5. (1)介词,在;介词,从 (2)动词,是;介词,为了
二、1.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2.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三、1.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 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3. 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不是一定要据为己有。
4. 因此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财物和作乱害人的事不会兴起。
四、1.儒家大同社会理想的核心是“天下为公”,内容有:选贤任能,诚信和睦,普遍仁爱;全体社会成员各有所养、各有所用、各尽其职,行为皆出于公心;杜绝奸诈之心、害人之事,人们道德水平普遍提高,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2. 人才选拔: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福利保障: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素养提升设问
有。“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想象出来的,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