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一阶 课内文言文分册梳理训练
第24篇 愚公移山
《列子》
一、重点字词
1. 通假字
(1)始一反焉
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
(2)甚矣,汝之不惠
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
(3)无陇断焉
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
2. 古今异义
(1)方七百里,高万仞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指方向或四个角都是九十度的四边形,六个面都是方形的六面体
(2)惩山北之塞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惩罚
(3)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毛发
(4)北山愚公长息曰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休息
(5)惧其不已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已经
3. 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吾与汝毕力平险
原意为:险峻,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
(2)名词作状语
面【F】山而居
原意为:脸,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
(3)动词的被动用法
帝感其诚
原意为:感动,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
4. 重点实词
(1)惩山北之塞 塞:________________
(2)出入之迂也 迂:________________
(3)聚室而谋曰 室:________________
(4)吾与汝毕力平险 汝:________________
毕:________________
(5)指通豫南 指:________________
(6)杂然相许 杂然:________________
许:________________
(7)其妻献疑曰 献疑:________________
(8)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损:________________
(9)且焉置土石 置:________________
(10)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________________
(11)叩石垦壤 叩:________________
(12)始龀,跳往助之 始:________________
龀:________________
(13)寒暑易节 易:________________
节:________________
(14)甚矣 甚:________________
(15)北山愚公长息曰 长息:________________
(16)固不可彻 固:________________
彻:________________
(17)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穷匮:________________
(18)何苦而不平 苦:________________
(19)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________________
(20)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F】 负:________________
(21)一厝朔东 厝:________________
(22)无陇断焉 断:________________
5. 重点虚词
(1)且
(2)之
(3) 吾与汝毕力平险 ________________
(4)以
(5)其如土石何 ________________
(6)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________________
(7)且焉置土石 ________________
二、断句
1. 北 山 愚 公 者 年 且 九 十 面 山 而 居(限两处)
2. 邻 人 京 城 氏 之 孀 妻 有 遗 男 始 龀 跳 往 助 之(限两处)
3. 操 蛇 之 神 闻 之 惧 其 不 已 也 告 之 于 帝(限两处)
三、句子翻译
1.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3. 甚矣,汝之不惠!
4.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5.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6.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四、文意理解
1. 面对愚公移山,众人(包括天神)的态度各有不同,请根据文章内容补全下表。
人 物 相关语句 态度分析
大部分家人 ① 支持移山的举动,并主动献计献策,解决移山中存在的问题。
愚公妻子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②
邻人之孀妻弱子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③
智叟 ④ ⑤
操蛇之神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⑥
天帝 ⑦ 被愚公移山的行动及其精神所感动。
2. 文章第3段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从中可以看出智叟和愚公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3.作者在愚公和智叟的命名上有什么深意?请简要回答。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24篇 愚公移山
知识梳理
一、1. (1)反 返 往返 (2)惠 慧 聪明 (3)陇 垄 高地
2. (1)古代计量面积用语。后面加上表示长度的数字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 (2)苦于 (3)指草木 (4)叹气 (5)停止
3. (1)险峻的大山 (2)面向 (3)被……所感动
4. (1)阻塞 (2)曲折,绕远 (3)家 (4)你,你们。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尽、全 (5)直 (6)纷纷地;赞同 (7)提出疑问 (8)削减 (9)放置、安放 (10)肩负、扛 (11)敲、打 (12)才、刚;换牙 (13)更替;季节 (14)严重 (15)长叹 (16)顽固;通达,这里指改变 (17)穷尽 (18)愁苦。这里指担心 (19)没有 (20)背 (21)放置、安放 (22)隔绝
5. (1)将近;况且 (2)结构助词,的;代词,指他们;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代词,指这件事 (3)介词,跟,同 (4)介词,凭借;介词,来 (5)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6)连词,即使 (7)哪里
二、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2.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3.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三、1.敲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边上。
2.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上了山)。
3. 你也太不聪明了!
4. 就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连山上的一棵草木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5. 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和小孩都比不上。
6. 子子孙孙没有穷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担心挖不平吗?
四、1.①杂然相许。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②对移山存有疑虑,一是担心愚公的力量,二是担心无处放置土石。③不顾力量弱小,支持移山的举动。④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⑤轻视、嘲讽愚公,认为移山是愚蠢的行为,根本不可能成功。⑥对愚公的决心和勇气感到畏惧。⑦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2. 语言(对话)描写。智叟:目光短浅,说话刻薄。愚公:大智大勇,有远大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的信念。
3. ①“愚”和“智”是一对反义词,用此二字为两人命名,形成鲜明对比。②将两个人物加以颠倒,以愚公的大智大勇、坚定执着而命名为“愚”,以智叟的鼠目寸光、冥顽不灵命名为“智”,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调,而且增强了讽刺的效果。③“公”和“叟”带有一定情感色彩:“公”是敬称,相当于“老人家”;“叟”则是一般的甚至带有一丝不敬的称呼,相当于“老头子”。这一安排反映了作者的情感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