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篇 爱莲说 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9篇 爱莲说 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6.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4 11:5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一阶 课内文言文分册梳理训练
★第29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
一、重点字词
1. 古今异义
亭亭净植
古义:________,今义:种植
2.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不蔓不枝
原意为:枝蔓,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
原意为:枝茎,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
(2)形容词作动词
香远益清
原意为:远处,距离长,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__
3. 一词多义
(1)清
(2)远
4. 重点实词
(1)可爱者甚蕃 蕃:________________
(2)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________________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染:________________
(4)濯清涟而不妖 濯:________________
涟:________________
妖:________________
(5)香远益清 益:________________
(6)亭亭净植 亭亭:______________
(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________________
(8)陶后鲜有闻 鲜:________________
(9)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宜:________________
5. 重点虚词
(1)者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________________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
二、断句
1. 香 远 益 清 亭 亭 净 植 可 远 观 而 不 可 亵 玩 焉(限两处)
2. 噫 菊 之 爱 陶 后 鲜 有 闻(限两处)
三、句子翻译
1.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4.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四、文意理解
1. 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志向与情感?
2. 莲的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3. 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
4. 周敦颐为什么“独爱莲”?世上还有人爱竹,爱梅,爱松柏。这些植物没有意识,可人们为什么会称颂它们具有“隐逸”“清高”“正直”“坚强”等人类才具有的品格呢?
5. 本文写莲花,为什么开头先写菊花和牡丹?
《爱莲说》称莲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我们应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统编课后习题改编)
【用法归纳】之
“之”的义项:①代词,它(们)/他(们)/她(们);作为指示代词,译作“这”“那”“这样”“那样”“这件事”等;②结构助词,的;③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④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⑤音节助词,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的作用,不译;⑥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⑦动词,到,往。 速记口诀:“之”字有三用,就是代助动。
《爱莲说》一课中“之”字用法极为典型,共出现了8处,现整理归纳如下:
水陆草木之花 __________
2.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__________
3. 花之隐逸者也 __________
4. 花之富贵者也 __________
5. 花之君子者也 __________
6. 菊之爱 __________
7. 莲之爱 __________
8. 牡丹之爱 __________
【分组小练】编者整理了其他课内文言文中含“之”字的句子,请选填其用法及释义。
第一组
1. 小大之狱 ____________
2. 以伤先帝之明 ____________
3.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____________
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____________
5. 其反激之力 ____________
6. 客之美我者 ____________
7. 受任于败军之际 ____________
8.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____________
9. 丈夫之冠也 ____________
10. 父命之 ____________
第二组
1. 具答之 ____________
2. 其翼若垂天之云 ____________
3. 或异二者之为 ____________
4. 公与之乘 ____________
5. 此之谓失其本心 ____________
6. 学而时习之 ____________
7. 孰视之 ____________
8. 与民由之 ____________
9.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____________
10. 属予作文以记之 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29篇 爱莲说
知识梳理
一、1.竖立
2. (1)横生藤蔓;旁生枝茎 (2)远播
3. (1)清澈;清芬 (2)远播;从远处
4. (1)多 (2)只 (3)沾染(污秽) (4)洗;水波;过分艳丽 (5)更加 (6)耸立的样子 (7)亲近而不庄重 (8)少 (9)应当
5. (1)代词,……的花;助词,表判断 (2)连词,表转折,却 (3)语气词
二、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三、1.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2. (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3.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居避世者。
4. 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四、1. 本文抒发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感,以及对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的污浊世风的鄙弃。
2.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3. 环境可以改变人;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
4. 莲出淤泥而不染,代表着一种追求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与作者摒弃追名逐利的世风,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一致,故他“独爱莲”。人们称颂植物,是因植物本身的生长环境、特点等正好契合了有志之士、高洁之士的人生境遇与人生理想,他们便将主现意志投射到植物上,使得原本毫无意识的植物具有了人的品格。
5. 写菊、牡丹是为了用古人对花的不同喜好作为比较和陪衬,来衬托作者对莲的情有独钟。
素养提升设问
君子的品质:洁身自好,正直质朴,豁达大度,保持独立人格,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指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虚词样板文——之
“之”:1.结构助词,的 2.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3.结构助词,的 4.结构助词,的 5.结构助词,的 6.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7.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8.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