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一阶 课内文言文分册梳理训练
第32篇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一、重点字词
1. 通假字
尊君在不
________同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
2. 重点实词
(1)过中不至【F】 至:________________
(2)太丘舍去 舍:_______________
去:________________
(3)门外戏【F】 戏:________________
(4)待【F】君久不至 待:_______________
(5)与人期行 期:_______________
(6)相委而去 委:_______________
(7)友人惭【F】 惭:________________
(8)下车引之 引:________________
(9)元方入门不顾 顾:________________
3. 重点虚词
(1)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__
(2)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________________
二、断句
非 人 哉 与 人 期 行 相 委 而 去(限两处)
三、句子翻译
1.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四、文意理解
1. 《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统编课后习题)
2. 《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为什么?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32篇 陈太丘与友期行
知识梳理
一、1.不 否 用在疑问句句末表示询问
(1)到 (2)舍弃;离开 (3)嬉戏,玩耍 (4)等待 (5)约定 (6)舍弃 (7)感到惭愧 (8)拉,牵拉
(9)回头看
3. (1)副词,才 (2)连词,表修饰,不译 (3)连词,就
二、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三、1.过了正午时分(友人)还没有到,太丘丢下(他)而离开,太丘走后友人才到。
2. 朋友感到惭愧,下车想去拉元方。元方走进家门没有回头看。
四、1.陈太丘依照约定行事,当朋友失约时他决然舍去。七岁儿童元方也懂得交友以信的道理。他们身上体现的是“诚信”的理念。陈太丘的这位朋友言而无信,失了约不自省,反而怒骂别人;陈元方据理抗辩,小小年纪就表现出“方正”之气:第一,他懂得“信”的重要;第二,他懂得“礼”的重要;第三,他的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第四,他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2. 示例一:失礼。元方批评友人无礼,自己更应做到有礼——友人已经认错,又是父亲的朋友,是长辈,即使有错,也应以礼待之。
示例二:不失礼。友人失信又失礼,行事不端,态度恶劣,元方必须用“入门不顾”的态度维护自己和父亲的尊严,这是坚持原则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给“友人”一个难忘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