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篇 狼 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5篇 狼 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4 11:5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一阶 课内文言文分册梳理训练
第35篇 狼
清·蒲松龄
一、重点字词
1.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一狼洞其中
原意为:洞穴,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
(2)名词作状语
①其一犬坐于前
原意为:狗,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原意为:隧道,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一词多义
(1)止
(2)意
(3)前
(4)敌
3. 重点实词
(1)缀行甚远 缀:________________
(2)一狼仍从 从:________________
(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并:________________
驱:________________
如故:______________
(4)屠大窘 窘:________________
(5)顾野有麦场 顾:________________
(6)场主积薪其中 积薪:______________
(7)苫蔽成丘 苫蔽:______________
(8)弛担持刀 弛:________________
(9)眈眈相向 眈眈:______________
(10)少时 少时:______________
(11)一狼径去 径:________________
(12)目似瞑 瞑:________________
(13)意暇甚 暇:________________
(14)屠暴起 暴:________________
(15)乃悟前狼假寐 寐:________________
(16)盖以诱敌 盖:________________
(17)狼亦黠矣 黠:________________
(18)而顷刻两毙 顷刻:______________
(19)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变诈:______________
几何:______________
4. 重点虚词
(1)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
(2)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
(3)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
(4)之
(5)以
二、断句
1. 一 屠 晚 归 担 中 肉 尽 止 有 剩 骨(限两处)
2. 顾 野 有 麦 场 场 主 积 薪 其 中 苫 蔽 成 丘(限两处)
3. 屠 暴 起 以 刀 劈 狼 首 又 数 刀 毙 之(限两处)
三、句子翻译
1.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2.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四、文意理解
1. 课文主要写了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经过。朗读课文,说说其间经历了哪几次交锋。(统编课后习题)
2. 找出能够概括文章中心的语句,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统编课后习题)
3. 文中的狼具有怎样的特点?
4. 屠户是个怎样的人?文章是怎样刻画这一形象的?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35篇 狼
知识梳理
一、1.(1)挖洞 (2)①像狗似的 ②从通道
2. (1)仅,只;停止,停下 (2)这里指神情、态度;动词,想要  (3)前面;动词,上前 (4)攻击;名词,敌方
3. (1)连接、紧跟 (2)跟从 (3)一起;追随、追赶;跟原来一样 (4)处境困迫,为难 (5)看,视 (6)堆积柴草 (7)覆盖、遮盖 (8)解除,卸下 (9)凶狠注视的样子 (10)一会儿  (11)径直 (12)闭上眼睛 (13)从容、悠闲 (14)突然 (15)睡觉 (16)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17)狡猾 (18)一会儿 (19)巧变诡诈;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4. (1)连词,表转折,但,可是 (2)代词,两只狼中的另一只狼
(3)介词,在 (4)代词,相当于“它”;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音节助词,无实义;结构助词,的 (5)介词,用;连词,表目的,来
二、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2.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3.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三、1.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2.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四、1.课文中间的三段写了这三次交锋。第一次:屠夫惧怕并且“投以骨”,不管用,狼仍跟随;第二次:屠夫背倚麦秸垛,“弛担持刀”,与两狼对峙;第三次:屠夫奋起,杀死二狼。
2.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意思是人类富有智慧,一定能战胜任何狡猾凶残的动物。
3. ①贪婪。如“一狼仍从……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写出了狼的穷追不舍、贪婪凶残。②狡猾。如“眈眈相向”“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等处,都写出了狼的狡猾。
4. 怯懦:最初屠户“投以骨”;勇敢、机智:狼“并驱如故”后,屠户清醒过来,准备战斗,先是“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继而“暴起”杀狼,最后“转视积薪后”,根除狼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