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14 文言文二则 教案
14 文言文二则 第二课时
教案
一、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由两篇文言文构成,《两小儿辩日》揭示出人应该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学时应注意利用提问质疑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揣摩字词的含义,理解文章的深刻意义。
二、教学目标
1. 能借助注释,朗读理解《两小儿辩日》,了解故事内容,感悟道理。
2. 随文识记“辩”一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背诵积累。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能根据注释疏通全文,抓住人物对话描写,读懂故事情节,理解道理。
【教学难点】
熟读成诵,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故事内涵。领悟课文“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角度”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名人名言引入: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课题理解:
(1)说明课题人物、事件;
(2)理解“辩”的意思;
(3)课文围绕“辩日”讲的内容是?
3.检查预习:自读课文填空。
(1)争辩双方:
(2)辩议主题:
(3)辩论结果:
(4)论证亮点:
4.走近作者:孔子
(二)重点难点
1.自由朗读课文内容:
(1)用“ ”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对照注释并试着翻译课文大意。
(2)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
2.朗读指导,提出朗读要求:
(1)速度放慢 (2)停顿得当
(3)不同句式,语气不同。
3.结合书上注释,理解故事开头。
(1)回答事件发生时间、发生地点、人物、起因。
(2)他们为什么争辩?
(3)各自的观点是
(4)争辩结果是
4.精彩辩论:
(1)第一个小孩的观点: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理解“以”“始”“去”的意思,翻译句子。
(2)第二个小孩的观点: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理解句意。
(3)为什么产生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5.围绕中心,阐述观点:
(1)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出示车盖、盘盂、日出、正午图片,形成对比,理解意思。
(2)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解释沧沧凉凉、汤的意思,理解句意。
(3)出示资料,帮助理解太阳“早晨大,中午小。”
6.孔子态度:孔子不能决也。
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7. 精彩结尾: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翻译句子;
(2)理解手法、人物特点、说明的道理。
8.结合体验,自由交流:在两个小孩、圣人孔子、纵观全文三个视角各有何不同?
(三)课堂小结
1.两个小孩观点不同的原因是?
2.写法特点:
(1)对话推动情节发展;
(2)语言妙趣横生;
(3)结尾反问,凸显人物性格。
3.归纳概括:
《两小儿辩日》通过写两个孩子,围绕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的问题进行辩斗,孔子面对这个问题,无法作出科学的判断的事。
文章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四)随堂小测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见两小儿辩斗
(2)问其故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4)及日中则如盘盂
(5)孔子不能决也
(6)孰为汝多知乎
答案:
(1)争论,辩论。 (2)原因,缘由。 (3)认为
(4)到,到了 (5)判断 (6)谁
(五)板书设计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分享相关“学无止境”的故事。
2.查找科普资料,了解文中提到的现象和知识。
第 6 页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14 文言文二则 学案
14 文言文二则 第二课时
学案
班级: 姓名: 成绩:______
一、学习目标
1. 能借助注释,朗读理解《两小儿辩日》,了解故事内容,感悟道理。
2. 随文识记“辩”一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背诵积累。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能根据注释疏通全文,抓住人物对话描写,读懂故事情节,理解道理。
【学习难点】
熟读成诵,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故事内涵。领悟课文“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角度”的道理。
三、知识构建
【素养储备】
补充完整下列名言。
1.敏而好学,
2.知之为知之, ,是知也。
3.默而识之, , 。
【自主学习】
1.课题:
2.体裁:
3.作者: ,是我国古代著名 、 、 。
四、知识训练
【基础训练 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完成下列填空。
(1)争辩双方:
(2)辩议主题:
(3)辩论结果:
(4)论证亮点:
2.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课堂学习 素养提升】
1.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以: 始: 去:
(1)这是第 个小孩的观点。
(2)译文:
2.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1)这是第 个小孩得到观点。
(2)译文:
3.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小孩将 比作 ,将
比作 ,意在将二者形成对比,形象表达了太阳的远近大小。
4.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沧沧凉凉: 汤:
译文:
5.孔子的态度是:
这展示了孔子 的品质。
6.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
这句话是一句 ,表现了孩童
的人物特点,说明了 的道理。
7.两个小孩观点不同的原因是: 。 一个小孩从 来分辨太阳的远近,这是 角度;另一个小孩从 来分辨太阳的远近,这是 角度。
8.本篇文章说明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知识构建
【素养储备】
1.不耻下问 2.不知为不知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自主学习】
课题:《两小儿辩日》
体裁:文言文
孔子 思想家 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知识训练
【基础训练 检查预习】
1.(1)两小儿 (2)太阳的远近时间 (3)孔子不能决也 (4)两小儿都有理有据
2. 生活中要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实事求是
【课堂学习 素养提升】
1.以:认为 始:开始 去:距离
(1)一
(2)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2.(1)二
(2)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远,而正午时距离人近。”
3.日出时的太阳 车盖 正午时的太阳 盘盂
4.沧沧凉凉:寒冷 汤:热水
译文:(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给人)清清凉凉(的感觉),等到正午时(人)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5.孔子不能决也 实事求是
6.译文: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十分有智慧的?”
反问句 机智、可爱 学无止境
7.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 太阳形状的大小 视觉 太阳温度的高低 触觉
8.生活中要善于观察,说话要有理有据,做事要实事求是。
第 6 页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14 文言文二则 教案
14 文言文二则 第一课时
教案
一、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由两篇文言文构成,《学弈》揭示了学贵专心的道理。教学时应注意利用提问质疑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揣摩字词的含义,理解文章的深刻意义。
二、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学弈》,能根据注释理解全文。感悟道理。
2.自主识字,掌握“援、俱、弗”3个生字,理解句意。会背诵。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阅读指导,借助注释方法,理解把握文意。能说出《学弈》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结合语句理解,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交流引入。
(1)文言文的含义、特点;
(2)回顾:我们学过哪些文言文?
(3)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了解著作。
(1)课文《学弈》选自《告子篇》。
(2)走近作者:孟子。
(二)字词积累
1.导读提示:
(1)画出生字新词,读熟课文,注意停顿和断句,了解文言文大意。
(2)注意古文正确的节奏和韵味,读出不同句式相应的语气。
2.学法提示:
(1)借释解疑 (2)掌握语气
(3)熟读成诵 (4)体悟道理
3.揭示课题:《学弈》
(1)学:习得。
弈:下棋,博弈,可作名词、动词、形容词。
(2)课题意思: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围棋,最后学习效果截然不同。
4.自主朗读。
(1)朗读要求:
①速度放慢 ②停顿得当 ③不同句式语气不同
(2)给出朗读节奏。
5.字词强化。
(1)援:思源弓缴而射之。
(2)俱、弗: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6.重点生字提示。
(1)援:有拉、引、援助之意。注意与形近字“暖” “缓”辨析。
(2)俱:有全、都的意思,注意与形近字“惧”辨析。
(3)弗:文言副词,意思是:不。注意与形近字“佛”“拂”“沸”辨析。
(三)主题感悟
1.方法提要:借助注释理解文意。
录:人名、地名等照原文抄录。
释:运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语解释古文中的单音节词语。
理:调整、理顺译文的词序。
添:有省略的地方添加必要内容。
删:用作语法,可删去不译。
缩:凝缩意思。
2.内容概要:
人物:弈秋、学生一、学生二
事件:弈秋诲二人弈
态度:一人专心致志、一人三心二意
结论: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3.句意解读: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1)解释“弈秋”“通国”“善”的意思;
(2)理解“之”“者也”的意思;
(3)翻译句子;
(4)说明首句的作用。
4.句段解读:可借助注释翻译句子。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1)解释“使”“专心致志”“诲”“鸿鹄”“援”“缴”的意思,理解句意。
(2)思考交流:
①谁教谁下棋?②三个“之”各代表什么?
③两人的学习态度是?(用一组相反的词来概括)
5.句意理解:翻译句子时,要结合原文翻译出转折的意思。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1)理解两个“之”的意思;
(2)翻译句子:虽然……但是……
6.重点理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读出疑问的语气;
(2)解释“为”“其”“与”“然”的意思;
(3)翻译原文;
(4)作用:一问一答,突出强调的作用。
(四)重点探究
1.了解写法:找出相对应的句子。
(1)对比:两人的学习态度;
(2)设问:一问一答(强调学习态度);
(3)理解文章是寓说理于叙事之中;
(4)是后者不如前者聪明吗?你的感想是?
2.熟读成诵,提出朗读要求:
(1)自由朗读;
(2)互读对读;
(3)表演诵读 。
3.用问题引导学生背诵:
(1)老师是谁?
(2)两人的学习态度?
(3)学习结果有何不同?
(4)点明原因的句子是?
(五)课堂小结
1.全文内容:《学弈》通过叙述弈秋教两个人下棋的事,说明在 相同 条件下持 不同 的学习态度,会得到 不同 的结果。 要脚踏实地、专心致志。
(六)随堂小测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1)使弈(yì yí)秋诲(huì huǐ)二人弈。
(2)弗若之矣(yǐ yì)。
(3)为(wèi wéi)是其智弗若与(yú yǔ)?
(4)思援弓缴(zhuó jiǎo)而射之。
(七)板书设计
(八)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书写生字新词。背诵《学弈》。
2.预习第二则文言文《两小儿辩日》。
第 7 页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14 文言文二则 学案
14 文言文二则 第一课时
学案
班级: 姓名: 成绩:______
一、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学弈》,能根据注释理解全文。感悟道理。
2.自主识字,掌握“援、俱、弗”三个生字,理解句意。会背诵。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阅读指导,借助注释方法,理解把握文意。能说出《学弈》蕴含的道理。
【学习难点】
结合语句理解,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三、知识构建
【素养储备】
1.写一写你学过的文言文:
2.有哪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自主学习】
1.课题:
2.体裁:
3.作者:
作品:
四、知识训练
【基础训练 字词强化】
1.在田字格中写下本课生字,并标注拼音:
( ) ( ) ( )
(2)把生字抄写一遍。
2.解释下列字词:
弈: 援:
俱: 弗:
善: 使:
诲: 然:
【课堂学习 素养提升】
1.本课主要内容:
3.“弈秋,通国之善羿者也。”
译文:
作用:
4.“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使: 诲: 鸿鹄:
专心致志:
援: 缴:
(1) 教 下棋。
(2)两人的学习态度是(用一组相反的词概括):
5.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与:
(1)两个“之”分别代表的是
。
(2)译文: 。
6.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为: 其:
与: 然:
译文:
7.用原文回答问题:
(1)老师是谁?
(2)两人的学习态度:
(3)学习结果不同:
(4)点明原因:
8.《学弈》通过叙述弈秋教两个人下棋的事,说明在_________条件下持_______的学习态度,会得到________的结果。
参考答案
知识构建
【素养储备】
1.《司马光砸缸》《精卫填海》《王戎不取道旁李》……
2.(1)借助注释 (2)借助插图 (3)联系上下文
(4)查找工具书 (5)询问老师
【自主学习】
1.课题:《学羿》
2.体裁:文言文
3.作者:孟子 作品:《孟子》
知识训练
【基础训练 字词强化】
1.援 yuán 俱 jù 弗 fú
2.弈:下围棋,博弈。可作名词、动词、形容词。
援:拉、引、援助。 俱:全,都。
弗:文言副词,不。 善:擅长。 使:让。
诲:教导。 然:这样。
【课堂学习 素养提升】
1.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围棋,最后学习效果截然不同。
2.暖(温暖) 缓(缓冲) 援(援助)
拂(拂袖) 沸(沸腾) 佛(求佛)
俱(俱乐部) 惧(恐惧)
3.译文: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作用:开篇点明人物,为下文做铺垫。
4.使:让 诲:教导 鸿鹄:指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专心致志:致:极、尽。志:志向,志趣。 援:引;拉。
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1)弈秋教二人下棋
(2)专心致志 三心二意
5.与:和
(2)译文:虽然他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但不如前一个人学得好。
6.为:因为 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与:同“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 然:这样
译文: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7.(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3)虽与之惧学,弗若之矣。
(4)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8.相同 不同 不同
第 8 页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14 文言文二则 作业
14 文言文二则
课后作业(一)
班别:______ 姓名:______ 难易度:★☆☆
【夯实基础】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惟( )弈秋之为听。
2.一心以为有鸿鹄( )将至。
3.思援弓缴( )而射之。
4.为是其智弗若与( )?
5.及日中则如盘盂( )。
6.日初出沧沧( )凉凉。
二、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 )弈者也。
2.惟( )弈秋之为听。
3.弗若( )之矣。
4.曰:非然( )也。
5.见两小儿辩斗( )。
6.及其日中如探汤( )。
7.孰( )为汝多知乎?
【能力提升】
三、翻译句子。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
2.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3.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
4.孰为汝多知乎?
。
5.使弈秋诲二人弈。
6.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综合运用】
四、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学弈》选自 。课文说明的道理是 。
2.《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提出的观点及原因是什么?
3.你认为后者不如前者聪明吗?你有什么感想?
4.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思援弓缴而射之。”的“之”是指鸿鹄。
B.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C.本文告诉我们:学习效果不同跟两人的智力有很大的关系。
【参考答案】
课后作业(一)
一、1.wéi 2.hóng hú 3.zhuó 4.yú 5.yú 6.cāng cāng
二、1.擅长,能做好 2.只 3.不如 4.这样
5.辩论,争论 6.热水 7.谁
三、1.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2.虽然他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但不如前一个人学得好。
3.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远,而正午时距离人近。”
4.谁说你十分有智慧呢?
5.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
6.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四、1.《孟子·告子上》 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
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时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时离人远些,而中午时离人近些。
第一个小孩以太阳的大小为依据,说明自己的观点:太阳在早晨离人近,在中午时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以人们的感受(早上清凉,中午热)为依据,说明自己的观点:太阳在早晨离人远,在中午离人近。
3.略
4.C
第 1 页 共 3 页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14 文言文二则 作业
14 文言文二则
课后作业(二)
班别:______ 姓名:______ 难易度:★★☆
【夯实基础】
一、根据课文内容,分辨“之”的含义。
1.通国之善弈者也( )。
2.一人虽听之( )。
3.思援弓缴而射之( )。
4.虽与之俱( )学。
二、按要求完成。
1.形近字辨析。
暖( ) 缓( ) 援( )
拂( ) 沸( ) 佛( )
俱( ) 惧( )
2.写出“汤”的古义和今义,并组词。
汤(tāng):古义( )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
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故事的内容。
《学弈》
《两小儿辩日》
【综合运用】
四、根据课文填空。
(一)读课文,按要求做题。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_____________,其一人_________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_____________,一心以为_____________,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按原文内容填空。
2.找出两人态度不同的句子:
3.三个“之”分别代表什么?
4.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的道理是: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两小儿辩日》主要讲了 。一个小孩认为 ,另一个小孩认为 ,这两个小孩观察角度不同,为此双方争执不下。最后孔子的态度是 。说明了孔子实事求是,不妄下论断。
2.下列句子中,错误的两项是( )。
A.在“问其故”中,省略了主语孔子。
B.持“日始出近,日中远”观点的小孩最后赢了辩斗。
C.孔子最后的态度是:不愿意回答。
D.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探索与学习永无止境。
【参考答案】
课后作业(二)
一、1.的 2.弈秋的教导 3.代指鸿鹄
4.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二、古义:热水 今义: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汁液。也指烹调后以汁液为主的副食
三、略。
四、(一)1.诲二人弈 专心致志 听之 有鸿鹄将至 非然也
2.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3.(弈秋)的(指导);弈秋的指导;代指鸿鹄。
4.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
(二)1.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 太阳在早晨离人近 太阳在中午离人近 不能决也
2.B C
第 1 页 共 3 页14 文言文二则
课后作业(三)
班别:______ 姓名:______ 难易度:★★★
【夯实基础】
一、按要求完成。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1)使弈(yì yí)秋诲(huì huǐ)二人弈。
(2)弗若之矣(yǐ yì)。
(3)为(wèi wéi)是其智弗若与(yú yǔ)?
(4)思援弓缴(zhuó jiǎo)而射之。
2.辨字组词。
(1)弗 沸 拂
(2)暖 援 缓
(3)俱 具 惧
二、根据问题用原文填空。
1.老师是谁:
2.两人的学习态度:
3.学习结果不同:
4.点明原因:
【能力提升】
三、概括全文内容。
1.《学弈》通过叙述弈秋教两个人下棋的事,说明在_________条件下持_______的学习态度,会得到________的结果。
2.《两小儿辩日》通过写两个孩子围绕_________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的问题进行辩斗,孔子面对这个问题
的事。
四、下列句子中,错误的两项是( )
A.在“问其故”中,省略了主语孔子。
B.持“日始出近,日中远”观点的小孩最后赢了辩斗。
C.孔子最后的态度是:不愿意回答。
D.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探索与学习永无止境。
【综合运用】
五、课外阅读。
铁杵①成针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②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欲做针。”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工深!”太白感其意,还而终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铁杵:
媪:
2.联系上下文,翻译句子。
(1)白怪而问之。
曰:“但需工深!”
3.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参考答案】
课后作业(三)
(1)yì huì (2)yǐ (3)wèi yú (4)zhuó
2.略。
二、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3.虽与之惧学,弗若之矣。
4.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三、1.相同 不同 不同
2.太阳 无法作出科学的判断
四、BC
五、1.铁棒 老太太
2.(1)李白感到奇怪,问老太太在做什么。
(2)老奶奶说“只要功夫深,铁杵就能磨成绣花针。”
3.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