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的旋转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面的旋转教材2--4页。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初步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与态度:通过初步认识圆柱和圆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联系生活,在生活中辨认圆柱和圆锥体的物体,并能抽象出几何图形的形状来。
2.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其特点。
教法学法:
教法:直观演示、观察法
学法:小组合作,小组交流,动手操作
教学准备:
各种面、圆柱和圆锥模型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动的世界里,风吹树梢动,鸟儿飞翔翅膀动、就连我们身体中的血液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流动,其实我们的数学世界也正因为有了动而变得丰富多彩。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请大家选择你身边的一样物品,让它动一动,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1、 点动成线 如果把这个小豆看成是一点,那么它运动的轨迹形成了什么?(曲线)能用四个字概括一下吗?板书:点动成线
2、 线动成面 如果把这个小棒看成是一条线,那么它运动的轨迹形成了什么?(面)概括起来就是:线动成面
3、 面动成体 如果把这本数学书看成是一个长方形,那么它是怎么运动的呢 ?(旋转)板书。旋转后形成了一个圆柱体,也就是说:面动成体。
大家能举出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吗 ?
小结:看来点动成线,线动成面与面动成体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课件)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面的旋转。
二、新课
1、这是以前我们学习过的平面图形?(课件演示)
2、 这些平面图形旋转后会形成什么立体图形呢?请大家先想一想,猜一猜并和同桌说一说。
3、大家刚才说得对不对呢?现在我们来动手做一做。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学具,然后旋转,最后把你的发现记录导学案上。
4、 小组活动,操作记录
5、同学们,我们就做到这,谁来汇报一下。学生汇报,老师课件展示。
6、探究圆柱的特征。
(1)结合实物探究圆柱的特征。
①介绍活动要求。
师:请拿出课前准备的圆柱体实物,观察并思考:圆柱有什么特征?(可以通过看、摸、滚、比等多种方法。)课件展示小组活动要求。
②学生活动。
③小组交流,圆柱的特征。
④集体交流。
⑤根据交流,介绍圆柱的底面、侧面及高。
⑥总结圆柱的特征:圆柱由两个底面,一个侧面构成。底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侧面是一个曲面。圆柱有无数条高。(圆柱上底面到下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实际上就是从上底面向下底面做垂线段。)
7、认识圆锥的特征。
(1)结合实物探究圆锥的特征。
①课件展示小组活动要求。
师:请拿出课前准备的圆锥体实物,观察并思考:圆锥有什么特征?(可以通过摸、看、滚、比等多种方法。)
②学生活动。
③小组交流,圆锥的特征。
④集体交流。
⑤根据交流,介绍圆锥的底面、侧面及高。
⑥总结圆锥的特征:圆锥由一个底面,一个侧面构成。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圆锥只有一条高。
7.比较圆柱与圆锥的区别与联系
8.测量圆柱与圆锥的高
9.知识拓展,你知道吗?
“神舟”号飞船有返回舱、轨道舱和推进舱。其中,轨道舱的外形为两端带有锥角的圆柱形。
三、回扣目标,巩固新知
1、第1、2题个别口答。你是如何判断的?
2、第3题。先独立思考,再与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3、第4题。想一想,连一连。先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想象,想好后动手连一连,集体讲评。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谈自己的收获。)
五、总结
同学们,看!我们的数学世界多么丰富多彩啊!简单的动就将这些平面图象变成了我们熟悉的立体图形,今后让我们继续多观察、多操作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吧!
六、老师送给大家一段话,作为本节课结束。
愿每位同学都是一个闪亮的点,
将汗水和智慧化作知识的线,
用团结与合作绘出和谐的面,
用创新与发展托起腾飞的中华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