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运动和力作图、实验、计算练习题(湖南地区专用)2021-2022学年下学期湖南省部分地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期中复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章运动和力作图、实验、计算练习题(湖南地区专用)2021-2022学年下学期湖南省部分地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期中复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24 14:5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章 运动和力作图、实验、计算练习题
一、作图题
1.(2021·湖南·衡阳市华新实验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物体在表面粗糙的斜面上静止请在图中画出此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都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2.(2021·湖南张家界·八年级期中)(1)重为12牛的小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在图中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小球对地面的压力F。
(2)如图所示,这是一名男生奔跑过程中左脚腾空、右脚着地的一瞬间,请画出此刻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A点是作用点)
3.(2021·湖南·新宁县第一中学八年级期中)重15N的物体在20N的水平压力F作用下,沿竖直墙面匀速下滑,如图所示,请画出物体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4.(2021·湖南·张家界市民族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重5N的吊灯悬挂在天花板下保持静止,请画出吊灯受力的示意图.
( )
5.(2021·湖南·新宁县第一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A处于静止状态,光滑地面上B在拉力F作用下向右加速运动。请在图中画出A物体的受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图中已标出)。
二、实验题
6.(2021·湖南·衡阳市华新实验中学八年级期中)关于“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问题,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依次将毛巾、棉布分别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分别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三种情况下的运动如图所示。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获得的速度大小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本次实验中的“阻力”是指小车受到的______;
(2)分析图中运动情况可知,小车在木板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长,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选填“快”或“慢”);
(3)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______状态;
(4)牛顿第一定律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其符合逻辑的科学推理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方法。
7.(2021·湖南永州·八年级期中)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分别标记出小车在水平面的毛巾、棉布、木板表面的停止位置。
(1)小车在相同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_相同;
(2)标记a是小车在______(选填“毛巾”、“棉布”、“木板”)表面停下来的位置,
(3)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______;(选填“远”或“近”)
(4)在此实验基础上通过推理可知观点______(选填“A”或“B”)是正确的;
A.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8.(2021·湖南张家界·八年级期中)在“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与物体质量大小有关
B.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
C.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D.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实验中有一较长的水平粗糙桌面、一个带钩的长方体木块和一支弹簧测力计可供使用。
(1)小方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在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表中数据可以验证猜想___________(填序号),实验中采用控制变量法,则该实验注意保持木块与桌面的___________不变, 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
次数 木块运动快慢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 较快 1.8
2 慢 1.8
3 较慢 1.8
(2)用上述器材还可以验证猜想___________(填序号),实验中要水平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是因为___________,若实验中再提供一块长玻璃板,利用上述器材还可以验证猜想___________(填序号)。
9.(2021·湖南永州·八年级期中)小宇要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他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
A.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
B.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C.物体运动的速度
接下来小宇用两种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开展探究。
(1)进行甲、乙、丙图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______运动;
(2)要验证猜想B,需按照______两个图(选填“甲”、“乙”、“丙”)进行对比实验;
(3)比较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__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4)在本次实验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
(5)小颖发现小宇上述实验操作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稳定,于是改进了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改进后长木板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做匀速直线运动。
10.(2021·湖南·衡阳市华新实验中学八年级期中)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某次预测量时,将长方体木块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______;
(2)实验记录的数据见下表
次序 木块放置情况 接触面 压力F/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1 平放 木板 4 1.2
2 平放 木板 6 1.8
3 平放 木板 8 2.4
4 侧放 木板 8 2.4
5 平放 木板上铺棉布 6 2.6
6 平放 木板上铺毛巾 6 3.2
①分析2、5、6三组实验数据,可得到结论是:当接触面受到的压力一定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的______有关。下列实例与结论相符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用力压黑板擦擦黑板上的粉笔字 B.鞋底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②分析______(填序号)两组数据可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面积无关;
③分析1、2、3三组实验数据,可以写出滑动摩擦力f与压力F的关系式为f=______。
11.(2021·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八年级期中)博雅按如下步骤完成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a.如图甲图所示,将木块A平放在长木板B上,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
b.如图乙图所示,将毛巾固定在长木板B上,木块A平放在毛巾上,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
c.如图丙图所示,将木块A平放在长木板B上,并在木块A上放一钩码,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
(1)该实验主要采用的探究方法是 ______;
(2)由 ______两图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实验后小组交流讨论时发现:在实验中很难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博艺设计了如图丁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 ______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12.(2021·湖南·新宁县第一中学八年级期中)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完成下列内容.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______(选填“必须”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在甲、乙、丙三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______(选填“甲”、“乙”或“丙”) 实验;
(3)比较甲、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是否有关;比较______(选填“甲”、“乙”、“丙”或“丁”)两次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是否有关;
(4)比较甲、丁两次实验,小明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此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5)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实验后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小明______(选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三、计算题
13.(2021·湖南·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八年级期中)五一假期中,一家人开车回老家。已知汽车(包括人和物品)质量为4t,在平直的公路上15min匀速行驶18km,若汽车受到的阻力为重力的0.08倍(g取10Nkg),求:
(1)汽车的重力;
(2)汽车的平均速度;
(3)求汽车匀速行驶时的牵引力。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解析】
根据题意,物体在表面粗糙的斜面上静止,物体会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还会受到支持力F的作用,垂直于斜面向上;另外,物体在粗糙的斜面上静止,物体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的作用;三个力作用点都画在重心上,如图所示:
2.(1) ;(2)
【解析】
(1)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为12N,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下,作用点在接触面上。选取标度为6N,过压力的作用点,沿垂直于接触面向下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使线段长度为标度的2倍,如图所示:
(2)向右奔跑的男生,与地面接触的这只脚有向左滑动的趋势,因此鞋底受到地面对它向右的摩擦力,作用点在鞋底与地面的接触点(A点),支持力的作用点也在A点,方向竖直向上。过A点分别沿水平向右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标明字母f和F,如图所示:
3.
【解析】
沿竖直墙面匀速下滑,所以水平方向上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竖直方向上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于重力为15N,所以摩擦力也是15N;过物体重心,沿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用f表示,如图:
4.
【解析】
(1)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受到了重力和拉力的作用,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说明了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是相等的,如图所示.
5.
【解析】
以A为研究对象,A处于静止状态,则A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上向左的拉力和向右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在竖直方向上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如图所示:
6. 相等 摩擦力 慢 匀速直线运动 不是
【解析】
(1)[1]该实验应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比较小车运动的距离才有意义,所以要控制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释放。
[2]接触面粗糙,小车受摩擦力,即为阻力。
(2)[3]根据图中运动情况可知:小车在木板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长,因为木板表面最光滑,阻力最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长,可以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3)[4]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为,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5]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的,不是用实验直接得出的。
7. 速度 木板 远 A
【解析】
(1)[1]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小车初始时具有相同的重力势能,滑到底端时动能相同,因此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
(2)[2]图中标记a的距离最远,说明其表面是最光滑的,是小车在木板表面停下来的位置。
(3)[3]由实验现象可知: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
(4)[4]由实验现象推理可知,如果物体不受力,物体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因此可得出: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能维持物体运动状态。
故选A。
8. B 接触面积大小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于速度无关 C 见解析 D
【解析】
(1)[1]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在桌面上以不同的速度运动,改变了速度,这探究的是滑动摩擦力与速度大小的关系。
[2][3]用同一木块实验,控制了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可以得出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的结论,还应当注意的是木块放置方式要相同,从而控制与桌面的接触面大小不变。
(2)[4]题中的器材除了能探究摩擦力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之外,长方体木块平放、侧放、立放时接触面的大小不同,因此还可以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大小的关系。
[5]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实验中匀速拉动木块,是因为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6]若实验中再提供一块长玻璃板,则还能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即验证猜想D。
9. 匀速直线 甲、丙 压力 控制变量法 不一定
【解析】
(1)[1]进行甲、乙、丙图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由二力平衡的条件,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2)[2]要验证猜想B,即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和速度大小相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需按照甲、丙两个图进行对比实验。
(3)[3]比较甲、乙图的实验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乙中压力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乙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也大,故实验结论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4)[4]由(2)(3)可知,本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所以在本次实验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5)[5]如图丁所示,木块相对地面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测力计拉力与受到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改进后长木板不一定要做匀速直线运动。
10. 2.2 粗糙程度 B 3、4 0.3F
【解析】
(1)[1]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时,木块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2N,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f=F=2.2N
(2)①[2] 由表格2、5、6三组实验数据可知,压力一定,接触面积的大小相等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故可得到结论是:当接触面受到的压力一定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 A.用力压黑板擦擦去黑板上的粉笔字,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的,故A不符合题意;
B.鞋底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加摩擦力的,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②[4]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的面积无关,需要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相同,改变接触面的大小,所以需分析3、4两组数据。
③[5]分析1、2、3三组实验数据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摩擦力越大,且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即
由此可以得出
f=0.3F
11. 控制变量法 甲丙 不需要
【解析】
(1)[1]该实验主要采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在甲、乙实验中保持压力相同,改变的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甲、丙实验中,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改变的是压力。
(2)[2]甲丙两图中,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丙图中压力更多,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更大,即A所受的摩擦力大,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3]如丁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相对于地面静止,受到摩擦力和测力计的拉力为一对平衡力,故该装置的优点是不需要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12. 必须 等于 甲 压力大小 乙、丙 错误 不一定
【解析】
(1)[1][2]实验过程中,利用了二力平衡的原理,即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所以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3]在甲实验中,接触面为木板,较光滑,且压力最小,所以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甲实验;
(3)[4][5]比较甲、乙两次实验,接触面相同,压力不是,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是否有关;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压力相同,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是否有关;
(4)[6]比较甲、丁两次实验,小明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此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此结论是不正确的,因为实验时切去一半压力也减小了,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即没有控制压力相等.
(5)[7]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所示,接着木板运动时,因为摩擦力与速度没有关系,克服力加速度对拉力的影响,所以不做匀速运动也不会影响实验结果,即小明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点睛】
最后一问中的方法改进了实验过程,使实验更容易操作,容易读数,是很好的方法,体会其中的原理.
13.(1)4×104N;(2)72km/h;(3)3.2×103N
【解析】
解:(1)汽车的重力
(2)由题知,汽车行驶路程s=18km,时间
则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
(3)小车所受的阻力为
因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是相等,所以,汽车受到的牵引力
答:(1)汽车的重力为4×104N;
(2)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72km/h;
(3)汽车匀速行驶时的牵引力为3.2×103N。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