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有机物的常识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1有机物的常识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25 10:0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9.1 有机物的常识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某些袋装食品需要充气防腐,下列最宜作充入气体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甲烷 D.一氧化碳
2.下列各组中,物质的俗称、学名与化学式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A.干冰 水  H2O B.小苏打 碳酸钠 Na2CO3
C.生石灰 氢氧化钙 Ca(OH)2 D.酒精 乙醇 C2H5OH
3.学习化学,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氮气可用于填充灯泡是因为其化学性质不活泼
B.酸碱中和反应都会放出热量,因此放热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点燃甲烷前,一定要先检验甲烷的纯度,可防止发生爆炸
D.物体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物质的微粒间距离发生了变化
4.物质分类方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是
A.C60一化合物
B.小苏打一盐
C.水煤气一混合物
D.蔗糖一有机化合物
5.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不一致的是
A.碳酸钠、Na2CO3、纯碱 B.乙醇、C2H5OH、酒精
C.氧化钙、CaO、消石灰 D.氢氧化钠、NaOH、烧碱
6.“化学链燃烧”技术是目前能源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氧化镍(NiO)作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过程如图所示,相比直接燃烧甲烷,对该技术的评价错误的是(  )
A.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B.没有和氧气直接接触,减少爆炸风险
C.消耗等质量甲烷,参加反应氧气较少
D.有利于分离和回收较纯净的二氧化碳
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B.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8.“柴、米、油、盐”是厨房常备用品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A.柴(纤维素) B.米(淀粉) C.油(脂肪) D.盐(氯化钠)
9.下列做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
A.用洗涤剂去除油污 B.用白酒去除水垢
C.用小苏打发酵面粉 D.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10.酒精(C2H6O)属于
A.混合物 B.氧化物 C.单质 D.有机物
11.永州市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每位市民都要珍惜生命、杜绝毒品。“冰毒”是一种毒品,其主要化学成分是甲基苯丙胺(化学式为C10H15N)。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基苯丙胺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B.1个甲基苯丙胺分子中含有26个原子
C.甲基苯丙胺中的H、N元素的质量比为15:14
D.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
12.小军同学来到他家厨房,他不可能找到的调味品是
A.食盐(氯化钠) B.醋(醋酸) C.酒(乙醇) D.胆矾(硫酸铜晶体)
13.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是(  )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的产物对环境影响较小;③是一种可再生能源;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量。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只有②③④
14.下列物质是某食品配料中的主要成分,其中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
A.淀粉 B.食盐 C.食用油 D.白砂糖
15.Na2CO3俗称纯碱,侯德榜为纯碱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Na2CO3属于
A.氧化物
B.盐
C.有机物
D.混合物
16.下列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物质里含有的有机物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蜂蜜中含有的葡萄糖
B.石油中含有的C16H34
C.芹菜中含有的纤维素
D.植物油中含有的油脂
二、综合应用题
17.⑴ 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A.干冰 B.盐酸 C.明矾 D.生石灰 E.葡萄糖
①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 ②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________; ③可用于净水的物质是________; ④常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________。
⑵ 根据题意用下列选项的字母填空:A.熔点 B.沸点 C.硬度
①工业制氧气和石油分馏都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的________不同;
②武德合金用作保险丝比用纯铜丝更安全,是因为前者的________低。
18.2017年5月,中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储量丰富,热值高,燃烧后不产生任何残渣,被称作“未来的能源”。
(1)可燃冰通常出现在深海海底以下数百至一千多米的沉积层内,据推测可能是地层断裂导致气体逸出,上升的气流与海洋深处的冷水接触而形成。基于以上信息可知,影响可燃冰形成的因素可能是气源、压强和________。
(2)可燃冰开采不当,会对地球环境带来严重破坏,如大规模的海底滑坡、大量甲烷逃逸到大气中等。甲烷气体进入大气会带来严重的________,造成全球气温上升。
(3)现在普遍认为可燃冰的化学式是CH4·8H2O,请列式计算可燃冰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
19.“践行绿色生活”,旨在向向社会传播“生活方式绿色化”。
(1)PM2.5是指大气中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行为不会形成PM2.5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
(2)为减少空气污染,汽车改用乙醇汽油为燃料。其中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大气中CO2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所以提倡“低碳生活”。下列关于“低碳生活”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_。
A.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提倡使用节能灯
C.随手关灯 D.选择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等方式出行
20.在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1)石油、煤、天然气都是__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我国科学家在水煤气生产中引入了高效催化体系,使该反应可在 120℃时进行,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①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下列关于催化剂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编号)。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
C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D催化剂又叫触媒
(3)①2020 年全国范围普及乙醇汽油。相同条件下的对比研究发现,E10 型乙醇汽油废气排放中的 CO 和碳氢化合物,比普通汽油下降了 30%以上。乙醇汽油比普通汽油燃烧更充分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②利用秸秆可生产乙醇,加入到汽油中制成乙醇汽油。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如下反应:,则 X 的化学式为______。
③C2H5OH 在物质的分类上属于______。
A有机物 B氧化物 C碱 D化合物
(4)乙醇(C2H5OH)完全燃烧时生成 CO2和 H2O。如果氧气不充足,乙醇燃烧可能还生成CO。现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乙醇燃烧产物中有 CO、CO2和 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能验证产物中有H2O 的现象是无水 CuSO4 变蓝;能验证产物中有 CO 的现象是______。
②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B 中石灰水变浑浊,D 中石灰水无变化。B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D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③若乙醇燃烧产物中 CO 和 CO2 的总质量为 25.2 g,其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5,则反应产物中 H2O 的质量为_______。
21.在中医诊所里,王同学看到老中医用“酒火疗法”为患者治疗,发现白酒竟然能够被点燃。医生告诉她:酒精体积分数较大(即度数较高)的白酒才能被点燃。王同学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指每100L酒精的水溶液中含75mlL酒精)代替白酒进行了系列探究。
【提出问题】能被点燃的酒精溶液的最小体积分数是多少
【查阅资料】①酒精(C2H5OH)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挥,易燃烧,可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②两种液体混合时,分子间隔不同对混合后的总体积有影响,但对本实验的影响很小,忽略不计。
【实验探究】实验用品:75%酒精溶液、蒸馏水、小烧杯、胶头滴管、量筒(50mL、20mL、10mL)蒸发皿、玻璃棒、火柴。
(1)用75%酒精溶液配制10mL60%的酒精溶液。实验时,最好选用_____mL量筒,使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应____________。
(2)在室温(20℃)时,王同学按上述方法配制了体积分数为50%、40%、30%、20%的酒精溶液各10mL,分别倒入蒸发皿中,点燃,观察。实验结果如下表
酒精体积分数 50% 40% 30% 20%
观察到的现象 可燃 可燃 不可燃 不可燃
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室温(20℃),张同学在王同学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认为35%的酒精溶液不能被点燃,李同学则不同意张同学的观点,你认为李同学的不同意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4)拓展应用
①未盖灯帽且久置不用的酒精灯,常常不易被点燃。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②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国家决定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C.每个乙醇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C:H:O=12:3:8
22.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铁的冶炼和应用
(1)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
①深埋的古墓中有些铁器保存至今是因为______(填字母)。
a.铁不活泼 b.密封缺氧 c.干燥少水
②胆碱为CuSO4晶体,《梦溪笔谈》记载“熬胆矾铁釜久亦化为铜”,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
(2)用赤铁矿高炉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生铁炼钢,主要是降低______元素含量,除去生铁中硅、硫和磷等元素。
(3)硫酸亚铁可作为补铁剂,其药片表面包裹着用淀粉制作的糖衣,淀粉属于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如无此糖衣,FeSO4暴露在空气中转化成Fe(OH)SO4而失效,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二)铁红(Fe2O3)的制备
用工业烧渣(含有Fe2O3、FeO和SiO2)制备化工原料铁红的实验流程如图2:
(4)酸溶前将烧渣粉碎,目的是______。写出酸溶时发生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
(5)氧化时发生的反应为2FeSO4+H2O2+H2SO4=Fe2(SO4)3+2H2O反应温度不宜太高,原因是______。
(6)过滤2所得固体必须洗涤,判断固体已经洗净的方法是______。
(三)铁触媒的制备
铁触媒是工业合成氨的催化剂,主要成分为Fe3O4。用下列装置对铁触媒的制备进行研究。取48.00g铁红置于装置A中,控制不同的温度对其加热,测得装置B和C的质量变化如表。
表:装置B和C的质量变化
温度/℃ 装置B/g 装置C/g
室温 300.00 400.00
550 300.45 400.55
600 300.90 401.10
650 301.80 402.20
资料:加热到500℃以上,Fe2O3和CH4开始反应,生成铁的其他氧化物、CO2和H2O。温度高于700℃,生成Fe。
(7)装配好实验装置后,先要______。
(8)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需通入CH4,加热前通CH4的目的是______。
(9)加热到650℃时,装置A中剩余固体为FeO和Fe3O4的混合物,则两物质的质量比m(FeO):m(Fe3O4)=______。
(10)用铁红制取铁触媒,装置A应控制的适宜温度为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D
3.B
4.A
5.C
6.C
7.B
8.D
9.B
10.D
11.D
12.D
13.D
14.B
15.B
16.C
17. E A C D B A
18. 温度 温室效应 7.5%
19.(1)C
(2)
(3)A
20. 不可再生 ABCD 乙醇含氧量高,能使汽油燃烧更充分 CO2 AD E 中黑色固体变红色,D 中澄清石灰水无变化,F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检验乙醇燃烧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证明二氧化碳气体已被除尽 16.2g
21. 10 将量筒放平,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齐平 C2H5OH+3O22CO2+3H2O 张同学没有进行实验,没有实验数据,不能判定出浓度为40%~30%酒精能否被点燃 酒精挥发,水分残留 B、C
22.(1) bc Fe+CuSO4=Cu+FeSO4
(2) Fe2O3+3CO2Fe+3CO2 碳(或C)
(3) 有机物 4FeSO4+O2十2H2O=4Fe(OH)SO4
(4) 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Fe2O3+6HCl=2FeCl3+3H2O或FeO+2HCl=FeCl2+H2O
(5)温度太高,H2O2发生分解
(6)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滴加BaCl2[Ba(NO3)2或Ba(OH)2]溶液,无沉淀产生
(7)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8)赶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或赶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氧气与CH4反应生成CO2和H2O,影响测定结果)
(9)27:29
(10)600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