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第三十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吉林市第三十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5 15:44:40

文档简介



九年级阶段性学业水平测试卷
(1)请在语段中①②处填写正确的汉字和拼音。
(2)请解释语段中加点成语的意思。
语文试卷
(3)请在语段中③④处填写正确词语

语文试题共8页,共计总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
(4)文中画线句子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一并交回
A.一度出现“一‘墩难求”的火爆场景,B.一度出现“一墩难求”的火爆场景。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
C.一度出现“一墩难求”的火爆场景,
D.一度出现“一‘墩'难求”的火爆场景。
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
()语段中“润物细无声”杜甫诗《春夜喜雨》中的名句,下列诗歌句中属于他的作品中的一项是
上答题无效。
(
)
A.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B.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C.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D.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请在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二、阅读(45分)
(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1)小题1,(2)-(⑤)每小题2分)
(一)古诗文阅读(15分)
订:
1.
,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10题。(10分)
线:
2.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鱼我所欲也
3.《醉翁亭记》中体现全文核心命意及醉翁命名之意的句子是: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
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4.《无题》一诗中抒写离别难分难舍的情感。渲染出一种"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的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急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
悲凉气氛的诗句是:
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装: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
订:
北京冬奥会期间,吉祥物冰墩墩”成为“顶流”,在国内外圈粉无数,一度出现一墩难求的火爆
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
线:场景融合了大熊猫形象和冰晶外壳的冰墩墩”,除了独具匠心的中国文化元素表达,其精益求精
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6.请写出一个出自本文的成语
。(1分)
的制作工艺及背后的技术创新,也是“冰墩墩”成为爆款的秘ⅱ(①)。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盼盼”,(③)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福娃”,(④)2022年北京冬奥
A.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B.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乡为身死而不受
会的冰墩墩”,在这些吉祥物的历史性跨越里,是中国制造讲给世界的中国故事。故事里有润物细
C.宫室之美/行道之人弗受
D.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得之则生
无声的中国文化形象景观,有经过几十年市场淬(②)炼后崭露头角的中国品牌,更有以强大的经
8.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
”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这是
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作为支撑的中国奇迹。
每个人都有的“
”。(2分)
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九年级阶段性学业水平测试卷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阅卷说明:
1.阅卷前务必认真研究试卷并讨论评阅说明,以减少评阅误差。
2.考生答卷时出现的错字、别字,每个扣0.5分,在所在题内扣,扣完该题分数为

(作文除外)。同一个错字、别字反复出现,不重复扣分。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评阅说明:
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⑴小题1,⑵-⑸每小题2分)
1. 朝晖夕阴
2.直挂云帆济沧海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5.⑴ 籍 cuì ⑵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 ⑶ 到 再到 ⑷ D ⑸ B
二、阅读(45分)
(一)古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10题。(10分)
6. 舍生取义或 嗟来之食 (共1分)
7.C(2分)
8.舍生取义 本心(每点1分,共3分)
9.“是”指“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表达了作者对不义行为的鄙视和主张停止不义
行为的思想。(2分)
10.【示例】我不赞同(不同意)这种说法。“舍生取义”并不仅仅是要为了大义付出生
命,还包含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牺牲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还包含不能为了个人私欲而忘了义。所以。今天我们依然要继承并发扬“舍生取义”
的精神。(3分)
【乙】阅读古诗,完成 11-13题。(5分)
11.给(1分)
12.比喻论证。万事莫贵于义。(2分)
13.历史上为了正义而牺牲生命的人很多,如谭嗣同为了民族大义,舍身报国,英勇就
义。(2分)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甲】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16分)
14.①祖母用很简单的食材做出好吃的大锅饭;②祖母很利索地把大铁锅刷得油亮亮的;
③祖母总是笑着看我们吃她做的红薯炒腊肉,眼珠子都是甜的;④祖母做的野批杷凉粉
韧性足,有嚼头;⑤祖母在两口石磨间辛勤地劳作;⑥祖母在农忙季节做饭送饭;⑦祖
母登高喊帮工吃饭,喊声比行家的高腔调还有味道;⑧祖母笑盈盈地看着“我”喝酒;
⑨祖母把一叠纸钱端着放进寿材的内廊后显得很轻松。(答出四点即可,共4分)
15.内容上:写祖母坟前小树团团如盖,野批把树绿荫蒙蒙,寄托了作者对祖母深深的
怀念之情;用景物描写收束全文,寓情于景,余味无穷。结构上:“祖母坟前的小树恐
怕已团团如盖了”与第①段祖父种树,说祖母的灵魂会福荫子孙的内容相呼应,使文章
首尾照应,结构完整。(4分)
16.角度一: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转起圈来”“开动起来”“冒出来”写出了用大
石磨磨面时热闹的劳动场面,从侧面写出了祖母的勤劳。
角度二:作者选取“隆隆隆”“汩汩”“黄澄澄”等富有表现力的叠词,生动形象地写
出用大石磨磨面时热闹的劳动场面,富有生活气息,也从侧面写出了祖母的勤劳。(4分)
17.文中“祖母的灵魂”蕴含着祖母勤劳朴实、承担家庭的责任、对生命的豁达、对苦
难的隐忍等优秀品格与精神,这些都是她对子孙们最好的教育,将对子孙们产生积极而
深远的影响。(4分)
【乙】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9分)
18.B (2分)
19. A文明素质的提升需要制度的保障与法律的约束,需要大力地“管”。 B文明素质需要管,
关键在于要有规则制度的管束。(2分)
20.选文首先提出“管”可以出素质,“管”可以保文明的分论点,紧接着举了不同国家不文
明的现象,证明文明素质的高下与名声身份无关,最后强调不文明现象影响巨大。(3分)
21.这位网友的观点是错误的,只有加大惩戒力度,严格贯彻法制法规,才能更好地整治不文
明现象,否则类似的不文明现象只会愈演愈烈。(2分)
(三)名著阅读(5分)
22.(1) 【甲】C 【乙】A 【丙】B (3分)
(2) 作者抓住周进到贡院游玩时号啕大哭的传神细节,以冷峻的白描直书其事,从
而达到讽刺周进一心追求功名的丑态之效果。(展现了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的毒害)(共2分)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一)综合性学习(10分)
23.(1)B(2分)
(2) 示例:天问显国力 祝融着火星(2分)
(3) 围绕“第一,“祝融”来源于中国古代神话,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第二,祝融是中国
古代神话中的火神,这一命名寓意它给人类带来光明,促进人类文明发展;寓意点燃中国星
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中国航天人持续探索宇宙,不断超越自我。第三,“祝”,祝愿,祝福,
表达了对人类踏进星辰大海的美好祝愿,激励航天人追逐梦想,勇于探索;“融”,融合,
协作,表明中国将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推进国际合作”回答即可。(6分)
(二)写作(50分)
24.略
评阅说明:
(1)内容分评阅说明(47分):
①评阅前,要进行试评,确立各等次的样例文;评阅时,要求三名教师独立评阅,分
数取平均值,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②评阅全部试卷时,请以二等、三等之间的35分为基准,根据作文实际上下浮动。
③评阅每份试卷时,首先确定等次,然后根据所评等次的基准分,上下浮动。
④作文中出现无标题或写错标题,写真实校名或姓名等情况,要在相应等次的基准分
上扣1-2分。
⑤作文中出现低俗的、不规范的语言以及使用外语表达等情况,要在相应等次的基准
分上扣1-2分。
⑥标点符号错误每两个扣1分,扣至3分为止;错字、别字每个扣0.5分,扣至3分为止。
⑦评阅有争议的作文时,要慎重对待,要集体讨论、评定其等次和分数,要鼓励考生
自由、有创意地表达。
(2)书写分评阅说明(3分):
正确1分,工整2分,美观3分。
评阅时请注意:
(1)作文(1)写作内容必须符合命题。
(2)作文(2)不要求考生必须引用材料中的文字,但是所写的内容要与材料直接相关。
(3)作文(2)任选一个角度或整合多个角度均可。
26.评分标准:
(1)满分47分。在所有作文中相对完美(符合考生年龄特点和语言表达能力,不以文学作
品为衡量标准)的文章。
(2)一等:44-47分,基准分45分。主旨鲜明,表达有文采。
特色评分:感情真挚、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语言富有个性等方面有一项突出的作文
即可评为一等。
(3)二等:35-43分,基准分39分。主旨明确,表达流畅。
(4)三等:27-33分,基准分31分。主旨基本清晰,表达基本清楚。
(5)四等:27分以下,基准分22分。主旨不明确,表达不清楚。
(6)书写分3分另赋,直接加入各等级分数之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