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了解生物圈
一、单选题
1.前进中学某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以下几组对照,符合他们实验要求的是( )
A. 阴暗低温与阴暗高温 B. 阴暗潮湿与明亮潮湿
C. 阴暗潮湿与阴暗干燥 D. 阴暗潮湿与明亮干燥
2.如图为某公园的一个小树林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虫的体色与栖息环境相近,这体现出生物影响环境
B. 图中有多条食物链,其中一条是“植物→虫→鸟→细菌”
C. 图中若去掉细菌、真菌,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D. 图中的植物是生产者,细菌、真菌是分解者
3.2014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下列举措不利于改善环境的是( )
A. 发展生态农业,充分利用生物废弃物
B. 大量采伐森林资源,发展当地经济
C. 推广生物防治,少用杀虫剂
D. 政府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4.去年我省遭受超强台风“威马逊”的影响,不少大树被大风刮倒,农田被淹没,损失惨重。以上现象说明( )
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环境能影响生物
C. 生物能影响环境 D. 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5.生物种类多,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的生态系统是( )
A. 草原生态系统
B. 湿地生态系统
C. 森林生态系统
D. 农田生态系统
6.在非洲草原生态系统中,肉食性动物总比草食性动物的数量少得多.这是由于( )
A. 草原上的动物密度太大 B. 肉食性动物繁殖能力低
C. 肉食性动物被人类大量捕杀 D. 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逐级递减
7.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渠道是( )
A. 食物链 B. 食物网 C. 食物链和食物网 D. 生物圈中水循环
8.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是( )
A. 循环往复 B. 逐级递减 C. 单向流向 D. 双向的
9.在“草→蝗虫→青蛙”组成的食物链中,若青蛙的体重增加1克,则最多消耗草多少克( )
A. 25克 B. 50克 C. 100克 D. 125克
10.被称为“地球的肾”的生态系统是( )。
A. 草原生态系统 B. 森林生态系统 C. 海洋生态系统 D. 湿地生态系统
二、多选题
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芽都能发育成枝条
B.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丧失了吸收的99%的水分,这是一种浪费
C. 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导管运输到其他器官的
D. 沼泽属于湿地生态系统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万千枝条及其绿叶,是由植物体的芽发育而来
B.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雌蛙鸣叫吸引雄蛙来抱对
C.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影响这一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温度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的发育是完全变态发育
13.下列关于生态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态平衡是指一个人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稳定即为生态平衡
B. 生态平衡不是静止的、绝对的
C. 生态平衡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而且这种能力是有限的
D. 自然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人类需要的生态平衡是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极为有利的平衡
14.如表是某科研人员对四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统计结果: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单位:个)
种类数量 生态系统 物种1 物种2 物种3 物种4 物种5 物种6 物种7 物种8 物种9
Ⅰ 0 90 0 0 30 30 0 0 40
Ⅱ 200 350 0 0 30 0 0 0 40
Ⅲ 150 250 100 800 40 30 50 20 0
Ⅳ 300 200 0 0 0 0 0 50 50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 物种1和物种2很有可能是消费者
B. Ⅰ号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弱
C. Ⅲ号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食物网最复杂
D. 若4个生态系统均受到重金属铯的污染,体内铯含量最高的生物是物种1或物种2
15.15.如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
A. 在鹰获得能量最少的一条食物链中,鹰处于第三营养级
B. 草能制造有机物,位于第一营养级
C. 作为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成分是分解者
D. 在此生态系统中,一共有4条食物链
三、综合题
16.某同学借助显微镜和放大镜观察池塘水中生物,并对水虿、水蚤等生物体内发现的食物成份进行分析,将它们的食性关系绘制成左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取一滴池水滴在载玻片上(见右图),用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液滴再缓缓放下,目的是避免产生________。将制作好的临时装片置显微镜下观察,若物像模糊,应调节________。
(2)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小球藻身体都由一个细胞构成,这样的生物称为________生物。
(3)根据左图中的信息写出食物链:________。
(4)水虿和水蚤体表都具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无脊椎动物类群中的________。
17.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____________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该图中没有显示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__。
(2)该图中青蛙与蜘蛛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3)蛇在该生态系统中所处的是第___________________营养级。
(4)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____条食物链,鹰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食物链中,如果草消耗1000千焦能量,鹰最多可以获得__________千焦能量。
18.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禾谷类→_________→鹰,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图中食虫鸟与昆虫的关系是_________ (填“捕食”或“竞争”)。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来看,图中没有标出的生物部分是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图中的_________。
(4)影响该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_(只填写一个答案,合理即可)。
(5)农田周边的树木大量被砍伐,食虫鸟的数量骤减,昆虫数量剧增,造成农作物减产,这说明生态系统所具有的_________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6)在生物圈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美丽的“红海滩”属于_________。
A.海洋生态系统 B.淡水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19.下面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食物网由________条食物链组成。
(2)写出其中最长一条食物链________。
(3)鹰和蛇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是________和________关系。
(4)正常情况下,该食物网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
20.我国南海海域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金枪鱼是其中一种,它的种类包括蓝鳍金枪鱼、黄鳍金枪鱼、长鳍金枪鱼等。金枪鱼在该海域中捕食章鱼,章鱼所捕食的小鱼要吃大量的浮游藻类。请据资料回答问题:
(1)金枪鱼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_。
(2)金枪鱼鳍的________和_________是一对相对性状。
(3)根据资料内容,写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金枪鱼。
(4)如果该海域被铅污染,以上食物链中体内铅含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做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2:了解生物圈
1.C
【解析】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唯一变量是湿度。除湿度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该相同且适宜,如鼠妇的数量、阴暗等。因此应该设置阴暗潮湿与阴暗干燥两种环境进行对照。故选C。
2.D
【解析】虫的体色与栖息环境相近,这体现出生物适应环境而不是生物影响环境,A错误;
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因此图中只有1条食物链植物→虫→鸟,而不是包含多条食物链,其中一条食物链是:植物→虫→鸟→细菌,B错误;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阳光、空气、土壤和水等是非生物部分。图中若去掉细菌、真菌,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并且还缺少非生物成分,不能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C错误;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叫做生产者;细菌真菌主要靠分解动植物遗体、排出物等含有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叫做分解者,D正确。
3.B
【解析】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提高生物废弃物的利用效率,保护环境,A正确;大力开发森林资源,会导致植物减少,不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破坏,B错误;推广生物防治,减少杀虫剂的施用,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改善环境,C正确;政府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改善环境,D正确。
4.B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去年我省遭受强台风“威马逊”的影响,不少大树被大风刮到,农田被淹没,损失惨重。以上现象说明环境能够影响生物。
5.B
【解析】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很,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依然是非常丰富的。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A不符合题意;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B符合题意;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C不符合题意;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D不符合题意。故选B。
6.D
【解析】在非洲草原生态系统中,肉食性动物和草食性动物存在这样的食物链:绿色植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由分析知道,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逐级递减的,获得的能量就越少,生物的数量就越少,由前往后,营养级别依次升高,最低的是绿色植物,最高的是肉食性动物。所以在非洲草原生态系统中,肉食性动物总比草食性动物的数量少得多。
故选D。
7.C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如食物链:草→兔→鹰,兔吃草,草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兔的体内,鹰吃兔,兔体内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到了鹰的体内。因此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故选C。
8.A
【解析】物质循环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中,完成一个循环过程,其特点是物质循环是周而复始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生物之间的取食过程完成的,它们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能量流动伴随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不可循环的。
故选A。
9.C
【解析】生态系统能量的流动是沿食物链逐级递减的,单向的,不循环。一般地说:输入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流入下一营养级,在草→蝗虫→青蛙→蛇组成的食物链中,若青蛙的体重增加1克,则最多需消耗青草:1克÷10%÷10%=100克。
故选C。
10.D
【解析】湿地生态系统,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和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调节气候、分解净化环境,起到“排毒”、“解毒”的功能,因此被人们喻为“地球之肾”。
故选D。
11.ABC
【解析】不同部位的芽发育结果不同,如:花芽将发育成花,叶芽发育成叶,有的芽发育成侧枝,顶芽发育成主干,混合芽发育成枝和叶或叶和花,A错误;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丧失了吸收的99%的水分,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积极的意义,一是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二是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三是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B错误;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根所吸收的无机盐只有溶解于水中,才能被植物体所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C错误;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能降解污染、净化水质,还能调节区域小气候,有地球的肾之称。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D正确。
12.ACD
【解析】芽按照将来发育成什么分为叶芽、花芽和混合芽三种,将来发育成枝和叶的芽叫叶芽(或枝芽);将来发育成花的芽叫花芽;既能发育成叶又能发育成花的芽叫混合芽。叶芽(或枝芽)的结构和发育,生长点:发育成新的芽结构,叶原基:发育成幼叶;幼叶;发育成叶;芽原基发育成侧芽;芽轴:发育成茎。所以万千枝条及其绿叶,是由植物体的芽发育而来,A正确;在两栖动物无尾类的许多种类的雄性中,使咽壁向外膨出形成膜状的球形囊。这个囊称为鸣囊,由很小的开口与咽头相连,鸣叫时膨胀,起共鸣器的作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雄蛙有鸣囊,能鸣叫;雌蛙没有鸣囊不能鸣叫。这里的蛙声是雄蛙为了吸引雌蛙来抱对,属于繁殖行为,B错误;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春天温度升高,鸭子开始下水游泳,C正确;家蚕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为完全变态发育;而不完全变态发育只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家蚕由受精卵孵化成幼虫后,幼虫取食桑叶,每隔5、6天就蜕一次皮,经过4次蜕皮后,蚕就会停止取食吐丝,将身体围绕起来结茧化蛹,蛹过一段时间羽化为成虫,D正确。
13.BC
【解析】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绝对不变,而是相对、持续的稳定。生态系统中各种是生物的数量变化是有规律的,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动态的平衡,在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是稳定的,是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越多,调节能力越强;如动物有迁入、有迁出,有死亡、有出生,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变化的,又是相对稳定的,植物的数量不仅比草食动物多,而且还要维持一定的比例,如三颗草和两只羊,虽然草比羊多,但是不能保持稳定,因此还要达到一定的比例,同样草食动物要比肉是动物多,并维持一定的比例,如果人类的干预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而人类的活动会影响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所以人类要遵循生态系统自动调节的规律,不要超过它自身的限度,否则,将来大自然必将报复我们人类。而人类对生态系统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一是人类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对生态系统生产性的作用,二是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对生态系统进行保护性的作用。故BC正确。
14.AD
【解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从固定在生产者体内的太阳能开始,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在沿食物链各个环节的传递过程中,流动的特点:单向的,逐级递减的.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生物的数量越少。生产者总是第一营养级,其数量最多。由表可知:在Ⅰ、Ⅱ号生态系统中,物种2的数量最多,在Ⅳ号生态系统中,物种1的数量最多。因此,物种1和物种2很有可能是生产者,A错误;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受到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个体数量及各种生物之间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的影响,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相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少,食物链和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弱。由表可知:Ⅰ号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最少,营养结构最简单,自动调节能力最弱,B正确;
由表可知:Ⅲ号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最多,食物链和食物网最复杂,营养结构最复杂,自动调节能力最强,C正确;
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毒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不易分解,而且是生物体无法排出的,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网的最高级消费者。由表可知,在4个生态系统中,物种9的数量最少,因此,物种9是最高级消费者,它体内铯的含量最高,D错误。
15.BD
【解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在此生态系统中流入猫头鹰体内能量最少的那条食物链是最长的那条食物链,即:草→昆虫→杂食性鸟→鹰,是第4营养级,A错误;
在该生态系统中草的数量最多,位于第一营养级,B正确;
作为生态系统,食物网只表示出了生物部分,还缺少分解者和分生物部分,C错误;
在此生态系统中,有四条食物链:草→吃草籽鸟→鹰,草→鼠→狐,草→鼠→鹰,草→昆虫→杂食性鸟→鹰,D正确。
16. 气泡 细准焦螺旋 单细胞 小球藻→水蚤→水虿 节肢
【解析】(1)取一滴池水滴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液滴再缓缓放下,目的是避免产生气泡。将制作好的临时装片置显微镜下观察,调节细准焦螺旋能使物象更加清晰。
(2)小球藻身体都由一个细胞构成,这样的生物称为单细胞生物。
(3)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构成的链状结构就是食物链,如小球藻→水蚤→水虿。
(4)节肢动物的身体分部,有许多体节构成,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可见水蚤、水虿属于节肢动物。
17. 草 分解者 捕食与竞争 三、四、五 6 草→鼠→鹰 40
【解析】(1)生命活动离不开能量的供给,而能量最初来自于太阳。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该图中没有显示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2)青蛙捕食蜘蛛,同时青蛙和蜘蛛都以食草昆虫为食,所以该图中青蛙与蜘蛛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3)在食物链中的每一个环节称为一个营养级,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植食性动物为第二营养级,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为第三营养级…,依此类推。蛇在该生态系统中所处的是第三、四、五营养级。
(4)图中食物链有:草→鼠→猫头鹰、草→鼠→蛇、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蜘蛛→吃虫的鸟→猫头鹰、草→食草昆虫→吃虫的鸟→猫头鹰,因此上图中共有6条食物链;
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并逐级减少,因此,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最短的,即草→鼠→猫头鹰。
在能量的传递过程中,各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如果草消耗1000千焦能量,则它能为鹰最多提供1000千焦×20%×20%=40千焦的能量。
18. 食草籽的鸟 禾谷类 捕食 分解者 太阳光能(或太阳能) 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自我调节 C
【解析】(1)食物链反映的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的起始点一定是生产者(绿色植物)。该图含有2条食物链:禾谷类→食草籽的鸟→鹰;禾谷类→昆虫→食虫鸟→鹰。图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禾谷类→食草籽的鸟→鹰。禾谷类属于生产者,食虫鸟与昆虫的关系是捕食关系。
(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除图中所示组成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还应有分解者。
(3)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所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图中的太阳光。
(4)影响该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有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5)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农田周边的树木被砍伐,食虫鸟的数量骤减,昆虫数量剧增而造成农作物减产,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所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6)美丽的“红海滩”属于湿地生态系统。
19. 4 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 捕食 竞争 草
【解析】(1)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该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鼠鹰;草→鼠→蛇→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
(2)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草。
(3)在该食物网中,鹰以蛇为食,它们之间存在捕食关系,同时鹰与蛇都以鼠为食,它们之间又存在竞争关系。
(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自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能量在沿食物链的流动过程中会逐级消耗;因此正常情况下,该食物网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应该是生产者---草,数量最少的生物应该生物处于最高营养级别的消费者---鹰。
20. 鳃 蓝鳍 黄鳍 浮游藻类 小鱼 章鱼 金枪鱼 从自我做起,影响和教育身边的人,不污染水资源
【解析】(1)金枪鱼生活在水中,属于鱼类,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2)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金枪鱼鳍的蓝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生物的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
(3)食物链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根据资料内容,题中的生物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浮游藻类→小鱼→章鱼→金枪鱼。
(4)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在“浮游藻类→小鱼→章鱼→金枪鱼”这条食物链中,金枪鱼的营养级最高,则它的体内铅含量最多。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作为一名中学生,要从自我做起,影响和教育身边的人,不污染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