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理)(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理)(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3-24 16:5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合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地理试卷
时 间:50分钟 分 值:10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第61~62题。
1.图示区域中,区域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属性是(  )
A.河流、明确的 B.湖泊、模糊的 C.交通线、模糊的 D.山脉、明确的
2.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工业是(  )
A.化学工业 B.建材工业 C.电子工业 D.纺织工业
中国各地的菜肴由于受到当地环境、气候、物产、风俗以及饮食习惯的影响,形成了各具地方风味特色的流派。目前中国有“八大菜系”正在致力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川菜是民间最大的菜系,如今,川菜馆遍地开花,受到热捧。据此,完成63~64题。
3. “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可以概括我国东西南北的饮食口味特点。对其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  )
A.南甜是因为南方盛产甜菜,食糖丰富
B.北咸是因为北方沿海盛产海盐,有长芦盐场
C.东辣是因为气候湿热,吃辣椒利于排出体内湿气
D.西酸是因为山西等地盛产高粱,人们喜欢食醋(山西地区)
4.如今,川菜馆遍地开花的主要原因是(  )
A.川菜口味独特 B.四川外迁人口多 C.国家政策导向 D.我国湿热气候面积大
每一个区域都有特定的地理环境,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读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系图,完成65~66题。
5.在区域开发早期,制约该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雨热同期   B.河网密布  C.土质黏重 D.红壤广布
6.该地区密集的河网对区域工业化阶段所产生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A.提供工业原料 B.提供生活水源
C.提供便利的交通运输 D.提供丰富的水产品
7.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趋于严重的根本原因是(  )
A. 过度樵采和过度放牧 B. 过度农垦及水资源利用不当
C. 迫于人口压力和不合理的经济活动 D. 干旱的气候特征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农作物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依据图文信息,回答68--69题。
8.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
A.RS﹣GPS﹣GIS B.GIS﹣RS﹣GPS C.RS﹣GIS﹣GPS D.GPS﹣RS﹣GIS
9.“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  )
A.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 B.统计城市GDP增长量
C.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 D.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
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地区农民构筑的草方格沙障景观图。读图,完成第70~71题。
10.农民构筑草方格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
A.削减风力,截留水分
B 增加旅游景观
防治土地盐碱化
提高粮食产量
11.沙产业是指积极利用沙漠、戈壁的土地和景观资源,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变沙害为沙利,向沙漠要效益的新兴产业。下列适合在该地区发展的沙产业有(  )
①沙生中药材产业 ②沙区生态经济林产业 ③沙区粮食产业 ④沙漠旅游休闲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非洲的刚果盆地是地球上热带雨林的三大分布区之一,目前该地雨林遭受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坏,研究人员开展的研究显示:到2050年,森林砍伐可能导致刚果盆地气温上升0.7℃,将使温室气体造成的变暖加剧50%。据此完成72-73小题。
12.刚果河流域雨林大面积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
A.历史遗留的迁移农业 B.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
C.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 D.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
13.近年来,对该区域的热带雨林进行大规模开发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 ③地下水位上升
④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泥沙含量大 ⑤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加剧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
苏门答腊岛上分布着大片雨林,岛上存在烧荒现象(垦荒前烧掉荒地上野草、灌木等植被的行为)。据此完成74-75小题。
14.苏门答腊岛上农民择时烧荒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风向 D.光照
15.下图为苏门答腊岛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土壤肥力变化图。图中土壤肥力由b到c的变化说明( )
A.该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B.烧荒后土壤肥力下降
C.该地区土壤十分贫瘠 D.作物生长需肥多
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土地荒漠化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 读图完成76-77题。
16.下列省区荒漠化比例最大的是 ( )
A.宁夏 B.青海 C.陕西 D.新疆
17.下列防治草地退化的措施,合理的是( )
①开采矿产 ②生态移民 ③合理载畜 ④抽取地下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 ③④
18. 荒漠化的治理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因此治沙战略应( )
A. 以工程措施为核心 B. 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C. 以生物工程为核心 D. 以跨流域调水为核心
亚马孙雨林是功能强大的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肺”,但雨林生态系统又是非常脆弱的。据此完成79-80题。
19. 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热带雨林能够( )
A. 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B. 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
C. 促进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D. 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20.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乏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二、综合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
2019年6月17日是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宣传的主题是“防治土地荒漠化,推动绿色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沙区经济持续发展、民生不断改善。库布齐甘草平移种植技术、光伏发电治沙等的成功经验被联合国称为“全球样本”,其中光伏发电“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的立体化的新型产业模式是库布齐沙漠的一种新型治沙模式。
(1)从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角度分析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条件。(10分)
(2)说明预防盐渍化土地面积扩大的措施。(10分)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北部的亚马孙平原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22.简述亚马孙地区雨林被毁的原因,并提出保护热带雨林资源应采取的措施。(20分)
高二理科地理期中考试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B A C C C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C B A D B B D A
二、综合题(共40分)
21.(共20分)
(1) 深居内陆,高山高原的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冬春季大风日数多;由于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土质疏松。(每点2分,共5点,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 控制农田开垦规模,合理利用水资源(4分);推广微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科学用水(3分);完善水利设施,防止渗漏,合理排灌(3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2.(共20分)
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城镇建设;开辟大型农牧场(10分,每点2分)
措施: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发展旅游业;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保护中受益;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控制人口增长;防治森林火灾等。(10分,任答5点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