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让学习变得更容易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练习题
选择题
1.“杏林”是中医学界的代称,杏林文化体现了包含着“亲、善、诚、信、中、和”等丰富内涵的价值标准,这正是其延续至今的生命力所在。现在中医已经迈出国门,走向世界,要了解中医,可以阅读以下哪部书籍( )
A.《资治通鉴》 B.《天工开物》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
2.一位同学要按照北京城的历史沿革参观以下地点,顺序应为( )
①元大都城墙遗址 ②明城墙遗址 ③金中都水关遗址
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3.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 )
A.介绍并传播西方水利方法 B.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C.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 D.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
4.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医学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
A.春秋之际名医扁鹊著有《伤寒杂病论》
B. 张忡景发明“麻沸散”、 创编“五禽戏"
C.名医华佗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5.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是( )
长城 大运河
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期内,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A.抵御了匈奴袭扰 B.削弱诸侯国势力
C.促进了南北交流 D.有利于巩固统一
6. 明代的一部农业科学巨著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这部巨著是( )
A.《农政全书》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四库全书》
7.下图所反映的这部书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科学技术著作,其特点是图文并茂、注重实际、重视实践。这部书是 ( )
A.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B.明朝一部手工业生产技术专著
C.明代中后期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D.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科技巨著
8.某出版社将《农政全书》《天工开物》列为同类古籍出版发行,这类古籍是( )
A.医学著作 B.史学著作 C.书画作品 D.科技著作
9.今人何满子在参观某一历史人物的陵墓后赋诗一首:“身具澹台志,文存史记魂。于今水浒传,流荡饰乾坤。”他参观的是哪一历史人物的陵墓( )
A.施耐庵 B.吴承恩 C.徐光启 D.罗贯中
10.清朝时,一位曾发誓来中国绝不下跪的外国使节,在看到太和殿时却一改初衷虔诚跪地,并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的皇帝,而是中国伟大的建筑。”这里“伟大的建筑”指的是( )
A.故宫 B.十三陵 C.长城 D.颐和园
11、在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医药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李时珍对中医药学发展的贡献是( )
A. 创作“五禽戏” B. 撰写《伤寒杂病论》 C. 编写《千金方》 D. 编写《本草纲目》
12. 下列关于四大名著的形容对应不准确的是( )
A.《三国演义》--斗智斗勇,战争风云 B.《水浒传》--英雄好汉,逼上梁山
C.《西游记》--真实再现,社会生活 D.《红楼梦》--爱情悲剧,鞭挞礼教
能力素养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城是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袭扰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全长万余里,以城墙为主体,平均高7~8米、城基宽6~7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
材料二 长城作为中国北方的防线,从秦至明的历代帝王无不切切关心之。可是到了清朝,因为其祖辈就是经长城进来的,所以对长城的作用也就产生了怀疑。康熙皇帝在1691年的一份上谕中这样说道:“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材料三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长城为世界文化遗产,1991年7月25日,在北京颁发了证书。2002年10月,长城被列入《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
根据材料一,指出修建长城的最初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怎样理解长城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
根据材料二,归纳清朝统治者对待长城的态度。
材料三说明了什么?从长城的发展历史中,你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什么样的精神?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所谓“八献”,就是曹操献刀、孙策献玺、王允献貂蝉、黄盖献苦肉计、阚泽献降书、庞统献连环计、张松献地图、孔明献空城计。
材料二 施耐庵为写《水浒传》,为突出英雄打虎时的神威,亲自到森林中观虎,并找了许多有经验的猎户,了解偷盗猎虎以及与虎搏斗的情况。
材料三 如图(电视剧照)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八献”出自我国历史上的哪部小说?其作者是谁?
《水浒传》是一部怎样的小说?你知道小说中塑造的打虎英雄是谁吗?
材料三的剧照出自根据哪一作品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上述三部小说在思想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此次获奖让中医再次引发世界瞩目,也引发了小明同学探究中医历史的兴趣。
第一步:搜集资料
第二步:整理运用
上面搜集的资料中有一个与小明探究的范围不符,请你挑出来。
(2)如果上面的医学家或医学成就穿越时空来到现代参加诺贝尔奖评选,你认为哪一个最有可能获奖 并说明其获奖的理由。
(3)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与古代中医有何联系 结合以上探究活动谈谈你的感受。
答案
1-5DDDDD 6-10ADDAA 11-12DC
13、(1)抵御北方游牧民族袭扰。我国从战国时期就开始修建长城,它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见证了我国几千年文明史的传承和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2)保而不修。
(3)说明长城在世界上有重大的影响力;长城历史悠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等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一点即可)中华民族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凝聚力的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14、1)《三国演义》。罗贯中。
(2)是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武松。
(3)《西游记》。取材于民间流传的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塑造了神通广大、敢于反抗的孙悟空的形象,反映了民众要求挣脱人身束缚、追求自由的愿望。
(4)都具有反封建思想。
15.(1)图三《齐民要术》。
(2)华佗最有可能获奖,因为他制成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答出其他内容并理由充分也可)。
(3)屠呦呦的成就是从古代中医药中获得灵感的。感受:中医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伟大贡献。(言之成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