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庆元二中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检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丽水市庆元二中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检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3-24 16:30:31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丽水市庆元二中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年全国两会上,“碳中和”、“碳达峰”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类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碳总量,与通过植树造林、工业固碳等方式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净零排放”.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A.提倡绿色出行
B.提倡植树造林净化空气
C.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
D.提倡多建造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
【答案】D
【知识点】低碳生活
【解析】【分析】实现“碳中和”的关键就是尽最大程度的减小二氧化碳的排放,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提倡绿色出行,减小汽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可以减小二氧化碳的排放,故A不合题意;
B.提倡植树造林净化空气,也可以减小二氧化碳的量,故B不合题意;
C.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可以减小树木的砍伐,从而增大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故C不合题意;
D.提倡多建造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会增大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一种单质,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2C B.C C.H D.H2
【答案】B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符号的意义分析判断。
【解答】A. 2C只能表示2个碳原子,故A不合题意;
B.C表示:①一个碳原子;②碳单质;③一种物质,故B符合题意;
C. H不能表示氢气这种物质,它的化学式为H2,故C不合题意;
D. H2 不能表示一个氢原子,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3.(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下列有关水(H2O)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是由二种元素组成
B.一个水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C.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D.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判断。
【解答】A.化学式H2O表示:水是由氢和氧二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化学式H2O表示:一个水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即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分子只能由原子构成,则水分子中肯定不存在氧分子,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化学式H2O表示: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4.(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顺利将程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预定轨道。从地面到预定轨道,飞船首先穿越大气层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从下往上,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解答】从地面到预定轨道,飞船首先穿越大气层的最下面一层对流层。
故选A。
5.(2021八上·天台期末)每年的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9700万。糖尿病患者应注射的激素是 (  )
A.性激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肾上腺素
【答案】B
【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解析】【分析】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分泌不足易患糖尿病。
【解答】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对患糖尿病的人,可以用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
故选B。
6.(2021八上·天台期末)下列生活场景中,没有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
A.吸牛奶 B.注射药液
C.吸盘挂炊具 D.真空压缩袋
【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现象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A.吸牛奶时,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于是牛奶在大气压强作用下被压入口中,故A不合题意;
B.注射药液时,依靠注射器的活塞对药液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强无关,故B符合题意;
C.吸盘挂炊具时,吸盘在大气压强的作用被压在墙壁上,故C不合题意;
D.真空压缩袋,依靠大气压强被压瘪,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7.(2021八上·天台期末)如图所示,用一张毛皮先后摩擦两只相同的气球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
A.摩擦后,两气球带了异种电荷
B.摩擦后,两气球带了同种电荷
C.摩擦创造了电荷,使两气球带电
D.两只气球所带的电子数小于毛皮所带正电荷数
【答案】B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摩擦起电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用一张毛皮先后摩擦两只相同的气球后,气球会带上同种电荷,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一只气球会在另一只气球上跳舞,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8.(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改进装置,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能证明水由氢和氧组成
B.左右两侧注射器收集到气体体积比为2:1
C.左侧注射器收集到的气体能燃烧
D.右侧注射器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答案】A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对水的电解实验的过程、现象和结论的认识判断即可。
【解答】A.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说由氢和氧元素组成,故A正确;
B.左侧与电源正极相连,那么收集的为氧气,那么右侧肯定收集氢气,则左侧氧气的体积和右侧氢气的体积之比为1:2,故B错误;
C.左侧收集的气体为氧气,它自己不能燃烧,但是可以支持燃烧,故C错误;
D.右侧收集到的氢气可以燃烧,但是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D错误。
故选A。
9.(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粉末制取氧气实验中,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
A.往试管加药品
B.连接装置
C.收集氧气
D.氧气验满
【答案】A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
【解答】A.往试管加药品,试管应该横放,用纸槽将高锰酸钾粉末送入试管底部,故A正确;
B.连接装置时,应该在胶塞上沾上水,然后慢慢的向试管内旋转胶塞,绝对不能将试管抵在桌面上,以防压坏试管,故B错误;
C.收集氧气时,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所以应该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错误;
D.氧气验满时,应该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而不能伸入瓶内,故D错误。
故选A。
10.(2021八上·天台期末)将一只鸡蛋分别放入盛有清水和盐水的烧杯中,鸡蛋静止时的位置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鸡蛋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B.鸡蛋的密度大于盐水的密度
C.鸡蛋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相等
D.盐水中鸡蛋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相等
【答案】D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2)根据浮沉条件比较鸡蛋和水的密度大小;
(3)(4)根据浮沉条件和二力平衡的知识比较浮力和重力的大小。
【解答】鸡蛋在清水中下沉,则鸡蛋密度大于清水;在盐水中悬浮,则鸡蛋密度等于盐水密度,故A、B错误;
鸡蛋在清水中下沉,则浮力小于重力;在盐水中悬浮,则浮力等于重力,因此鸡蛋在清水中的浮力小于在盐水中的浮力,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2021八上·天台期末)如图,某“天气瓶”在降温时,瓶内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羽毛般结晶,不仅美观还能粗略反映气温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温度升高,该晶体的溶解度减小
B.析出晶体后,瓶内为不饱和溶液
C.析出晶体后,瓶内溶液的质量减小
D.析出晶体后,瓶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答案】C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晶体增多,则溶解度减小;反之,则溶解度增大;
(2)如果溶液中存在未溶的固体,那么溶液饱和;否则,无法判断是否饱和;
(3)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
(4)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分析即可。
【解答】A.温度降低,出现很多晶体,即此时溶解度减小;反之,温度升高,该晶体的溶解度增大,故A错误;
B.析出晶体后,瓶内出现未溶的固体,此时为饱和溶液,故B错误;
C.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减小,根据“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可知,瓶内溶液的质量减小,故C正确;
D.析出晶体后,瓶内溶液始终处于饱和状态,因为温度不变,所以晶体的溶解度保持不变,即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12.(2021八上·天台期末)交警的酒驾测试仪上,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气敏电阻,它的阻值随酒精气味的增大而减小。要求随酒精气味的增大,电表的示数也增大,则下列电路设计中符合要求的是 (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结合题目条件,对各个电路图中电表的示数变化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酒精气温增大,则气敏电阻R的阻值减小。
A.R与R0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无论R的阻值如何变化,电压表的示数始终等于电源电压,即保持不变,故A不合题意;
B.R与R0并联,电流表测R0的电流。无论R的阻值如何变化,对R0的电流没用影响,即电流表的示数保持不变,故B不合题意;
C.R与R0串联,电流表测总电流。当R的阻值减小后,则总电阻减小,而总电流增大,即电流表示数增大,故C符合题意;
D..R与R0串联,电压表测R的电压。当R的阻值减小后,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可知,此时电压表的示数减小,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3.(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可以用来演示科学现象或原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图a可用来演示电磁感应现象
B.图b可用来演示电动机原理
C.图c可用来演示发电机原理
D.图d可用演示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答案】D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图片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A.图a中,当导线中有电流经过时,小磁针的指向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A错误;
B.图b中,当开关闭合后,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流表的指针摆动,说明有感应电流产生,这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故B错误;
C.图c中,开关闭合后,通过电流的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这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C错误;
D.图d中,两个电磁铁串联,则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线圈多的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多,这说明电磁铁的磁场强弱与线圈匝数有关,故D正确。
故选D。
14.(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某同学在拔草时,不小心被刺扎到手,迅速缩手后感到疼痛;而在注射新冠疫苗时,能感到疼痛,但没有缩手。完成以上反射的神经结构如图,下列正确的是(  )
A.1是效应器,能够对剌扎到皮肤作出反应
B.3是低级神经中枢,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C.完成缩手反射的传导途径是5→4→3→2→1
D.注射疫苗时没有缩手,是因为反射弧已破坏
【答案】B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和5效应器。
【解答】A.图中1是感受器、5是效应器,A错误。
B.3是低级神经中枢,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B正确。
C.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和5效应器五部分。该反射活动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1-2→3→4-5,C错误。
D.注射疫苗时没有缩手,是因为受大脑控制,不是因为反射弧已破坏,D错误。
故选B。
15.(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从最大变到最小时,两个电阻的“U一I”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3V
B.R1的阻值为5Ω
C.R2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10Ω
D.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4A
【答案】D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由图甲可知,该电路为R1和R2的串联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
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R1是定值电阻,因此图线乙代表R1的U-I关系图象,而图线甲代表R2的U-I关系图象;
(1)由图可知当电流为0.2A时,可得出R1和R2两端的电压大小,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得出电源电压;
(2)由图可知当电流为0.2A时,可读出R1两端的电压,再利用
可求出R1的阻值;
(3)当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时,由欧姆定律可知总电阻最大,即R2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由图可读出当电流最小时,对应的R2两端的电压,再利用
可求出R2连入电路的最大阻值;
当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时,由欧姆定律可知总电阻最小,即R2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小,由图可知此时R2两端的电压为0V,即可知R2连入电路的最小值;由上述分析可总结出R2的阻值变化范围;
(4)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可得出当滑片在中点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由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得出电路的总电阻,再利用
可求出电路中的电流。
【解答】由图甲可知,该电路为R1和R2的串联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
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R1是定值电阻,因此图线乙代表R1的U-I关系图象,而图线甲代表R2的U-I关系图象;
A.由图可知,当通过的电流为0.2A时,R2两端的电压为2V,R1两端的电压为1V,
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源电压为:U=U1+U2=1V+2V=3V,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由图线乙可知,当通过的电流为0.2A时,其两端电压为1V,
则R1的阻值为:
,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由图可知,当电流最小为I小=0.2A时,R2两端的电压最大为U2大=2V,
由欧姆定律可知此时总电阻最大,即R2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则R2连入电路的最大阻值为:

当电流最大为I大=0.6A时,由欧姆定律可知此时总电阻最小,
由图可知此时R2两端的电压为0V,
即连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0Ω,
因此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10Ω,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已知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Ω,
当滑片在中点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

电路的总电阻为:R=R1+R中=5Ω+5Ω=10Ω,
则电路中的电流为:
,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16-20每空1分,21-23每空2分,共32分)
16.(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填写元素符号或名称
名称 氮   氯   钙   镁   汞  
元素符号   Si   S   P   Al   Zn
【答案】
名称 氮 硅 氯 硫 钙 磷 镁 铝 汞 锌
元素符号 He Si Cl S Ca P Mg Al Hg Zn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
名称 氮 硅 氯 硫 钙 磷 镁 铝 汞 锌
元素符号 He Si Cl S Ca P Mg Al Hg Zn
17.(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氢气   
(2)氧气   
(3)氦气    
(4)二氧化碳   
【答案】(1)H2
(2)O2
(3)He
(4)CO2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写法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1)氢气:H2;
(2)氧气:O2;
(3)氦气:He;
(4)二氧化碳:CO2。
18.(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下列化学式书写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硝酸 HNO3 硫酸 H2SO3 盐酸 HCl
B 氧化钙 CaO 五氧化二磷 P2O5 二氧化硫 SO3
C 氢氧化钠 NaOH 氢氧化钾 KOH 氢氧化钙 CaOH
D 氯化钡 BaCl2 氯化锌 ZnCl2 硫酸铜 CuSO4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化学药品的化学式分析判断。
【解答】A.硫酸的化学式应该为H2SO4,故A错误;
B.二氧化硫的化学式应该为SO2,故B错误;
C.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H)2,故C错误;
D.三种物质的化学式书写完全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19.(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如图所示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
(1)甲是   。
(2)二氧化碳是由   (填具体粒子的名称,下同)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
【答案】(1)原子
(2)二氧化碳分子;氯离子和钠离子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关系解答;
(2)根据二氧化碳和氯化钠的组成分析解答。
【解答】(1)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则甲为原子。
(2)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20.(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
(1)实验时通常利用酒精灯火焰的   加热;
(2)下列仪器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填字母)
A.蒸发皿 B.试管 C.烧杯 D.燃烧匙
【答案】(1)外焰
(2)A;B;C
【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
【解析】【分析】(1)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解答;
(2)根据常见仪器的用途分析判断。
【解答】(1)实验时通常利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加热;
(2)蒸发皿、试管和燃烧匙,都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而烧杯需要在下面垫上石棉网,故选A、B、C。
21.(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如图是利用吸管和铜丝制成的简易温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
(1)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大小F甲   F乙(选填“>”“=”或“<")。
(2)若甲和乙盛放的分别号水和盐水,则盛放盐水的溶器是   (选填“甲”或“乙”).
【答案】(1)=
(2)乙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浮沉条件比较密度计受到浮力的大小;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判断。
【解答】(1)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则它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自身重力。因为密度计的重力保持不变,所以它受到的浮力相等,即浮力F甲=F乙。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当浮力相等时,液体的密度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成反比。根据图片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V甲>V乙,则液体密度ρ甲<ρ乙,那么甲为水,乙为盐水。
22.(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阻R1:R2=2:3
(1)如果甲、乙两表均为电压表,S闭合时,两表的示数U甲:U乙=   
(2)如果甲、乙两表均为电流表,S断开,两表的示数之比I甲:I乙=   
【答案】(1)2:5
(2)5:3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电压表相当于断路,据此判断两个电阻的串并联关系,然后根据U=IR计算出两个电压表的示数之比。
(2)电流表相当于导线,据此判断两个电阻的串并联关系,然后根据
计算出电流表的示数之比。
【解答】(1)如果甲、乙两表均为电压表,那么两个电阻串联,甲测R1的电压,乙测总电压。
那么两个电压表的示数:U甲:U乙=U1:U总=(IR1):I(R1+R2)=R1:(R1+R2)=2;(2+3)=2:5。
(2) 如果甲、乙两表均为电流表, 那么两个电阻并联,电流表甲测总电流,乙测通过R1的电流。
则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之比:I1:I2=

那么两个电流表的示数之比:I甲:I乙=I总:I1=(I1+I2):I1=(3+2):3=5:3。
23.(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研究物质的溶解度对于生产生活有重要意义。下表是碳酸钠的溶解度数据。
温度/℃ 20 30 40 50 60 80 200
溶解度/g 21.8 39.7 48.8 47.3 46.4 45.1 44.7
(1)实验过程如图甲所示。当升温至60℃时,烧杯④中出现的现象是   
(2)20℃时,将装有饱和碳酸钠溶液(底部有少量碳酸钠晶体)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图乙,若要使试管底部的晶体减少,可向烧杯中加入    (选填“硝酸铵"或“氢氧化钠”)
【答案】(1)烧杯底部出现少量未溶解的固体
(2)氢氧化钠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如果溶质质量大于溶解度,那么溶液饱和,且出现未溶的固体;如果溶质质量小于溶解度,那么溶液不饱和,每月未溶的固体。
(2)根据表格分析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然后确定溶液的温度应该升高还是降低,最后再选择对应的物质即可。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6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46.4g,而此时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为47g。因为47g>46.4g,所以烧杯④中出现的现象为:烧杯底部出现少量未溶解的固体。
(2)根据表格可知,当温度低于4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要使试管底部的晶体减少,需要升高溶液的温度。要升高溶液温度,那么加入的物质溶解时应该放热,故选氢氧化钠。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每空格2分,共26分)
24.(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两位同学分别用图1和图2装置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图1中,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G排=F4-    (选填“F1"“F2"或“F3")
(2)乙同学按图2进行实验时,随着升降台升高,物体缓慢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力计A、B示数的变化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3)若要验证阿基米德原理,两实验中的金属块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浸没在水中。
(4)比较两方案,你觉得哪个更好并说明理由   。
【答案】(1)F2
(2)相等
(3)不一定
(4)我觉得图2的方案更好,因为通过两个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可以非常直观的感受到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知识点】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1)排开液体的重力等于小桶和排开液体的总重力与小桶的重力之差;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G排分析判断;
(3)在实验中,如果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那么它受到的浮力较大,排开水的重力也较大;当金属块没有浸没时,它受到的浮力较小,排开水的重力也较小。但是无论怎样,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始终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即是否浸没,对实验结论的得出没有影响。
(4)可以从实验结果的直观性上分析两个实验的差异。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小桶的重力G桶=F2,小桶和排开水的总重力G总=F4,则排开水的重力:G排=G总-G桶=F4-F2。
(2)根据图2可知,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的减小量△FA=F浮力=G-F拉,B的示数的增大量△FB=G排=G总-G桶。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G排可知,测力计A、B示数的变化量相等,即△FA=△FB。
(3)若要验证阿基米德原理,两实验中的金属块不一定要浸没在水中。
(4)我觉得图2的方案更好,因为通过两个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可以非常直观的感受到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25.(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绳、橡皮帽等器材来测量大气压。
(1)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中,可能会使测量值偏大的是 。
A.注射器内空气未排尽
B.活塞与注射器简壁间有摩擦
C.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
(2)采用图乙方式实验,会使测量结果偏大,其原因是   。
【答案】(1)B
(2)注射器本身有重力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对测力计的示数的影响,从而判断对大气压强测量值的影响即可;
(2)根据图乙可知,当注射器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与注射器的重力之和,即会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偏大,导致大气压强的测量值偏大,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A.注射器内空气未排尽,则会对活塞产生向外的压力,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F内=F大气,从而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偏小,故A不合题意;
B.活塞与注射器简壁间有向内的摩擦,那么测力计的示数F=F内+F大气,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偏大,故B符合题意;
C.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则外面的空气会进入注射器,此时效果与A相同,即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偏小,故C不合题意。
故选B。
(2)采用图乙方式实验,会使测量结果偏大,其原因是注射器本身有重力。
26.(2021八上·天台期末)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对人体新陈代谢的影响,科研小组进行了“甲状腺激素对成年鼠耗氧量影响”的研究。
①选取成年鼠30只,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
②各组实验处理如下表,并按适宜的实验条件正常饲养;
③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氧消耗量),记录数据画出图像,如图。
甲组 乙组 丙组
切除甲状腺 不作处理 甲状腺激素溶液灌胃
饲养14天 饲养14天 1次/天,共14天
(1)实验中的对照组是   。
(2)实验选取的30只成年鼠有何要求?   (写出一点即可)。
(3)本实验的结论是   。
【答案】(1)乙组
(2)性别、年龄、生长状况相同(合理即可)
(3)甲状腺激素的增加会增大成年鼠的耗氧量,说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1)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一是促进幼年动物个体的发育;二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三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2) 对照实验指其他条件都相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的实验。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单因素的多个问题,每次只改变其中某一个因素,而保证其它因素不改变,从而研究被改变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再综合,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解答】(1)实验中的对照组是乙组。
(2)根据控制变量法,本实验选取的30只成年鼠要求性别、年龄、生长状况相同。
(3)根据耗氧量变化,丙组甲状腺激素溶液灌胃,耗氧量最大,所以可进一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成年鼠的新陈代谢。
27.(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300 1A”.
(1)甲同学想用该电路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在这根接错的导线上打“×”,然后画出正确的连接线。
(2)以下是甲同学的一些操作步骤:
①将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R1接入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   (选填 “左”或“右”)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示数为2.0V时,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
②断开开关,拆下R1,接上阻值为20Ω的定值电阻R2,使电压表示数为2.0V,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
③断开开关,拆下R2,接上阻值为30Ω的定值电阻R3,重复②的操作。此时发现,无论如何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无法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到达2.0V。经检查电路完好,为顺利完成实验,可行的措施有   (写一种即可)
(3)乙同学将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将电压表量程改为“0-15V",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测得数据如表,则最可能的原因是 。
电灯亮暗 电流表示数I /A 电压表示数U/V
不亮 0 4.5
A.电流表断路 B.电流表短路 C.小灯泡断路 D.小灯泡短路
【答案】(1)
(2)右;换用阻值更大的变阻器
(3)C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各个电器元件的串并联关系,注意电表的量程和接线柱的选择,还要注意变阻器接线“一上一下”。
(2)①在闭合开关前,为了保护用电器的安全,滑片要调到阻值最大的位置;
②在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当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时,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也保持不变,即二者电压之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的阻值越大,则要求变阻器接入的阻值越大。当变阻器的阻值不够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就不能达到预定值。据此可知,可以换用阻值更大的变阻器,或者适当降低电源电压,据此分析解答。
(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如果小灯泡的位置断路,那么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由于它的内阻很大,所以通过电流表的示数几乎为零。由于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因此电压表几乎分得全部电源电压,即示数接近电源电压,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除了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外,其它的都是串联。根据图片可知,只需将定值电阻左端与电流表的接线,从电流表上拆下,然后改接在电压表的“-”接线柱上即可,如下图所示:
(2)① 根据图片科在,当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右边时,变阻器的阻值最大,则:将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R1接入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右端。
②经检查电路完好,为顺利完成实验,可行的措施有:
a.换用阻值更大的变阻器;
b.适当减小电源电压。
(3)乙同学将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将电压表量程改为“0-15V",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测得数据如表,则最可能的原因是小灯泡断路,故选C。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 4小题,每小题 8分,共3分)
28.(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是公安部在全国开展的一项安全守护行动。请回答问题。
(1)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骑电瓶车者一见红灯亮就捏刹车,请分析在神经冲动传递的途径是 ;
A.眼→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眼
B.眼→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肌肉
C.肌肉→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眼
D.眼→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肌肉
(3)由于骑行不稳,如图①受到碰撞引起膝跳反射,膝跳反射属于    (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
(4)为响应绿色低碳出行方式,某人改骑自行车出行,他骑得大汗淋滴,骑行时他产热的主要器官为   。
【答案】(1)细胞
(2)B
(3)非条件反射
(4)骨骼肌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3)非条件反射:与生俱来的反射活动,如眨眼反射、膝跳反射
条件反射:出生后,经过后天学习、或反复练习而学会的反射活动。
(4)A.安静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内脏。B.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骨骼肌。
【解答】(1)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骑电瓶车者一见红灯亮就捏刹车,在神经冲动传递的途径是眼→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肌肉,故选B。
(3)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4)骑行时他产热的主要器官为骨骼肌。
29.(2021八上·天台期末)弹簧测力计能测力大小,也能“测”物质密度。如图,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先后在空气中、浸没在水和盐水中测量,读数分别为F1=2.7N、F2=1.7N,F3=1.5N。请求出:
(1)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金属块的密度;
(3)盐水的密度。
【答案】(1)解:
(2)解:
(3)解: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F浮=G-F拉计算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当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它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自身体积,即 ,据此计算出金属块的体积,再根据 计算出金属块的质量,最后根据 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
(3)首先根据F浮=G-F拉计算出金属块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变形式 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金属块的重力G=F1=2.7N;
则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
30.(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疫情时期广泛使用的二氧化氯是国际上公认的安全、高效消毒剂,它能够迅速、彻底杀灭各种细菌和病毒.现有一瓶二氧化氯消毒液,瓶上的标签如下表。
二氧化氯消毒液1升
溶质的质量分数 60%
密度 1.2克/厘米3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储藏
(1)二氧化氯消毒液的溶剂是   。
(2)请算出这瓶二氧化氯消毒液中溶质的质量。
(3)欲配制72千克质量分数为1 %的稀二氧化氯消毒液,需要这种浓二氧化区消毒液多少毫升?
【答案】(1)水
(2)1L=1000mL=1000cm3。
这瓶二氧化氯消毒液中溶质的质量为:m=ρV=1000cm3×1.2g/cm3×60%=720g;
答:这瓶二氧化氯消毒液中溶质的质量为720g;
(3)设需要这种浓二氧化氯消毒液的体积为x,则:
72000g×1%=x×1.2g/cm3×60%;
解得:x=1000cm3=1000mL。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溶液的组成来分析;
(2)根据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3)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据此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列出方程计算。
【解答】(1)二氧化氯消毒液的溶剂是水;
31.(2021八上·天台期末)图甲是一种“身高体重秤”,图乙是其电路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竖直固定的均匀电阻丝R0最大值为100Ω;滑片P可随身高的变化在R0的上下端间移动,对应的身高测量范围为130~180cm;R为力敏电阻,其阻值随压力变化关系如图丙。
(1)体重秤上不站人时,体重秤上的“0”刻度对应A表上的电流是多少?
(2)某同学直立在该身高体重秤上,A表读数为0.6A,V表读数为9.6V。求
①此时电路总电流;
②该同学所受的重力;
③该同学的身高为多少?
【答案】(1)解:不站人时
(2)解:①

由丙图得当 时,
所以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乙图可知,变阻器R0与力敏电阻并联。电压表与变阻器滑片下面的部分并联,此时R0全部接入电路,电流表测力敏电阻R的电流。首先根据图丙,确定压力为零时力敏电阻的阻值,再根据 计算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2)①首先根据 计算出通过变阻器的电流,再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计算出总电流;
②根据公式 计算出此时力敏电阻的阻值,再根据图丙确定此时力敏电阻受到的压力,最后根据G=F计算出该同学的重力。
③变阻器R0始终全部接入电路,即通过它的电流保持不变。根据U=IR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与滑片下面电阻的阻值大小成正比。因为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与滑片下面电阻的长度成正比,据此计算出滑片下面电阻丝的长度,最后用最小身高130cm加这个长度计算出此时该同学的身高即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丽水市庆元二中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年全国两会上,“碳中和”、“碳达峰”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类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碳总量,与通过植树造林、工业固碳等方式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净零排放”.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A.提倡绿色出行
B.提倡植树造林净化空气
C.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
D.提倡多建造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
2.(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一种单质,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2C B.C C.H D.H2
3.(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下列有关水(H2O)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是由二种元素组成
B.一个水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C.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D.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4.(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顺利将程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预定轨道。从地面到预定轨道,飞船首先穿越大气层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5.(2021八上·天台期末)每年的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9700万。糖尿病患者应注射的激素是 (  )
A.性激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肾上腺素
6.(2021八上·天台期末)下列生活场景中,没有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
A.吸牛奶 B.注射药液
C.吸盘挂炊具 D.真空压缩袋
7.(2021八上·天台期末)如图所示,用一张毛皮先后摩擦两只相同的气球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
A.摩擦后,两气球带了异种电荷
B.摩擦后,两气球带了同种电荷
C.摩擦创造了电荷,使两气球带电
D.两只气球所带的电子数小于毛皮所带正电荷数
8.(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改进装置,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能证明水由氢和氧组成
B.左右两侧注射器收集到气体体积比为2:1
C.左侧注射器收集到的气体能燃烧
D.右侧注射器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9.(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粉末制取氧气实验中,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
A.往试管加药品
B.连接装置
C.收集氧气
D.氧气验满
10.(2021八上·天台期末)将一只鸡蛋分别放入盛有清水和盐水的烧杯中,鸡蛋静止时的位置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鸡蛋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B.鸡蛋的密度大于盐水的密度
C.鸡蛋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相等
D.盐水中鸡蛋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相等
11.(2021八上·天台期末)如图,某“天气瓶”在降温时,瓶内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羽毛般结晶,不仅美观还能粗略反映气温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温度升高,该晶体的溶解度减小
B.析出晶体后,瓶内为不饱和溶液
C.析出晶体后,瓶内溶液的质量减小
D.析出晶体后,瓶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12.(2021八上·天台期末)交警的酒驾测试仪上,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气敏电阻,它的阻值随酒精气味的增大而减小。要求随酒精气味的增大,电表的示数也增大,则下列电路设计中符合要求的是 (  )
A. B.
C. D.
13.(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可以用来演示科学现象或原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图a可用来演示电磁感应现象
B.图b可用来演示电动机原理
C.图c可用来演示发电机原理
D.图d可用演示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14.(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某同学在拔草时,不小心被刺扎到手,迅速缩手后感到疼痛;而在注射新冠疫苗时,能感到疼痛,但没有缩手。完成以上反射的神经结构如图,下列正确的是(  )
A.1是效应器,能够对剌扎到皮肤作出反应
B.3是低级神经中枢,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C.完成缩手反射的传导途径是5→4→3→2→1
D.注射疫苗时没有缩手,是因为反射弧已破坏
15.(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从最大变到最小时,两个电阻的“U一I”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3V
B.R1的阻值为5Ω
C.R2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10Ω
D.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4A
二、填空题(16-20每空1分,21-23每空2分,共32分)
16.(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填写元素符号或名称
名称 氮   氯   钙   镁   汞  
元素符号   Si   S   P   Al   Zn
17.(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氢气   
(2)氧气   
(3)氦气    
(4)二氧化碳   
18.(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下列化学式书写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硝酸 HNO3 硫酸 H2SO3 盐酸 HCl
B 氧化钙 CaO 五氧化二磷 P2O5 二氧化硫 SO3
C 氢氧化钠 NaOH 氢氧化钾 KOH 氢氧化钙 CaOH
D 氯化钡 BaCl2 氯化锌 ZnCl2 硫酸铜 CuSO4
19.(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如图所示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
(1)甲是   。
(2)二氧化碳是由   (填具体粒子的名称,下同)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
20.(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
(1)实验时通常利用酒精灯火焰的   加热;
(2)下列仪器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填字母)
A.蒸发皿 B.试管 C.烧杯 D.燃烧匙
21.(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如图是利用吸管和铜丝制成的简易温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
(1)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大小F甲   F乙(选填“>”“=”或“<")。
(2)若甲和乙盛放的分别号水和盐水,则盛放盐水的溶器是   (选填“甲”或“乙”).
22.(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阻R1:R2=2:3
(1)如果甲、乙两表均为电压表,S闭合时,两表的示数U甲:U乙=   
(2)如果甲、乙两表均为电流表,S断开,两表的示数之比I甲:I乙=   
23.(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研究物质的溶解度对于生产生活有重要意义。下表是碳酸钠的溶解度数据。
温度/℃ 20 30 40 50 60 80 200
溶解度/g 21.8 39.7 48.8 47.3 46.4 45.1 44.7
(1)实验过程如图甲所示。当升温至60℃时,烧杯④中出现的现象是   
(2)20℃时,将装有饱和碳酸钠溶液(底部有少量碳酸钠晶体)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图乙,若要使试管底部的晶体减少,可向烧杯中加入    (选填“硝酸铵"或“氢氧化钠”)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每空格2分,共26分)
24.(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两位同学分别用图1和图2装置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图1中,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G排=F4-    (选填“F1"“F2"或“F3")
(2)乙同学按图2进行实验时,随着升降台升高,物体缓慢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力计A、B示数的变化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3)若要验证阿基米德原理,两实验中的金属块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浸没在水中。
(4)比较两方案,你觉得哪个更好并说明理由   。
25.(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绳、橡皮帽等器材来测量大气压。
(1)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中,可能会使测量值偏大的是 。
A.注射器内空气未排尽
B.活塞与注射器简壁间有摩擦
C.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
(2)采用图乙方式实验,会使测量结果偏大,其原因是   。
26.(2021八上·天台期末)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对人体新陈代谢的影响,科研小组进行了“甲状腺激素对成年鼠耗氧量影响”的研究。
①选取成年鼠30只,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
②各组实验处理如下表,并按适宜的实验条件正常饲养;
③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氧消耗量),记录数据画出图像,如图。
甲组 乙组 丙组
切除甲状腺 不作处理 甲状腺激素溶液灌胃
饲养14天 饲养14天 1次/天,共14天
(1)实验中的对照组是   。
(2)实验选取的30只成年鼠有何要求?   (写出一点即可)。
(3)本实验的结论是   。
27.(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300 1A”.
(1)甲同学想用该电路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在这根接错的导线上打“×”,然后画出正确的连接线。
(2)以下是甲同学的一些操作步骤:
①将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R1接入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   (选填 “左”或“右”)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示数为2.0V时,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
②断开开关,拆下R1,接上阻值为20Ω的定值电阻R2,使电压表示数为2.0V,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
③断开开关,拆下R2,接上阻值为30Ω的定值电阻R3,重复②的操作。此时发现,无论如何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无法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到达2.0V。经检查电路完好,为顺利完成实验,可行的措施有   (写一种即可)
(3)乙同学将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将电压表量程改为“0-15V",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测得数据如表,则最可能的原因是 。
电灯亮暗 电流表示数I /A 电压表示数U/V
不亮 0 4.5
A.电流表断路 B.电流表短路 C.小灯泡断路 D.小灯泡短路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 4小题,每小题 8分,共3分)
28.(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是公安部在全国开展的一项安全守护行动。请回答问题。
(1)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骑电瓶车者一见红灯亮就捏刹车,请分析在神经冲动传递的途径是 ;
A.眼→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眼
B.眼→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肌肉
C.肌肉→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眼
D.眼→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肌肉
(3)由于骑行不稳,如图①受到碰撞引起膝跳反射,膝跳反射属于    (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
(4)为响应绿色低碳出行方式,某人改骑自行车出行,他骑得大汗淋滴,骑行时他产热的主要器官为   。
29.(2021八上·天台期末)弹簧测力计能测力大小,也能“测”物质密度。如图,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先后在空气中、浸没在水和盐水中测量,读数分别为F1=2.7N、F2=1.7N,F3=1.5N。请求出:
(1)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金属块的密度;
(3)盐水的密度。
30.(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疫情时期广泛使用的二氧化氯是国际上公认的安全、高效消毒剂,它能够迅速、彻底杀灭各种细菌和病毒.现有一瓶二氧化氯消毒液,瓶上的标签如下表。
二氧化氯消毒液1升
溶质的质量分数 60%
密度 1.2克/厘米3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储藏
(1)二氧化氯消毒液的溶剂是   。
(2)请算出这瓶二氧化氯消毒液中溶质的质量。
(3)欲配制72千克质量分数为1 %的稀二氧化氯消毒液,需要这种浓二氧化区消毒液多少毫升?
31.(2021八上·天台期末)图甲是一种“身高体重秤”,图乙是其电路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竖直固定的均匀电阻丝R0最大值为100Ω;滑片P可随身高的变化在R0的上下端间移动,对应的身高测量范围为130~180cm;R为力敏电阻,其阻值随压力变化关系如图丙。
(1)体重秤上不站人时,体重秤上的“0”刻度对应A表上的电流是多少?
(2)某同学直立在该身高体重秤上,A表读数为0.6A,V表读数为9.6V。求
①此时电路总电流;
②该同学所受的重力;
③该同学的身高为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低碳生活
【解析】【分析】实现“碳中和”的关键就是尽最大程度的减小二氧化碳的排放,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提倡绿色出行,减小汽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可以减小二氧化碳的排放,故A不合题意;
B.提倡植树造林净化空气,也可以减小二氧化碳的量,故B不合题意;
C.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可以减小树木的砍伐,从而增大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故C不合题意;
D.提倡多建造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会增大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B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符号的意义分析判断。
【解答】A. 2C只能表示2个碳原子,故A不合题意;
B.C表示:①一个碳原子;②碳单质;③一种物质,故B符合题意;
C. H不能表示氢气这种物质,它的化学式为H2,故C不合题意;
D. H2 不能表示一个氢原子,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判断。
【解答】A.化学式H2O表示:水是由氢和氧二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化学式H2O表示:一个水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即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分子只能由原子构成,则水分子中肯定不存在氧分子,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化学式H2O表示: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从下往上,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解答】从地面到预定轨道,飞船首先穿越大气层的最下面一层对流层。
故选A。
5.【答案】B
【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解析】【分析】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分泌不足易患糖尿病。
【解答】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对患糖尿病的人,可以用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
故选B。
6.【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现象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A.吸牛奶时,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于是牛奶在大气压强作用下被压入口中,故A不合题意;
B.注射药液时,依靠注射器的活塞对药液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强无关,故B符合题意;
C.吸盘挂炊具时,吸盘在大气压强的作用被压在墙壁上,故C不合题意;
D.真空压缩袋,依靠大气压强被压瘪,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7.【答案】B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摩擦起电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用一张毛皮先后摩擦两只相同的气球后,气球会带上同种电荷,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一只气球会在另一只气球上跳舞,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8.【答案】A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对水的电解实验的过程、现象和结论的认识判断即可。
【解答】A.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说由氢和氧元素组成,故A正确;
B.左侧与电源正极相连,那么收集的为氧气,那么右侧肯定收集氢气,则左侧氧气的体积和右侧氢气的体积之比为1:2,故B错误;
C.左侧收集的气体为氧气,它自己不能燃烧,但是可以支持燃烧,故C错误;
D.右侧收集到的氢气可以燃烧,但是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D错误。
故选A。
9.【答案】A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
【解答】A.往试管加药品,试管应该横放,用纸槽将高锰酸钾粉末送入试管底部,故A正确;
B.连接装置时,应该在胶塞上沾上水,然后慢慢的向试管内旋转胶塞,绝对不能将试管抵在桌面上,以防压坏试管,故B错误;
C.收集氧气时,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所以应该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错误;
D.氧气验满时,应该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而不能伸入瓶内,故D错误。
故选A。
10.【答案】D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2)根据浮沉条件比较鸡蛋和水的密度大小;
(3)(4)根据浮沉条件和二力平衡的知识比较浮力和重力的大小。
【解答】鸡蛋在清水中下沉,则鸡蛋密度大于清水;在盐水中悬浮,则鸡蛋密度等于盐水密度,故A、B错误;
鸡蛋在清水中下沉,则浮力小于重力;在盐水中悬浮,则浮力等于重力,因此鸡蛋在清水中的浮力小于在盐水中的浮力,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答案】C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晶体增多,则溶解度减小;反之,则溶解度增大;
(2)如果溶液中存在未溶的固体,那么溶液饱和;否则,无法判断是否饱和;
(3)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
(4)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分析即可。
【解答】A.温度降低,出现很多晶体,即此时溶解度减小;反之,温度升高,该晶体的溶解度增大,故A错误;
B.析出晶体后,瓶内出现未溶的固体,此时为饱和溶液,故B错误;
C.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减小,根据“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可知,瓶内溶液的质量减小,故C正确;
D.析出晶体后,瓶内溶液始终处于饱和状态,因为温度不变,所以晶体的溶解度保持不变,即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12.【答案】C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结合题目条件,对各个电路图中电表的示数变化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酒精气温增大,则气敏电阻R的阻值减小。
A.R与R0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无论R的阻值如何变化,电压表的示数始终等于电源电压,即保持不变,故A不合题意;
B.R与R0并联,电流表测R0的电流。无论R的阻值如何变化,对R0的电流没用影响,即电流表的示数保持不变,故B不合题意;
C.R与R0串联,电流表测总电流。当R的阻值减小后,则总电阻减小,而总电流增大,即电流表示数增大,故C符合题意;
D..R与R0串联,电压表测R的电压。当R的阻值减小后,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可知,此时电压表的示数减小,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3.【答案】D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图片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A.图a中,当导线中有电流经过时,小磁针的指向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A错误;
B.图b中,当开关闭合后,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流表的指针摆动,说明有感应电流产生,这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故B错误;
C.图c中,开关闭合后,通过电流的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这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C错误;
D.图d中,两个电磁铁串联,则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线圈多的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多,这说明电磁铁的磁场强弱与线圈匝数有关,故D正确。
故选D。
14.【答案】B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和5效应器。
【解答】A.图中1是感受器、5是效应器,A错误。
B.3是低级神经中枢,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B正确。
C.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和5效应器五部分。该反射活动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1-2→3→4-5,C错误。
D.注射疫苗时没有缩手,是因为受大脑控制,不是因为反射弧已破坏,D错误。
故选B。
15.【答案】D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由图甲可知,该电路为R1和R2的串联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
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R1是定值电阻,因此图线乙代表R1的U-I关系图象,而图线甲代表R2的U-I关系图象;
(1)由图可知当电流为0.2A时,可得出R1和R2两端的电压大小,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得出电源电压;
(2)由图可知当电流为0.2A时,可读出R1两端的电压,再利用
可求出R1的阻值;
(3)当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时,由欧姆定律可知总电阻最大,即R2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由图可读出当电流最小时,对应的R2两端的电压,再利用
可求出R2连入电路的最大阻值;
当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时,由欧姆定律可知总电阻最小,即R2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小,由图可知此时R2两端的电压为0V,即可知R2连入电路的最小值;由上述分析可总结出R2的阻值变化范围;
(4)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可得出当滑片在中点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由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得出电路的总电阻,再利用
可求出电路中的电流。
【解答】由图甲可知,该电路为R1和R2的串联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
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R1是定值电阻,因此图线乙代表R1的U-I关系图象,而图线甲代表R2的U-I关系图象;
A.由图可知,当通过的电流为0.2A时,R2两端的电压为2V,R1两端的电压为1V,
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源电压为:U=U1+U2=1V+2V=3V,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由图线乙可知,当通过的电流为0.2A时,其两端电压为1V,
则R1的阻值为:
,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由图可知,当电流最小为I小=0.2A时,R2两端的电压最大为U2大=2V,
由欧姆定律可知此时总电阻最大,即R2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则R2连入电路的最大阻值为:

当电流最大为I大=0.6A时,由欧姆定律可知此时总电阻最小,
由图可知此时R2两端的电压为0V,
即连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0Ω,
因此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10Ω,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已知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Ω,
当滑片在中点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

电路的总电阻为:R=R1+R中=5Ω+5Ω=10Ω,
则电路中的电流为:
,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6.【答案】
名称 氮 硅 氯 硫 钙 磷 镁 铝 汞 锌
元素符号 He Si Cl S Ca P Mg Al Hg Zn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
名称 氮 硅 氯 硫 钙 磷 镁 铝 汞 锌
元素符号 He Si Cl S Ca P Mg Al Hg Zn
17.【答案】(1)H2
(2)O2
(3)He
(4)CO2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写法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1)氢气:H2;
(2)氧气:O2;
(3)氦气:He;
(4)二氧化碳:CO2。
18.【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化学药品的化学式分析判断。
【解答】A.硫酸的化学式应该为H2SO4,故A错误;
B.二氧化硫的化学式应该为SO2,故B错误;
C.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H)2,故C错误;
D.三种物质的化学式书写完全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19.【答案】(1)原子
(2)二氧化碳分子;氯离子和钠离子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关系解答;
(2)根据二氧化碳和氯化钠的组成分析解答。
【解答】(1)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则甲为原子。
(2)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20.【答案】(1)外焰
(2)A;B;C
【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
【解析】【分析】(1)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解答;
(2)根据常见仪器的用途分析判断。
【解答】(1)实验时通常利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加热;
(2)蒸发皿、试管和燃烧匙,都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而烧杯需要在下面垫上石棉网,故选A、B、C。
21.【答案】(1)=
(2)乙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浮沉条件比较密度计受到浮力的大小;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判断。
【解答】(1)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则它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自身重力。因为密度计的重力保持不变,所以它受到的浮力相等,即浮力F甲=F乙。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当浮力相等时,液体的密度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成反比。根据图片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V甲>V乙,则液体密度ρ甲<ρ乙,那么甲为水,乙为盐水。
22.【答案】(1)2:5
(2)5:3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电压表相当于断路,据此判断两个电阻的串并联关系,然后根据U=IR计算出两个电压表的示数之比。
(2)电流表相当于导线,据此判断两个电阻的串并联关系,然后根据
计算出电流表的示数之比。
【解答】(1)如果甲、乙两表均为电压表,那么两个电阻串联,甲测R1的电压,乙测总电压。
那么两个电压表的示数:U甲:U乙=U1:U总=(IR1):I(R1+R2)=R1:(R1+R2)=2;(2+3)=2:5。
(2) 如果甲、乙两表均为电流表, 那么两个电阻并联,电流表甲测总电流,乙测通过R1的电流。
则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之比:I1:I2=

那么两个电流表的示数之比:I甲:I乙=I总:I1=(I1+I2):I1=(3+2):3=5:3。
23.【答案】(1)烧杯底部出现少量未溶解的固体
(2)氢氧化钠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如果溶质质量大于溶解度,那么溶液饱和,且出现未溶的固体;如果溶质质量小于溶解度,那么溶液不饱和,每月未溶的固体。
(2)根据表格分析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然后确定溶液的温度应该升高还是降低,最后再选择对应的物质即可。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6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46.4g,而此时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为47g。因为47g>46.4g,所以烧杯④中出现的现象为:烧杯底部出现少量未溶解的固体。
(2)根据表格可知,当温度低于4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要使试管底部的晶体减少,需要升高溶液的温度。要升高溶液温度,那么加入的物质溶解时应该放热,故选氢氧化钠。
24.【答案】(1)F2
(2)相等
(3)不一定
(4)我觉得图2的方案更好,因为通过两个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可以非常直观的感受到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知识点】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1)排开液体的重力等于小桶和排开液体的总重力与小桶的重力之差;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G排分析判断;
(3)在实验中,如果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那么它受到的浮力较大,排开水的重力也较大;当金属块没有浸没时,它受到的浮力较小,排开水的重力也较小。但是无论怎样,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始终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即是否浸没,对实验结论的得出没有影响。
(4)可以从实验结果的直观性上分析两个实验的差异。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小桶的重力G桶=F2,小桶和排开水的总重力G总=F4,则排开水的重力:G排=G总-G桶=F4-F2。
(2)根据图2可知,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的减小量△FA=F浮力=G-F拉,B的示数的增大量△FB=G排=G总-G桶。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G排可知,测力计A、B示数的变化量相等,即△FA=△FB。
(3)若要验证阿基米德原理,两实验中的金属块不一定要浸没在水中。
(4)我觉得图2的方案更好,因为通过两个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可以非常直观的感受到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25.【答案】(1)B
(2)注射器本身有重力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对测力计的示数的影响,从而判断对大气压强测量值的影响即可;
(2)根据图乙可知,当注射器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与注射器的重力之和,即会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偏大,导致大气压强的测量值偏大,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A.注射器内空气未排尽,则会对活塞产生向外的压力,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F内=F大气,从而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偏小,故A不合题意;
B.活塞与注射器简壁间有向内的摩擦,那么测力计的示数F=F内+F大气,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偏大,故B符合题意;
C.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则外面的空气会进入注射器,此时效果与A相同,即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偏小,故C不合题意。
故选B。
(2)采用图乙方式实验,会使测量结果偏大,其原因是注射器本身有重力。
26.【答案】(1)乙组
(2)性别、年龄、生长状况相同(合理即可)
(3)甲状腺激素的增加会增大成年鼠的耗氧量,说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1)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一是促进幼年动物个体的发育;二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三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2) 对照实验指其他条件都相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的实验。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单因素的多个问题,每次只改变其中某一个因素,而保证其它因素不改变,从而研究被改变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再综合,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解答】(1)实验中的对照组是乙组。
(2)根据控制变量法,本实验选取的30只成年鼠要求性别、年龄、生长状况相同。
(3)根据耗氧量变化,丙组甲状腺激素溶液灌胃,耗氧量最大,所以可进一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成年鼠的新陈代谢。
27.【答案】(1)
(2)右;换用阻值更大的变阻器
(3)C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各个电器元件的串并联关系,注意电表的量程和接线柱的选择,还要注意变阻器接线“一上一下”。
(2)①在闭合开关前,为了保护用电器的安全,滑片要调到阻值最大的位置;
②在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当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时,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也保持不变,即二者电压之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的阻值越大,则要求变阻器接入的阻值越大。当变阻器的阻值不够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就不能达到预定值。据此可知,可以换用阻值更大的变阻器,或者适当降低电源电压,据此分析解答。
(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如果小灯泡的位置断路,那么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由于它的内阻很大,所以通过电流表的示数几乎为零。由于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因此电压表几乎分得全部电源电压,即示数接近电源电压,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除了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外,其它的都是串联。根据图片可知,只需将定值电阻左端与电流表的接线,从电流表上拆下,然后改接在电压表的“-”接线柱上即可,如下图所示:
(2)① 根据图片科在,当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右边时,变阻器的阻值最大,则:将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R1接入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右端。
②经检查电路完好,为顺利完成实验,可行的措施有:
a.换用阻值更大的变阻器;
b.适当减小电源电压。
(3)乙同学将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将电压表量程改为“0-15V",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测得数据如表,则最可能的原因是小灯泡断路,故选C。
28.【答案】(1)细胞
(2)B
(3)非条件反射
(4)骨骼肌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3)非条件反射:与生俱来的反射活动,如眨眼反射、膝跳反射
条件反射:出生后,经过后天学习、或反复练习而学会的反射活动。
(4)A.安静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内脏。B.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骨骼肌。
【解答】(1)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骑电瓶车者一见红灯亮就捏刹车,在神经冲动传递的途径是眼→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肌肉,故选B。
(3)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4)骑行时他产热的主要器官为骨骼肌。
29.【答案】(1)解:
(2)解:
(3)解: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F浮=G-F拉计算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当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它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自身体积,即 ,据此计算出金属块的体积,再根据 计算出金属块的质量,最后根据 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
(3)首先根据F浮=G-F拉计算出金属块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变形式 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金属块的重力G=F1=2.7N;
则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
30.【答案】(1)水
(2)1L=1000mL=1000cm3。
这瓶二氧化氯消毒液中溶质的质量为:m=ρV=1000cm3×1.2g/cm3×60%=720g;
答:这瓶二氧化氯消毒液中溶质的质量为720g;
(3)设需要这种浓二氧化氯消毒液的体积为x,则:
72000g×1%=x×1.2g/cm3×60%;
解得:x=1000cm3=1000mL。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溶液的组成来分析;
(2)根据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3)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据此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列出方程计算。
【解答】(1)二氧化氯消毒液的溶剂是水;
31.【答案】(1)解:不站人时
(2)解:①

由丙图得当 时,
所以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乙图可知,变阻器R0与力敏电阻并联。电压表与变阻器滑片下面的部分并联,此时R0全部接入电路,电流表测力敏电阻R的电流。首先根据图丙,确定压力为零时力敏电阻的阻值,再根据 计算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2)①首先根据 计算出通过变阻器的电流,再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计算出总电流;
②根据公式 计算出此时力敏电阻的阻值,再根据图丙确定此时力敏电阻受到的压力,最后根据G=F计算出该同学的重力。
③变阻器R0始终全部接入电路,即通过它的电流保持不变。根据U=IR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与滑片下面电阻的阻值大小成正比。因为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与滑片下面电阻的长度成正比,据此计算出滑片下面电阻丝的长度,最后用最小身高130cm加这个长度计算出此时该同学的身高即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