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最苦与最乐 课件(共47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6 最苦与最乐 课件(共47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5 12:04:12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16 最 苦 与 最 乐
陶弘景
什么是苦?什么是乐?我想,只有品尝过生活滋味的人才能说得出它们的准确含义。至于同学们,你们想说“苦”或“乐”,未免有些“为赋新辞强说愁”了。
但梁启超对生活中的苦与乐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的,我们今天来学习一下他的《最苦与最乐》,了解一下名人的苦乐观。
新课导入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
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政治
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
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他主张
“变法”“育人才”“开学校”“变科举”等。
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晚年任教于清华研究院。代表作《饮冰室合集》。
作者介绍
揽 ( ) 契约( ) 监督( ) 循环( )
曾孙( ) 悲天悯人( ) 卸却( ) 恩惠( )

zēng
xún

mǐn
lǎn
xiè
huì
(jiě )解除
(jiè )押解
(xiè )浑身解数


(dé)得罪
(de)过得去
(děi)得亏

(bēi)背负
(bèi)背景
(yīng)应该
(yìng)答应

检查预习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如释重负:像放下重担子一样,形容解除精神压力后心情轻松愉快。
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悲天悯人: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仁人志士:仁爱而有节操的人。
检查预习
议 论 文 定义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表达自己观点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三要素 论点 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论据 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材料
论证 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论证方式 立论 是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正面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态度的一种论证方式。
驳论 是通过驳斥敌论点,证明它是错误的、荒谬的,从而证明自己观点正确性的一种论证方式
立论和驳论相结合 先破后立、边破边立。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结构层次 (1)提出问题(引论)——是什么 (2)分析问题(本论)——为什么 (3)解决问题(结论)——怎么样 语言风格 准确、严密、精当、逻辑性强 文体知识
听读课文,完成如下任务:
1.给课文划分层次。
2.概括文章主要观点。
整体感知
一(1-3)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
的痛苦”。
二(4)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
的快乐”。
三(5、6)论述“人生当于勇于负责,
而不能逃避责任”。
1.给课文划分层次。
最苦与最乐
分析标题
标题是论题,即探讨的话题。
本文中心论点:人生最苦的事是未能尽责,
人生最乐的事是尽到责任。
整体感知
2.概括文章主要观点。
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1、作者是如何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的?
2、作者又是如何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的?
3、作者论述“责任”这一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一)谈苦
研读课文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阅读第一部分,说说作者认为人生最苦的事是什么,他是怎样论述这个观点的。
1.开篇设问:“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失意?
贫?
老?
死?
知足
安分
达观
寻找新的、合理的答案
正面论述
2.论述:“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最苦:
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
最苦的原因: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
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
反面论述
小结:“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设问,排比。作者先用一串设问句提出关于人生最大痛苦的许多观点,并且一一加以否定,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贴切,水到渠成。
3、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是先否定其他的答案?
因为贫困老死当作人生最大的痛苦这是许多人的想法和说法,否定这些答案,读者就要寻找新的答案。这时在提出自己的观点,就不显得突兀,而是一种水到渠成之妙。
4、作者认为责任有多种,你能从课文中找出哪几种责任?
答应人的事没办,欠了人钱没还,受了人恩惠没报答,得罪了人没赔礼,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对自己的责任:
对事的责任:
对人的责任:
5、第三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没有尽责任才是人生最大的痛苦”这一论点的?
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
对比论证:把一个人未尽责任的痛苦与贫、病、老、死的痛苦进行对比,照应开头,突出论证了应尽责任而没有尽才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的观点。
(二)论乐
研读课文
阅读第二部分,说说作者认为人生最乐的事是什么,他是怎样论述这个观点的。
观点:人生最乐的事是尽责任。
翻过来看,什么是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直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引用论证:
古语“如释重负”
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孔子“无入而不自得”
结论: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
1、说一说作者的论证思路:
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古语——如释重负
含义: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心情、
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含义:本来担心或害怕的紧张心情得到了
缓解。
2、作者引用这些古语、俗语来形容尽责任之后的乐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作用:形象生动地论证了尽责任之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和快乐自由的境界。语言浅显易懂,简洁明了。
孔子——无入而不自得
含义: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
自在的。
道理论证
3、“翻过来看”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起过渡作用。有第一部分的“苦”过度到第二部分的“乐”
4、人生什么事最乐?
“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5、作者认为这种乐的决定权在谁呢?结合文中语言谈谈你的理解。
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的;
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
快乐之权操之在己
6、作者是怎样具体阐述责任与乐的呢?
作者认为:“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哩!”“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处。”“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这就说明快乐和责任是分不开的,快乐是建立在责任之上。
7、“论乐”部分还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
对比论证:将不尽责任之苦与尽责任之乐进行对比,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尽责任之乐才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三)担责任
研读课文
1、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并想一想这些话的含义以及要证明什么。
担责任
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   
含义:君子一生担心对社会国家所负的责任没有做好,因而终身都处于忧虑之中,但不会有一朝一夕对个人的遭遇的激愤。
举例: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担责任
曾子——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  
含义:肩负沉重的使命,要跋涉遥远的路途,一直走到死的时候才放得下,不是很遥远吗?
举例: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父母终身为子女付出的那份“无私的爱”
担责任
担责任
引用名言的作用:
引用孟子的话,论述君子有终身之忧的原因;引用曾子的话,论证了君子有终身之忧实际上是一种“真乐”。进一步证明了尽责任的快乐,从而得出了“人生当勇于承担负责”的结论,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2、为什么说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呢?
因为他们日日尽责任,便日日得苦中真乐。
3、为什么人不应当逃避责任?
因为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责任只有大小的分别,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
担责任
4、请结合文段说说“担责任”部分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引证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
引用曾子的话,举“仁人志士”“诸圣诸佛”的例子,论证君子终身之忧实际上是一种“真乐”,进一步论证了尽责任的快乐,从而使论证更加有说服力。
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对比论证: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人不能逃避责任,应勇于承担责任的观点。这是本文的第三个分论点。
品味语言:
1、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
“苦乐循环”的“苦”指负责任带来的身心劳苦;
“这些苦”的“苦”指不尽责任,受良心的责备带来的痛苦。
研读课文
品味语言:
2、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卸却”责任指未尽责任,丢开不管
(也可以说“推卸责任”“逃避责任”)
“解除”责任指尽了责任,再无负担
研读课文
品味语言:
3.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的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着痛苦往坟墓里去。
说明作者把“负责任”当成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它像千斤重担在肩头,使自己痛苦,使自己良心过不去。表现了作者对人、对国家极度的责任感。他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
研读课文
本文通过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证明了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的论点,告诉我们不能躲避责任,要勇于背负人生、社会的大责任,体会人生的快乐。
课堂小结
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负责任是人生
最大的痛苦(
分论点1)
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分论点2)
人生当勇于负责,而
不能逃避责任(结论)
1、贫老失意死不是最苦。
2、最大的痛苦是负了未 了的责任。
3、负责任情况及痛苦状态。
引证法:古语、俗语、名言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当勇于负责。
不能逃避。
中心论点
板书设计
拓展延伸
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孔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列夫·托尔斯泰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梁启超
要使一个人显示他的本质,叫他承担一种责任是最有效的办法。 ——毛姆
自由的第一个意义就是担负自己的责任。
——阿来
责任之我见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日知录》卷十三《正始》
顾炎武
1613—1682
责任之我见
1898—1976
周恩来
责任之我见
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是我们的责任。
医护人员
警务人员
惩治犯罪,维护治安是我们的责任。
科研人员
尊重科学,求真务实是我们的责任。
责任之我见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我们的责任。
志愿者们
社区工作者
扶残助困,服务社区是我们的责任。
保洁人员
清扫污秽,环境保洁是我们的责任。
以“谈责任”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布置作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