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静电现象练习题
一、单选题
1.(2021·江苏·星海实验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细丝相互散开.由该现象可推断细丝所带的电荷一定是
A.正电荷 B.负电荷
C.同种电荷 D.异种电荷
2.(2021·江苏·南师附中树人学校八年级期中)下列物理中一定带正电的是
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杯
B.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C.与带负电的物体相互吸引的轻小物体
D.与带负电的物体相互接触后的验电器
3.(2021·江苏扬州·八年级期中)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关于静电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并没有创造电荷,而是电荷的转移
B.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丝绸带负电荷
C.小通草球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则该小通草球一定带正电
D.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4.(2021·江苏苏州·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课堂上老师演示了“静电章鱼”实验,将用毛皮摩擦过的塑料细丝抛向空中,并将用毛皮摩擦过的塑料管放置在塑料细丝下方,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塑料细丝真的像章鱼一样张开了“触手”且在空中悬浮起来。实验后,老师介绍说摩擦后的塑料管会带上负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塑料细丝张开“触手”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造成的
B.“章鱼”能悬浮在空中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造成的
C.毛皮与塑料管摩擦时,塑料管会失去电子
D.毛皮与塑料细丝摩擦时,毛皮束缚电子的本领更强
5.(2021·江苏镇江·八年级期中)摩擦产生的带电现象,在生产和生活上给人们带来了很多麻烦.下列各现象中,不是由于摩擦起电引起的是
A.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吸附灰尘
B.印刷机里出来的纸张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
C.买食品时,装食品的薄塑料袋粘在手上甩不掉
D.冬天用湿手去摸室外的铁棒,手容易粘在铁棒上
6.(2021·江苏扬州·八年级期中)摩擦起电跟物质的种类有很大关系,严格说来,与物质的结构和化学成分有关.各种物质中的电子脱离原子所需要的能量是不同的.因此,不同物质的起电顺序是不同的,见下列起电顺序表:
起电顺序(正→负)
有机玻璃 玻璃 毛皮 丝绸 纸 金属 硬胶棒 石蜡 涤纶 硬塑料 聚乙烯 聚丙烯
根据你所学的摩托起电知识和起电顺序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跟纸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正电
B.跟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
C.跟涤纶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正电
D.跟涤纶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
7.(2021·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八年级期中)下列措施中,不能防止静电危害的是( )
A.油罐车装有一条拖在地上的铁链 B.在地毯中夹杂不锈钢丝导电纤维
C.在印染厂车间里,使空气保持适当的湿度 D.用绝缘性能极好的塑料制作的塑料桶储存汽油
8.(2021·江苏无锡·八年级期中)下列现象中,与静电无关的是( )
A.输电线的芯线用铝制成,外皮用塑料制成
B.运送汽油的油罐车上常有一条铁链拖在地上
C.在一些地毯的纺织过程中,往往会在地毯里夹杂一些不锈钢的钢丝
D.冬天,晚上脱毛衣时会看到火花、听到响声
9.(2021·江苏盐城·八年级期中)医用外科口罩的中间层为多孔结构的熔喷布,熔喷布能过滤比自身空隙小很多的颗粒物;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处理,熔喷布得到大量电子,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作用。但放在自来水龙头下冲洗晾干后,熔喷布对细微颗粒物的过滤效果严重下降。下列有关熔喷布说法正确的是( )
A.熔喷布得到大量电子而带正电
B.熔喷布只吸引带负电的轻小物体
C.熔喷布能得到大量电子,所以一定是导体
D.冲洗晾干后的熔喷布过滤效果严重下降,原因是因为潮湿后的熔喷布不再带电
10.(2021·江苏·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无风条件下卡通造型铝箔气球两次均向带电棒靠近但未接触,气球( )
A.不带电
B.带正电
C.带负电
D.带电情况无法判断
11.(2021·江苏镇江·八年级期中)A是用丝绸摩擦过的带正电的玻璃棒,B、C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A.小球B一定带负电
B.小球C一定带负电
C.小球C可能不带电
D.小球B可能不带电
12.(2021·江苏南通·八年级期中)甲、乙、丙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已知丙球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两球均带正电 B.甲、乙两球均带负电
C.甲球带正电、乙球一定带负电 D.甲球带负电、乙球可能不带电
13.(2021·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汇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用带电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带电棒一定带正电 B.带电棒一定带负电
C.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异种电荷 D.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同种电荷
14.(2021·江苏常州·八年级期中)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甲,甲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大,如图所示.再用a棒去同时接触甲、乙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甲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小,乙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验电器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B.a棒与其手柄b均为导体
C.丝绸摩擦玻璃棒的过程中,电子由丝绸转移到玻璃棒
D.当a棒接触两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子由乙金属球转移到甲金属球
二、填空题
15.(2021·江苏常州·八年级期中)如图将一块有机玻璃板架在两本书之间,用干燥的丝绸在有机玻璃板上摩擦后,看到有机玻璃板下方的小纸屑上下飞舞。有机玻璃板由于摩擦带上__,具有__的性质。
16.(2021·江苏无锡·八年级期中)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如图,吊扇静止时吊杆对其拉力为F1,吊扇转动时吊杆对其拉力为F2,则F1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F2.课后,在一次打扫除中,小胡同学发现吊扇上方均匀落满了灰尘,这是由于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的原因造成的,再仔细观察发现吊扇下方也有灰尘但不是均匀的,她猜测可能是吊扇转动时与空气___________,由于带电物体可以___________的原因,使吊扇下方也有灰尘。
17.(2021·江苏南京·八年级期中)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因与空气发生了摩擦发生电子得失的现象,其中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带负电,飞机则带___________ 电。如果在着陆过程中没有将静电放掉,当地勤人员接近时,可能危及生命,所以飞机的特殊轮胎常用___________ (选填 “导体”或“绝缘体”)材料做成,从而避免造成危害。
18.(2021·江苏·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期中)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_______电(填“正”或“负”),在摩擦的过程中,丝绸_______子(填“得到”或“失去”)。同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中,分子间作用力最小的是______态。
19.(2021·江苏·宜兴市丁蜀实验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a用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然后靠近碎纸屑,发现纸屑能被吸引,说明摩擦起电,带电体能______,然后将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图b所示的自制的验电器,发现两片金属箔片会张开,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______,用手不停地捋图c中塑料细丝,会越捋越______(蓬松/靠拢).
20.(2021·江苏·苏州新草桥中学八年级期中)用久的风扇扇叶上布满灰尘,这主要是由于风扇旋转与空气发生摩擦,从而带电,而带电体具有______的性质;用手不停地捋图中的塑料细丝,会越捋越______(选填“蓬松”或“靠拢”),这是因为摩擦起电,且______;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分别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B和C,发现B被排斥,C被吸引,则______带正电(选填“B ”或“C ”)。
21.(2021·江苏·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期中)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橡胶棒由于____电子而带负电;打出租车时,小丽的手刚触车门就被“电”了一下,这是因为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与空气_____而带电,与小丽发生了放电现象;有拖地铁链的车,不发生这种现象,是利用铁链具有_____。
22.(2021·江苏镇江·八年级期中)口罩的中间层为多孔结构的熔喷布,熔喷布能过滤比自身空隙小得多、直径仅为的颗粒物,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处理,使熔喷布得到大量电子而带________(选填“正”或“负”)电,具有了_______的性质。由于熔喷布有很好的________(选填“导电性”或“绝缘性”),所以能长时间保留静电。
23.(2021·江苏·星海实验中学八年级期中)“粘”字常用来表述一些物理现象。如:“便利贴”的背面有粘性,可方便地贴在课本上,这是因为分子间有___________;用久了的风扇上面“粘”满灰尘,这是因为风扇和空气发生了___________;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绒是因为衣服带了___________的缘故。
24.(2021·江苏盐城·八年级期中)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现越梳头发越蓬松,同时梳子还能吸引碎纸屑.前者 是因为头发带_______(选填“同”或“异”)种电荷而相互_______;后者是因为带电体有_______的性质.
25.(2021·江苏·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是PM2.5净化器的原理图,闭合开关、后,风扇旋转吸入含有PM2.5颗粒物空气,当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C时会被快速吸引过来,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___________的性质:当颗粒物快速通过光洁金属网C后,会因为___________(选填“得到”、“失去”)电子而带上负电,然后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吸附住,这是因为___________。
26.(2021·江苏盐城·八年级期中)如图a所示,用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然后靠近碎纸屑,发现纸屑能被吸引,说明带电体能_____,然后将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图b所示的自制验电器,发现两片金属箔片会张开,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_____.
27.(2021·江苏南京·八年级期中)如图a用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然后靠近碎纸屑,发现纸屑能被吸引,说明摩擦起电,带电体能______,然后将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图b所示的自制的验电器,发现两片金属箔片会张开,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 ______。如图c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
28.(2021·江苏苏州·八年级期中)图甲验电器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它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图乙,当带电的塑料棒靠近不带电的铝箔条一端时,铝箔条会偏转,也可以用来检验一个物体是否带电。甲、乙两个验电器原理________(相同/不相同)。
29.(2021·江苏泰州·八年级期中)一根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碎纸屑,纸屑被吸引,该现象说明带电体可以_____,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___电荷,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夏日荷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这是_________现象;荷叶上的两滴水珠接触后合成更大的一滴,这表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力。
30.(2021·江苏盐城·八年级期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带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有机玻璃棒用丝绸摩擦,橡胶棒用毛皮摩擦,使有机玻璃棒和橡胶棒都带电,则在(a)图的做法中我们看到的现象是______;在(c)图的做法中我们看到的现象是______;在(b)图中观察到的现象与______(选填a或c)图相同。
31.(2021·江苏·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八年级期中)甲、乙两种干燥的绝缘物体,甲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将它们相互摩擦后分开。则甲因______(“失去”或“得到”)电子,再将甲乙相互靠近会发生______(“吸引”或“排斥”)。
32.(2021·江苏无锡·八年级期中)如图甲所示是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其工作过程如图乙所示,受污染的空气被吸入后,颗粒物进入电离区会带上电荷,然后在集尘器上被带电金属网捕获,其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刚擦完车玻璃的干毛巾很容易吸附灰尘,其原因是带电物体具有___________的性质。
33.(2021·江苏·南京民办育英外国语学校八年级期中)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1)“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______。
(2)用手不停地捋塑料细丝,细丝会越过越蓬松,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3)无风条件下卡通轻质气球向带电棒靠近但未接触,由此判断气球______(选填“①不带电”“②带正电”“③带负电”或“④带电情况无法判断”)。
34.(2021·江苏盐城·八年级期中)观察“从粒子到宇宙”中的三幅图,将下列表述填写完整。图甲是发现_________的汤姆生;图乙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会粘在一起,这个现象证实了分间存在_________;图丙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细丝张开,是因为细丝与手摩擦后带上_________电荷而相互排斥。
35.(2021·江苏南京·八年级期中)如图,老师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接触验电器的金属小球b时,同学们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了。在这一过程中,橡胶棒a带的电荷是___________电荷(填“正”或“负”);验电器的小球b是用金属制作的主要原因是这种物质具有___________性;验电器的箔片张开的原因是金属箔片带上___________电荷(填“同种”或“异种”);橡胶棒a带的电荷越多,金属箔张角越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
36.(2021·江苏无锡·八年级期中)如图将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靠近碎纸屑,发现纸屑能被吸引,是由于摩擦起电而带了静电,“吸引纸屑”是由于带电体具有________的特性;如果用摩擦过的塑料棒接触验电器金属小球(如图所示),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这是因为箔片带_______(选填“同”或“异”)种电荷相互排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___________在物质间转移。
三、实验题
37.(2021·江苏扬州·八年级期中)小东参观科技馆时,对一组静电实验兴趣浓厚,回来后画出了图中的四幅图.
(1)从甲图(或乙图或丙图)可得出结论:______.
(2)比较______两图,可知电荷作用力的大小与电荷的多少有关.
(3)比较甲、乙可得到结论:______.
(4)从丁图可得到结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请你把丁图补充上去.
( )
38.(2021·江苏南通·八年级期中)以下是课本上的几个小实验,请根据要求填空。
(1)如图甲,两个表面光滑的铝块相互紧压,会粘在一起,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
(2)如图乙为比较水和酒精混合前后总体积变化的实验,要让实验现象更明显,在管的容积相同时应选用内径较_______(粗、细)的玻璃管,试验后发现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_______;
(3)如图丙,是一个简易验电器,当带电的塑料棒靠近轻质铝箔条的一端时,铝箔条会偏转,这表明:带电体具有_______的本领,力能够改变物体的_______,将塑料棒取走,铝箔条由于_______不能立即停止转动。
39.(2021·江苏宿迁·八年级期中)在探究静电现象实验时,小华同学发现:用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够吸引轻小纸屑。
(1)根据你所学过的原子结构的知识,下列关于带电原因的猜想,正确的是______;
A.摩擦创造了电荷
B.由于电子发生了转移
C.由于质子发生了转移
(2)毛皮摩擦过塑料尺后,毛皮______(选填“带”或“不带”)电;
(3)小华制作了一个简单的验电器(如图所示),可以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小球后金属箔片会张开,它的原因是______;
(4)同学们使用玻璃棒、橡胶棒分别与丝绸、毛皮摩擦后,接触验电器的金属小球,都能使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而用手拿着金属棒与其他材料摩擦后,接触验电器的金属小球,却不能使金属箔片张开,这是因为金属的______比玻璃、橡胶好。(填物质的物理属性)
四、综合题
40.(2021·江苏·扬州市江都区第三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
(1)把某个物体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向物体靠近,由此现象我们并不能判断该物体已经带电,原因是_____.
(2)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吸管被推开,说明吸管带_____,吸管被推开的原因是_____.
(3)吸管和餐巾纸摩擦起电时,_____中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一些.
41.(2021·江苏南京·八年级期中)根据图片填空:
(1)图甲: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会粘在一起,这说明了分子间存在______;
(2)图乙:汤姆生发现了______(填写粒子名称);
(3)图丙:______(填科学家名)建立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4)图丁: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细丝就会张开,这是因为细丝与手摩擦后带上 ______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42.(2021·江苏盐城·八年级期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空气净化器
由于雾霾天气的增多,空气净化器逐渐走入家庭,其工作过程(如图甲)是:脏空气进入净化器时,灰尘被正电钨丝放电而带上正电,流到负电路栅板时,带电灰尘被吸附。此后经过活性炭层时,化学有毒气体被吸附,排出空气的污染物浓度大幅降低,多次循环后变成洁净空气洁净空气量(CADR)是反映其净化能力的性能指标,CADR值越大,其净化效率越高。利用CADR值,可以评估其在运行一定时间后,去除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效果。按下列公式计算CADR:(V:房间容积;t:空气净化器使房间污染物的浓度下降90%运行的时间),其铭牌如表:
型号 额定电压 额定功率 产品净重 洁净空气量 (CADR)
S89型 220V 44W 10kg 138m3/h
(1)负电格栅板吸附灰尘的原理是______;
(2)取出使用一段时间后的活性炭,可以闻到刺激性的气味,说明分子在______;
(3)为了方便移动这台净化器,在它的下面装上轮子,目的是为了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4)某房间的使用面积为18m ,高度是3m,此空气净化器______(能/不能)在1小时内使房间污染物浓度下降90%;
(5)空气的密度是1.29kg/m3,请计算出面积为18m2,高度是3m的房间空气的质量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将塑料绳一端扎紧,另一端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用手从上向下捋几次,观察到细丝蓬散开来,是因为细丝与手摩擦后带上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故C正确,ABD错误.
2.A
【解析】
A.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杯带正电荷,符合题意;B.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不符合题意;C. 与带负电的物体相互吸引的轻小物体,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不符合题意;D. 与带负电的物体相互接触后的验电器带负电,不符合题意.故选A.
3.C
【解析】
A.摩擦起电并没有创造电荷,其实质是电子的转移,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玻璃棒和丝绸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失电子带正电荷,丝绸得电子带负电荷,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带正电的通草球会出现相互吸引现象,靠近不带电的通草球也会出现相互吸引现象,所以通草球可能带电,可能不带电,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D.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4.B
【解析】
A.摩擦后的塑料细丝带上了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故A错误;
B.塑料丝悬浮在空中时,是因为受到的斥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故B正确;
C.毛皮与塑料管摩擦时,由于毛皮束缚电子的本领弱而失去电子,塑料管会得到电子,所以摩擦后的塑料管会带上负电,故C错误;
D.毛皮与塑料细丝摩擦时,毛皮束缚电子的本领弱而失去电子,塑料细丝得到电子带负电,故D错误。
故选B。
5.D
【解析】
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后,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是摩擦起电.
A、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吸附灰尘,是由于化纤布料的衣服由于摩擦起电,而能吸引灰尘,故A不符合题意;
B、印刷机里出来的纸张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是由于摩擦起电而不同的纸张带了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故B不符合题意;
C、买食品时,装食品的薄塑料袋粘在手上甩不掉,是由于薄塑料袋由于摩擦起电而带了电,吸引在手上,故C不符合题意;
D、冬天用湿手去摸室外的铁棒,手容易粘在铁棒上,是由于手上的汗液凝固成冰,粘在铁棒上,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C
【解析】
A.由表中不同物质的起电顺序可知,跟纸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故A错误;
B.跟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故B错误;
C.跟涤纶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正电,故C正确;
D.跟涤纶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故D错误。
故选C。
7.D
【解析】
A.油罐车在运输过程中,油和罐之间不断摩擦,从而产生大量的静电,通过一条拖地的铁链及时导走,这是防止静电危害,故A不符合题意;
B.不锈钢丝的作用是把鞋底与地毯摩擦产生的电荷传到大地上,以免发生静电危害,故B不符合题意;
C.在印染厂车间里,物体间摩擦产生大量静电,所以印染车间中保持适当的湿度,可以及时把静电导走,避免静电造成的危害,故C不符合题意;
D.用绝缘性能极好的塑料桶储存汽油时,由于塑料不容易导电,静电不能及时导出,会出现静电危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A
【解析】
A.输电线的芯线用铝制成,是因为铝的导电性能较好;外皮用塑料制成,是为了防止触电,与静电无关,故A符合题意;
B.运送汽油的油罐车上常有一条铁链拖在地上,是为了将油罐车上产生的静电及时导向大地,避免发生危险,故B不符合题意;
C.在一些地毯的纺织过程中,往往会在地毯里夹杂一些不锈钢的钢丝,为了消除静电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冬天晚上脱毛衣时会看到火花、听到响声,是静电放电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D
【解析】
A. 根据题意知道,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处理,由于熔喷布得到大量电子而带负电荷,故A错误;
B.由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进而能吸附一些粒径较小的污染物,甚至病毒这种纳米级的物质也会被吸附,故B错误;
C.口罩外层隔离层和内层亲肤层的无纺布属于绝缘材料,不容易导电,使熔喷布上的静电不会很快消失,故C错误;
D.口罩在自来水龙头下冲时会失去静电,洗晾干后不能恢复成带电的状态,吸附能力降低,所以防护能力降低,故D正确。
故选D。
10.A
【解析】
图中所示卡通造型铝箔气球两次均被带负电荷与正电荷的带电棒吸引,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及带电体的基本性质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可以判断出气球应该不带电荷.A符合题意.
11.D
【解析】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称为正电荷;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A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带正电,当靠近B小球时,相互吸引,说明B可能带负电,可能不带电;A靠近C时,发现排斥,说明C带正电;将BC靠近时,BC吸引,由于C带正带电,B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故选D。
本题考查电现象的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定义、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和带电体的性质。
12.D
【解析】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丙球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即丙带负电,因为甲丙相互排斥,因此甲带负电,甲乙相互吸引,乙可能带正电,可能不带电.
A.甲、乙两球均带正电与分析不相符;
B.甲、乙两球均带负电与分析不相符;
C.甲球带正电、乙球一定带负电与分析不相符;
D.甲球带负电、乙球可能不带电与分析相符;
13.D
【解析】
用带电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带电体上的电荷传递到金属箔上,是两个金属箔带有同种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原理,因此金属箔张开,故D符合题意.
14.D
【解析】
A.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故A错误;
B.a棒是导体,否则电荷无法在两个验电器之间传导;手柄b应为绝缘体,否则电荷会通过人体传出,故B错误;
C.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故电子是由玻璃棒转移到丝绸,故C错误;
D.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该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A时,验电器A也会带正电;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杆将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时,B验电器上自由电子向验电器A转移,负电荷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产生的电流方向为A到B,故D正确;
故选D。
15. 电荷 吸引轻小物体
【解析】
[1][2]有机玻璃与丝绸反复摩擦后,由于发生电子的转移,使有机玻璃带电荷;由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小纸屑被吸引。
16. 大于 竖直向下 摩擦起电 吸引轻小物质
【解析】
[1]吊扇静止时,吊杆对其的拉力与其本身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即
F1=G
而吊扇转动时,扇叶对下面的空气有作用力,反过来下面的空气对扇叶有向上的作用力,那么吊扇此时受到三个力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吊杆对其向上的拉力F2及空气对其向上的作用力,所以
F2则
F1>F2
[2]吊扇上方均匀布满灰尘,是因为灰尘所受的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于是会落在吊扇的上表面。
[3][4]吊扇下表面的灰尘是扇叶转动时与空气摩擦起电,而带电的扇叶能吸引轻小的物体,于是把灰尘吸在下表面。
17. 正 导体
【解析】
[1]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因与空气发生了摩擦,其中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带负电,飞机失去电子带正电。
[2]如果在着陆过程中没有将静电放掉,当地勤人员接近时,可能危及生命,所以飞机的特殊轮胎常用导体材料做成,从而避免造成危害。
18. 正 得到 气
【解析】
[1][2]丝绸与玻璃棒摩擦,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
[3]同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中,气态的分子间距最大,分子间作用力最小。
19. 吸引轻小物体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蓬松
【解析】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了正电,由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当其靠近碎纸屑时,碎纸屑会被吸引过来;当验电器与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后,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都带了正电,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两个金属箔片会张开角度;被手捋过的塑料细丝带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细丝之间由于相互排斥而蓬.
20. 吸引轻小物体 蓬松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
【解析】
[1]风扇叶转动时,与空气摩擦而起电,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扇叶会布满灰尘。
[2][3]通过摩擦后,塑料绳带上了同种电荷,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从而使细丝张开,且越捋越蓬松。
[4]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带正电,A与B排斥,说明B带正电,A与C吸引,说明C带负电。
21. 得到 摩擦 导电性
【解析】
[1]电子带负电,橡胶棒束缚电子能力强,会在摩擦中得到电子,而带上负电。
[2]出租车在行驶过程中,与空气发生相对运动,即与空气摩擦,会有得失电子的现象,而带上电。
[3]车行驶中与空气摩擦而带上电,若车有拖地铁链,电荷会被铁链导入大地,不再出现对人放电的现象。
22. 负 吸引轻小物体 绝缘性
【解析】
[1][2]熔喷布得到电子,电子带负电,所以熔喷布带负电,从而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熔喷布能长时间保留静电,说明它具有很好的绝缘性,不容易把电荷导走。
23. 引力 摩擦起电 静电
【解析】
[1]“便利贴”的背面有粘性,可以减小分子之间的距离,使分子间作用力变大,从而产生更大的引力,使“便利贴”方便地贴在课本上,利用的物理知识是分子间有引力。
[2]扇叶在转动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带上了电荷,扇叶带电后会吸引轻小的灰尘,所以扇叶上会粘有灰尘。
[3]穿着的化纤衣服“粘”毛绒,因为衣服摩擦起电后带静电,会吸引轻小物体。
24. 同 排斥 吸引小物体
【解析】
当梳子和头发相互摩擦时,梳子和头发带有电荷,由于头发上带的是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越梳头发越蓬松;梳子带电后,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因此带电的梳子还能吸引碎纸屑.
25. 吸引轻小物体 得到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析】
[1]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物体得电子带负电,失电子带正电。当颗粒物通过光洁金属网C后,会因为得到电子而带上负电。
[3]带负电的颗粒物最终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吸附住,这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6. 吸引轻小物体 同种电荷相互相斥
【解析】
(1)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了电荷,而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根据验电器的金属箔片是否张开角度来确定物体是否带电,其所以张开角度,就是由于两个箔片带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造成的.
(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了正电,由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当其靠近碎纸屑时,碎纸屑会被吸引过来;(2)当验电器与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后,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都带了正电,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两个金属箔片会张开角度.
27. 吸引轻小物体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引力
【解析】
[1]用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带正电,由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当其靠近不带电的纸屑时,碎纸屑会被吸引过来。
[2]当验电器与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后,验电器的金属箔上的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金属箔因失去电子而带上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金属箔张开。
[3]由图c知,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会提起一定质量的物体,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28.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不相同
【解析】
[1]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由于验电器得失电子使验电器的金属箔上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验电器的金属箔会张开,即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当带电的塑料棒靠近不带电的铝箔条一端时,铝箔条会偏转,原因是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的物体,所以这个现象和验电器的原理不相同。
29. 吸引轻小物质 正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扩散 引
【解析】
[1][2]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当靠近碎纸屑时会被吸引。
[3]利用验电器进行检验的时候,一般会把物体跟金属板进行接触。一旦物体带电的时候,那么就会有电荷传输到两片金箔上面,由于金箔的电量相同,电荷相同,所以就会彼此出现排斥的情况,这样金箔片就会张开。
[4]夏日荷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5]荷叶上的两滴水珠接触后合成一滴,是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作用的结果。
30. 相互排斥 相互吸引 a
【解析】
[1]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在(a)图中,两棒都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我们看到的现象是两棒相互排斥。
[2]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与毛皮摩擦过后橡胶棒带负电,在(c)图中,两棒带异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我们看到的现象是两棒相互吸引。
[3]在(b)图中,两棒均为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都带负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观察到的现象与a图相同。
31. 得到 吸引
【解析】
[1]甲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则甲、乙绝缘体相互摩擦后,甲绝缘体会夺得乙的部分电子,甲绝缘体得到电子带负电、乙绝缘体失去电子带正电。
[2]再将甲乙相互靠近,因甲、乙绝缘体带异种电荷,会相互吸引。
32.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吸引轻小物体
【解析】
[1]颗粒物所带电荷与集尘器带电金属网所带电荷电性相反,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因此颗粒物被电网捕获。
[2]擦完车玻璃的干毛巾很容易吸附灰尘,是因为干毛巾通过摩擦的方法带了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33. 分子间距离过大,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④
【解析】
(1)[1]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玻璃的硬度大,不像铅硬度小,玻璃放在一起不容易发生形变,玻璃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
(2)[2]手捋塑料细丝,塑料细丝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细丝之间会蓬松。
(3)[3]由图知,无风条件下卡通轻质气球向带电棒靠近但未接触,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和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可知,气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所以无法判断带电情况。故选④。
34. 电子 (吸)引力 同种
【解析】
[1]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2]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会粘在一起,这个现象证实了分间存在吸引力。
[3]细丝张开,是因为细丝与手摩擦后带上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35. 负 导电 同种 大
【解析】
[1]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2]金属属于导体,验电器的小球b是用金属制作,这种物质具有导电性。
[3][4]橡胶棒a接触验电器的金属小球b时,电子通过金属杆转移到验电器的箔片上,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箔片张开。橡胶棒a带的电荷越多,金属箔带电量越多,张角越大。
36. 吸引轻小物体 同 电子
【解析】
[1]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带了电荷,由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当其靠近碎纸屑时,碎纸屑会被吸引过来。
[2]当验电器与带电的塑料棒接触后,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都带了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两个金属箔片会张开角度。
[3]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即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在物质间转移。
37.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乙、丙 电荷量相等,距离越远,电荷间的作用力越小
【解析】
(1)[1]三图中两小球都带相同电荷,由于电荷间相到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因此它们会相互排斥.
(2)[2] 乙图中两小球都带一个正电荷,挂着的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小;丙图中两小球都带两个正电荷,挂着的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大.可得出电荷量越多,产生的作用力越大.
(3)[3] 甲乙两图中,小球都带一个正电荷,但由于甲图中下面的小球离竖直线较近,挂着的小球偏离竖直方向较远;乙图中下面的小球离竖直线较远,挂着的小球偏离竖直方向较近;可得出:在电荷量相等时,电荷间的作用力与距离的远近有关.
(4)[4]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小球将向一起靠拢.如图:
38. 引力 细 间隙##空隙 吸引轻小物体 运动状态 具有惯性
【解析】
(1)[1]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会粘在一起,这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使它们不分开。
(2)[2][3]因为分子间存在着间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实验中,通过观察玻璃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液体体积的变化,当体积变化一定时,横截面积越小,长度变化越大,所以为了让实验现象更明显,应该选取内径较细的玻璃管。
(3)[4][5][6]当带电的塑料棒靠近静止的铝箔条一端时,铝箔条会旋转起来,说明铝箔条受到了带电塑料棒的吸引力的作用,这表明带电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本领;铝箔条受到引力作用,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将塑料棒取走,铝箔条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不能立即停止转动。
39. B 带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导电性
【解析】
(1)[1]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一种物质失去电子,另一种物质就得到电子,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故选B。
(2)[2]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够吸引轻小纸屑,说明塑料尺带电,则毛皮会带上与塑料尺相反的电荷。
(3)[3]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时,金属箔片因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其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4)[4]因为玻璃棒和橡胶棒都是好的绝缘体,玻璃棒和橡胶棒经摩擦产生的电荷不易传导走,所以玻璃棒和橡胶棒经摩擦能带电;而金属棒是导体,导电性强,金属棒摩擦后产生的电荷很容易经金属棒和手传导到大地,使金属棒上没有多余的电荷而不带电,所以不能使金属箔片张开。
40.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正电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吸管
【解析】
因为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我们不能根据带电的吸管向物体靠近,就判断该物体已经带电.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吸管被推开,说明吸管带正电.吸管被推开的原因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吸管和餐巾纸摩擦起电时,吸管带正电,说明吸管中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一些.
41. 引力 电子 卢瑟福 同
【解析】
(1)[1]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所以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会粘在一起。
(2)[2]1897年,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汤姆生测定了电子的荷质比,从实验中发现了电子的存在。
(3)[3]卢瑟福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在西瓜模型的基础上,从而提出了核式结构模型。
(4)[4]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因为摩擦起电,所以细丝上会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细丝会张开。
42.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减小 能 69.66kg
【解析】
(1)[1]由文章可知,负电格栅板吸附灰尘的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2]取出使用一段时间后的活性炭,可以闻到刺激性的气味,这是扩散现象,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分子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造成的,故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3]为了方便移动这台净化器,在它的下面装上轮子,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力。
(4)[4]房间的容积为
使房间污染物浓度下降90%所需的时间为
所以,可以在1小时内使房间污染物浓度下降90%。
(5)[5]房间空气的质量为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