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
一、单选题
1.(2021·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八年级期中)关于惯性,下列四个现象中对应的说明错误的是
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说明灰尘有惯性
B.汽车紧急刹车,车上的人会向前倾,说明车有惯性
C.箭离开弓弦后,仍能向前飞行,说明箭有惯性
D.手握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说明锤头有惯性
2.(2021·江苏扬州·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物体在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减速直线运动.假设在运动过程中重力突然消失,物体将
A.立即停止运动
B.向右沿水平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
C.向右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D.向右上方做匀速直线运动
3.(2021·江苏苏州·八年级期中)排球是我市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之一,同学们在排球考试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排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平衡力的作用
B.排球下降时速度增大,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假如正在上升的排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排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4.(2021·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八年级期中)小丽同学通过探究学习,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端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如图所示),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图中的黑点表示小丽同学)( )
A.保持静止状态 B.继续来回摆动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做匀速圆周运动
5.(2021·江苏南通·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若球在最高点时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实心球将( )
A.保持静止状态 B.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C.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D.竖直向下做加速直线运动
6.(2021·江苏·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八年级期中)在空中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飞机,先后投下三枚炸弹,若不计空气阻力,炸弹落地前在空中的排列情况是( )
A.B.C. D.
7.(2021·江苏无锡·八年级期中)关于惯性的理解和现象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
B.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因为乘客受到惯性的作用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8.(2021·江苏·南京民办育英外国语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P点(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不计空气阻力,小球运动到A点时,若它受到的所有外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 )
A.静止在A点
B.沿AB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
C.沿AC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D.沿AD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9.(2021·江苏·苏州外国语学校八年级期中)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时尚代步工具.如图所示,当人驾驶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关闭电机,平衡车仍继续前进是由于其具有惯性
B.平衡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平衡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当人驾驶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人不会受到摩擦力
10.(2021·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八年级期中)生活中与物体有关的惯性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汽车突然开动时,站在汽车上的人由于具有惯性,会向后仰
B.紧固锤头时撞击锤柄的下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
C.标枪运动员通过助跑提高成绩,利用了运动员自身的惯性
D.竖直抛向空中的石块,运动得越来越慢,是由于石块的惯性越来越小
11.(2021·江苏·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期中)排球体育测试的项目之一,如图是某同学排球考试时正把排球竖直向上拍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排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B.排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拍力的作用
C.手击打排球的力大于排球对手的作用力
D.排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力全部消失,球将保持静止
12.(2021·江苏·海安市李堡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是某同学练习垫排球时的场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排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B.在击打排球过程中人没有对排球施加力
C.手击打排球的力大于排球对手的作用力
D.排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力不平衡
13.(2021·江苏·南师附中树人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甲、乙两物块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当乙突然受到一个瞬间的撞击力,甲和乙一起沿水平方向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与乙的接触面是光滑的
B.撞击瞬间甲和乙间有摩擦力,此后甲和乙间没有摩擦力
C.它们的运动会越来越快
D.在运动过程中甲和乙间始终有摩擦力
14.(2021·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汇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火车在水平铁轨上匀速直线行驶,车厢内水平光滑桌面上放着物体A、B,A的质量较大,在火车突然停止时,两物体会由于惯性而运动,在它们离开桌面前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可能相碰 D.无法判断
15.(2021·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八年级期中)有关足球运动员踢足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足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B.地面上滚动的足球慢慢停下来了,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静止在地面上足球受到支持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D.空中飞行的足球,在最高点处于平衡状态
16.(2021·江苏苏州·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俯视看)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里有一水平桌面,桌上有一静止的小球A,突然沿图中的虚线所示路线运动到B,这时列车正在( )
A.减速行驶,向北转弯 B.减速行驶,向南转弯
C.加速行驶,向北转弯 D.加速行驶,向南转弯
17.(2021·江苏·南师附中树人学校八年级期中)小明学了惯性后对此很感兴趣,做了一些相应的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
B.小明将锤子的木柄在硬地上撞击几下,就能套紧锤头,是利用了惯性
C.小明跳远时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D.小明骑自行车时捏刹车使之静止,自行车的惯性就消失了
18.(2021·江苏·西附初中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将木块放在压缩了的弹簧旁,释放弹簧,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离开弹簧前,弹力一直变小,但是速度却在一直变大
B.木块离开弹簧前,运动情况是先加速后减速
C.木块离开弹簧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惯性的作用
D.木块最终停止运动是因为失去弹簧弹力的作用
19.(2021·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八年级期中)空中上升的气球,若所受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则气球将( )
A.向上做减速运动后下降 B.立即停止运动
C.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D.向上做减速运动,最后静止
20.(2021·江苏·宜兴市丁蜀实验中学八年级期中)关于惯性的理解和现象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
B.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
C.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D.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因为乘客受到惯性的作用
二、填空题
21.(2021·江苏·苏州外国语学校八年级期中)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里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__(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此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__(选填“是”、“不是”或“可能是”)一对平衡力.
22.(2021·江苏泰州·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某公路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两辆同向行驶的汽车发生“追尾”。汽车B刹车后由于_____仍撞到汽车A,此时对汽车A中的司机起保护作用的是_____(选填“安全气囊”或“汽车头枕”)。
23.(2021·江苏南通·八年级期中)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kg,当把它吊在空中静止时,它受到的拉力是_______N,若使它以1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它受到的拉力_______50N(填“大于、小于、等于”),若使它以2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它受到的拉力_______50N(填“大于、小于、等于”),若上升的过程中,绳子突然断了,物体将会_______。(取g=10N/kg)
24.(2021·江苏泰州·八年级期中)如图,桌子的边缘有一个斜面。一个小球从斜面顶端滑到斜面的底端O点后,小球将沿________条路线运动;如果小球恰好滑到O点时,所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沿________条路线运动。(选填"a”、“b”、“c"或“d”)。
25.(2021·江苏·海安市李堡中学八年级期中)(1)如图1所示,用力打击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棋子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飞出,上面的棋子由于______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同时,这些棋子因为受到______的作用,又落到下面的棋子上;
(2)如图2所示,三辆汽车停在红绿灯前A、B、C的机动车道上,坐在甲车上的乘客,在车启动后身体突然向左倾斜,是因为甲车原来停在______车道上。
26.(2021·江苏·南京民办育英外国语学校八年级期中)汽车最基本的安全装置是头枕和安全带,如图所示,有了头枕,能减小因______对司机造成的伤害;系上安全带,能减小因______(均选填“撞上前车”或“被后车撞”)对司机造成的伤害。
27.(2021·江苏·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期中)运输液体货物的槽车静止在地面上,液体上有一气泡,如图所示,当车向右开动时,气泡向______(选填“左”、“右”)运动,其主要原因是______(选填“液体”、“气泡”)具有惯性。
28.(2021·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是一种流行的指尖陀螺玩具,这种玩具中间为一轴承,两侧各有一飞叶。这种陀螺的寿命是由轴承中滚珠决定,一般采用陶瓷滚珠,这是利用该材料的______(选填“耐磨性强”、“密度大”或“导热性好”),同时飞叶一般采用密度______(选填“大”或“小”)的金属制作,目的是为了通过增大质量来增大飞叶的______,从而在停止拨动陀螺后,陀螺依然能够长时间转动。
29.(2021·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八年级期中)物块A静止在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物块A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小萍从t=0s开始,每隔2s记录一次物块A的位置(用“●”表示物块A),如图丙所示。请问:0~6s内,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N;10s时物体的速度______(“大于”或“等于”或“小于”);18s时撤去拉力,但物体由于具有______可以继续向前滑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
30.(2021·江苏·扬州市江都区第三中学八年级期中)星期天,小强和同学们一起在足球场上踢足球。如图所示,踢出去的足球之所以能在空中继续飞行,是因为足球具有_____;踢出的“香蕉球”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和_______有关;当足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它受__________作用(选填“平衡力”、“非平衡力”);足球最终落向地面,是因为足球受到_________的作用。若足球在最高点时所受到的力全部消失,球将___________(选填“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保持静止状态”或“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向右下方做匀速直线运动”)。
31.(2021·江苏·西附初中八年级期中)如图1所示,盛有水的烧杯随小车一起水平向右做_____(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运动;若此时小车突然刹车减速,烧杯中的水面应是_____(选填“2”或“3”)的形状,作出上述判断的依据是_____(选填“水”或“烧杯”)具有惯性.
32.(2021·江苏·苏州草桥中学八年级期中)正在匀速向右直行的小车车厢的光滑地板上,放着质量不同的甲、乙两个球,如图所示,并且m甲>m乙,当小车突然减速时两个球相对于车_________(选填“向左运动”、“向右运动”或“静止不动”),两球间距离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3.(2021·江苏南京·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得锤头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利用了________的惯性,锤柄下端受到撞击时,锤柄会立即停止运动,这说明了________。
34.(2021·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汇学校八年级期中)小明用力斜向上抛出一个小石块,石块到达最高点时处于___________(平衡/非平衡)状态,假如石块到达最高点时受到的力都消失,则小石块将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35.(2021·江苏·扬州市江都区第三中学八年级期中)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______(选填“a”、“b”或“c”);
(2)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______;
(3)实验中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是通过改变______来实现的。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______;
(4)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运动。实验表明物体的运动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这样的实验方法叫做______;
(5)在大量类似实验基础上,牛顿概括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架运输机参加某次抗震救灾时,在沿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间隔相同时间先后从飞机上静止释放三个相同的物资。若不计空气阻力,且地面水平。那么,在地面上看,能正确表示物资在空中的排列情况和着地位置的图示(戊)组合是______。
A.①⑥ B.②⑤ C.③④ D.①④
36.(2021·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汇学校八年级期中)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让木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木块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
(1)小车在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目的是_______.
(2)木块进入水平面后,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_______,实验中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是通过改变_______来实现的.
(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近;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填“快”或“慢”).
(4)进一步推理:如果小车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小,直到变为零,小车将做_______,这一步所用方法和下列_______选项的方法相同.
A.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用棋子B代替棋子A的像
B.如果将瓶内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
C.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
D.用光线来研究光的直线传播
(5)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如图所示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是_______.
A.小明 B.小华 C.都正确 D.都不正确
37.(2021·江苏·海安市李堡中学八年级期中)小川利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1)实验中需要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开始静止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底端的 ______相同,这种实验方法叫做 ______法(选填“控制变量”或“转换”);
(2)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 ______(选填“a”、“b”、“c”);
(3)纠正错误后,小川发现三次实验时小车都会滑出木板,无法记录其滑行距离,在不更改实验器材的基础上,可以通过 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的高度,使其不再滑出水平表面;
(4)纠正错误,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进一步的推理可以得出: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 ______状态。
A、匀速直线运动
B、静止
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38.(2021·江苏南京·八年级期中)(1)图甲是小盛同学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
①三次实验中,保持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位置由静止下滑,目的是保证小车到达平面时的________;在水平面上,小车每次停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由三次实验可以的,小车受到的阻力________,小车滑行的距离就越远,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_(选填“快”或“慢”);
②在此实验基础上通过推理可知观点_________(选填“A”或“B”)是正确的;
A.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小盛又将小车系上细线,分别倒放、立放在铺有不同材料的水平木板上,用测力计拉动小车,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如图乙所示;
①实验中,沿水平方向_______拉动测力计,比较第________两次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
②比较第4、5两次实验可得结论:________。
39.(2021·江苏·苏州草桥中学八年级期中)甜甜和同学一起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三次实验现象如图所示,比较小车沿水平面运动的距离。
请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后回答:
(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为了使小车运动到斜面低端时的速度相等,即小车应从斜面上的______处静止释放;
(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最大的是第___次,这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______有关;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会在水平面__________运动;
(4)在大量类似实验基础上,牛顿等科学家经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律、它是人们公认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一架在空中水平向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上,自由落下了一颗炸弹,下列给出了几种炸弹落地前与飞机位置关系的情形,如下图所示,请你认真分析后作出正确的选择:
①不计空气对炸弹的阻力,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____图。
②实际上,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____图。
40.(2021·江苏·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期中)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花;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如图1所示,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毛巾表面,棉花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实验中是通过改变______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
(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选填“快”或“慢”);
(4)推理:本实验中,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运动;
(5)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其他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请问:牛顿第一定律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原因是:______;
(6)通过上面的探究后,小明又思考如下的问题,如图2所示,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C,在C点时小球受力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如果摆球在右侧最高点C绳子恰好断开,则摆球将______(选填“竖直下落”“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41.(2021·江苏苏州·八年级期中)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
(1)为了改变小车受到的阻力,应分别将毛巾、棉布铺在 ______(斜面/长木板/斜面和长木板)上;
(2)每次实验都让小车从斜面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的目的是:让小车到达水平面时 ______相同;
(3)结论: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______,速度减小得越 ______(快/慢);
(4)推理:如果运动的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______;
(5)在大量类似实验基础上,牛顿等科学家经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它是人们公认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架在空中水平向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上,自由落下了一颗炸弹;下列给出了几种炸弹落地前与飞机位置关系的情形,如下图所示.请你认真分析后作出正确的选择:
①不计空气对炸弹的阻力,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 ______图;
②实际上,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 ______图。
42.(2021·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八年级期中)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________(选填“a”、“b”或“c”);
(2)小明调试实验装置时,将小车从斜面上A处滑下,如图甲所示,小车滑出水平木板右端而掉落下去,为让小车不滑出木板,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________;
A.小车仍从斜面A处滑下,换一个更长的木板
B.斜面倾角不变,小车从斜面上A处以下位置滑落
C.增大斜面的倾角,小车仍从斜面上A处滑下
D.减小斜面的倾角,小车仍从斜面上A处滑下
(3)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_______;纠正错误后,对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__运动;
(4)在上述实验中,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量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木板表面运动到相同位置的速度变化量;
(5)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底端水平面时________。
43.(2021·江苏·南京民办育英外国语学校八年级期中)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
(1)实验中,选用毛巾、棉布、木板作为水平表面进行实验,其目的是______;应将毛巾、棉布平整地铺在______(选填“AB”或“BC”或“AC”)段;
(2)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其目的是______;
(3)如图,小车从斜端上点 A 处由静止滑下,最后停在粗糙水平面上点 C 处,从点 B 到点 C 的过程中小车做______运动,其原因是______;小车运动到 D 点时速度为v1,若所受外力突然消失,小车到达 E 点速度为 v2,则两者的大小关系是 v1______v2;(“ <” / “>” / “= ”)
(4)本实验中根据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反映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以下实验中研究方法与之相同的有______;
A.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时作用效果大小的判断
B.通过观察验电器中金属箔片的开合,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C.用真空罩和闹钟探究并得出结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选用轻质小卡片以便忽略重力影响
(5)小权同学不选用斜面而改用弹簧推动小车,他将小车、弹簧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弹簧左端固定于墙面如图乙所示,向左移动小车并压缩弹簧至 P 处,静止释放小车,此后小车的运动是______。
A.一直加速 B.一直匀速 C.先加速后匀速 D.先加速后减速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A.用力拍打被子,被子运动,而灰尘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灰尘就和被子分离了,利用了灰尘的惯性,故A正确;
B.汽车急刹车时,人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人会向前倾,这说明人有惯性,故B错误;
C.箭离开弓弦后,仍能向前飞行,是因为箭具有惯性,故C正确;
D.把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当锤柄遇到地面停下后,锤头因为惯性,继续保持运动状态,所以能紧紧地套在锤柄上,是利用了锤头的惯性,故D正确.
2.C
【解析】
假设在运动过程中重力突然消失,对水平面的压力、水平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摩擦力都会同时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我们知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因为物体原来是向右运动,当外力突然消失,物体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物体将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
故选C。
3.C
【解析】
A.排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只受重力作用,因此受力不平衡,故A错误;
B.排球下降时速度增大,由于重力大于阻力,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B错误;
C.正在上升的排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排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排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排球具有惯性,故D错误。
故选C。
4.A
【解析】
由于在荡秋千达到最高点时,人处于静止状态,如果所受的力完全消失,由于惯性,它将会保持静止状态不变,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B
【解析】
图中实心球运动到最高点时,仍然具有水平向右的速度,若此时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可知,小球将沿水平向右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D
【解析】
飞机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从飞机上先后投下三枚炸弹后,炸弹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继续向前飞行,两枚炸弹在下落过程中,都是以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炸弹受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同时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故炸弹下落时,在同一竖直方向的直线上。
故选D。
7.D
【解析】
A.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受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也不会消失.故A选项错误;
B.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因为惯性带来的伤害,惯性不能说减小,故B选项错误;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乘客具有惯性,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C选项错误;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停止运动,但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较快的速度,所以不能马上停下来,故D选项正确.
8.D
【解析】
将小球拉至P点,由静止开始释放,因为不计空气阻力,小球运动到A点时,速度不为零,若它受到的所有外力突然消失,将保持原来的速度,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即沿AD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D。
9.B
【解析】
A.关闭电机后,由于平衡车具有惯性,平衡车能继续前进,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平衡车和人的总重力才等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则平衡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所以它们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平衡车轮胎上的花纹,这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当人驾驶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它们之间无相对运动也无相对运动的趋势,人不会受到摩擦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10.A
【解析】
A.汽车突然开动时,站在汽车上的人原来是静止的,人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会向后仰,故A正确;
B.紧固锤头时,撞击锤柄的下端松动的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利用了锤头的惯性,而不是锤柄的惯性,故B错误;
C.投掷标枪前,运动员要助跑,这是为了使标枪的初速度增大,当标枪被投掷出去后,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投掷时的速度继续飞行,从而提高成绩。这是利用了标枪的惯性,不是利用了运动员的惯性,故C错误;
D.竖直抛向空中的石块,运动得越来越慢,是因为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改变了石块的运动状态;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石块在运动过程中质量不变,惯性大小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11.D
【解析】
A.排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惯性,不能说受到惯性,故A不符合题意;
B.排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惯性,此时排球不受拍力,故B不符合题意;
C.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击打排球的力等于排球对手的作用力,故C不符合题意;
D.排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力全部消失,此时速度为0,由于惯性,球将保持静止,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D
【解析】
解答:A. 惯性是个状态量,排球离开手后,由于惯性还能继续向上运动,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A错误.
B. 在击打排球过程中,运动员对排球施加了力的作用,根据做功的条件知,运动员对排球做了功.故B错误.
C. 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手击打排球的力等于排球对手的作用力.故C错误.
D. 排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只受重力作用,因此受力不平衡.故D正确.
13.B
【解析】
A.甲、乙两物块叠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乙物体突然受到撞击,如甲乙接触面光滑,则甲由于惯性会静止,由题甲和乙一起沿水平方向运动,故甲与乙的接触面不是光滑的,故A错误;
BCD.撞击时甲乙有摩擦,随后甲和乙一起在水平面运动,因为水平面光滑,不受水平面的摩擦力,所以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会加速,则甲、乙之间不存在相对滑动的趋势,因此没有摩擦力,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14.B
【解析】
在小车突然停止时,由于是光滑的桌面,A和B在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由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可知:两物体都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匀速向前运动,由于是匀速,所以A与B之间距离不变,所以它们不会相碰.
故选B.
15.C
【解析】
A.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惯性是一种性质,不能说受到惯性,故A错误;
B.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地面上滚动的足球慢慢停下来了,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B错误;
C.静止在地面上足球受到支持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对足球有力的作用,此时的力就是支持力,故C正确;
D.空中飞行的足球,在最高点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最高点不是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16.B
【解析】
原来,小球和列车一起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列车做减速运动,小球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所以会相对于列车向前运动;列车向南转弯,小球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所以会相对于火车向北运动,所以会沿图中虚线所示路线由A运动到B;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B
【解析】
AD.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故静止的汽车有惯性,静止的自行车有惯性,故AD错误;
B.锤子的锤柄和锤头一起向下运动,当锤柄撞击地面时,锤头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进行向下运动,锤头就紧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利用惯性,故B正确;
C.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小明跳远时,小明的质量不变,惯性大小不变,故C错误。
故选B。
18.B
【解析】
AB.木块离开弹簧前,弹簧的弹性形变减小,弹力减小,弹力大于摩擦力,木块做加速运动,当弹力小于摩擦力时,木块做减速运动,速度是先增大后减小,故A错误,B正确;
C.木块离开弹簧后,能继续向前运动,由于木块具有惯性,故C错误;
D.木块最终停止运动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19.C
【解析】
空中上升的气球,有向上的速度,若所受外力突然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气球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C。
20.C
【解析】
A.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受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也不会消失。故A错误;
B.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因为惯性带来的伤害,故B错误;
C.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不能马上停下来,故C正确;
D.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乘客具有惯性,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21. 加速 不是
【解析】
当汽车加速时,由于惯性,小球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小球就向后偏;根据球向后偏可知汽车做加速运动.
忽略空气阻力,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沿绳子斜向上的拉力,这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22. 惯性 汽车头枕
【解析】
[1]汽车B刹车后由于惯性,还会继续向前运动,所以撞到汽车A。
[2]汽车A被撞后,会向前运动,这时汽车A里的司机由于惯性保持静止,头部会与汽车头枕相接触,不是安全气囊,这时起保护作用的是汽车头枕。
23. 50 等于 等于 先上升再下降
【解析】
[1][2][3]物体的重力
G=mg=5kg×10N/kg=50N
当物体静止或匀速下降、匀速上升时,都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拉力都等于50N。
[4]若上升的过程中,绳子突然断了,物体由于惯性会先上升一段距离,又因为重力的作用而竖直下落,故物体将会先上升再下降。
24. b c
【解析】
[1]小球从斜面顶端滑到斜面的底端O点后,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在重力的作用下,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小球的运动轨迹会向下偏折,故b符合题意;故选b。
[2]如果小球恰好滑到O点时,所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符合题意,故选c。
25. 惯性 重力 C
【解析】
(1)[1][2]用力打击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飞出,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但因为这些棋子受到重力的作用,在重力的作用下改变了运动状态,故又落到下面的棋子上。
(2)[3]汽车停在红绿灯前面时,乘客的上半身和下半身原来一起处于静止状态,汽车向右转弯时,下半身由于受车的摩擦力随汽车向右运动,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静止状态,所以乘客向左倾倒,说明甲车原来停在右转车道C上。
26. 惯性 撞上前车
【解析】
[1]当车突然加速时,人的头部由惯性会向后仰,容易对颈部造成伤害。有了头枕,可以阻挡头部后仰,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2]当车在行驶过程中撞上前车时会突然减速,由于惯性人会在车内向前运动,容易发生碰撞。有了安全带后,可以拉住人不至于大幅度前倾,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27. 右 液体
【解析】
[1][2]液体和气泡都具有惯性,但由于液体的质量大,所以惯性大。当车向右开动时,液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液体相对车向左运动,故会将气泡挤向右方。
28. 耐磨性强 大 惯性
【解析】
[1]由题知,陀螺的寿命是由轴承中滚珠决定,一般采用陶瓷滚珠,这是利用该材料的耐磨性强的特点,防止滚珠过度,延长使用寿命。
[2][3]因为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所以,为了使飞叶在工作时更稳定,选择密度大的材料,这样体积一定时可以增大质量,从而增大惯性,从而在停止拨动陀螺后,陀螺依然能够长时间转动。
29. 3 小于 惯性 6
【解析】
[1]由丙图可知,0~6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此时与拉力平衡,由图乙可知此时拉力为3N,所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3N。
[2]由丙图可知,在10s~12s这段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而6s~12s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在不断增大,由此可知,10s时物体速度小于。
[3]运动的物体由于有惯性所以会继续保持运动状态,向前滑动。
[4]由丙图可知12s~18s过程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此时摩擦力与拉力平衡,由乙图可知,摩擦力等于拉力为6N,18s后,物体继续滑动,受到滑动摩擦力,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所以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所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6N。
30. 惯性 作用点 非平衡力 重力 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
[1]踢出去的足球之所以能在空中继续飞行,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2]踢出“香蕉球”是由于施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不同造成的,故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3]当足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它受的是非平衡力。
[4]足球最终落向地面,是因为足球受到重力的作用,而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5]当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在竖直方向处于瞬间静止状态,如果此时它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它在竖直方向保持静止,而在水平方向上有一定的速度,所以要沿水平方向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1. 匀速 3 水
【解析】
第一空.由图1可知,随小车一起运动的烧杯中的水面水平,说明处于平衡状态,即它们在向右做匀速运动.
第二空.若此时小车突然刹车减速,烧杯中的水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向右运动,即此时水的速度大于烧杯和小车的速度,所以水面向右晃.烧杯中的水面是3的形状.
第三空.作出上述判断的依据是水具有惯性.
32. 向右运动 不变
【解析】
[1]当小车匀速直线运动时,两个小球和小车以相同的速度随车一起运动,当小车突然减速时,两个小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由于地板是光滑的,水平方向上两个小球都没有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都不会改变,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但是运动速度大于减速后小车的运动速度,都相对于小车向右运动。
[2]因为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速度相同,所以两球间距离不变。
33. 锤头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析】
[1]锤头和锤柄原来一起运动,锤柄因撞击而先停止运动,而锤头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就紧套在锤柄上了。
[2]锤柄下端受到撞击而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4. 非平衡 保持静止
【解析】
[1]若小石块竖直向上运动,石块到达最高点时,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它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此时处于非平衡状态。
[2]石块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即处于瞬时静止状态,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假如此时受到的力都消失,则小石块将保持静止。
35. b 速度相等 接触面粗糙程度 远 匀速直线 不需要 理想实验法 A
【解析】
(1)[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b,应将棉布铺在木板上,斜面应保持粗糙度一致。
(2)[2]根据控制变量法思想,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速度相等。
(3)[3][4]由于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度有关,实验中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实现的,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减速越慢,通过的距离越远。
(4)[5][6][7]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也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实验表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改变运动状态也需要力的作用,这样的实验方法就是理想实验法的思想。
(5)[8]由于运输机沿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由于物资具有惯性,在任何时刻,物资都会在运输机的正下方;由于是间隔相同时间先后从飞机上静止释放三个相同的物资,所以落到地面上时的间隔也相等,故A符合题意。
36. 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重力和支持力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慢 匀速直线运动 B D
【解析】
(1)[1]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释放,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
(2)[2]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3]在做“斜面小车实验”时,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目的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由毛巾表面到棉布再到木板,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小车受到的阻力也减小;
(3)[4]表面越光滑,阻力就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4)[5]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所受的阻力为零,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6]此实验采取的是科学推理法,不能通过实验直接验证.
A.用棋子B代替棋子A的像,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A不合题意;
B.如果将瓶内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由于瓶内抽成真空,真空不能传声也是通过科学推理得出的,与本题中实验方法相同,故B符合题意;
C.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改变压力大小,这是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故C不合题意;
D.用光线来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是采用了模型法,故D不合题意.
(5)[7]小明的观点中:不推静止的小车,小车不动,说明小车不受力或受平衡力的作用;小车运动后,若撤去推力,在阻力的作用下,小车会慢慢停下来;
小华的观点中:没有风吹的效果,树就静止,说明树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综合两人所说的现象,正确的观点应该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两人的说法均有误,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37. 速度 控制变量 b 降低 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越远 A
【解析】
(1)[1][2]为了使小车到斜面底端的速度相同,需要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开始静止下滑,用到控制变量法。
(2)[3]实验中,应控制小车从相同的斜面的相同高度滑下,b中在斜面上铺上棉布改变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就不能保持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故b中的操作是错误的,不应该把棉布铺在斜面上 。
(3)[4]为了不使小车滑出木板,可适当降低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所以可以降低小车在斜面上的下滑高度,使其不再滑出水平表面。
(4)[5][6]从毛巾、棉布到木板,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小,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越小,由上图可知,小车运动距离越远,若表面绝对光滑,则小车不受摩擦阻力作用,小车将一直运动下去,即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在水平方向上)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选A 。
38. 速度相同 越小 慢 A 匀速直线 5、6 压力一定,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解析】
(1)①[1]为了使小车达到平面时的速度相等,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位置由静止下滑。
[2][3]由图知,从第1次实验到第3次实验,阻力越来越小,通过的距离越来越大,即小车在阻力越小的表面上速度减小得越慢,运动的距离长。
②[4]通过第1次实验到第3次实验推理可知,运动的物体不受阻力时,将运动的无限远,即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进一步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①[5]实验中,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拉动测力计,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可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6]由图知,第5次、第6次实验,小车对木板表面的压力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受力面积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故可得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
②[7]比较第4、5两次实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相同,受力面积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可得结论:压力一定,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9. 同一高度 一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匀速直线 乙 甲
【解析】
(1)[1]为了探究小车运动的距离与阻力的关系,需要控制小车在水平面的开始具有相同的速度,即小车必须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2)[2][3]在这三次实验中,第一次实验小车在毛巾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短,这表明小车在毛巾表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最大,毛巾表面要比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粗糙,所以这就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4]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木板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远,这是因为木板表面比较光滑,小车所受摩擦力较小的缘故,由此我们可以推理得出: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摩擦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4)①[5]不计空气对炸弹的阻力,在水平方向上,炸弹与飞机的速度相等,它们相对静止,由图示可知,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乙图。
②[6]实际上,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在水平方向上,炸弹由于受到空气阻力作用,速度小于飞机速度,由图示可知,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甲图。
40. 相等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慢 匀速直线 不能 没有一切外力作用的环境是不存在的 不平衡 竖直下落
【解析】
(1)[1]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小车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每次小车到达斜面底端的动能相等,则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相等。
(2)[2]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花,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
(3)[3]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滑行的距离越远。
(4)[4]本实验中,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永远运动下去,做匀速直线运动。
(5)[5][6]由以上分析可知,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的,不是用实验直接得出的,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推理法。同时,没有一切外力作用的环境是不存在的,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得出。
(6)[7]当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C时,此时小球的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其速度为零,小球受重力和拉力,二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不是平衡力。
[8]如果摆球在右侧最高点C绳子恰好断开,此时摆球的速度是0,摆球只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则摆球将竖直下落。
41. 长木板 速度 小 慢 匀速直线运动 乙 甲
【解析】
(1)[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布,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
(2)[2]实验中为了使小车的速度相同,需要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3)[3][4]实验中,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是通过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来体现的,由实验现象知,表面越光滑,阻力越小,速度改变的越慢,滑行距离越远。
(4)[5]由(3)推理得出: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对小车没有阻力,则小车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5)①[6]不计空气对炸弹的阻力,在水平方向上,炸弹与飞机的速度相等,它们相对静止,由图示可知,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乙图。
②[7]实际上,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在水平方向上,炸弹由于受到空气阻力作用,速度小于飞机速度,由图示可知,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甲图。
42. b C 远 匀速直线 等于 初始速度相同
【解析】
(1)[1]为了让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应让小车从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根据题意可知,步骤b错误,因为在斜面上铺上棉布改变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就不能保持初速度相同了。
(2)[2] A.小车仍从斜面A处滑下,换用更长的木板,能够防止小车滑出水平木板右端掉落下去,故A可行,不符合题意;
B.斜面倾角不变,小车从斜面上A处以下位置滑落,减小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能够防止小车滑出水平木板右端掉落下去,故B可行,不符合题意;
C.增大斜面的倾角,小车仍从斜面上A处滑下,增大了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不能防止小车滑出水平木板右端掉落下去,故C不可行,符合题意;
D.减小斜面的倾角,小车仍从斜面上A处滑下,减小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能够防止小车滑出水平木板右端掉落下去,故D可行,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3][4]对比两次正确实验甲、丙可知,从相同的高度滑下,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比毛巾上更远,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远;纠正错误后,对多次实验进行分析,进一步推力可知: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4)[5]由题意可知,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处滑下,所以小车到达毛巾表明和木板表明的速度相同,当小车在毛巾和木板上停下来时,速度都为0,所以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量等于在木板表面运动到相同位置的速度变化量。
(5)[6]在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为了使小车到达底端水平面时的初始速度相同,应该保证小车每次都从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43. 改变小车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 BC 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减速直线(变速直线) 受到阻力作用 = AB C
【解析】
(1)[1]实验中,选用毛巾、棉布、木板作为水平表面进行实验,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小车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
[2]实验中要让小车在阻力不同的水平面上滑动,所以应将毛巾、棉布平整地铺在BC段。
(2)[3]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这是控制变量法的要求。
(3)[4]从点B到点C的过程中,小车由运动变为静止,所以小车做的是减速直线运动。
[5]小车做减速直线运动的原因是小车受到和运动方向相反的阻力的作用。
[6]若所受外力突然消失,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到达E点速度和D点时速度相同。
(4)[7]本实验中根据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反映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采用的是转换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时作用效果大小的判断”和“通过观察验电器中金属箔片的开合,判断物体是否带电”都采用了转换法,“用真空罩和闹钟探究并得出结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采用的是实验推理法,“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选用轻质小卡片以便忽略重力影响”没有用到转换法。
故选AB。
(5)[8]弹簧被压缩后对物体有弹力的作用,释放后物体在弹力的作用下向前加速运动,当物体离开弹簧时,速度达到最大。当物体离开弹簧后,因为水平面光滑,在水平方向不受力,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C。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