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光和眼睛(一)
一、填空题
1. 如图1所示,明明家的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图中的( )
2、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看不到自己的全身像,如果此人想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
A.应向前移动; B.应向后移动;
C.向前移动或向后移动都看不到;D.向前移动或向后移动都看得到。
一叶遮目不见泰山”的道理是( )
A.光是直线传播的; B.光的反射定律;
C.光不能通过不透明物质; D.光的镜面反射。
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大小相等的像,应当使用( )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三种都可以。
聚光束经过一平面镜反射后( )
A.变成平行光束; B.变成发散光束; C.仍是会聚光束;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水员在水中看见岸上景物,实际是( )
A.变高了的实像; B.变矮了的实像;
C.变高了的虚像; D.变矮了的虚像。
军用放大镜看指纹,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大一些,正确做法( )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靠近手指; 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远离手指;
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靠近放大镜;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远离放大镜。
易“傻瓜”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不能改变,暗箱长度也不能改变。拍照时只要把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无论物距如何变化,都能拍出比较清晰的照片,这种“傻瓜”照相机的镜头应选用( )
A.焦距较大的凸透镜;B.焦距较小的凸透镜;
C.焦距较大的凹透镜;D.焦距较小的凹透镜。
如图2是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的物体离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
A.60cm; B.40cm; C.20cm; D.10cm。
10透镜的主轴上放着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A端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B端在2倍焦距之外,则木棒所成的像( )
A.粗细均匀; B.A端较粗;C.B端较粗; D.无法判断。
11、利用凸透镜在光屏上已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此时如果用黑纸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
A.上半部分没有了; B.下半部分没有了;C.整个像缩小了; D.整个像变暗了。
填空题
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表面上发生了_________的缘故。
诗中“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
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以0.5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为_____m/s,像与人比_____(填“变小”或“变大”“不变”)。
晨的草或树叶上,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珠产生________镜功能的结果,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像。
的眼睛是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像。
度是表示物体被照射的__________程度的物理量,单位是_________。
一头金黄色假发,穿一件白上衣的歌唱演员,在红色灯光照射下,它的假发是_______色,上衣是_____色。
三、实验题
19、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凸透镜的两侧,如果他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烛焰的像,则可能有几种原因?
20、设计两个实验测出同一个凸透镜的焦距。
四、简答题
21、张小姐的房子正对着一座新大厦的玻璃幕墙。有时站在她家的窗前,看着对面玻璃墙,就将同楼居民家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只要晴天,她的房间就被强烈的反射光照得通亮,无法正常休息。尤其是那种凹形建筑物,其玻璃幕墙在客观上形成一种巨型聚光镜,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能使局部温度升高,造成火灾隐患……
(1)从文中找出一个光学方面的物理知识填入横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有一处出现了科学性的错误,请在错误句子下面画上横线。
(3)如何预防光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C 2.C 3.A 4.B 5.C 6.D 7.B 8.B 9.C 10.B 11.D.
二、12、.漫反射 13、折射;反射 14、1;不变 15、放大;正立.放大的虚像 16、.凸透;倒立、缩小的实像 17、明亮;勒克斯 18、.黑;红
三、19、.(1)光屏与烛焰不在同高度、同一直线上;(2)蜡烛与凸透镜距离小于焦距;(3)光具座不够长,在光具座上找不到像。
20、(1)让平行光垂直照在透镜上在另一侧会聚,最小最亮的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凸透镜的焦距;(2)物距与像距都在2倍焦距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等到大的实像来确定凸透镜的焦距。
简答题
21、(1)光的反射(或平面镜成像);(2)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3)城市建设部门应制订统一技术标准(或限制使用玻璃幕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