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
一、选择题(共15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黑体辐射中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会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 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
B.振动的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的能量可以是任意数值
C.动能相同的质子和电子相比,质子的波动性更为明显
D.不确定性关系适用于电子和光子等微观粒子,也适用于其他宏观物体
2.现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线度为d的某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为满足测量要求,将显微镜工作时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设定为,其中n>1。已知普朗克常量h、电子质量m和电子电荷量e,电子的初速度不计,则显微镜工作时电子的加速电压应为( )
A. B.
C. D.
3.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决议,正式更新了千克、安培、开尔文和摩尔四个基本单位的定义,于2019年5月20日起正式生效.比如,“千克”不再以具体实物的质量定义,而将以量子力学中的普朗克常数为基准,经过一系列物理换算,算出质量.与普朗克常数相关的表达式如物质波波长:.下列属于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来表示普朗克常数单位的是
A. B. C. D.
4.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某同学用a、b两种单色光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发现a光对应的遏止电压大于b光对应的遏止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较小 B.a光光子的能量小于b光光子的能量
C.a光的粒子性比b光的粒子性明显 D.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
5.为了观察到纳米级的微小结构,需要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更高的电子显微镜。有关电子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利用了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短,因而不容易发生明显衍射
B.它利用了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长,因而不容易发生明显衍射
C.它利用了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短,因而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
D.它利用了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长,因而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
6.对于微观粒子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受外力作用时光子就会做匀速运动
B.光子受到恒定外力作用时就会做匀变速运动
C.只要知道电子的初速度和所受外力,就可以确定其任意时刻的速度
D.运用牛顿力学无法确定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显微镜的电子束速度越小,电子显微镜分辨本领越低
B.在振荡电路中,当线圈中电流变大时,电容器里的电场强度也变大
C.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D.照相机镜头表面的镀膜是光的偏振现象的应用
8.让电子束通过电场加速后,照射到金属晶格(大小约10-10m)上,可得到电子的衍射图样,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衍射图样说明了电子具有粒子性
B.加速电压越大,电子的物质波波长越长
C.电子物质波波长比可见光波长更长
D.动量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对应的物质波波长也相等
9.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波长满足(其中,h为普朗克常量,p为动量),人们把这种波叫做德布罗意波。现有德布罗意波波长为λ1的一个中子和一个氘核相向对撞,撞后结合成一个波长为λ2的氚核,则氘核的德布罗意波波长可能为( )
A. B. C. D.
10.康普顿在研究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散射的X射线中,除了有与入射波长相同的成分外,还有其他波长的X射线,这是由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引起的。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B.光子散射后波长变大
C.光子与电子碰撞后速度变小
D.若碰撞后电子的动量为p,则其物质波波长为
11.在中子衍射技术中,常利用热中子研究晶体的结构,因为热中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晶体中原子间距相近,已知中子质量,普朗克常量,可以估算德布罗意波长的热中子动能的数量级为( )
A. B. C. D.
12.在验证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光子一个一个地通过单缝,如果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将会显示衍射图样
B.单个光子通过单缝后,底片上也会出现完整的衍射图样
C.光子通过狭缝的运动路线像水波一样起伏
D.单个光子通过单缝后的运动情况具有随机性,大量光子通过单缝后的运动情况也呈现随机性
13.关于光的粒子性、波动性和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子说的确立完全否定了波动说
B.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C.光的波动说和粒子说都有其正确性,但又都是不完善的,都有其不能解释的实验现象
D.光的波粒二象性才是对光的本性的正确认识
14.关于物质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运动物体都具有波动性
B.湖面上形成的水波就是物质波
C.通常情况下,质子比电子的波长长
D.核外电子绕核运动时,并没有确定的轨道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的频率越低,其粒子性越显著
B.物质波理论告诉我们,任何运动的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C.光子说表明光也是一种粒子,所以光子的运动也可以用牛顿运动定律进行分析
D.光波不同于宏观概念中的那种连续的波,它是表明大量光子运动规律的一种概率波
二、填空题
16.实验探究思路:_______、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如果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则在一定条件下,也应该发生_______或衍射现象。
17.粒子的能量ε和动量p跟它所对应的波的频率ν和波长λ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
18.推动了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的发展,人们认识了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各个_______(填“宏观”或“微观”)层次的物质结构,又促进了_______学和宇宙学的研究。
19.推动了原子、分子物理和光学的发展:
人们认识了原子的结构,以及原子、分子和电磁场相互作用的方式,发展了各式各样的对原子和电磁场进行________和________的技术。
三、综合题
20.已知铯的逸出功为,现用波长为的入射光照射金属铯。(普朗克常量,元电荷,电子的质量为)
(1)能否发生光电效应?
(2)若能发生光电效应,则光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最短为多少?
21.如果一个中子和一个质量为10 g的子弹都以103 m/s的速度运动,则它们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分别是多大?(中子的质量为1.67×10-27kg,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 J·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2.光电效应实验中,用波长为的单色光A照射某金属板时,刚好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已知普朗克常量为,光速为,电子质量为。若用波长为的单色光B照射该金属板,求:
(1)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2)金属表面逸出光电子的物质波的最短波长。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在黑体辐射中,辐射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为: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故A错误;
B、根据量子化的理论,带电微粒辐射和吸收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故B错误;
C、根据物质波的波长公式:和动能与动量的关系式:,得:,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相比,质子的质量大,所以质子的物质波波长短,电子的物质波波长长,电子的波动性更为明显,故C错误;
D、不确定性关系不仅适用于电子和光子等微观粒子,也适于宏观物体,故D正确.
2.D
【详解】
物质波的波长为
解得
由动能定理可得
联立解得
故选D。
3.B
【详解】
根据公式可得h=λP,因波长单位是m,动量单位是kg m/s,那么普朗克常量h单位:m kg m/s=kg m2/s=kg m/s2 m s=N m s=J s=A2 Ω s2,故B正确,ACD错误.
4.C
【详解】
AB.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得
a光对应的遏止电压大于b光对应的遏止电压,所以a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较大,a光的频率较大,a光光子的能量大于b光光子的能量,故AB错误;
C.a光的频率较大,所以a光的粒子性比b光的粒子性明显,故C正确;
D.a光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故D错误。
故选C。
5.A
【详解】
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更短,所以不容易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故选A。
6.D
【详解】
AB.光子不同于宏观力学的粒子,不能用宏观粒子的牛顿力学规律分析光子的运动,故A、B错误;
CD.根据概率波、不确定关系可知,无法确定电子在任意时刻的速度和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7.A
【详解】
A.电子显微镜的电子束速度越小,则电子动量越小,根据
可知电子的波长越长,电子显微镜分辨本领越弱,故A正确;
B.在LC振荡电路中,当线圈中电流变大时,电容器正在放电,则电容器里的电场强度变小,选项B错误;
C.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不变的电场,选项C错误;
D.在光学元件中,由于元件表面的反射作用而使光能损失,为了减少元件表面的反射损失,常在光学元件表面镀层透明介质薄膜,这种薄膜就叫增透膜,其原理是薄膜干涉。故D错误;
故选A。
8.D
【详解】
A.电子衍射图样说明了电子具有波动性,A错误;
B.根据
解得
加速电压越大,电子的物质波波长越短,B错误;
C.电子物质波波长比可见光波长更短,C错误;
D.根据,动量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对应的物质波波长也相等,D正确。
故选D。
9.C
【详解】
中子的动量
氚核的动量
由于碰后氚核方向不确定,故氘核的动量
所以氘核的德布罗意波波长为
或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0.C
【详解】
A.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光子散射后能量减小,则频率减小,波长变大,选项B正确,不符合题意;
C.X射线是电磁波,则光子与电子碰撞后速度不变,选项C错误,符合题意;
D.若碰撞后电子的动量为p,则其物质波波长为
选项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C
【详解】
试题分析:由德布罗意波公式:,得,而,则
所以,因此热中子的动能的数量级 10-21J
12.A
【详解】
A.光子一个个通过单缝,足够时间后,底片上中央到达的机会最多,其他地方机会较少,出现衍射现象,故A正确;
B.少量粒子表现为粒子性,而衍射是波的特性,故B错误;
C.光子通过狭缝的路线是随机的,与水波不一样,故C错误;
D.少量表现出随机性,大量表现出规律性,故D错误。
故选A。
13.CD
【详解】
AD.光子说的确立,没有完全否定波动说,使人们对光的本性认识更完善,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故A错误,D正确;
B.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B错误;
C.波动说和粒子说都有其正确性,但又都是不完善的,都有其不能解释的实验现象,故C正确。
故选CD。
14.AD
【详解】
AC.运动物体都具有波动性,称之为物质波,由德布罗意波长公式
质子质量比电子质量大,通常情况下,质子比电子的动量大, 对应的波长短,A正确,C错误;
B.湖面上形成的水波就是宏观的机械波不是物质波,B错误;
D.核外电子绕核运动时,没有确定的轨道,只能出现在某个区间的概率大,D正确。
故选AD。
15.BD
【详解】
A.在光的波粒二象性中,频率越大的光,光子的能量越大,粒子性越显著,频率越小的光其波动性越显著,故A错误;
B.物质波理论告诉我们,任何运动的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故B正确;
C.光子说表明光也是一种粒子,对于光子等微观粒子,不能用牛顿运动定律进行分析,故C错误;
D.光波不同于宏观概念中的那种连续的波,它是表明大量光子运动规律的一种概率波,故D正确。
故选BD。
16. 干涉 波动性
17.
18. 微观 天文
19. 精确操控 测量
20.(1)能;(2)
【详解】
(1)因为入射光子的能量
所以能发生光电效应。
(2)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而光电子的最大动量为
则光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的最小值为
21.3.97×10-10 m,6.63×10-35 m
【详解】
中子的动量为
子弹的动量为
由
知中子和子弹的德布罗意波长分别为
,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
代入数据可解得
,
22.(1);(2)
【详解】
(1)依题意,用波长为的单色光A照射某金属板时,根据光电效应方程,有
同理,用波长为的单色光B照射该金属板,有
联立,可得
(2)根据德布罗意波关系,有
又
金属表面逸出光电子的物质波的最短波长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