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固体、液体与新材料综合训练(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固体、液体与新材料综合训练(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24 18:3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章固体、液体与新材料
一、选择题(共15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气体和液体中
B.制作半导体的硅是高纯度的单晶体
C.质量和温度相同的冰和水,内能是相同的
D.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液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2.某球形固体物质,其各向导热性能相同,则该物质( )
A.一定是非晶体
B.可能具有确定的熔点
C.一定是单晶体,因为它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D.一定不是单晶体,因为它具有各向同性的物理性质
3.下列说法符合物理事实的是  
A.压在一起的金块和铅块,各自的分子扩散到对方内部,说明固体分子间存在空隙
B.将天然水晶熔化后再凝固,得到的仍是晶体
C.将棉花脱脂生产成医用脱脂棉,在临床上更容易吸取药液
D.当液面上方的蒸汽达到饱和时,就不再有液体分子从液面飞出
4.关于固体和液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刚石、食盐、玻璃和水晶都是晶体
B.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没有区别,都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
C.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D.液体的浸润与不浸润不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
5.关于热学现象与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达到热平衡的两个理想气体系统,系统的内能一定相同
B.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均视为理想气体),氧气分子平均速率较大
C.当附着层的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时,液体表现为浸润这种固体
D.降低温度能够使气体的饱和气压降低,从而使气体液化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都是各向异性的
B.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布朗运动
C.波发生反射后的频率不变,波长、波速均改变
D.两个波源的相位差保持不变是发生干涉的一个必要条件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质量、温度都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分子平均动能不相同
B.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同性特点
C.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小,布朗运动就越明显
D.只要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伽德罗常数,就可以算出每个分子的体积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晶体有确定的熔点,多晶体和非晶体都没有确定的熔点
B.一杯热水慢慢变冷,在这个过程中所有水分子的运动速率都会变小
C.毛细现象中,有的液体在细管中上升,有的会下降,这个只跟液体的种类有关
D.同一种物质会形成不同的晶体,是因为组成晶体的微粒按照不同的规则在空间排列
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晶的分子势能与体积无关
B.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
C.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D.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
B.分子运动的平均速度可能为零,瞬时速度不可能为零
C.液体与大气相接触,表面层内分子所受其他分子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
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后分子势能增大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C.不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一定不是晶体
D.氢气和氮气的温度相同时,它们分子的平均速率相同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拉伸橡皮筋时,分子间引力增大、斥力减小
B.水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水分子间没有空隙
C.0 ℃的冰与等质量的0 ℃的水的内能相等
D.飞行的宇宙飞船中的水滴呈球形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缘故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表明分子越小,分子运动越剧烈
B.大头针能浮在水面上,是由于水的表面存在张力
C.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和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
D.人感觉到空气湿度大,是由于空气中水蒸气的饱和气压大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B.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一定增加
C.因为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所以液体表面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D.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与水蒸气的体积无关
E.气体压强的大小和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及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都有关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位置间距r0,故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
B.布朗微粒做无规则运动的原因是由于它受到水分子有时吸引、有时排斥的结果
C.一定量的0℃的水结成0℃的冰,内能一定减小
D.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光学的各向异性
二、填空题
16.把熔化的蜂蜡薄薄地涂在两种材料所做的薄片上,用一根缝衣针烧热后用针尖接触蜂蜡层的背面,熔化区域的形状如甲、乙两图所示,___________图中(填“甲”或“乙”)的薄片一定是晶体;春天,人们会感觉到周围环境比秋天潮湿,是因为空气的_______ (选填“相对”或“绝对”)湿度较大;慢慢向玻璃杯里注水,由于液面的表面张力作用,即使水面稍高出杯口,水仍不会溢出。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面具有______(选填“收缩”或“扩张”)的趋势;______是公认的第一个提出能量守恒思想的人。
17.液晶:是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物质状态。
液晶特点:
(1)液晶态既具有液体的______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晶体分子的______排列的性质;
(2)具有光学各向______性。
18.在2021年12月9日的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做了一个水球实验。水球表面上水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___________(填“引力”或“斥力”),原因是表面层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比内部分子间的平均距离________(填“大”或“小”)。王亚平又将她和女儿用纸做的小花轻轻放在水球表面,纸花迅速绽放,水面对小花做了___________(填“正功”或“负功”)。
19.2021年11月8日,航天员王亚平等人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王亚平曾在多年前在太空进行授课,图甲为授课场景,水滴呈现球形,这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分子间作用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乙所示,水滴表面层中水分子之间的距离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空间中两个水分子间距从无限远逐渐变小,直到小于,则分子势能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
三、综合题
20.菜农在一种蔬菜完全收割之后往往会将地翻松,在适合的时节再种植新的蔬菜。据菜农说,翻松的土层可以防止土壤中的水分散失,这是什么道理?
21.如图所示,在灌溉完土地后农民伯伯往往利用翻松地表土壤的方法来保存土壤里的水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2.如果你去外地度假,而家中有一盆心爱的花需要及时浇水,否则花会枯萎,你该怎么办?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故A错误;
B.晶体管、集成电路的工作性能与材料的微观结构有关,材料内原子的排列不能是杂乱无章的,所以制作半导体的硅是高纯度的单晶体,故B正确;
C.由于0℃的冰熔化成0℃的水需要吸热,所以质量和温度相同的冰和水内能不同,后者内能比前者多,故C错误;
D.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而是液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反映,故D错误。
故选B。
2.B
【详解】
AD.因为单晶体只是某些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而另外某些物理性质却具有各向同性,故选项A、D错误;
B.晶体具有确定的熔点,故选项B正确;
C.物体外形是否规则不是判断是否是单晶体的依据,应该说,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是“天生”的,而多晶体和非晶体也可以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当然,这只能是“后天 ”人为加工的,故C选项错误。
故选B。
3.C
【详解】
压在一起的金块和铅块,各自的分子扩散到对方内部,是由于自由扩散的原因,说明固体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A错误;石英也叫天然水晶,但天然水晶在熔化再凝固后叫人造水晶,人造水晶不是晶体,B错误;将棉花脱脂生产成医用脱脂棉,在临床上更容易吸取药液,C正确;液面上部的蒸汽达到饱和时,液体分子从液面飞出,同时有蒸汽分子进入液体中;从宏观上看,液体不再蒸发,D错误.
4.C
【详解】
A.玻璃为非晶体,故A错误;
B.单晶体各向异性,多晶体各向同性,故B错误;
C.小露珠呈球形是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结果,故C正确;
D.液体的浸润与不浸润均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故D错误。
故选C。
5.D
【详解】
A.达到热平衡的两个理想气体系统,系统的温度一定相同,但体积不一定相同,所以内能不一定相同,故A错误;
B.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均视为理想气体),分子平均动能相同,而氧气分子质量较大,所以平均速率较小,故B错误;
C.当附着层的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时,附着层内液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r0,附着层内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使附着层有收缩的趋势,液体表现为不浸润这种固体,故C错误;
D.降低温度能够使气体的饱和气压降低,从而使气体液化,故D正确。
故选D。
6.D
【详解】
A.多晶体是各向同性的,故A错误;
B.布朗运动是悬浮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故B错误;
C.波发生反射时在同一介质中,频率、波长和波速均不变,故C错误;
D.产生干涉的必要条件:两列波的频率相同,相位差保持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7.C
【详解】
试题分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故温度相同时,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选项A错误;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单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的特点,故B错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小,布朗运动就越明显,选项C正确;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伽德罗常数,就可以算出每个分子运动占据的空间的体积,选项D错误;故选C.
8.D
【详解】
A.单晶体和多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 A错误;
B.一杯热水慢慢变冷,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的平均动能会变小,而不是所有水分子速率变小,B错误;
C.毛细现象跟液体的种类和固体的材质都有关系,C错误;
D.同一种物质的微粒按照不同的规则在空间排列,可以生成不同的晶体。有些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非晶体。D正确。
故选D。
9.D
【详解】
A.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有关,而分子间距离与体积有关,选项A错误;
B.只有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和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选项B错误;
C.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每个分子的动能不一定都增大,选项C错误;
D.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选项D正确。
故选D。
10.C
【详解】
试题分析:物体内能包括分子的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温度低的物体,其内部分子的平均动能小,物体内能不一定小,故选项A错误;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可知,分子运动的瞬时速度可能为零,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故选项B错误;液体表面表现为张力,是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引起的,即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故选项C正确;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后,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故内能一定增大,但是理想气体分子间距较大,故不考虑分子势能,故选项D错误.本题正确选项为C.
11.B
【详解】
A.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使叶面上的小露珠的表面积有最小的趋势,所以呈球形,故B正确;
C.多晶体不具有规则几何形状,故C错误;
D.氢气和氮气的温度相同时,它们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由于它们的分子质量不同,所以它们分子的平均速率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12.D
【详解】
A.拉伸橡皮筋时,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分子间引力减小,斥力减小,由于斥力减小快,所以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故A错误;
B.水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水分子间有斥力,而不是因为水分子间没有空隙,故B错误;
C.0 ℃的冰与等质量的0 ℃的水的温度相同,但状态不同,则内能不相等,故C错误;
D.在围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自由漂浮的的水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水滴由于表面张力的原因而呈球形,故D正确;
故选D。
13.BC
【详解】
试题分析:布朗运动表明固体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选项A错误;大头针能浮在水面上,是由于水的表面存在张力,选项B正确;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和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选项C正确;人感觉到空气湿度大,是由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的差距增大,故D错误,故选BC.
14.ADE
【详解】
A.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故A正确;
B.分子间距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分子势能减小,分子间距大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距增大,分子势能增大,故B错误;
C.根据分子动理论可知,分子间即有引力又有斥力,故C错误;
D.水的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与水蒸气的体积、质量无关,故D正确;
E.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次数,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及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都有关,故E正确。
故选ADE。
15.CD
【详解】
A、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间距r0,故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故A错误;B、布朗微粒做无规则运动的原因是由于它受到水分子的撞击力不平衡造成的,故B错误.C、一定量的0℃的水结成0℃的冰,放出热量,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动能不变,内能一定减小.故C正确.D、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光学的各向异性的特点.故D正确.故选CD.
16. 乙 相对 收缩 迈尔
【详解】
甲图传热各向同性,乙图传热各向异性,因此图乙的薄片一定是单晶体。
人们对空气的湿度感觉不是直接与空气的绝对湿度有关,而是与相对湿度有关,所以人们感觉到周围环境潮湿,是因为空气的相对湿度较大。
由于液面的表面张力作用,即使水面稍高出杯口,水仍不会溢出,是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迈尔是公认的第一个提出能量守恒思想的人。
17. 流动 规则 异
18. 引力 大 正功
【详解】
水球表面上水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原因是表面层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比内部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大;
王亚平又将她和女儿用纸做的小花轻轻放在水球表面,纸花迅速绽放,水面对小花做了正功。
19. 大于 先减小再增大
【详解】
在水滴表面层中,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所以距离大于;
若空间中两个水分子间距从无限远逐渐变小,直到等于过程中,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当分子间距等于后再继续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故分子势能变化的趋势是先减小再增大。
20.土壤里有很多毛细管,地下水分可以沿着它们上升到地面,翻松土壤可以破坏土壤里的毛细管,从而防止土壤中的水分散失。
21.见解析
【详解】
把地表土壤锄松,破坏了土壤表层的毛细管,地下的水分就不会沿毛细管上升到地面而被蒸发掉.
22.可以将花盆放在地上,将一盆水放在凳子上,将一条毛巾一半放入盆水中,另一半搭在水盆的檐上(即花盆上方),由于毛细现象,整条毛巾都会变湿,毛巾上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向下滴入花盆中,这样便可以解决一段时间内无人在家为花浇水的困难。
【详解】
可以将花盆放在地上,将一盆水放在凳子上,将一条毛巾一半放入盆水中,另一半搭在水盆的檐上(即花盆上方),由于毛细现象,整条毛巾都会变湿,毛巾上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向下滴入花盆中,这样便可以解决一段时间内无人在家为花浇水的困难。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