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水是常用的溶剂
一、选择题
1.一杯30℃的硝酸钾溶液100g,第一次恒温蒸发20g水析出9g硝酸钾,则第二次继续恒温蒸发20克水析出的硝酸钾是( )
A.一定等于9克 B.一定大于9克
C.可能小于9克 D.可能是9克,也可能大于9克
2.现有肥皂水、牛奶等生活中常见的液体,下列物质可以和它们归为一类的是( )
A.泥浆水 B.矿泉水 C.花生油和水的混合物 D.面粉与水的混合物
3.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蒸发
②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③乙实验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则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④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则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A.④ B.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4.现有肥皂水、牛奶等生活中常见的液体,下列物质可以和它们归为一类的是( )
A.泥浆水 B.矿泉水 C.花生油和水的混合物 D.面粉与水的混合物
5.一杯30℃的硝酸钾溶液100g,第一次恒温蒸发20g水析出9g硝酸钾,则第二次继续恒温蒸发20克水析出的硝酸钾是( )
A.一定等于9克 B.一定大于9克
C.可能小于9克 D.可能是9克,也可能大于9克
6.现有一瓶密封的食盐水,下列有关其咸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部液体比较咸
B.中部液体比较咸
C.静置时间长了,底部液体比较咸
D.不论何时品尝,各部分液体一样咸
7.现有肥皂水、牛奶等生活中常见的液体,下列物质可以和它们归为一类的是( )
A.泥浆水 B.矿泉水 C.花生油和水的混合物 D.面粉与水的混合物
8.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KCl、K2CO3、Ba(NO3)2三种无色溶液,该试剂是( )
A.稀盐酸 B.稀硫酸 C.硝酸银溶液 D.氯化钠溶液
9.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KCl、K2CO3、Ba(NO3)2三种无色溶液,该试剂是( )
A.稀盐酸 B.稀硫酸 C.硝酸银溶液 D.氯化钠溶液
10.植物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却可以溶解在香蕉水中.由此说明( )
A.香蕉水的溶解能力比水强
B.水的溶解能力比香蕉水差
C.一切物质都能溶解在香蕉水中
D.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11.一杯30℃的硝酸钾溶液100g,第一次恒温蒸发20g水析出9g硝酸钾,则第二次继续恒温蒸发20克水析出的硝酸钾是( )
A.一定等于9克 B.一定大于9克
C.可能小于9克 D.可能是9克,也可能大于9克
12.植物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却可以溶解在香蕉水中.由此说明( )
A.香蕉水的溶解能力比水强
B.水的溶解能力比香蕉水差
C.一切物质都能溶解在香蕉水中
D.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13.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① 图Ⅰ烧杯中的水:形成密闭系统,观察检查时的现象
② 图Ⅱ量筒中的水:通过水的体积变化得出O2的体积
③ 图Ⅲ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④ 图Ⅳ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熔化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③
14.植物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却可以溶解在香蕉水中.由此说明( )
A.香蕉水的溶解能力比水强
B.水的溶解能力比香蕉水差
C.一切物质都能溶解在香蕉水中
D.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15.现有肥皂水、牛奶等生活中常见的液体,下列物质可以和它们归为一类的是( )
A.泥浆水 B.矿泉水 C.花生油和水的混合物 D.面粉与水的混合物
16.许多科学知识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其中并列关系是由于分类依据的相同而把事物截然分开并列,如人按性别可分为男女,其分类依据是性别,分类结果“男”与“女”就成并列关系。而交叉关系是对事物分类时,由于采用不同的分类依据,则必然出现交叉关系,如“学生”与“男人”就存在交叉关系,前者的分类依据是职业,后者分类依据是性别,他们的交叉地带就是“男的学生”。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包含浓溶液
B.饱和溶液与稀溶液属于并列关系
C.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属于交叉关系
D.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属于交叉关系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常用的溶剂,但溶剂并不都是水
B.溶液都是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组成的
C.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溶剂只能是液体
D.食盐和蔗糖在溶液里都是以分子均匀分散的
18.现有一瓶密封的食盐水,下列有关其咸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部液体比较咸
B.中部液体比较咸
C.静置时间长了,底部液体比较咸
D.不论何时品尝,各部分液体一样咸
二、填空题
19.从组成上看,溶液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的;从质量上看,溶液的质量____________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和;从体积上看,溶液的体积____________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
20.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里振荡后,形成溶液的有____________,形成悬浊液的有__________,形成乳浊液的有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 白糖 b.食用调和油 c.面粉 d.味精 e.食盐 f.汽油
21.溶液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____________另一种物质里,形成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其中,能溶解____________的物质叫做溶剂,被____________的物质叫溶质。
22.地球上水的存在形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_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而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_________形式存在;空气中的水主要以_________态存在。自然界的水,随着_____________的改变,状态也会发生变化。
三、简答题
23.盐水是溶液,糖水是溶液,混合在一起,既有糖又有盐则不是溶液了。
24.有人说:“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故溶解中只发生溶质的扩散过程,而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故溶解中只发生溶质的水合过程。”对吗?为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B
4.C
5.D
6.D
7.C
8.B
9.B
10.D
11.D
12.D
13.D
14.D
15.C
16.D
17.A
18.D
19.溶质 溶剂 等于 小于
20.ade;c;bf
21.分散;均一;稳定;混合物;其他物质;溶解
22.固态 液态 气态 液态 固态 气 温度
23.不正确。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糖水和盐水混合后,溶质有两种,既是糖溶液又是盐溶液。
24.此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任何物质溶解于水都要发生溶质的扩散过程和水合过程。扩散过程要吸收热量,水合过程要放出热量。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是因为硝酸铵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并不是只发生溶质的扩散过程。而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是因为氢氧化钠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并不是只发生了溶质的水合过程。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