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城镇化的影响
合理的城镇化拓展了高效率的成长空间;
拉动了生产与消费;
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提高了区域对外开放程度,提升了经济社会发展质量;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
设问1:阅读教材49-51页,归纳城镇化的影响。
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对地理环境造成较大破坏,导致人居环境质量普遍下降。
城市就业和配套服务造成很大压力,引发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堵塞、房价居高不下、建设用地紧张等。
设问1:阅读教材49-51页,归纳城镇化的影响。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污染
过快的城镇化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大气污染
原因:燃烧化石燃料所排出的烟尘、烟气;汽车的尾气
危害:使城市空气污浊,危害人体健康
过快的城镇化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1952年12月5日至9日,伦敦出现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浓雾事件,在浓雾事件发生的初期,许多伦敦市民出现了胸闷、咳嗽、喉痛,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进而导致发烧。在浓雾后期的几天时间内,因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死亡者达数千人。
案例:伦敦烟雾事件
水污染
原因: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
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过快的城镇化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痛痛病”和“水俣病”都是在日本发生的工业公害病。这是由于含有镉或汞的工业废水污染了土壤和水源,人在食用了被污染的水源和污染土壤种植的蔬菜后,导致中毒生病。“水俣病”属于汞中毒,患者由于体内大量积蓄甲基汞而发生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损害,轻者手足麻痹,重者死亡。“痛痛病”属于镉中毒,患者手足疼痛,全身各处都很易发生骨折。得这种病的人都一直喊着“痛啊!痛啊!”,直到死去,所以被叫做“痛痛病”。
案例:日本“痛痛病”
固体废弃物污染
原因:工业生产和建设、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
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过快的城镇化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2018年,我国城市垃圾产生量已经大于两亿吨;还有1500多个县城产生了接近0.7亿吨的垃圾;至于村镇垃圾方面,由于村镇数量太分散,暂无准确统计数据。总体来看,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在四亿吨以上。
环境污染:垃圾污染
噪声污染
原因: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危害:影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损害身体健康
过快的城镇化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1998年,50多位居民长期受机场100分贝以上噪音的影响,发生精神错乱。同时,当地多数居民在体检中都发现患有心血管病和神经系统疾病。于是,上万名工人冲进波音公司总部,手持木棍、铁锹与警察对峙,甚至扬言要砸掉机场,并表示如在一周时间内不解决机场的噪音污染问题,就每天烧掉一架飞机。
案例:英国波音事件
就业困难
失业增加
居住条件差
交通拥挤
过快的城镇化带来社会问题
居住条件差
交通拥挤
原因: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
危害:时间和能源浪费,影响环境质量;影响居住质量
过快的城镇化带来社会问题
2021年4月4日下午3:30
教地理的邓网友
就业困难
失业增加
原因: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乡村人口无序迁入
危害:造成贫困问题、社会治安问题
过快的城镇化带来社会问题
气候:热岛效应、雨岛效应
地形:趋于平坦;可能导致水土流失
水文:下渗减少,易出现城市内涝现象
生物:植被覆盖率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
设问2: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对自然生态也造成了一系列影响,试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城镇化对自然生态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教材54页活动题2)
我国一些城市在绿化过程中,刮起了一股“大树移植风”,从移植大树再发展到搬迁古树。北方某沿海城市耗资 2 亿元“邀请”50 万株大树进城,以建设“森林型生态城市”。南方某沿海城市从广西、江西、安徽、湖南等地,购买了 5 000 余株树龄在 100~400 年的古树来装扮城市。建设生态城市无疑是正确的,但大树移植费用昂贵,最大代价是要“牺牲”大量无辜的大树,眼下近距离移植技术的成活率仅60%左右。大量移植大树对树木原生存地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直接影响当地的生态群落,还会引发水土流失、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涝等自然灾害。移植古树还违反了国家保护古树的有关法规。树龄百年以上的古树是国家的宝贵资源,擅自买卖属于违法行为。一棵苗木要十几年甚至上百年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因此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之说。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我们应当尊重自然规律,耐心地让小树在城市生长。
(1)“大树移植”可使大城市迅速绿化,但这种做法对生态环境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2)城市的绿化以山区的森林植被破坏为代价,而山区的水土流失又会给下游地区和城市造成哪些影响?
大量移植大树对树木原生存地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直接影响当地的生态群落,还会引发水土流失、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涉、沙尘暴等自然灾害。
水资源缺乏,洪涝灾害多发。
(3)你怎样理解“生态城市”的内涵?你认为应如何搞好大城市的绿化?
内涵:指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和适合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措施:统一规划;城郊防护林和城内绿地构成层级系统;种植适生的本土植被;花、草、灌、林相结合;依法保护绿地。
城镇化并非单纯的城镇人口增加和城镇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社会保障、人居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设问3:辩证思考城镇化带来的双面影响,讨论如何降低城镇化对自然生态的不利影响,使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相协调统一起来?
如何降低城镇化对自然生态的不利影响,使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相协调统一起来?
建设生态城市、田园城市、智慧城市,
走健康、持续、绿色、高效的城镇化道路
生态城市
Eco City
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起来
生态城市
Eco City
挪威-奥斯陆 [Oslo]
发展更科学
管理更高效
社会更和谐
生活更美好
(P52阅读)智慧城市目标
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都市区、城市群和城市圈不断涌现,一些学者将特大城市的多种职能分散到周边的小城市,形成各有侧重、联系紧密的空间组织形式。如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E. Howard)针对英国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另外,荷兰的兰斯塔德城市群借助“绿色缓冲区”,将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和海牙三个大城市,乌得勒支、哈勒姆、莱顿三个中等城市,以及众多的小城市联系起来,形成绿心状城市群。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1)想一想,建设田园城市的优点和主要问题分别有哪些?
(2)兰斯塔德城市群的绿心发展模式有哪些优越性?
优点:疏散过分拥挤的城市人口,使居民返回乡村;建设新型城市,即建设一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的美好环境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田园城市;改革土地制度,使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
主要问题:田园城市理论的乌托邦特征非常明显。
大面积的农田、绿地有利于改善都市区的生态环境;
环状生态格局利于控制城镇规模,疏散城市职能;
减轻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
(3)议一议,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田园城市理论和兰斯塔德城市群的建设,对我国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哪些借鉴意义?
田园城市理论和兰斯塔德城市群的绿心发展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镇化过程中带来的城市病。中国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必须结合具体区域实际情祝。学习这些理论和模式的精髓,开展有中国特色的规划和建设。
课后调查作业
以衡阳为例,调查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方案。
活动建议如下:
(1)通过走访、实地调查等形式,了解该城市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2)通过走访、查阅资料等形式,了解该城市主管部门已采取的措施和治理工作中的困难。
(3)综合上述材料,提出较为具体的解决方案。
(4)通过与同学交流、写倡议书、写调查报告等形式,展示你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