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第4节宇宙航行
能力突破练习
一、单选题
1. 我国已建成了酒泉、太原、西昌等航天城,如果要再建一个航天城,从发射卫星时尽可能节约火箭燃料的角度,下列城市中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A.辽宁省大连 B.江苏省淮安
C.福建省福州 D.海南省文昌
2. 我国的“神舟七号”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晚9时10分载着3名宇航员顺利升空,并成功“出舱”和安全返回地面.当“神舟七号”在绕地球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时,设飞船舱内质量为m的宇航员站在可称体重的台秤上.用R表示地球的半径,g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表示飞船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N表示航天员对台秤的压力,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g′=0 B.g′=g C.N=mg D.N=mg
3. 如图所示,某飞行器先在近月圆形轨道Ⅰ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到达轨道Ⅰ的A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后沿轨道Ⅱ做椭圆运动,到达轨道Ⅱ的远月点B时再次点火变轨,进入距月球表面高度为4R的圆形轨道Ⅲ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R为月球半径,则上述变轨过程中
A.飞行器沿轨道Ⅰ运动的速率最大
B.飞行器沿轨道Ⅲ运动的速率最小
C.飞行器沿轨道Ⅲ运动的机械能最大
D.根据a=可知,飞行器沿轨道Ⅱ过A点的加速度大于沿轨道I过A点的加速度
4. 人造地球卫星以地心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小
B.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大
C.所有卫星的速度均是相同的,与半径无关
D.所有卫星的角速度均是相同的,与半径无关
5. 北京时间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嫦娥五号顺利发射。如图所示,经图示多次变轨修正之后,“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降落月球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地球上的发射速度一定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B.在点由轨道1进入轨道2需要加速
C.在轨道2上经过点时的速度大于经过点时的速度
D.分别由轨道1与轨道2经过点时,加速度大小相等
6. 如图所示的三个地球周围的圆,a是赤道正上方圆,a,b两圆平行,a,c 两圆的圆心为地心,b圆的圆心为地轴.则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可能的轨道为b,c
B.卫星可能的轨道为a,c
C.同步卫星可能的轨道为c
D.同步卫星可能的轨道为b
7. 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长征五号B”遥二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将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天和核心舱”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其近地点M和远地点N离开地面的高度分别为439km和2384km,则“天和核心舱”运行过程中( )
A.在M点的加速度小于N点的加速度
B.在M点的速度小于N点的速度
C.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动能逐渐减小
D.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增大
8. 已知某天体的第一宇宙速度为8km/s,该星球半径为R,则在距离该星球表面高度为3R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宇宙飞船的运行速度为( )
A.2km/s B.km/s C.4km/s D.8km/s
9. 已知地球半径为R0,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一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2R0,则( )
A.该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为
B.该卫星的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为
D.该卫星的周期一定小于24h
10.地球的公转轨道接近圆,但彗星的运动轨道则是一个非常扁的椭圆。天文学家哈雷成功预言哈雷彗星的回归,哈雷彗星最近出现的时间是1986年,预测下次飞近地球将在2061年。如图所示,若哈雷彗星在近日点与太阳中心的距离为r1,线速度大小为v1,加速度大小为a1;在远日点与太阳中心的距离为r2,线速度大小为v2,加速度大小为a2。则( )
A.v1B.v1>v2,a1:a2=r2:r1
C.v1D.v1>v2,a1:a2=:
二、多选题
11.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全面完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 “北斗”是由静止轨道卫星(离地高度约为36000km)、中轨道卫星(离地高度约为21500km)和其他卫星共同构成的全球定位系统。 关于北斗导航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静止轨道卫星可以定位在扬州上空
B.中轨道卫星的周期大于24h
C.静止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比中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
D.静止轨道卫星的线速度比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小
12.如图所示,A是静止在赤道上的物体,B、C是同一平面内两颗人造卫星。B位于离地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圆形轨道上,C是地球同步卫星。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卫星B的速度大小等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B.A、B的线速度大小关系为vA>vB
C.周期大小关系为TA=TC>TB
D.若卫星B要靠近C所在轨道,需要先加速
13.在2016年,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宫二号对接,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神舟十一号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假设天宫二号在距离地球表面400km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的离地高度为3.6×107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宫二号的运行速率不可能达到7.9km/s
B.天宫二号的运行角速度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天宫二号的向心加速度小于9.8m/s2
D.天宫二号的运行周期等于24h
14.如图所示,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卫星在轨道1上的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2上的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15.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一号”核心舱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时代已经到来。入轨后,“天和一号”的航天员将在一天内多次看到日出日落的神奇现象。则下列关于“天和一号”在轨飞行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离地面的高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高度
B.天和核心舱绕地角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绕地角速度
C.天和核心舱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D.航天员可以利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三、解答题
16.已知“嫦娥一号”绕月飞行轨道近似为圆形,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飞行周期为T,月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求:
(1)“嫦娥一号”绕月飞行时的线速度大小;
(2)月球的质量;
(3)若发射一颗绕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近月飞船,则其绕月运行的线速度应为多大。
17.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升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奔月的梦想。2007年10月31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近地点600km处通过发动机短时点火,实施变轨。变轨后卫星从远地点高度12万余公里的椭圆轨道进入远地点高度37万余公里的椭圆轨道,直接奔向月球。已知地球质量大约是月球质量的81倍,地球半径大约是月球半径的4倍,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7.9km/s。求:
(1)“嫦娥一号”奔向月球的过程中,“嫦娥一号”控月卫星通过月、地之间的某一位置时,月球和地球对它的引力大小相等,该位置到月球中心与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之比是多少?
(2)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保留3为有效数字)。
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第4节宇宙航行(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B D B C C D D
二、多选题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D CD AC BD BC
三、解答题
16.(1);(2);(3)
17.(1);(2)1.76km/s
PAGE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