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普朗克黑体辐射理论(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节普朗克黑体辐射理论(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24 19:1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四章第1节普朗克黑体辐射理论
能力突破练习
一、单选题
1.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波动性,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电效应的规律
B.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的假说,爱因斯坦利用能量子假说成功解释了黑体辐射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规律
C.放射性元素放出的α粒子是原子核内的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
D.结合能指的是把核子分开需要的能量,比结合能是结合能与核子数之比,比结合能越小,原子核越稳定
2. 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见光不是电磁波
B.微波炉用来加热的微波不是电磁波
C.黑体既会吸收电磁波也会反射电磁波
D.电磁波传播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称为一个光子
3. 由于内部发生激烈的热核聚变,太阳每时都在向各个方向产生电磁辐射,若忽略大气的影响,在地球上垂直于太阳光的每平方米的截面上,每秒钟接收到的这种电磁辐射的总能量约为1.4×103J。已知:日地间的距离R=1.5×1011m,普朗克常量h=6.6×10﹣34J s。假如把这种电磁辐射均看成由波长为0.55μm的光子组成的,那么,由此估算太阳每秒钟向外辐射的光子总数的数量级约为( )
A.1045 B.1041 C.1035 D.1030
4. 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战役中,非接触式温度计在公共场所被广泛应用,其测温原理是基于黑体辐射规律。下列描绘两种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的图中,符合黑体辐射规律的是( )
A. B. C. D.
5. 下列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有( )
A.普朗克在研究黑体的热辐射问题中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B.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照射时间太短
C.在光的单缝衍射实验中,狭缝越窄,光子动量的不确定量越大
D.任何一个运动物体,无论是大到太阳、地球,还是小到电子、质子,都与一种波相对应,这就是物质波,物质波是概率波
6. 在近代物理学中,下面选项正确的是( )
A.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黑体热辐射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所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着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
B.当光子静止时有粒子性,当光子传播时有波动性
C.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占原子质量绝大部分的带正电的那部分物质集中在很小的空间范围内,从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D.原子的核电荷数不是它的电荷量,但质量数是它的质量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指向S极
B.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与电流元所受到的磁场力成正比
C.电流的磁场是由电荷的运动产生的
D.温度越低,物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越大
8. 能正确解释黑体辐射实验规律的是( )
A.能量的连续经典理论
B.普朗克提出的能量量子化理论
C.以上两种理论体系任何一种都能解释
D.牛顿提出的能量微粒说
9. 以下有关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爱因斯坦首先发现了光电效应,并做出了解释
B.库仑第一个提出了场的概念,并用电场线来描述场的强弱和方向
C.玻尔提出的原子理论认为原子的能量处于变化的过程中,电子做变速运动,同时向外辐射能量
D.根据玻尔理论,一个处于能级的氢原子回到能级的过程中,最多可放出3种频率不同的光子
10.能引起人的眼睛视觉效应的最小能量为10-18 J,已知可见光的平均波长为0.6 μm,普朗克常数h=6.63×10-34 J·s,恰能引起人眼的感觉,进入人眼的光子数至少为( )
A.1个 B.3个 C.30个 D.300个
二、多选题
11.我国利用“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高速星地量子通信,初步构成量子通信网格.关于量子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子论是普朗克首先提出的,光量子理论则是爱因斯坦首先提出的
B.光的强度越大,则光子的能量也就越大
C.三种放射线,基本质上都是高能光子
D.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只能发射某些特定频率的光子
12.下列五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而质子和中子则由更小的微粒组成
B.图乙: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
C.图丙:用中子轰击铀核使其发生聚变……,链式反应会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D.图丁: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E.图戊: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体辐射随着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并且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方向移动
B.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由此说明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
C.由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核外电子的动能增大
D.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小,其核子结合的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1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光电效应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光的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
B.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现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论并解释了光电效应
C.遏止电压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成正比
D.速度相等的电子和质子,电子的动量小,电子的物质波波长小
E.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具有波动性
15.在实验室或工厂的高温炉子上开一小孔,小孔可看做黑体,由小孔的热辐射特征,就可以确定炉内的温度,如图所示,就是黑体的辐射强度与其辐射光波长的关系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 >T2
B.T1C.温度越高,辐射强度最大的电磁波的波长越长
D.温度越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就越大
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四章第1节普朗克黑体辐射理论(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B B C C B D B
二、多选题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D ADE AC BDE AD
PAGE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