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五章第5节“基本”粒子
能力突破练习
一、单选题
1.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磁波谱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B.牛顿环是薄膜干涉的结果,当用频率更高的单色光照射时,同级牛顿环半径将会变大
C.遥远星系所生成的光谱都呈现“红移”,即光谱线都向红色部分移动了一段距离,由此现象可知宇宙在膨胀
D.迈克耳孙-莫雷实验结果表明:不论光源与观察者做怎样的相对运动,光速都是一样
2.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立根首先发现电子,并测定出电子的电量
B.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C.玻尔理论的成功之处是能解释各种原子光谱
D.爱迪生首先利用电磁感应规律发明了发电机,法拉第首先尝试了交流远距离输电
3. 下列描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
A.牛顿得出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得了引力常量
B.第谷通过长期的观测,积累了大量的天文资料,并总结出了关于行星运动的三条规律
C.库仑通过扭秤实验得到了库仑定律,并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
D.法拉第首先提出在电荷周围存在着由它产生的电场
4. 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有:( )
A.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和质子的存在
B.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证实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C.爱因斯坦最早认识到了能量子的意义,提出光子说,并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D.玻尔提出的原子模型,彻底否定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
5. 现在科学家们正在设法探寻“反物质”,所谓“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反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有相同的质量和相同的电荷量,但电荷符号相反。据此,若有反α粒子,它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为( )
A.-4,-2 B.4,-2 C.-4,2 D.4,2
6. 太阳系在银河系的( ).
A.中心 B.中心附近 C.一条旋臂的中心 D.一条旋臂的边缘
7. 物理学重视逻辑,崇尚理性,其理论总是建立在对事实观察的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B.粒子散射实验表明电荷是量子化的
C.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
D.氢原子的能级理论是玻尔在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8. 下列关于物理学发展史和单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理学家汤姆孙经过多次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
B.韦伯不仅提出了场的概念,而且直观地描绘了场的清晰图像
C.kg、m、s、C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D.功的单位用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可书写为kg m2/s2
9. 《流浪地球》讲述了极速衰老的太阳威胁到地球的生存环境,人类带着地球逃亡的故事.若太阳变为了红巨星,此时意味着它处于恒星的( )
A.诞生期 B.成长期 C.存在期 D.死亡期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B.居里夫人在研究伦琴射线时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
C.汤姆孙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并测定了电子的比荷
D.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是有结构的
11.物理学理论总是建立在对事实观察的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电荷是量子化的
B.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
C.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γ射线
D.氢原子辐射光子后,其绕核运动的电子动能增大
12.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汤姆逊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基本电荷的数值
B.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小于该原子核的质量
C.由玻尔理论知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放出光子
D.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可同时放出、和三种射线
13.根据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在宇宙形成之初是“粒子家族”尽显风采的时期,那么在大爆炸之后最早产生的粒子是( )
A.夸克、轻子、胶子等粒子
B.质子和中子等强子
C.光子、中微子和电子等轻子
D.氢核、氘核、氦核等轻核
14.关于太阳系中的行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星和地球的外壳都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
B.火星和木星的外壳都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
C.水星和金星没有坚硬的外壳,是气态行星
D.天王星有坚硬的外壳,是太阳系中最大的一颗行星
二、填空题
15.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同时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月球土壤里存在大量,两个原子可以发生核聚变产生,该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填相应粒子的符号),的比结合能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的比结合能。
16.在衰变中常伴有一种称为“中微子”的粒子放出.中微子的性质十分特别,因此在实验中很难探测.1953年,莱尼斯和柯文建造了一个由大水槽和探测器组成的实验系统,利用中微子与水中 的核反应,间接地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
(1)中微子与水中的发生核反应,产生中子( )和正电子(),即中微子+ →+ ,可以判定,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是____.(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0和0 B.0和1 C.1和 0 D.1和1
(2)上述核反应产生的正电子与水中的电子相遇,与电子形成几乎静止的整体后,可以转变为两个光子(),即 +2,已知正电子和电子的质量都为9.1×10-31㎏,反应中产生的每个光子的能量为 J.正电子与电子相遇不可能只转变为一个光子,原因是______.
17.在下列描述核过程的方程中,属于衰变的是_____,属于衰变的是_____,属于裂变的是_____,属于聚变的是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
B.
C.
D.
E.
F.
18.原子核的电荷数:各种元素的原子核的电荷数,即原子内的______,非常接近它们的______,这说明元素周期表中的各种元素是按原子中的______来排列的。
19.氦3是一种十分清洁、安全的能源,开发月壤中蕴藏丰富的氦3资源,对人类社会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研究发现在太阳内部两个氘核可聚变成氦3,则两个氘核聚变成核的核反应方程为________.
20.________ 和 ______ 统称为核子.
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五章第5节“基本”粒子(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D C B D D D D C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D C A A
二、填空题
15. 小于
16. A 8.19×10-14 遵循动量守恒
17. C AB E F
18. 电子数 原子序数 电子数
19.
20. 质子 中子
PAGE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