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3第5课 字说多元文化——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3第5课 字说多元文化——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5 22:5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字说多元文化》教学设计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一. 单元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核心目标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b.通过单元学习,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共同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c.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学会在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尊重世界其他文明成果,注意文明的共通性与互鉴性。
一条主线:各区域文化的交流、碰撞,及文化的传承、发展。
本单元的教学主旨:新教材的编写带有大通史,小专题的体例特征。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世界各地形成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认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促进了文化发展和文化的多元性。情境的创设需要丰富的史料,如通过文字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通过文物图片提取蕴含的历史信息,让学生在疑问中分析史实,独立思考,论从史出,求真求实,也让历史的学习鲜活而有生命力和思辨性。
二、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及其在本单元或本课中的教学地位、教学作用)
本课《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是部编版高中历史选修教材《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二单元第五课内容,在高二年级讲授。南亚的古代印度文化颇具民族特色;东亚的朝鲜和日本的文化既有本土文化的底色,也受到中华文化等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因大洋阻隔而与欧亚大陆缺乏交流的美洲独立发展起印第安文化。考虑到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学生们在初中阶段对本课的部分内容有一定的认知与了解,故决定参照新课标,按照课本的编排结构,重点讲述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成就。本课位于统编历史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二单元第五课,作为本单元丰富的世界多样文化中的一部分,着重描述南亚、东亚和美洲的区域特色,需要找到区域间的联系,与文明演进的历程。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南亚、东亚与美洲对人类文化发展作出的独特贡献。
三、学情分析(说明学习者的学习起点等)
知识上:学生虽在初中阶段学习过于本课相关的知识,但主要是对这一段历史的一个总体了解,缺乏专题而系统的学习。能力上:高一学生感性思维还比较强,但对历史材料的把握和理解能力还有待加强。因此需要教师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将感性和理性相结合,逐步培待加强。养学生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思维。心理上:学生求知欲旺盛,但对相关历史问题缺乏深入的理解,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创设氛围,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
四、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
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 通过了解世界各主要区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的贡献。”
2.学科素养:通过历史地图对南亚、东亚与美洲的地理方位进行把握,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通过史料解读培养学生的论从史出能力:通过对相关历史材料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通过认知南亚、东亚与美洲对人类文化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让学生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互鉴性,培养学生既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又尊重世界其他文明的家国情怀。
五、教学重难点
1.本课重点: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成就;
2.本课难点:文化的多样性、互鉴性与共通性。
六、教学过程设计(说明教学活动环节、具体的师生活动、运用的资源、教学评价、写明环节设计意图)
导入:世界各个地域的早期人类社会是人类多样性文化的源头。在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同时,世界其他地区也形成和发展起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而文字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文字在不同的文化的来往中又扮演这怎样的角色?我们透过不同文化的文字去一探究竟。首先请大家认一认这几组字分别是什么文字?学生猜测后教师分别解读,我们今天就跟随这几组文字去看看他们背后的文化,古代印度、朝鲜、日本以及美洲的文化。
环节一:梵文佛音话印度
古代印度包括今天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广大地区,而其文字伴随着历史的不同时期也发生着变化。简单讲述古代印度分期后,将印章文字、梵文、巴利文分别对应进相应时期。公元前2500-前1750年,考古学家在哈拉帕遗址中发现了2500多枚有文字的印章,上面的文字被称为“印章文字”。人们从这些印章上发现了500多个文字符号,虽然这些文字符号还不能被释读,但它们是古代印度早期文化的典型代表。公元前十六世纪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印欧语系传入印度,逐渐形成梵文和巴利文,而这两种文字就贯穿了接下来整个古代印度的宗教、数学、艺术、史诗等。
婆罗门教下的种姓制度。结合教材和材料思考种姓制度的实质,婆罗门教下的种姓制度世代相袭,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体现出其实质是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工具,是一种为保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
佛教中的世界大同。婆罗门教森严的等级制度使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人们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不满,请结合教材及佛教教义,概括佛教倡导的观点,为什么佛教能够兴盛,并谈一谈佛教文化对周边地区产生的影响。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原贵为太子,后来人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他所创立的佛教认为人世间是苦海,为了超脱,必须虔诚信佛,荫功积德,安于今世,寄希望于来世,这样的思想吸引了大量生活困苦的信徒。
根据材料和所学学生可以得出佛教宣扬的“众生平等”和“来世超脱”能够给饱受种族制度压迫的下层人民提供心灵慰藉。佛教宣扬的“忍耐顺从”使下层民众放弃反抗,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
印度教中的等级延续。教师讲述印度教的兴起史实,印度教4世纪兴起,以婆罗门教为基础,吸收佛教教义和教规,有着三大教义:崇拜三相神、直接宣扬世袭等级制度、坚定相信轮回转世,把种姓制度作为核心教义,要求教徒严格遵守种姓制度,是包罗各种神明、多种哲学思想的混合宗教。
梵文经典文学史诗。梵文不仅传播着宗教经典,更记录着古代印度的文学名著。提前布置预习任务,学生来讲述《梨俱吠陀》、《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相关的故事。
公元前后,古代印度文化开始传播到东南亚;5世纪时,印度的语言、文字、艺术、思想、宗教以及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已经在东南亚产生了广泛影响。佛教文化更是渗入东南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南传佛教的经典主要用古代印度的巴利文书写,巴利文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字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思考:巴利文和梵文经典的传播带来的影响。
①佛教渗透东南亚生活的方方面面。
②古代印度巴利文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字产生重要影响。
③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文艺等产生深刻影响,如对藏语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中国的石窟艺术、佛塔的建造和佛教艺术也受到了印度佛教文化的熏陶。
(设计意图:通过印章文字、梵文、巴利文将古代印度社会的宗教、等级、文化相关史实进行串联,除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史实外,也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文字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从梵文对中国西藏地区的影响和巴利文对东南亚地区的巨大影响,学生可以感知文字对文化交融、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环节二:汉字儒风说日朝
首先通过时间轴梳理古代朝鲜的变迁,并对应相应时期的文字变迁,从直接使用汉字到十五世纪创制朝鲜文字,接着以表格填空的形式总结古代朝鲜的文化成就(结合书本填空)。
提问:结合材料思考,中国文化与朝鲜文化的关系。
①佛教、道教、儒学从中国传入朝鲜
②学习中国汉字,创造本民族文字(文字推动文化交融)
③朝鲜的典章制度、学术文化、风俗习惯等受中国影响
④仿照中国的史书体例编写历史
根据填空及材料可以得出以上结论。
第二步则是简单讲述古代日本的大致分期,并从中梳理神道教出现、佛教传入、大化改新仿照唐制、法隆寺、创制日本假名、武士道崛起等相关史实。在日本发展历史上长期使用汉字作为文字。唐朝开始,日本在汉字的基础上创制假名,其中片假名起源于汉字楷书,平假名起源于汉字草书。最后由学生总结古代日本在文学、建筑、绘画方面的成就,并根据这些成就的日文与繁体中文接近去分析文字对中日文化交流的推动作用。
不仅是汉字,中国制度、文化、汉字等都对日本产生了巨大影响,请大家结合表格及材料分析中日文化的关系,为何称唐朝时的日本为“唐风时代”。学生分析可以从整体和文字两个方面去分析,日本吸收中国的文化进行适合自己国情的改造和创造,从而形成并发展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民族文化,汉字的传入助推了日本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推动了日文的产生。
(设计意图:日本和朝鲜文化深受中国影响,尤其早期全部采用汉字,助推了日本和朝鲜的发展,本环节史实相对较简单,学生根据书本即可完成表格巩固基础知识。本环节难点在于分析中国文化对日本和朝鲜的影响,需要通过史料找到蛛丝马迹。)
环节三:神庙金塔探美洲
印第安人是除对因纽特人(又称爱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土著的统称,印第安人独立培育出其他大陆没有的很多农作物,包括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先后在中南美洲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三大文明。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通过文字传递信息,印加人通过结绳来记事,但是至今人们仍然无法破解印加人的结绳信息。接下来让我们走进美洲大陆,去认识认识神秘的美洲文字。
首先请学生结合教材完成表格填写,梳理三个文明的大致情况,通过梳理史实分析美洲各阶段文明的共性文化表现。
(设计意图:这一问题难度较大,需要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旨在让学生继续寻找文化间的共性,体会文化是有传承的、多样的特点。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三点共性特征:①宗教上都是多神崇拜,崇拜自然神②金字塔:祭祀神灵③利用文字等方式传承文明。)
1.金塔神明话玛雅。同学们先认一认标题两个字是什么,“金字塔”和“主人、神”的意思。通过玛雅人的数字和雕像,学生可以自行梳理玛雅人的相关史实。玛雅人是美洲唯一留下文字记录的民族,他们的文字非常奇妙,呈方块图形,由很多图画和符号组成,属象形文字。它既有象形,也有会意,也有形声,是一种兼有意形和意音功能的文字。记载了玛雅人的宗教神话、祈祷文、历史、天文、历象等,是少数迄今为止尚未被全部破译的古代文字之一。
2.结绳记事的印加人。根据教材自行梳理印加人在建筑、医学、历法、记事等方面的史实,并请学生汇报结果。
3.图画刻字的阿兹特克人。尝试认识图画文字,并引导学生从锻造铜器、图画文字、工具制作等方面去认识阿兹特克文明。
环节四:课堂结尾
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墨西哥时讲到,中国和墨西哥都是文明古国和文化大国,两国文化因特色鲜明而远播四方,因推陈出新而永葆活力。历史上,两国文明交相辉映、互为借鉴。文字在文明交往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对文明的进程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提问:为什么有些文字至今不能被解读,现在仍然要研究?学生根据今天的所学可以得出一些结论,文字能丰富人类文化的多样性,通过文字,不同文化相互影响、交融,文字(图画)记载信息,推动文化发展和传承,是人类文化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七、目标检测设计
1.中古时期的印度,有两大变化,一是四世纪初兴起的笈多帝国统治者支持印度教的发展,二是13世纪初建立的德里苏丹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先后建立了笈多帝国和德里苏丹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笈多帝国兴起于恒河中游 B.今天的印度教是由婆罗门教演变而来
C.德里苏丹国是13世纪初突厥人在印度建立的 D.德里苏丹国以佛教为国教
2.与欧亚大陆相隔绝的美洲的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印加人都像欧亚大陆的文明一样,曾经建立起国家,都有自己的行政系统。这种现象说明
A.人类文明的起源发展都独立进行 B.印第安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交流
C.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客观规律D.印第安文化深受欧亚大陆文化的影响
八、教学反思与改进
反思:1.学生思维需要教师语言大力调动
2.用文字串联比较新颖,在上课时需要将文字与教材内容有机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