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挑细选。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条件。
B.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品价格上调,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
C.云南有光荣的历史,近的如“一二·一”,远的如护国,这不用说了,都属于云南人民的。
D.吉利公司推出的首款电动车“知豆DI”初步定价大约在4至6万元左右。
2.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是( )
(1)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
(2)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
(3)无耻啊!无耻啊!
A.设问 引用 反复 B.反问 比喻 反复
C.反问 引用 反复 D.设问 比喻 反复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赋予 晓得 光明正大 B.承认 特务 遭毒手
C.势力 捶击 反动派 D.跨进 鼓掌 黎明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是微信转账?还是支付宝付款?他拿不定主意。
B.“诗有什么作用?”台湾美学家蒋勋说,“我常常觉得诗只是在最哀伤最绝望的时刻,让你有对生命的平静。”
C.东六宫大都作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馆,展出宫内收藏的青铜器、绘画、陶瓷……等。
D.2017年8月23日至27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以《创新创业创造,迎接迎接智能社会》 为主题。
5.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卑劣(lüè) 无耻(chǐ) 毒手(dú)
B.诬蔑(miè) 屠杀(tú) 悲愤(fèn)
C.恐怖(bù) 毁灭(huǐ) 卑鄙(bì)
D.蛮横(hèng) 挑拨(tiǎo) 离间(jiān)
二、活动探究。
6.爱国是一个公民起码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此,学校准备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一 爱国人物故事会】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无数的仁人志士如闪烁的群星。请列举一个你喜欢的历史上的爱国名人,并简要概括他的事迹。
(2)【活动二 爱国名言展示会】平时你一定积累了不少有关爱国的名言警句,请写出两句与大家分享。
三、语言表达。
7.演讲中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能够增强语势,表达强烈的感情。请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四、衔石填海。
8.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①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________
②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________
③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________
④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________
9.指出下列词语的感彩。
光明正大________ 偷偷摸摸________ 蛮横________
悲愤痛恨________ 挑拨离间________ 鼓掌________
制造恐怖________ 卑鄙无耻________ 光荣________
10.《最后一次讲演》是________在________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五、精准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一次讲演
①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枝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这成什么话?
②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
③去年“一二·一”昆明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内战,遭受屠杀,那算是青年的一代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现在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反动派的暗杀,我们骄傲一点说,这算是像我这样大年纪的一代,我们的老战友,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这两桩事发生在昆明,这算是昆明无限的光荣!
④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⑤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⑥李先生的血不会白流的!李先生赔上了这条性命,我们要换来一个代价。“一二·一”四烈士倒下了,年青的战士们的血换来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现在李先生倒下了,他的血要换取政协会议的重开!我们有这个信心!
⑦“一二·一”是昆明的光荣,是云南人民的光荣。云南有光荣的历史,远的如护国,这不用说了,近的如“一二·一”,都是属于云南人民的。我们要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
⑧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特务们!你们错了!你们看见今天到会的一千多青年,又握起手来了,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
⑨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的!
⑩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
⑾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
⑿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大门!
11.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分析这篇即兴讲演的开头,演讲者是如何快速“抓住”听众的。
【链接材料】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在昆明遇害。7月15日,云南大学召开追悼李公朴的大会,闻一多主持了这次会议。会上混入了国民党特务,在李公朴夫人血泪控诉的过程中,他们毫无顾忌,说笑取闹,扰乱会场,人们忍无可忍。李夫人刚离开讲台,闻一多就拍案而起,满腔悲愤地发表了这一演讲。
12.文章第②段称特务为“你”,中间第④段开始称“他们”,之后一直到最后都称特务们为“你们”,人称的变化显然不是随意的,是受到讲演内容的制约,试简要分析。
13.根据括号里的要求,分别完成下面两道题。
(1)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加点的副词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
(2)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两个“恐怖”的不同含义)
14.请以第⑤段为例,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欣赏的力量
①生活里常可见到这样的场面——
②两个年轻的妈妈在聊天,甲乙都说我的孩子怎么怎么样。她们的心里都充满希望对方欣赏自己孩子的渴望,但忘了自己也该去欣赏对方的孩子。
③一场演出刚完,全体演员拉着手排着队出来谢幕,但观众却已走了一半。剩下的也拥挤着往外走。掌声稀稀落落。其实演出成功,观众也满意,但就是不鼓掌。真为演员们难过,他们所要求观众的,不就是稍慢一点走,鼓一下掌吗?观众为什么就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表示一下对他们演出的欣赏呢?
④人们总是很吝啬对别人的欣赏。
⑤其实欣赏别人有什么不好呢?几下掌声,几句赞誉,或者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也可以。但别人却会从你的欣赏里,得到了对自我的肯定,得到了鼓励、欢乐、信心和力量。
⑥欣赏的力量是神奇的。
⑦有一个中学生高考失败,万念俱灰,于是,带上所有储蓄出去旅游,预备花光钱就自尽。半路遇上两个小孩儿溺水,他奋勇救助,观者无不为他的勇气和出色的泳技鼓掌。小孩儿父母更是拉他到家中,感谢之余,赞叹不已。他不禁热泪盈眶,从别人的赞赏中,重新认识了自我,觉得生活还是值得留恋,于是轻松地踏上了归途。
⑧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常常捧着我那只能“发表”在本子上的习作欣赏,一番点评之后,是一句“这里有黄金”,包含了所有的期待和鼓励,使我战胜自卑,练笔不止。
⑨社会是一个大舞台,也是一个竞技场。人生是表演,也是奋斗。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关注、喝彩和鼓掌,就像需要批评一样。如果只有沉默,那生活就一定会索然无味。
⑩欣赏不同于阿谀,它是出于真诚,它是对别人人生意义的肯定,它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修养。
(11)伟大的发明、杰出的成就固然值得欣赏,但普普通通的一个巧思、一个小小的创见,甚至一件漂亮的衣服、几句机智的玩笑,都同样值得欣赏。只要我们敞开胸襟,我们就一定会发现,周围竟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欣赏。
(12)我们欣赏别人,别人也会欣赏我们。生活会因为有了欣赏而变得更加美丽。
15.本文针对日常生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现象(用文中语句回答),阐述了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语言概括)。
16.第⑦⑧两段运用_________的论证方法,从________________一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第(11)段告诉我们生活中___________,阐明了欣赏别人要____________的道理,从而进一步论述了中心论点。
17.第⑨段中加点的“沉默”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⑩段中说“欣赏不同于阿谀”,请简答“欣赏”与“阿谀”有什么不同。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A
3.C
4.B
5.B
6.(1)示例一: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
示例二:文天祥多次拒降,留下《正气歌》。
(2示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
7.【例文】读经诵典,“怎么读”重要,“读成什么样”也重要。在品味与诵读的过程中,如果深切领悟到古人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品格,并能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继承、发扬下去,就意味着读出了真意,读出了滋味。
8. 对比 反问 比喻 反复
9. 褒义 贬义 贬义 中性 贬义 中性 贬义 贬义 褒义
10. 闻一多 李公仆
11.①面对当时特务对会场的捣乱,现场听众非常不满,闻一多忍无可忍,开始讲演,所以他的讲演是与现场的氛围高度契合的,没有开始演讲,情绪就感染观众;②闻一多先抑制情绪,简明陈述李公朴被暗杀的真相,转而痛斥反动派的卑劣行径,矛头直指特务的卑劣行径,迅速地抓住现场观众的情绪,引发情感共鸣。(意思对即可)
12.文章刚开始称特务为“你”,是闻一多为了表达自己当时对在场特务扰乱会场的无比气愤,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中间部分闻一多的讲演的对象是青年学生,所以称特务们为“他们”;后面的内容是对青年学生的鼓舞号召,更是对反动派的宣战,称自己和青年学生为“我们”,称特务“你们”,营垒分明,更易于表达内心感情。(意思对即可)
13.(1)“究竟”“竟”,这两个副词写出了闻一多对国民党反动派暗杀行径的无比悲愤。
(2)第一个“恐怖”指的是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进步人士的暗杀、恫吓行为;第二个“恐怖”指的是国民党反动派内心的恐慌。
14.①语言平实、简洁,语意直露。讲演中语言表达完全使用口语,使人一听了然。“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②语气铿锵、气势如虹、发人深省,极易引发听众共鸣。如“你们完了,快完了!”③善于使用反问句、感叹句;对比、反复的修辞,增强语势。如“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等等。(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
15. 人们总是很吝惜对别人的欣赏 中心论点:要欣赏别人(要善于欣赏别人,要学会欣赏别人)
16. 举例 欣赏的力量是神奇的(欣赏的作用) 许多东西值得欣赏 敞开胸襟
17.冷漠(漠不关心)
18.欣赏是真诚的(欣赏是对别人真诚的肯定),阿谀是虚伪的(阿谀是对别人虚假地讨好).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