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5 21:0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精挑细选。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而又充满自信的青少年所推祟。
B.先生们,这25年来我们成功兴建的事业大厦,便是这幅模样。
C.他愿意愉快地接受诸位对奧林匹克精神的赞美之辞,而他个人,不过是这一理想的第一个仆从。
D.人类必需吸收古文明遗留下来的全部精华,用以构筑未来。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B.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我问自己。
C.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D.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
3.下列对《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一文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作者顾拜旦是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B.本文是顾拜旦在1919年4月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大会上发表的演讲。
C.作者认为根除恐惧真正的、能持久发挥效用的良药是勇气。
D.本文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奥林匹克精神使人养成平和自信的品德,包括并超越了一般体育运动,对人类来说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是属于大众的。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一师一优课”活动的开展,使我市教师的教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B.2016年鄂州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参与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
C.为了防止溺水事件不再发生,学校规定夏季午休时间学生必须进教室午睡。
D.高速公路上的团雾,往往与重特大交通事故相伴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全。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拙劣(zhuō) 诞生(dàn) 携手并进(xié)
B.祈祷(qí) 萦绕(yǐng) 愚蠢至极(yú)
C.凋零(diāo) 绚丽(xuàn) 狂风骤雨(zhòu)
D.襁褓(qiǎng) 浩劫(jié) 误入歧途(qí)
二、语言表达。
6.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景象不同,所代表的生命状态也不相同:春天(1)____,____,________;夏天骄阳似火,蛙鸣虫唱,是生命的张扬;秋天(2)____,____,________;冬天落雪无声,闲云舒卷,是生命的恬静。
三、衔石填海。
7.顾拜旦,________国教育家,少年时代酷爱体育,对古希腊灿烂文化饶有兴趣。1896年创办现代奥运会,开始了体育活动家的生活。他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之职长达29年之久,终生倡导________精神,被誉为“________”。
8.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①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________
②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________
③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________
④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________
⑤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________
9.下面文段中,第②、③两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①语文学习既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又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其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②在这里,教科书只是给你们搭建了一种资源,一个平台。③你们不必受此局限,而应尽可能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运用语文、学习语文、享受语文。④这样,你们的语文水平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1)第②句修改意见:
(2)第③句修改意见:
四、精准阅读。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节选)
然后,我们来到了历史的转折关头。渴求进步但又常常因夸大某种正确思想而误入歧途的人类精神,开始致力于将青少年从平衡状态中挣脱出来。于是,青少年开始为呆板而复杂的教育枷锁所套牢,被在愚蠢的放纵和不明智的严厉交互作用下的道德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世界观所束缚。这就是为何我们要重启奥林匹克时代,并为体格训练的复兴隆重庆祝的原因。我们不断推动盎格鲁一撒克逊人的运动功利思想,向古希腊遗留下来的一呼百应的体育观靠拢,两者逐渐融合为一体。当我在纽约和伦敦对举办奥运会的可能性做出评估之后,我向不朽的古希腊精神祈祷,希望它给这意外中诞生的结合体一剂理想主义的良药。
先生们,这25年来我们成功兴建的事业大厦,便是这副模样。诸位适才不断向其表达敬意,若这敬意是针对我这建筑师而来的话,那我着实愧不敢当。它的建筑师不应受到如此赞美,他不过是听从了一种比个人意志更为强大的内心直觉的召唤。他愿意愉快地接受诸位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赞美之辞,而他个人,不过是这一理想的第一个仆从。
10.听演讲首要任务是要听懂演讲者的内容。选文部分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1.演讲稿根据对象与场合会特别注意语言的运用。选文部分语言有什么特点?
让讲规矩成为新常态
①钱穆先生写过一篇《做人的规矩》,说:“诸位将来离开学校踏入社会,谋到了一项职业,做甚么应该像甚么,应该各有各的规矩,各有各的模范。人有人的样子,也便是有规矩了,这是人生最高的艺术。”诚哉斯言!讲规矩确实是人生的最高艺术。
②一个人应该讲规矩。一个讲规矩的人,为人处事才会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有君子的气度,有“人的样子”。这样的人,有操守,识分寸,知进退,懂轻重,是一个靠谱的人,一个明白人,一个令人敬重和信任的人。现代社会是一个更加注重契约精神的社会,对个体的规矩意识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讲规矩,不但有损人品,有亏德行,而且寸步难行,注定一事无成。
③一个家庭应该讲规矩。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家庭的规矩串联起来,影响着社会风气,影响着全民的公德素养,影响着国家文化。不难发现,很多民间规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美好理念。我们的家庭不但应该践行规矩,保持对规矩的敬畏和重视,让规矩在家庭教育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应该承担主要的传承责任,通过言传身教把有价值的规矩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④一个政府也应该立好规矩,维护规矩。“依法治国”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路,“法”即规矩。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先立规矩后办事应是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科学决策的重要原则,也是社会和谐、有序的基础。自古以来凡制定良法者,必定要考虑到它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故需谨慎研判,反复论证。今天我们的政府在立规矩这件事上理应有更严谨的态度,更专业的精神,令规矩有前瞻性、现实性。
⑤政府和政府官员须带头守规矩。手握公权力的人,坚决按规矩办事,不仅体现了一种品德和修养,更表现了一种政治上的清明与成熟。须知规矩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朱元璋曾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活?”有言位居显赫者最快活,有言金榜题名者最快活,有言富甲一方者最快活……朱元璋均不满意。唯有大臣万钢答道:“天下守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大悦。法度就好比我们的规矩,守规矩者,不越法纪“雷池”,绝无“暗室亏心之忧”,自然能坦坦荡荡,光明磊落。
⑥清代画家沈宗骞有一句名言:“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时代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我们不但要懂规矩,守规矩,还要创建与时俱进的新规矩,让讲规矩成为中国的新常态。
12.下列对本文的中心论点概括的最恰当、最简明的一项是( )
A.讲规矩确实是人生的最高艺术。
B.一个人应该讲规矩。
C.个人、家庭、政府和政府官员,都应该讲规矩。
D.我们要创建与时俱进的新规矩。
13.下面对相关论据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证守规矩的重要性。
B.荀子《劝学》中的“木受绳则直”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证守规矩所起到的作用。
C.“东施效颦”的事例可以用来论证不守规矩的危害性。
D.“商鞅立木”的事例可以运用到第④自然段中,论证立规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4.第①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②③④自然段的顺序是否可以调换?为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C
4.D
5.B
6.(1)惠风和畅,莺飞草长,是生命的萌发;(2)明月朗照,五谷飘香,是生命的纯熟;
7. 法; 奥林匹克; 奥林匹克之父
8. 分崩离析; 暴风骤雨; 行将就木; 相辅相成; 自圆其说
9.(1)把“搭建”改为“提供”。
(2)把“运用语文”和“学习语文”互换位置。
10.奥林匹克精神的教育意义。
11.①语言庄重典雅。②使用长句为主,富有气势,情感浓烈。③使用第一人称,拉近与听众的情感距离,引起情感共鸣。
12.C
13.C
14.引用钱先生的话引出中心论点,并作为论据证明论点。不能,因为这三段从个人到家庭到政府,层层递进来论证中心论点。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