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卖油翁
教学目标:
熟悉故事内容,理解文言句意,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
揣摩关键语句,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教学工具:教案,ppt
新课导入
大家听说过百步穿杨的故事吗?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个著名的射箭手名叫养由基,他能射中百步外杨柳树树叶的中心,令人口服心服。“射”是古人非常推崇的一种技能,是古人常说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陈康肃公就是一位射箭高手,他也以此为傲,但卖油翁却不以为然,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即藏书一万卷,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对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等。
唐宋八大家:韩愈[唐] 、柳宗元[唐]、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以下字词读音。
自矜 家圃 睨之
发矢 颔之 酌油
再读课文,读准节奏。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3.结合课下注释,翻译全文
4.复述课文,尽量做到既贴近原文,又生动形象。(提示:明确记叙文“六要素”)
5.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揣摩人物语气,读出两人说话时不同的语气。
陈尧咨:要读出他的傲慢,自信,自矜。
卖油翁:要读出语气的平淡,不卑不亢,不急不躁。
四、精读课文,把握人物
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
“睨之”是神态描写,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技不以为意的态度;“但微颔之”是动作描写,表现卖油翁略表赞赏的态度。
哪些语句表现了陈尧咨的傲慢无礼?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陈尧咨怒形于色,三个反问句中的称呼、质问和斥责的语气,都显得傲慢无礼。
面对陈尧咨的质问,卖油翁的表现如何?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陈尧咨的质问,语气咄咄逼人,而卖油翁语气平和,不卑不亢,沉着镇静,并用事实说明“惟手熟尔”。并用一系列动词,生动地写出了卖油翁的动作娴熟、技艺高超。
总结陈尧咨、卖油翁的性格特征。
陈尧咨:射技高超,自傲,但又知错能改的人。
卖油翁:沉着冷静、不卑不亢、技艺高超、谦逊朴实的智者形象。
5.请大家朗读全文,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骄傲自满的必要。
从这个小故事中你受到哪些启发呢?
(1)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苦练从而手熟最后达到技高。
(2)一个人即使有了高超的本领也不能骄傲自满,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应谦虚谨慎。
五、课堂总结
文章通过讲述陈尧咨和卖油翁的对话和卖油翁酌油的故事,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同时也含蓄地告诉人们:即使有长处也不能骄傲自满。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