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第7课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1. 把握文章按时间顺序安排内容的行文结构。
2. 从作者的成长故事中思考、总结成为科学家应具备的科学精神。
3. 领会想象和兴趣对于科学探索与发现的重要意义。
素养目标
一名物理学家的
教育历程
加来道雄,日裔美国理论物理学家,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得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博士学位,纽约市立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科普作家,超弦理论的专家。他秉持着爱因斯坦的精神:探寻“所有事物的原理”。
加来道雄的著作广受赞誉, 《构想未来》《超越爱因斯坦和超空间》《平行宇宙》均被《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提名为当年的最佳科学读物之一。
作者简介
本文属于人物简介类说明文。“一名物理学家”指作者加来道雄;“历程”指经历的过程,“教育历程”不仅指“教育的过程”,也包括“教育内容”。
题目解说
写作背景
宇宙科学在当今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从古希腊到20 世纪出现了许多关于世界构成的理论。20 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把人类探索世界奥秘的步伐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把现实世界的三维扩展到宇宙空间的四维是一个了不起的伟大成就。但是它却不能解释所有的现象。
当今世界探索宇宙本源的活动逐渐分成两个方向:一是向宏观世界探求宇宙的秘密,一是向微观世界追寻世界的本源。目前,多维空间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其中超弦理论为人类理解宇宙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也吸引着许多世界一流的学者。本文的作者就是这样一位理论物理学家。
课文探究
1.为什么说“我们之间却如距深渊”
“我”不能了解鲤鱼的世界,不知它们的世界是不是存在同我们一样的规则。鲤鱼们也不能了解“我”的世界。它们大部分时间在水中漫游,它们相信它们的“宇宙”就由阴暗的池水和睡莲构成,虽然它们模糊地意识到在水面上存在有另一个外部世界,但这个外部世界的本质超过了它们的理解能力。所以“我”说“我们之间却如距深渊”。
2.第六、七段对鲤鱼的遐想有什么作用?
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以“鲤鱼”的眼光来审视鲤鱼世界,写出鲤鱼们对看不见的世界持否定态度。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向我们展现了鲤鱼世界的“奇妙无比”。池中之鱼如同古代寓言中的井底之蛙。这种写法使我们由鱼想到人类,可以悟出科学探索对人类认识世界的重大意义。“聪明”一词褒词贬用,人类有时也会如此“无知”。
3 .根据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可知“自以为是”的人类和鲤鱼“科学家”有相似之处。试概括出二者有哪些相似之处。
① 人类“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 里度过”,只要有“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力”的自然存在,我们就“拒绝承认”。
② “科学家发明像力这样一些概念”,是因为他们只愿意承认“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不肯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
③ 对于“不能在实验室里便利地验证”的理论,他们就加以“鄙视”,表现出思想上的保守和固执。
4.“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是什么?
这句话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幽默:为了弄清自己想要弄清楚的爱因斯坦所关心的问题,作者“不得已”要做一名理论物理学家。实际上,作者强调的是要探索宇宙的本质,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而自己为了追求真理,再艰辛也要奋斗下去。所以,这句话表现了一位追求真理的科学家的执着精神和坚强意志。
内容小结
主题归纳
作者通过对自己童年两件趣事的回忆,用生动、简明的语言介绍了自己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对鲤鱼世界的遐想和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向往,启迪作者走上科学探索的道路。这启迪读者:要想在科学事业上获得成功,必须具备富有想象力和实验精神等基本素质。
1.本文是一篇带自传性质的文章,在作者的成长历程中有许多有趣的经历。那么,在本文中作者是如何选取典型材料布局谋篇的?
文章选取了两个阶段、三件事情,即对于鲤鱼世界的幻想,对爱因斯坦世界的向往,建立实验室来记叙自己的经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对这三件趣事的叙述和思考。
第一件趣事是指作者小时候在父母的带领下,去旧金山游览著名的日本茶园。作者在那里发现了丰富多彩且非常有趣的鲤鱼世界。鲤鱼“科学家”观察和解释世界的局限性,使作者反思人类在观察和理解世界上的不足,引发了他对更为广阔的平行宇宙或多维空间的向往。
第二件趣事是指作者在八岁时曾听过的一个有关整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的故事。爱因斯坦的“未竟事业”激发了作者的探究兴趣。“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体现了他强烈的决心,以及挑战困难的勇气。
第三件趣事是在高中时代,作者自己动手建设实验室,验证爱因斯坦的理论,探究反物质。
作者通过这三件典型事件,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作为一位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和“教育内容”,并从中得到启示:探索未知奧秘,是对自然、对社会、对科学真相的某种虔诚的信仰;自主地观察思考,自主地学习求真,自主地实践,实际上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自我的教育上,这是一种成长的自觉。
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 “水池之外看不见的世界没有科学意义”。
② “它们为睡莲能够自己运动而困惑不解”——它们以神秘的“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
③ 鲤鱼“科学家”的“消失”和“重现”——它们认为是“奇迹”,是“可怖的事情”,而不肯去探究原因。
④ 鲤鱼“科学家”的“传奇故事”,真实地证明另一个世界的存在,而大多数鲤鱼却认为这是“胡说八道”。
2.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是怎样的?作者想通过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说明什么?
这些认识说明了“自以为是”的人类和鲤鱼“科学家”有相似之处:
① 人类的“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只要有“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力”的自然存在,我们就“拒绝承认”。
② “科学家发明像力这样一些概念”,是因为他们只愿意承认“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不肯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
③ “不能在实验室里便利地验证”的理论,他们就加以“鄙视”,表现出他们思想上的保守和固执。
① 从整体上看,文章的题目虽是“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但作者并没有按从童年到小学、初中、高中的时间顺序叙事,而是通过童年的两件生活味浓厚的趣事和高中时建立实验室的事例,突出他成长为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并没有谈及其他成长的经历。
3. 本文题目是“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但文章并没有按照事件顺序来记叙其成长经历。在材料的选择上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② 从局部上看,如高中阶段,作者看了许多统一场论方面的书,并常常去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学图书馆,相关的理论书籍是怎样启发、引导他研究的,这里肯定有许多精彩的故事,但是作者只是一笔带过,重点放在制造“自己的原子对撞机”上,其中具体的数据叙述得很详尽,让人体会到作者严谨、踏实的性格以及成为物理学家所需要的内在的基本素质。
③ 此外,作者阅读多维空间历险故事和统一场论书籍夹在三个典型事例中,主要起补充和衔接的作用。多维空间历险故事加深作者对多维空间的想象,激发兴趣;而阅读统一场论方面的书籍,既表现了高中阶段作者求知的热情,也衔接起由理论到实践的探究过程。
科学是建立在实验之上的,科学理论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论证。实验不是简单的操作,要有理论的指导,要有实验的设计,要有策划组织能力,要有耐心和恒心等,实验考验的是实验者的综合能力。而我们当前存在的问题是重视理论,轻视实验,表现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差,思想上浮躁,急功近利。对教育而言,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很普遍。这些都是一名理论物理学家重视实验给我们现实生活的启迪。
4.作者建立实验室的事例,对我们现实生活有怎样的启迪?
想象力:科学是需要想象力的,想象力能带来创造力。作者正是从对鲤鱼世界的想象中,认识到人类观察空间的局限性,间接感悟到多维空间存在的可能性。由感性的想象上升到理性的创造,体现了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乐趣:科学不应该是枯燥的,而应该是充满乐趣的。对真正的科学工作者来说,探寻自然的奥秘是和自然做的近似于捉迷藏的“游戏”,也是人生的“境界”。“游戏”使他们乐此不疲,充满激情,不受外界的诱惑和干扰;而“境界”使他们不顾功利,不畏强权,只求真理。
5.本文三个部分,并不是简单地叙述成长的故事,而是具有深刻的科学精神内涵,你可以从中看到哪些方面的“教育”对成为优秀科学家最为重要?
实验精神:丁肇中说过:“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想象力和兴趣是成为科学家的最基础的因素,不去踏踏实实地做实验,就不能得到基本数据,假说就不能确立。一味地空想,不去做基础工作,就不可能到达真理的彼岸。作者研究的多维空间理论,虽然还停留在纸面上,但是科学家们已经在做许多基础的实验工作,努力使理论得到证明。即便是科学家霍金靠睿智的头脑创建的黑洞理论,也要有数学和天体物理学的实验作为基础,而不是空想出来的。
课堂巩固训练
1.下列加点成语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 各地高考改革既不能急躁浮躁,盲目冒进,也不能畏葸不前,浅尝辄止。
② 他从小就喜欢收集机器人模型,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模型已经汗牛充栋,整整一间屋都摆满了。
③ 由于某些原因,股票分析这一行业被搞得非常神秘,看起来高深莫测,让业余投资者敬而远之。
④ 不管是同学还是朋友前来办事,他都是一本正经,公事公办,从不为了个人私事而徇私舞弊。
⑤ 在旧社会,这些走投无路的穷苦人不得不落草为寇,他们也是叱咤风云的人物。
⑥ 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应接不暇。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答案: C
解析:② 用错对象,“汗牛充栋”形容藏书很多。不能用于形容“模型”多。④ 语义重复,“个人私事”与成语中的“私”重复。⑤“叱咤风云”一般形容英雄人物,句中用来形容落草为寇的穷苦人,不妥。⑥ 本句强调珍宝多,让人看不过来,应用“目不暇接”。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 我们也许可以将在这些判断中发现的经验元素跟其中
的理性元素分开来,放到普通常识中反复 。
② 我 在雪后草原景色的观赏里,没有跟他搭话。
③ 有些人取得一点成绩,便 ,看不起其他人,尾
巴都翘到天上去了。
A. 实验 沉醉 自鸣得意 B. 试验 陶醉 自鸣得意
C. 试验 沉醉 自命不凡 D. 实验 陶醉 自命不凡
沉醉
试验
自命不凡
3. 以“蜡染”为开头,把下面的语句重组成一个单句。
① 蜡染是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
② 蜡染古时候被称为蜡缬。
③ 始于秦汉,盛于隋唐,流传至今。
④ 蜡染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中国古 代三大印花技艺。
⑤ 蜡染是用蜡刀点蘸熔蜡在织物上描图案,然后浸染,最
终在布面上形成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图案。
示例:
蜡染是一种古称蜡缬,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的,始于秦汉、盛于隋唐、流传至今的,用蜡刀点蘸熔蜡在织物上描图案、然后浸染、最终在布面上形成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图案的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
4.下面是一篇科技论文的摘要,根据其信息内容提取四个关键词。
本文针对直接法和二步法合成聚乳酸的共性,从单体纯度、催化剂选择到共沸脱水、微波辅助、超临界流体介质,以及到固相聚合、反应挤出、扩链等各个方面,对近年来聚乳酸合成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各种新方法、新技术的复合应用是提高聚乳酸分子量、降低其成本的关键。
5.下面是我校生物社团学生负责人王哲给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写的一封信,其中有几处用语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
尊敬的屠奶奶:
您好!
作为当今国际中医界霸主,您能够应允忝列本社顾问,百忙之中挤出时间为本社的发展提供绵薄之力,我们十分感激。本社广大中医学佼佼者恳请您不吝赐教。
敬祝编安。
生物社团 王哲
2019年5 月10 日
答案:① 将“霸主”修改为“大家”;② 将“忝列”修改为“屈就”;
③ 将“绵薄之力”修改为“指导帮助”;④ 将“佼佼者”修改为“爱
好者”;⑤ 将“编安”修改为“安康”。
解析:本题所选材料为书信,因此要考虑目的,注意谦辞和敬辞等。“大家”,著名的专家;“霸主”,在某一领域或地区最有声威、势力的人或集团。相比之下,“大家”更显对对方的尊重。“忝列”,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用在此处不当,应用“屈就”。“绵薄之力”,谦辞,自己微弱的能力。用在此处不当,可用“指导帮助”。“佼佼者”,美好、突出的人物,多用来评价他人。此处应改为“爱好者”。“编安”只适用于编辑人员,此处用它指“屠呦呦”,使用对象不当,应改为“安康”。
知易行难,重在行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