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主题阅读——责任
班级: 姓名: 时间: .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敢说实话的人
1941年底的北京,那个时候是叫北平的,一位48岁的学者被日本侵略军抓进监狱,押到了审讯室里。翻译是个韩国人,当这位学者被押进来之后,这个韩国人对他说:“请向日本军官鞠躬。”面对赤裸裸的暴力,文弱的学者不得不照做。但是他说:“我是向武力鞠躬。”日本军官问:“你是不是抗日分子?”
“我是。”学者平静地说。日本军官又问:“你为什么抗日?”
学者说:“这个问题我有两种回答方式。概括地说,我不得不如此。但你要我细说的话,请你给我20分钟,不要打岔。”
日本军官说:“可以给你20分钟。”
在这20分钟里,学者告诉日本军官:“我是研究历史的,我研究的结论是: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一个国家用武力占领别的国家,把别的国家的人民当作奴隶,削弱别国人民的意志,只能暂时有效果,最后一定会得到报应。当报应来临时,压迫者有时会比被压迫者更惨。你们宣传说,日本的目的是要亚洲各国共同繁荣,这是骗人的。看看韩国的历史就知道。日本吞并了韩国,现在韩国人不管愿意不愿意都要被征入日本军队,做着卑微的工作。你们是要把中国变成第二个韩国。”
那位刚才还扬扬自得的韩国翻译听了学者的这番话后热泪盈眶,而日本军官则脸色发白,不等翻译译完这段话就把学者带回了监狱。
再次审讯的时候,照样需要先给日本军官鞠躬,学者照旧说,自己是向武力鞠躬。没想到那个日本军官这次站了起来,向学者鞠躬道:“我向一个不怕死、敢说实话的人鞠躬。” (有删改)
“扬扬自得”是AABC式词语,我能照样子写两个: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文章开头为什么要特意交代翻译是个韩国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国翻译先前还是一副“扬扬自得”的样子,后来却“热泪盈眶”,这是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中共有三次鞠躬,这三次鞠躬的含义一样吗?你是怎样理解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完文章后,你内心有什么感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毛主席的亲情观
毛主席曾把处理亲情问题的办法归结为三条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毛主席的这三条原则为共产党人的亲情观作了最好的诠释,给世人树立了光辉典范。
毛主席身体力行,在处理亲情问题方面率先垂范。其他不说,单说他对爱子毛岸英的严教,就令人感慨万千。
1946年初,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离别十多年的父子团聚,当然是很高兴的。可是毛主席并没有把毛岸英留在身边。他对毛岸英说:“你在苏联大学毕业了,还参加过苏联的卫国战争,可是你还没有上过中国这个革命大学。你对中国的情况了解得很少,缺乏实践,这一课应当补上。你应该到农村去拜农民为师,在那里可以学到在外国学不到的许多有益的东西。”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拉开序幕,毛主席为了送毛岸英上前线,备下家宴,为子“求情”报名。当听到爱子牺牲的消息时,毛主席说:“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
亲情是血浓于水的情,是最深厚的情感,人人都有亲情。毛主席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6位亲人,他更需要亲情,他爱自己的亲人,但是他更爱人民,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人民的利益,他可以舍弃自己的一切,这是最伟大的亲情观,有什么能比这更高尚,比这更动人呢? (有删改)
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8分)
(1)率先垂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感慨万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短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8分)
解释——( ) 榜样——( )
请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毛主席处理亲情问题的三条原则。(6分)
短文写了毛主席对爱子毛岸英严教的哪两件事?请用最简短的语句概括(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甲午海战中的邓世昌(节选)
日本舰队停止了炮击。大海恢复了平静,海风送来了日本舰上的呼喊,叽里呱啦的。邓世昌一句也听不明白,他问身边的人:“他们在叫什么?”那人回答:“叫我们挂上白旗投降。”邓世昌嘿嘿一笑:“没那么容易。”他叫人把全体人员集中到甲板上,他有话说。全舰的官兵都来了,个个身上带着伤,目光炯炯地注视着他。①邓世昌用犀利的目光在每个人脸上扫了一遍,平静地说:“我们已经是弹尽粮绝了,大家说怎么办吧。”静静的,没有回音,只听见海浪拍击着船帮发出的哗哗声。
邓世昌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再过一会儿,我们就要和‘致远’舰一起沉入海底。兄弟们,难道我们就这样眼睁睁地等死吗?”②话音刚落,海仓陡然从人群中蹦出来,吼道:“加足马力,把‘致远’舰开过去,撞沉日本的‘吉野’!”众人一齐怒吼起来:“对,撞沉它!撞沉它!与‘吉野’同归于尽!”“吉野”舰是日本海军的灵魂,只要把它击沉,敌人必定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大乱。邓世昌被这惊心动魄的吼声震撼了,他深情地望着每一张熟悉的面孔。多么好的弟兄啊,真想再看大家几眼,真想再和大家出一趟海,一起在甲板上唱一支北洋水师的歌。他不再多想,把手一挥,立即下达命令:“开足马力,以最快的速度把‘吉野’撞沉。”
轰隆隆,马达声又响了,“致远”舰拖着愤怒的火焰,带着满身的创伤,咆哮着向“吉野”冲去。
③邓世昌高擎着那把雪亮的指挥刀屹立在高高的指挥台上。海风更大了,他头顶上那破烂不堪的指挥旗不时在他脸上拂动,他全然不顾,随手一甩,将旗角撩到一边,依然威武地立着,怒视着前方。甲板上的数百名北洋水师的将士们全都用严峻的目光盯着越来越近的“吉野”。日舰“吉野”似乎慌了神,一边往后撤,一边把炮弹都放了出来。
一颗颗炮弹直射而来,重伤的“致远”舰已无法躲避了。砰!炮弹炸响了,又在“致远”身上添了个洞。紧接着,又有好几颗炮弹击中了舰体,它终于慢慢沉没,全舰官兵一起落入大海。
——选文有删改
1【梳理情节】短文主要描述了____________中,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在和日本的“吉野”舰战斗时,舰体_________,全舰官兵不愿意向日本人_________。在邓世昌的率领下,“致远”舰上的全舰官兵面对敌人,视死如归,勇猛地向“吉野”撞去。最后,全舰官兵一起_______________,为国捐躯。
2【提炼主题】文章对“致远”舰上的官兵进行了详细描写,下列词语中,不能表现他们精神的一项是( )
A.视死如归 B.顶天立地 C.宁死不屈 D.犹豫不决
3【品析词句】读文中画“ ”的句子, 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完成练习。
(1)读第①句话,从邓世昌犀利的目光中,我感受到了邓世昌对敌人的_________,对战士们的_________。从邓世昌平静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了他_______________的内心,他已做好了和全舰官兵一起____________的准备。
(2)第②句话通过对“致远”舰战士们的_________描写,让我们体会到了“致远”舰上的官兵对敌人的_________和与敌人____________的决心。
(3)第③句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描写动作的词语和“______”这个描写神态的词语让我们感受到了邓世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4【运用方法】仿照第③句话中体会人物内心的方法,从以下两种情景中选择一种写一写。
希望落空时的悲伤 绝处逢生时的喜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草地夜行
王愿坚
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留下一条踩得稀烂的路,一直伸向远方。干粮早就吃光了,皮带也煮着吃了。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挨地向前走着。背上的行包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唉!就是在这稀泥地上躺一会儿也好啊!
迎面走来一个同志,冲着我大声嚷:“小鬼,你这算什么行军啊!照这样,三年也走不到陕北!”他这样小看人,真把我气坏了。我粗声粗气地回答:“别把人看扁了!从大别山走到这儿,少说也走了万儿八千里路。”他看了看我,笑了起来,和我并肩朝前走。他比我高两头,宽宽的肩膀,魁梧的身材,只是脸又黄又瘦,两只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咱们得快点走啊!你看,太阳快落了。天黑以前咱们必须赶上部队。这草地到处是深潭,掉下去可就不能再革命了。”听了他的话,我快走几步,紧紧地跟着他,但是不一会儿,我又落下了一大段。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来吧,我背你走!”我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他可火了:“别磨蹭了!你想叫咱们俩都丧命吗 ”他不容分说,背起我就往前走。
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大雨来。我一再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
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
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人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
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顶了。
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多么坚强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的话。对,要记住革命!我抬起头来,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
(有删改)
1.阅读短文,完成填空。(2分)
短文主要讲“我”掉了队后,在________________的草海里艰难地前进,途中遇到了一个有着________________的肩膀、________________的身材的同志。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他为了________________而选择了自我牺牲。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4分)
(1)第1自然段中说“唉!就是在这稀泥地上躺一会儿也好啊”,可以看出“我”当时又累又饿,非常想躺下短暂地休息一下。( )
(2)“背上的行包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说明行包很重,里边装满了吃的、喝的。 ( )
(3)文中在写老红军牺牲前说的话时,用了不少省略号,这些省略号在文中表示列举的省略。 ( )
(4)这篇短文主要是通过语言、动作来刻画老红军的。( )
3.人物的行为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从中可以看出老红军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我”当时的内心是( )的。(多选)(2分)
A.气愤 B.不服气 C.悲痛 D.敬佩
5.有人认为文中的老红军这样做不值得,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死也不倒下
①吉鸿昌同志在党的领导下,坚决抗日,尽力为党工作。蒋介石恨死了他,将他逮捕了。
②吉鸿昌从天津被押解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企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③有一次,敌人的头目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敌人的头目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他们用尽酷刑,把吉鸿昌折磨得遍体鳞伤。直到就义的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④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而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⑤“你说怎么办呢?”特务们有些害怕了。“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⑥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个特务发抖地问。
⑦“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⑧那个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颤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着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⑨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1.本文主要讲的是( )“死也不倒下”的事。(2分)
A.蒋介石 B.敌人头目 C.吉鸿昌 D.特务
2.文中第③段没有用到的描写方法是( )(2分)
A.神态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D.动作描写
3.对“死也不倒下”的含义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坐在椅子上的死就不会倒下。
B.吉鸿昌死也不愿倒下。
C.吉鸿昌死也不向敌人屈服。
D.吉鸿昌被敌人杀害后依然站在原地。
4.短文第③段中两个加点词“休息”的意思分别是( )(2分)
A.身体疲劳要休养 牺牲 B.牺牲 休养生息
C.身体疲劳要休养 睡觉 D.睡觉 休养生息
5.短文中画线的三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吉鸿昌是个怎样的人?结合短文说说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 示例:楚楚动人 依依不舍
2. 为下文作铺垫,并将他的行为与学者的表现进行对比,突出学者的勇敢、爱国。
3. 因为学者的话让韩国翻译想到了自己祖国的悲惨遭遇,他想起了国耻,想起了自己的身份,学者的话让他认识到自己是多么愚蠢。
4. 不一样。 前两次是文弱的学者面对武力不得不鞠躬,并不是自愿的;最后一次是日本军官向不怕死、敢说实话的学者鞠躬,是发自内心的。
5. 示例:我感受到了学者的勇敢,我们应像他一样勇敢无畏,热爱自己的祖国。
二、1. (1)带头给下级或晚辈做示范。
(2)有所感触而慨叹不已。
2. 诠释 典范
3. 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
4. ①让毛岸英到农村去锻炼;②让毛岸英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三、1.甲午战争 重伤 投降 沉入海底
2.D
3.(1)愤怒 激励 平静而镇定 为国捐躯
(2)语言 愤怒 同归于尽
(3)高擎 屹立 甩 撩 立 怒视 视死如归、顶天立地
4.示例:“爸爸,爸爸!”他一下子跳起来,焦急地跑来跑去,一会儿跑到这边,一会儿跑到那边,眼睛左右张望。突然,一个身影像极了爸爸的人出现在他的视野中,他冲过去拉着那人的手,摇了摇,看了看那张陌生的脸,鼻子一皱,像受到惊吓的兔子一般逃开了。他哭了,泪流满面……
5.因为形声字的“声符”本身原来也是一个象形符号,与语音不发生直接联系。
四、1.茫茫 宽宽 魁梧 不让“我”陷入泥潭
2.(1)√ (2)× (3)× (4)√
3.老红军是一个关爱小战士、乐于助人的人。 4.CD
5.示例:不同意。老红军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他忠于革命、无所畏惧 的崇高精神激励后人勇往直前。
五、1.C 2.C 3.C 4.A
5.短文中画线的三处句子主要运用了动作、神态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吉鸿昌对敌人的痛恨,以及面对死亡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品质,体现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怀。
6.示例:①为正义宁死不屈。“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而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②面对敌人无所畏惧。“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企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7.示例:吉鸿昌为了抗日事业,面对死亡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品质真伟大,我要珍惜当前的幸福生活,为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而努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